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先 秦
1.1 复习笔记
一、尚书·尧典【节录】
1《尚书》简介
《尚书》是关于中国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相传由伏生口授,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是为《今文尚书》。《尧典》为其中的一篇。伪《古文尚书》把下半篇分出,并加二十八字,作为《舜典》。
2《尚书》记载的文学理论
《尚书》记载了中国早期的文学理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诗言志”
“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对后来的文学理论有着长久的影响。它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感情的特点,涉及到诗的认识作用。古人在“诗言志”的认识基础上,已注意到“采诗观志”并曾经把“采诗”作为一种制度,力图充分发挥诗的认识作用,使之为统治者的政治服务。
(2)关于“诗言志”:
①提出:这是出自《尚书·尧典》的命题。
②内涵:“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其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③影响:“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它总结出了诗歌的语言性和思想性两大特征,说明了两者的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
(3)诗的教育作用
①“志”,既然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言志的诗必须具有从思想感情上影响人和对人进行道德规范的力量。古代统治者把这种思想概括成诗能“持其性情”,并十分重视诗所言的“志”的性质。
②在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常出现“言志”和“缘情”的对立。这种对立的理论主张之所以在文学批评史上出现,其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挥不同的教育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思想要求在文学理论上的反映。
3《尚书·尧典》的主要内容
《尧典》涉及的文艺思想主要有两点:
(1)关于“诗言志”的提法
“诗言志”主要是说诗歌表达人的抱负和情感。在先秦时期,“志”的含义有发展变化,一是指政治上理想抱负,二是指人的思想、感情。言志说的实质是把诗歌看作人的心灵的表现。
(2)《尧典》说明了早期艺术是诗、舞、乐三者的结合
①《尧典》说明了在文学发展初期,诗、乐、舞的紧密联系。从文学起源的情况看来,一般的是伴随劳动节奏而产生音乐,因音乐而产生歌辞。在当时,乐和诗同样起着“言志”和教育人的作用。
②诗与乐到后来才发展成两个独立的部门,产生以“声”为用的乐,和以“义”为用的诗。诗、乐、舞的紧密结合,《吕氏春秋·古乐》有所记载。《尧典》所述与此可以互相印证。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文学起源的重要历史资料。
《尚书》是我国现存的较早的古籍。“诗言志”是早期的诗歌理论。它在我国文学批评上的影响源远流长。
二、诗经【选录】
1《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只称《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奉为经典,习惯上就称为《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全部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合乐歌词。全书根据乐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以四言为主,往往重章迭句,反复咏唱。其中有不少作品成功地运用了赋、此、兴手法,富于艺术性。
2《诗经》对作诗目的的论述
在这305篇诗歌里,有少数作品已经谈到了作诗的目的。在比较明确的十一条中,八例为讽,三例为颂。在当时社会矛盾加剧的情况下,人们已经把诗歌创作和政治紧密联系起来,运用诗歌积极干预生活,或者讽刺丑恶的事物,或者赞颂美好的事物。
3讽是人们对于诗歌社会作用的主要认识
(1)十一例中,讽占多数。这不仅反映了《诗经》的实际情况,而且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颂美的三例实际上也多少带有讽的意味。总之,在阶级社会里,讽是人们对于诗歌的社会作用的主要认识。
(2)这个认识不但是《诗经》中的大量讽刺诗所由产生的思想基础,而且也是当时社会上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认识。当时社会上早就公认讽刺是诗歌的主要职能。
(3)这个认识一直贯穿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影响历代进步诗人,推动历代进步诗论,促进了大量具有讽刺意义的作品产生。荀子、司马迁、刘勰等都认识到了讽产生于愤。自居易的讽谕诗和诗论是这个传统的发展。
4美刺说
(1)《诗经》中少数作者明确写出了写作目的和写作动机,表达了自己讽刺或赞叹的情感,如《魏风·葛履》、《小雅·四月》等经过汉儒说诗以后,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这就是美刺说。
(2)美刺说反映了我国第一批诗人对诗歌的朴素认识,奠定了我国早期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有深远意义,影响巨大。
三、论语【选录】
1《论语》简介
《论语》是用语录体写的最早一部儒家“经典”。书中记录孔子和他周围人物的言论和行动。撰写的不止一人,成书可能在会参逝世的公元前四三六年以后。《论语》原有《鲁论》《齐论》《古论》三种。现存《鲁论》二十篇。
2孔子对文和道德的论述
(1)孔子特别强调文和道德的联系,提出“有德者必有言”的看法。他在和子贡、子夏讨论《诗三百》中某些篇章时,把文艺作品道德伦理化。他还进一步把《诗三百》归结为“无邪”,将全部作品说成为都符合他所宣扬的“仁”“礼”等的要求。他认为诗和道德修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2)“文质”说
《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3)“辞达”说
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
3孔子对文学社会作用的重视
(1)“兴观群怨”说
①内涵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②意义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a.兴、观、群、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和具体要求的概念
