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原来是这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女人当国:吕后的时代

公元前185年,一代雄主汉高祖刘邦去世。

汉高祖晚年宠幸戚夫人。戚夫人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如意。刘邦多次想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平心而论,太子刘盈是个懦弱的人,跟他的父亲性格相差很大,这是他失宠的原因。在母以子贵的时代,刘盈的生母吕后岂可甘心她的情敌得逞呢?她想方设法,不择手段要保住刘盈的太子位。

吕后是个不简单的女人,虽是女流之辈,却很有魄力,也有能力,且有心狠手辣的一面。韩信、彭越两位天下枭雄,都死于吕后之手。由此可见,这位政坛铁娘子手段是何等厉害。当刘邦宠幸戚夫人,准备更立太子时,戚夫人不仅成为吕后的情敌,同时也是政敌。为了彻底击败情敌,吕后请出张良,张良献计,令名满天下的“商山四皓”四位长者辅佐太子刘盈。

刘邦更换太子的计划最终失败,他无奈地对戚夫人说:“我想换掉太子,可是现在有四位贤者辅佐他,如今羽翼已丰,无法撼动了。看来,吕后真的要成为你的主人。”戚夫人听了大哭,刘邦不禁潸然叹道:“你为我跳个楚国舞吧,我为你唱楚歌。”说罢,刘邦高歌一曲。戚夫人岂能不知,她已经与吕后结下深仇大恨,以后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在等着自己呢?她不敢想,只是嘘唏流泪。刘邦不敢正视,不再喝酒了,起身离去。

刘邦深知吕后为人心狠手辣,担心自己死后,戚夫人母子会遭到她的毒手,便派忠正耿直的大臣周昌到赵国,担任赵王如意的宰相。即便这样,戚夫人母子的悲惨下场,仍是刘邦想象不到的。

汉高祖死后,太子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国家大权实则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开始疯狂的报复,其手段之残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戚夫人,这位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女人,在保护伞倒掉后,已经像断线的风筝,像一片轻盈的落叶,无所依靠了。她此前的荣华富贵烟消云散,就像一场游戏一场梦,当梦醒时,发现一切皆空。她是情场上的胜者,却是政坛上的弱者,等待她的,是令人发指的折磨与苦难。

吕后并不急着杀死对手,她要玩一场尽兴的游戏,将数十年来的怨气全部倾泻在那个可怜女人的身上。她下令剪掉戚夫人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戴上刑具,穿上囚衣,当作奴隶,让她捣米干活。吕后要让她备尝苦楚,先从精神上折磨,摧毁她的心理防线,最后再让她受尽肉体上的痛苦。

要彻底击垮戚夫人的心理,就要夺走她最心爱的儿子。吕后召年仅十二岁的赵王如意回长安,这个命令遭到赵国宰相周昌的顽强抵制。可周昌并没有能力拯救赵王如意,气急败坏的吕后索性先征召周昌回长安城,周昌不得不从命。周昌一走,赵王如意孤立无援,他不敢违抗吕后的命令,动身前往长安。

与母亲不同的是,惠帝刘盈仍然念着手足之情,处处保护着赵王如意,使他免遭毒手。可是防不胜防,吕后终于找到一个下手的机会,逼迫赵王如意喝下毒酒,等惠帝刘盈返回时,自己的异母弟弟已经七窍流血,毒发身亡了。

赵王如意之死,让戚夫人精神崩溃。吕后是复仇大师,她愉快地享受着这一过程,她要玩一场猫吃老鼠的游戏,先把老鼠折腾够了,最后才一口咬死。看到情敌在精神战中一败涂地,她那嗜血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你从我身边夺走的,我要让你加倍地偿还!精神的折磨已经让戚夫人生不如死。可是,吕后还要让这个可怜的女人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生不如死。

戚夫人那双曾经让皇帝神魂颠倒的玉手与玉腿,被活生生地砍掉,再也跳不出优雅的舞姿;曾经脉脉含情的双眼被活生生地挖掉,只剩下两个血窟窿;耳朵被凿聋,然后被灌下哑药,发不出清甜的声音。吕后还要继续羞辱她的身体,把这个被切割得惨不忍睹的肉体扔到厕所里,并起了个名字“人彘”,就是人猪的意思。

