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去年秋天,收到宪通老师的邮件,让我看一件拓片,了解原碑的情况。邮件中附了一个电话号码,是焕钿兄的。老师说,他是拓片的制作者。
因为这个因缘,我和焕钿兄一见如故,交换了电子邮箱地址和微信号,以便彼此沟通。
焕钿兄是庵埠人,对家乡的历史文物十分关注,又有一手拓碑的好功夫,平日里走村串巷,寻觅搜罗,把所见过的庵埠镇的石刻,都拓了拓片,结集成了本书。
石刻文献应用于历史写作,可以追溯到司马迁的《史记》,他在《秦始皇本纪》中引用了泰山、琅邪台、芝罘、碣石、会稽5处石刻文字,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汉以后刻碑之风盛行,魏晋史书多采录碑表,其中以郦道元《水经注》所录最夥。施蛰存先生《水经注碑录》一书,揭橥郦氏著录碑目270余种,并一条一条加了考释,成为研究唐以前石刻的名著。
宋代考古之风繁兴,石刻文献和钟鼎彝器同样成为研究对象,后人将这种研究称作“金石学”。宋代的金石学研究有两种取向,一种偏向于故实的考据而显示出对于史料的关心,如欧阳修的《集古录》强调用石刻与史传相验证;一种偏向于碑帖的把玩而引发对博物的兴趣,如黄伯思《法帖刊误》从考证转入鉴赏。
到了清代,金石学大盛,对宋人开启的两种取向,都有继承发展。流风所被,至今未衰,在焕钿兄的这一册《庵埠历代题刻》里,考古与鉴赏的取向依然明晰。
庵埠是潮汕名镇,自16世纪(明代中后期) 开始,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历史文化的积淀自然也比较丰厚,可以算是本地乡镇中的翘楚。在庵埠,宗族祠堂,故家宅邸,比比相邻。其间有名家所书匾额,可供品赏;有先人所立碑记,足资考征。《庵埠历代题刻》收录题刻140余条,以碑记、匾额为主,旁及摩崖与作为建筑装饰的名人书画。如《凡例》言,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匾额、书画、题刻,下编为碑记。著录碑记,意在存史。而上编每一条题刻之下,除附有出处说明、作者传略和内容注释之外,还有对其书法的细致点评,这也许为焕钿兄的趣味所在。这本书的出版,不但可以让关心地方历史者对庵埠有更多的了解,也可以同喜欢书画艺术的道友分享庵埠的菁华。
从焕钿兄的微信里可以了解到,他的行迹,不止于本镇本县,在潮汕很多地方,都有与他志同道合的年轻朋友。他们经常交流合作,制作各类题刻拓片。我想,如果将来大家都能够和焕钿兄一样,将自己乡里的题刻文物,搜集出版,对于潮汕文化建设的贡献,实在是一件可观的大事。
我因此愿意推介《庵埠历代题刻》,并在这篇序言里,寄托我的一点期待。
黄挺
2016年秋凉,序于怀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