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生产和企业组织
6.1 复习笔记
一、生产理论
1.基本概念
(1)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既定的生产技术知识水平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要素投入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原有的生产函数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新的生产函数可能是以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生产出更多或更少的产量,也可能是以变化了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
假定,…,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以下形式:
该生产函数表示在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生产要素组合(,,…,)在每一时期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为。
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若以表示劳动投入数量,以表示资本投入数量,则生产函数写为:
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之中,它既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特征,也可以作为总生产函数应用于整个经济。
(2)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①长期与短期
根据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是否能改变全部要素投入,可将生产时期划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如果假设短期中资本不变,则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②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a.总产量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种特定生产规模下,以一定的投入(如劳动)所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其表达式为:。
短期内,随着可变投入要素的逐渐增加,总产量增加的幅度不同,最初以递增的增长率上升,然后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总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是指每单位投入要素量所获得的产量,等于总产量与总投入的比值。假设短期内只有一个可变要素投入,则劳动的平均产量可以表示为:。
短期内,随着劳动投入的不断增加,平均产量在开始时增加,达到最大值以后,转而减少。
c.边际产量是指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短期内,如果在生产中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则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表示为:
或
短期内,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最初边际产量会递增,达到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少。若边际产量为负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总产量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如图6-1所示。
图6-1 由总产量推导边际产量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①内容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其他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种投入量的连续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一规律表明了一个基本关系,即把一种投入(如劳动)过多地追加于既定数量的其他投入要素上时,每单位劳动所发挥的增加产出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小。
②原因
出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固定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的组合比例将变得愈来愈不合理。当可变投入较少的时候,固定投入显得相对较多,此时增加可变投入可以使要素组合比例趋向合理,从而提高产量的增量;而当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的组合达到最有效率的那一点以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就使可变投入相对固定投入来说显得太多,从而使产出的增加量递减。
③条件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是:a.以技术不变为前提;b.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变动为前提;c.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d.假定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是同质的,如所有劳动者在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差异。
2.规模报酬
(1)含义
规模报酬分析涉及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在生产理论中,通常是以全部的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相应地,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2)变动规律及原因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①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随着对较多的人力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专业化。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都可以节省成本。
②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一般地,如果两个相同的工人使用两台相同的机器所生产的产量,是一个工人使用一台机器所生产的产量的两倍,那么这就是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
③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它可以表现为企业内部合理分工被破坏,生产有效运行出现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较为困难等等。
3.技术变革
(1)含义
函数曲线上移技术变革指物品与劳务的生产过程的改进、旧产品的革新或新产品的推出,使得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或经过改良的产品。技术变革由一系列技术进步组成,包括创作发明、创新、革新和改进。其中,创新是指新产品或新生产流程的首次商业性应用。
图6-2 技术变革导致总生产
(2)作用
技术变革和创新的作用是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出数量。产出数量的增加表现为总生产曲线(也称产出曲线)向上移动。如图6-2所示,实线表示1995年既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的最大产出能力,由于技术变革的作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总生产函数的曲线不断向上移动,到2005年时每一投入水平的产量可以提高50%。
二、生产的主体——企业组织
1.企业的性质
企业是由专业化机构组成的管理生产过程的经济组织,是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位。生产在企业里进行的原因在于效率通常要求大规模生产、筹集巨额资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生产活动实行细致的管理与监督。企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组织生产,即它把各种各样的经济资源(即投入要素)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通过生产,把这些资源转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
2.企业的组织形式
企业组织形式,又称企业制度,是指从事经营生产或流通的经济单位的组织管理制度,主要分为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三种类型。
(1)个人业主制是指业主个人出资兴办,由业主自己直接经营并享有企业的全部经营所得,同时对企业的债务负有完全责任的一种企业制度。个人业主制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内部管理机构简单,一般只在有限的地区经营。
(2)合伙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兴办,联合经营、共同监督和管理、并分享企业所得,对企业债务共同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制度。多数合伙制企业规模较小,但也有个别合伙制企业规模较大,合伙人数较多。
(3)公司制又称股份制,是指以股份形式筹集企业资本,股东按股分利并以其出资额(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一种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两种基本形式。
①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有限公司不对外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额由股东协商确定。因此,这种公司筹资能力有限,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一般来说,中小规模的企业常采取这种公司形式。
②股份有限公司又称股份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总数中比例并不大,但其营业额、利润和使用的劳动力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股份公司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中型企业最适合采用这种公司形式。
3.企业的行为与目标
根据传统的边际原理,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生产经营行为的目标。在一定的生产函数和收益函数条件下,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无论是一种可变投入的合理生产区域,还是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均衡,或是多种产品的最优组合,都可根据类似原理确定,结果都实现最大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