这样折磨情敌,吕后意犹未尽,她甚至叫皇帝前来欣赏她的杰作。出乎她意料的是,儿子并不像她这样冷酷无情。惠帝刘盈看到一个断手断足眼珠也被挖掉的怪胎时,不禁毛骨悚然,当他得知此人竟然是戚夫人,他再也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失声痛哭。

从天堂到地狱,这就是戚夫人真实而悲惨的写照,她在受尽苦楚后含恨死去。可是吕后并不全然是胜利者,她的儿子刘盈在目睹戚夫人之惨状后,大病一场,从此看破政治的残忍与黑暗,选择自我毁灭的道路,纵情声色,在酒与女人中一点一滴地毁灭自己的生命。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刘盈终于耗光生命的油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吕后对戚夫人母子的疯狂报复,却使她早早失去爱子,她是胜者,还是败者呢?

汉惠帝当了七年皇帝,实际上他不理政务,吕后是实际的执政者。惠帝死后,吕后立了一个傀儡皇帝,成了太皇太后。在刘邦死后的十五年(前195—前180),吕后临朝听政,开启了“吕后时代”。

作为统治者的吕后,既是残忍的,也是能干的。大汉帝国这艘超级巨舰仍然平稳地航行,这既得益于吕后的领导力,也得益于刘邦时代所留下来的大批精英人才。刘邦去世前,吕后曾请示他说:“您百岁之后,萧何要是去世,谁能接替他呢?”刘邦回答道:“曹参可以。”吕后再问:“曹参之后呢?”刘邦又答道:“王陵可以。不过,王陵忠厚老实,陈平则精明过人,可补他的缺点。陈平聪明有余,却不够厚重,难以独当重任。周勃厚重,虽不善言辞,不过能肩负起安定社稷的重任,可担任太尉一职。”吕后又问:“周勃之后呢?”刘邦望了一眼天空,若有所思道:“以后的事,就不是你我所能知的。”

刘邦对诸臣的评判,可谓恰如其分,可见他在识人用人上的高超本领。吕后虽然不如刘邦,但她能严遵刘邦的遗嘱,这是她的明智之处。

汉惠帝二年(前193),相国萧何去世,曹参出任丞相。曹参能出任丞相,除了有刘邦生前的嘱咐外,与萧何的推荐也是分不开的。

曹参是汉军的一员虎将,在秦末战争与楚汉战争中,身经百战,多次负伤,全身伤口多达七十余处。他与萧何年轻时就是好朋友,刘邦封赏大臣时,把萧何的功劳列在第一位,曹参排在萧何之后,曹参非常不服气,两人关系急转直下。可是曹参没有想到,萧何并没有因此贬低他。当萧何病危时,汉惠帝前来探望,问说:“相国百岁之后,谁能接替您的位置呢?”萧何并不直接回答,只是说:“知臣未如君。”汉惠帝便道:“曹参如何?”萧何从床上爬起来,顿首道:“陛下英明,臣死而无憾。”同时,吕后也记得刘邦临终遗嘱,萧何死后,可由曹参继任。由是,曹参开始了他无为而治的宰相生涯。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曹参当宰相后,却没有什么大动作,什么事都跟萧何在世时一样。汉惠帝有点怪罪,责备他无所作为,有负朝廷重望。曹参并没有惊慌失措,反从容不迫地问:“陛下与高祖相比如何呢?”汉惠帝拂然道:“朕哪里敢望先帝之项背?”曹参又问:“我与萧何相比,谁更贤明呢?”汉惠帝直言道:“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道:“陛下所言极是,高祖与萧何平定天下,制定法令,如今陛下垂拱而治,我谨遵萧何制定的法令,避免有过失,这样做不就行了吗?”

