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天上人间诸景备——营造录
文字是文化的基础,也是艺术的根基。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艺术的体现。
研究《红楼梦》中的园林和建筑,必须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和建筑,也必须了解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化。因为中国的文字起源于甲骨文,为象形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故而保存着建筑最原始的功能及形态,是最直接、最真实、最客观的描绘。
“建筑”一词,源于英文“Architecture”,经由日本翻译而来,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主要包含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两部分。而在中国古代,称之为“营造”。相应的,现代的“建筑师”,在古时称为“匠人”。
营造,即“经营、建造”,通常包括前期的构思、规划和后期的营建、施工两部分,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也是传统文化思想、哲学理念的再现。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由官方颁布的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籍即以“营造”为名,称《营造法式》。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我国第一个传统建筑学术研究团体亦以“营造”为名,称“中国营造学社”。
关于“匠人”,最经典的论述出自《周礼·考工记》,其文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意思是:王城每面边长九里,有三个城门。城内纵横各有九条道路,每条道路可容九辆马车并行。王宫居中,左侧是宗庙,右侧是社稷坛,前面是朝堂,后面是市场。朝堂和市场的面积各为一夫(约100步×100步)。
王城图,摹自宋代聂崇义绘《考工记》王城图
《红楼梦》成书于18世纪中叶,处于清王朝的统治时期,封建社会的发展再一次达到巅峰。从历史来看,封建社会位于盛极而衰的转折点,笼罩在“康乾盛世”的光环之下,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当时的社会面子上风平浪静、盛世太平,底子里却波涛汹涌、暗流丛生。故而,曹公雪芹“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含泪撰成此书。正如鲁迅先生评价贾宝玉那样:“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曹雪芹正是茫茫浊世中的“呼吸、领会”者,如“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子一般,虽非孑然一身,却也曲高和寡,颇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鉴于任何作品都不可能脱离时代而独立存在,任何时代的作品也不免会带上时代印记。《红楼梦》中的建筑,自然也不会脱离《红楼梦》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中国古典建筑的文化体系。然而,伟大的作品虽然不能脱离时代的印记,却可以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得到普世价值的认同,此所谓“经典”也。
古人云:“看西厢流泪,替古人担忧”,虽是调侃,却也颇得情理。书读到深处,自然要“入乎其内”,如此方可与古同行;也需要“出乎其外”,如此方可以古为鉴。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的确,唯有如此,才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红楼梦》即是如此——融入时代又超越时代。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红楼梦》的伟大,既在于它的博采众长,无所不包;也在于它的精巧细致,无所不至。往小了说,是小院子里的儿女情长;往大了讲,是大家族内的盛衰兴亡。仅就《红楼梦》中的建筑而言,从大的方面就可分为两部分:宁荣府和大观园,且分别属于“宅”和“园”两大系统,前者是住宅建筑,后者是园林建筑。住宅建筑是相对人工的,注重制度和礼制;园林建筑则是相对自然的,注重性情与艺术,两者既互相区别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和谐统一的居住环境。因此,在论述中宁荣府部分更突出“形制”,而大观园部分更强调“意境”。
从建筑的起源来看,中国文明的发源地有两个——北方的黄河流域和南方的长江流域。而“土”和“木”就正是这两种文明在住宅建筑上的表现。因此,在传统语境中多以“土木”指代建筑。而起源于北方的“穴居”和起源于南方的“巢居”,经过演变逐渐趋同,最终形成以木结构为主,土、竹、砖、石等材料为辅的古典建筑体系。同时,因其以柱承重,以墙围合,故有“墙倒屋不塌”的美誉。
