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乔达摩
乔达摩(Gutama)
公元前623—公元前544年
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
“……”
我本来不想介绍乔达摩,因为他太有普度众生的情怀。情怀是哲学的死敌,一旦情怀胜出,哲学就成了宗教。这没什么不好,宗教往往比哲学更能抚慰受苦大众的心灵,然而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哲学讨厌这样。
但看在《十四无记》的分上,还是让乔达摩归来吧。让我们暂且忘记关于他的各种神话传奇,回到古印度历史长河,翻寻他作为一名哲学家留下的吉光片羽。
《十四无记》,讲述了佛陀那个时代的十四个关于宇宙本体论在内的一揽子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答案,都是超出人类经验的,所以叫作无记。它们分别是:
1.世界在时间上是有限?无限?有限且无限?非有限且非无限?
2.世界在空间上是有限?无限?有限且无限?非有限且非无限?
3.觉悟者死后是存在?不存在?存在且不存在?非存在且非不存在?
4.灵魂与肉体是同一?别异?
乔达摩对这十四个问号是什么态度你知道吗?我告诉你:起初他不太肯正面回答。直到问这个问题的人,把他逼得没路可退了,他才告知对方,这些问题都是细枝末节,你这么下去是修不到正果的。
这样不友好的回答,给后人留下无数猜测和解释。比较正统的辩护一般是这样的:乔达摩觉得这些问题都是无解的。无论他选择回答哪一个,都会落入当时提出这些问题的各学派预设的困境。比如,要是回答,世界在时间上是有限的,那么就等于在承认,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并不是恒常的,但否定恒常会有陷入虚无主义的危险;然而他要是回答,世界在时间是无限的,那么就等于在承认,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要素是恒常的,但肯定恒常,则是实在论的思路,是佛教以后的死对头数论派他们的观点;可是,他要是回答世界在时间上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那就会陷入语义上自相矛盾的境地;而回答世界在时间上是非有限也是非无限的呢,则会一不小心再次滑入虚无主义,被不可知论者的潮水淹没。
一般人看到以上这么又绵密又诚恳的辩护,多半也就被顺水推舟给带过去了。但有些人不是一般人,是一阐提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拎不清的人。他们和当年向佛陀提出这些问题的那个叫鬘童子的家伙一样,都是永远没有成佛机会的“大麻瓜”(普通人)。不过好在大麻瓜也不在乎修得什么正果,轮回什么六道,这些东西既不能诱惑他们,也不能威胁他们,他们就是要打破砂锅不赔钱地问到底:既然这十四个问题怎么回答都里外不是人,但因为它们是如此根本,那么作为受人尊敬的乔达摩,你为何不当场就说出不能回答的理由,非要事后通过旁人转述,才期期艾艾如实道来?
乔达摩后来还是在其他敬奉者的恳切询问下,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回答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认为我们的语言仍旧是经验世界的语言,那么用经验世界的语言去论述超验世界的事情,势必会让慧根不深的人,循着回答进入错误的路径,以为这就是走向解脱的道路。这个时候,无论这个回答是正确还是错误,这个人都将被无明遮蔽,无法证得般若智慧。这也就是为何他对提问的那位鬘童子,态度不太友好的原因。
在近代科学还要等上一千多年的当时,这些形而上学的讨论,本来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直面这些问题,也许是可以指引古印度文明更快进入近代科学的。但是,乔达摩为了谋取当时大多数人更多的幸福,就这样宁愿牺牲掉对知识的无尽盘问,也要维持住人们在心灵上的美好寄托。我们不知道这样的交易,从长远看是不是更有益于人类。
此外,尊敬之余,我们还是需要以哲学的态度,继续发问:乔达摩认为其他学派的观点都是带有独断论性质的教条主义,认为它们都不是解脱之道。可是,这种观念本身,难道不也是独断的一种表现吗?作为一种宗教,人们可以理解这种对教徒无条件的心理威权。但作为一种哲学,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这种自信。同时,这样的论证也是不合格的。将四种选择全都罗列一遍并陈述其害,看起来绵密诚恳,其实也是全以门户之见在做辩护。为什么虚无主义和实在论它们都是不正确的道路?凭什么语义上自相矛盾就一定不存在其他门类的公理化约定?对此等质问,乔达摩也不是没有回应。他曾用比喻批评那些执迷不悟者,说他们简直就是中箭了也不顾疗伤,非要问清楚箭的形状、材质,射箭人的生辰八字,造箭人的相貌如何,等等。然而,正是这种把追求知识当作人生最大幸福的信念,才让探索未知领域的人类,不至于和浩渺的宇宙相比,显得过于渺小;也不会让人类在探索知识的道路上,没走出多远,就被沿途各色宗教所吸引,并真的以为,信了它们就能“立地成佛”。
对乔达摩的考问就先到这儿收笔,毕竟哲学和宗教的义理之争,永远也不会有最终结果,也许它们就会像分形图案一样,会无限生长下去,直到连神都无法分辨的精微之处,依旧永不止歇。
接下来第三天会遇见的,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李耳)了。泰勒斯、乔达摩、李耳,这三位算是古代哲学史里赫赫有名的三巨头,要是我们能把这三巨头的思想坐标都确定下来,那么天下一切哲学的海图精要,大约也就在尺寸之间了吧。
推荐阅读:《中阿含·卷六十·箭喻经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