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来历,实际上也是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曹参的做法,就是要各项制度平稳地执行,避免频频更换政令,以扰天下。

吕后对曹参的做法是赞赏的。曹参死后,吕后又依刘邦的遗嘱,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周勃出任太尉。从某种程度上说,吕后也是在实施一种无为政治。吕后时代是一个和平的时代。刘邦生前南征北战,称帝之后仍以谋略或武力削平诸王。经历多年战争后,帝国的首要任务是让天下黎民得以休养生息。这一点,吕后基本做到了。这个时代,对于百姓来说,算是个好时代。后来,司马迁高度评价吕后的功劳:“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尽管社会太平,经济发展,政坛却是永远不能平静。

汉惠帝之死,对吕后是一大打击,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她临朝听政,独揽大权,可是她没有继承人。当然,刘邦还有其他的儿子,但都不是吕后所生。吕后忌妒心特别强,对于刘邦曾宠幸的女人以及她们的儿子,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敌意。谁靠得住呢?吕后想到自己的家族,与其让刘氏子孙来得到天下,不如让吕家来坐取天下。

吕氏外戚集团开始以火箭般的速度蹿起。

临朝称制后,吕后任命外戚吕台、吕产出任南军与北军的指挥官。南、北两军是护卫皇室的主要军事力量,南军职责为守卫宫廷,北军职责为守卫京城,这是两支王牌军,重要性可见一斑。这是外戚集团崛起的开始。

公元前187年,吕后打算进一步扩张外戚集团的势力,分封吕姓子弟为王,然而这个做法,有违汉高祖刘邦的遗令。刘邦在扫灭诸王后,曾经与诸大臣刑白马作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如今刘邦手下的一班大臣多数还健在,吕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征求右丞相王陵的意见。忠厚老实的王陵原则性强,断然拒绝吕后的提议,反驳道:“吕氏封王,违背当年先帝与诸臣的约定。”

吕后听后非常不高兴,转而征求左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的意见。陈平与周勃两人深知吕后为人阴险毒辣,若公然反对,不仅他们自身难保,也难以保全刘氏皇族的命运。两人权衡利弊后,决定以退为进,保全实力,便虚与委蛇,曲意奉承道:“高祖平定天下,分封刘氏子弟;如今太后称制,分封吕氏子弟,有何不可?”

陈平与周勃的表态令吕后喜出望外,王陵却埋怨二人拍马屁。陈平与周勃对王陵说:“要说在朝廷上抗争,我们不如您,可是说到安定社稷、保全刘氏皇族,您就不如我们。”王陵无话可说。很快,直言不讳的王陵被架空,吕后给了他一个太傅的虚职,剥夺宰相的实权,由陈平接任右丞相。

吕后开始分封吕氏诸王。她先封吕台为吕王,吕台死后,又分封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吕氏其他子弟鸡犬升天,外戚势力气焰嚣张,大有盖过刘氏皇族之势。

陈平忧心忡忡,担心时局的发展会超出自己的控制范围。他与周勃当时委曲求全,保存实力,可是两人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陈平油然而生一种无力感。在这个关键时候,陆贾成为陈平与周勃间的一条纽带,终于将两人绑在一艘船上。陆贾对陈平说:“天下安,注重相;天下危,注重将。将相和睦,则士人自会归附,万一天下有变,相权与将权要相互策应。如今社稷大权,在您和太尉两人手中,您何不与太尉交结更深的友情呢?”这些话令陈平顿悟,主动给周勃送上黄金、美酒,周勃也以礼相赠。这出“将相和”使两人团结一致,为最终粉碎诸吕集团打下基础。

公元前180年,吕后终于走到人生的终点。临死前,她让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统辖北军,梁王吕产统辖南军,并嘱咐说:“吕氏封王,大臣们都不服气。我快死了,皇帝年幼,大臣们恐怕会作乱,你们一定要控制军队,守卫皇宫。不要为我送葬,以免被政敌有机可乘。”弥留之际,吕后布下最后一颗棋子,任命吕产为相国。

