产品经理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培养产品思维的四种方法

我总结出了四个方法,帮助大家培养产品思维。

1.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质

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产品经理,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信息,做出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判断。

看到某个App加入了一个新功能,普通用户可能会仅从自己视角觉得好或者不好,但产品经理应该能够推己及人、具备共情思维,想象出不同用户的看法,乃至对于高阶的产品,判断出这个功能背后的思考、对平台的价值和长远意义。

如果我碰到的产品经理每天都在夸夸其谈,说某个功能用得舒不舒服、哪个产品做得好不好看,那么我不会愿意跟他结交,因为他看问题的层次太浅。

相反,如果我碰到的产品经理对自己所负责的产品功能在平台中的价值十分了解,并且知道所有竞品之间的优劣势,知道大家每个动作背后的战略意义,那么我会觉得他看问题的视野够大、层次够高。

很多产品经理思考问题都是零散的点,追求细节,研究像素级别的体验,并没有连成线。这些体验背后都是怎样的信息结构、都是如何服务用户价值的、都是怎样体现商业意义的,是产品经理更应该关注的。

我们部门目前进行产品评审时,每个需求都要花一半时间在解释背景逻辑上,解释清楚“为什么做”,要比“怎么做”重要太多。

这是本质思考的方式而不是一点点优化的方式,是产品思维中的关键。

2.像婴儿一样保持好奇心

产品思维应该是既有深度,也有广度的。不仅要想得足够完备、逻辑健全,还要保证思考范围足够宽泛。要想达到思考范围足够宽泛,有很多提升方式,但不会出现在哪本讲产品经理的书里,不会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论。

思考的广度,通常来自生活体验和阅读。生活体验是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而阅读是获取别人对世界的认知。你要先知道“有这回事”,才能在思考产品的时候,知道用户会“遇到这回事”,知道这种场景下“会发生这回事”。

俞老师,包括我和身边很多产品经理的观察结论是,如果一个应届生,在校园生活中显现出对世界的好奇和思考(比如有很大的阅读量、活跃在社团中、会写许多有意思的文章、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等),通常他思考的广度就比别人宽很多,或者简单说,他的思维很活跃。

丰富的生活经验,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比如我偶尔会去想苹果的文案为什么有意思,会记录和思考有趣的突破思维的案例,会思考许多生活中设计的本质。这些内容读者都可以在本书的后半部分看到。

有人对信息和知识获取特别排斥:“你们男生才喜欢历史”“他们文科生才关注地理”“政治跟我没啥关系”“我数学不好看不懂经济学”“我就是不喜欢看书”……同样地,有人也对观察生活和体恤他人非常排斥,对其他人的生活和经验,自己生活范畴外的任何事情,从国际新闻到邻居家的八卦,一概充耳不闻。久而久之,这两种人就没有外部信息的输入,思维自然也就僵化了。这样的人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3.像运动员一样锻炼修行

可以说,这世上有两种能力:一种能力是学了立马就会的,不太需要长期锻炼,比如学会使用计算器,或者懂得怎么使用智能手机;另一种能力是需要长期锻炼的,即使懂得很多大道理,也没法当场就成为专家。大部分能力都属于后一个范畴,产品经理的思维能力也是这样。

许多在校生和还没做过产品经理的朋友,经常找到我,发来他们写的需求文档或者竞品分析报告,我的回复都是:太初级,没有什么价值。要想真的写好文档,要想真的写好报告,关键是有没有写过100个真正的文档,有没有做过100次真正的分析。

所谓真正的文档和真正的分析,是在具体项目里产生的,不是作为爱好者自己做的作业。

每个产品经理可能都有过写的第一篇文档被各种人挑战和吐槽的经历。做了十几个需求后,慢慢对如何写文档有了认知,不会再被技术人员责备。做了上百个需求,基本就可以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在这个维度看,产品思维就像肌肉纤维一样,要不断锻炼,持续成长。

4.像小白一样虚心求教

这个就不多说了。许多初入行的朋友看过太多“乔布斯语录”和“张小龙圣经”,执念太深,不懂谦虚,心态封闭,当然就得不到成长。

没有人天生就是熟练的产品经理。我见过的优秀的产品经理,无不是在不断地否定自己、批判自己的过程中成长的。让他们回头看过去一年,肯定能讲出无数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能够找到可以变得更好的办法。

如果读者处于那种回望过去一年,觉得事事满意的状态,就要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