住宅建筑,是供居住使用的建筑。《黄帝宅经》载:“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可见,“宅”与“人”密切相关。又云:“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所以,历来人们对住宅的营造都颇为重视,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体系和等级制度。
园林建筑,则是供游憩、观赏用的建筑。虽然可以满足居住的需求,却只是暂时性、短暂性的居所,因此称作“别业”,有别于“旧业”或“宅第”,是第二套住宅。典型的如王维在辋川山谷(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营建的“辋川别业”,其自然之趣、林泉之胜、人文之美对后世的园林营造有着深远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囿”“苑”,狩猎和通神是其最早的两种功能。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以山水、植物等自然形态为主体的园林体系。唐宋时期,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景观与文学、书法、绘画等进一步交融,互相影响形成“文人园林”并取得快速发展,奠定了后世“文人造园”的基础。到明清时期,古典园林的发展进一步完善,达到成熟阶段,形成了以“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为典型代表的两大园林体系,前者以雄奇见长,恢宏大气,后者以秀美著称,精致小巧。
因为古典园林熔文化、艺术于一炉,注重对意境的营造,于城市中再造山林,形成“不出城郭而有山林之趣”的审美境界。所以,古典园林是自然与人工的完美结合,既是对自然的模拟,也是对自然的加工,称得上是“艺术的生活,生活的艺术。”
苏州艺圃水景
流传至今的江南私家园林,大多是宅园——依附于居住建筑而在其内院或外围兴建的园林。比如扬州个园是“前宅后园”,住宅在南而园林在北;苏州艺圃也是“前宅后园”,住宅在北而园林在南;苏州狮子林则是“左园右宅”,住宅在东而园林在西。苏州的耦园较为独特,住宅在中间而园林在东西两侧,形成“一宅两园”的结构。一般而言,园林建筑大多是供园主游憩、观赏之用,并不适宜长期居住。
然而,大观园中的园林建筑则不然,它在营造之初就考虑了建成之后的日常起居之用,或者说为日常生活起居留有足够余地。大观园的建筑在满足传统园林游憩、观赏、读书、会客的基础之上,突出了其居住功能。因此,大观园的建筑虽然是园林建筑,却又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建筑。
苏州耦园花窗
大观园是独特的,它是在宁国府后花园的基础之上修建的,显然属于宅园的性质,也属于私家园林的范畴。然而,它又是为了迎接元妃省亲而建,自然带有皇家的风范,也兼具皇家园林的风格。所以,大观园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结合体,既有皇家园林的宏大气度,又有私家园林的精致风情,兼具北方园林的雄浑和南方园林的秀美。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大观园既有中轴对称的园林景观,又有因地制宜的园林风致,前者以园之中心的牌坊、主楼为代表,后者以园之四周的亭台楼阁为体现。
大观园自然是有本可依,却也是无处可查。《园冶》云:“构园有法,法无定式。因时利导,兆于变化。”园林营造,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红楼梦》是小说,而虚构是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既然是虚构,大观园就不可能真的存在,就不可能存在原型。《红楼梦》有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书中处处流露出真假、有无、虚实的辩证思想,陈从周先生说:“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红楼梦》大观园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是虚构,亦有作者曾见之实物。是实物,又有参予作者之虚构。其所以迷惑读者正在此。”可谓一语中的,直指心源。
大观园理应是根植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大群体,而不是以一两个园林为代表。正如俞平伯先生所说:“(关于大观园的构思)这里有三种因素,(一)回忆,(二)理想,(三)现实……以回忆论,可以在北京,亦可以在南京……以理想而论,空中楼阁,亦即无所谓南北……以现实而论,曹家回京以后,还过了一段相当繁荣的时期,则他们的住宅有小小的庭园自属可能……这就是真的大观园,再说明白些,即大观园的模型。”因此,大观园是虚拟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小型苑囿、大型宅园”。正因为“天上人间诸景备”,所以才“芳园应锡大观名”。
清代孙温绘大观园图
因此,研究《红楼梦》中的园林和建筑,要以书中描述的园林和建筑为主,以现实存在的园林和建筑为辅。师古而不拘古,结合虚拟与现实,互相参照、互相映衬,才能拨云见日,从而客观、清晰的反映《红楼梦》的营造哲学。
至于园林建筑的形态、格局、组合及其中的匾额、楹联、装饰、陈设,无一不是古代生活的体现。所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只有了解其中的“景”与“物”,才能体会其中的“人”与“情”。那么跟曹雪芹学园林建筑,学的是什么?——是园林建筑背后折射出的营造技艺、文化思想和哲学理念。
庸安意
《红楼梦》版本系统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