吕后死后,吕氏外戚集团与刘氏皇室集团的矛盾急剧尖锐化。在皇室集团中,齐王刘襄率先起兵,发布檄文,声讨吕氏家族的罪行,号召天下群起而伐之。相国吕产派大将灌婴率部出关中,平定齐王刘襄的叛乱。灌婴是开国大将,对吕产的命令阳奉阴违,他察觉到吕氏家族已经加快夺权的步伐,自己倘若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上身,成为帝国的罪人。灌婴进抵荥阳后,便按兵不动,暗地里与齐王刘襄等取得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倘若吕氏集团有政变的苗头,他将联合齐国军队反攻。

吕禄、吕产心里明白,两大政治集团积怨颇深,已经势不两立,如果不及早发动政变,便会被刘氏集团抢得先机。可是投鼠忌器,吕禄与吕产举棋不定,内则顾忌太尉周勃,外则顾忌齐、楚等刘氏封国,又担心拥兵在外的灌婴叛变。

还有一个人心急如焚,他便是太尉周勃。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可是在京城,南军与北军全部掌握在吕禄、吕产手中,万一两人发动军事政变,怎么办呢?关键时刻,周勃想起一位老臣郦商。郦商有个儿子叫郦寄,与吕禄是好朋友。周勃打算拉拢郦寄,以郦寄为突破口,寻找吕氏集团的致命弱点。

郦寄选择站在老臣们这边,捍卫刘氏政权。他跑去对吕禄说:“齐国之所以起兵,是因为有所猜疑。您想想,您受封赵王,却没有前往赵国,而是留在京城担任上将军,拥有重兵,这不使人怀疑您别有用心吗?如果您把兵权交给太尉周勃,齐国想要出兵也没有借口,大臣们也可以安心,而您作为相国与赵王,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吗?”

吕禄觉得妥协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又想起吕后在临终前嘱咐他不可丢失兵权,犹豫不决,迟迟不肯交出兵权。

就在此时,吕产意外地得到密报:灌婴与齐国、楚国已经达成协议,准备联合进攻京城,诛杀吕氏集团。吕产大惊失色,火速进宫,打算会同吕禄紧急发动政变。可是吕产没有想到,在他身边有太尉周勃的眼线,周勃与陈平很快就知道了吕产的阴谋。吕禄还没有把北军的兵权交出来,周勃手上没有军队,怎么办?

形势异常紧张,火烧眉毛,周勃必须当机立断。这位开国名将身经百战,具有惊人的意志力与决断力。如今只能铤而走险,孤注一掷。生存还是毁灭?一半靠人为,一半靠天意吧。

周勃火速赶往北军兵营,他持皇帝符节,假传圣旨,要求接管北军。吕禄还不知晓吕产得到的密报,他对周勃前来接管北军大吃一惊。这时,郦寄在一旁说:“皇上已经派周勃来接管军队,你最好交出将印,否则大祸临头。”吕禄一直视郦寄是好朋友,是知己,岂知中了郦寄之计。他信以为真,便将上将军的将印交给周勃,匆匆离去。

这个夺取兵权的冒险计划侥幸成功。得到将印后的周勃,大大松了一口气。他马上召集军队,发令全军:“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这是要求士兵们效忠。士兵们估计也不在乎什么吕氏还是刘氏,关键看头儿的态度。既然周勃要为刘氏集团拼命,士兵们也争先恐后露出左臂,以示效忠。这样,周勃凭借自己的机敏与果敢,控制了北军这一重要的军事力量。

吕产并不知道北军已落入周勃之手,他率一支卫队赶到皇宫,准备发动政变。可是他晚了一步,周勃已经抢先派军队入驻皇宫,实施戒严。吕产的军队与周勃的军队在皇宫外展开激战,在交战中,吕产被北军所杀。吕产被杀,吕禄失去兵权,吕氏集团在一天之内,从极盛走向毁灭。周勃派出军队,大肆抓捕吕氏家族成员,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诛杀,寸草不留。

吕后没有想到,她尸骨未寒,其精心构建的吕氏王朝,就这样灰飞烟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