孔子谈论诗、文,是和当时礼教政治的道德伦理规范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他的基本观点。“兴于诗,立于礼”,即诗必需以礼为规范;“观风俗之盛衰”,主要是对统治者而言。“群居相切磋”,所指的主要也是统治阶层内部的交流切磋;“怨刺上政”,虽是被允许的,但由于“诗教”的约束和“中和之美”的规范,这种“怨刺”又必须是“温柔敦厚”、“止乎礼义”的。总之,提倡诗的“兴、观、群、怨”作用,是为了“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政治目的。
b.“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一项重要贡献
虽然对它的具体社会内容,需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但是,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它总结了我国文学在当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诗经》所提供的丰富经验,把文学的社会功能概括得相当完整、全面,反映出对文学现象的认识十分深刻。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早期就能提出这样的理论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c.“兴、观、群、怨”说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长期发展中,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后世的作家和文学理论家常常用它作为反对文学脱离社会现实或缺乏积极的社会内容的武器。如刘勰针对缺乏怨刺内容的汉赋所提出的:“炎汉虽盛,而辞人夸毗,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在唐代兴起的反对齐、梁遗风的斗争中,诗人强调诗歌的“兴寄”以及唐代新乐府作者所强调的“讽谕美刺”和“补察时政,□导人情”的作用,都继承了“兴、观、群、怨”说重视文学社会功能的传统。直到封建社会末期,在黄宗羲的《汪扶晨诗序》及其他许多作家的文学主张中,还可以看到这一理论的巨大影响。
d.“兴、观、群、怨”说,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
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尤其是在政治黑暗腐败和民族矛盾激烈的时代,它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例如“安史之乱”后杜甫的诗歌,南宋时期陆游、辛弃疾的诗词等。就从不同的方面发挥了文学的兴、观、群、怨的作用。但这一理论对后世也有其不可避免的消极的影响。除了它在思想内容上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外,还表现在后世一些人常常由于只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本身特点和规律,或把文学的社会功能理解得过于偏狭,例如对于山水诗、爱情诗的某种排斥就是如此。
(2)孔子对文学的艺术特征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因而他对文学的社会作用论述比较全面。他在概括前人成果的同时,对诗的社会作用作了较有系统的理论表述,在理论上比前人发展了一步。
(3)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有其具体的阶级内容,归根结底是为了“事父”“事君”,为统治者服务。他的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一一“仁”“礼”等同样渗透在兴观群怨说中。
4孔子论诗乐重视中和之美
(1)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是他哲学理论上的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后来以“温柔敦厚”为基本内容的“诗教”的建立。
(2)崇尚中和之美的孔子,对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民间乐曲采取轻视、排斥的态度,说“郑声淫”,主张“放郑声”。而对于《韶》、《武》古乐则推崇之至,“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则反映出他复古守旧的倾向。
(3)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思无邪”说和“尽善尽美”说。
①“思无邪”说
《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
a.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b.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②“尽善尽美”说
a.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b.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c.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5孔子文论思想的影响
(1)在孔子的时代,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处于始创阶段,他在诗歌社会作用等问题上的论述,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文学本身的特征,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孔子文艺思想对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积极影响
①强调“诗教”,其基本观点,是肯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并且也能很好地服务。后世的“文以载道”等强调教育作用的文道观基本上是受孔子“诗教”观的影响;
②“思无邪”成为文学批评的标准;
③文学的社会作用,即“诗可以兴、观、群、怨”说,尤其是“诗可以怨”,后世许多诗人、作家正是接受了孔子的这一观点,写出了许多讽刺社会、干预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形成了我国文学“诗可以怨”的优良传统;
④“辞达”说、“文质”说;
⑤“尽善尽美”说,这一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总之,孔子的文艺思想表现了其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入世品格。这种经世致用的文艺观对后世在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理论的积极影响。
四、墨子【选录】
1墨子简介
墨翟,鲁国人,墨家的始创者,生活于战国初叶。《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们根据笔记整理而成,虽非墨子亲手写定,但其内容主要是墨子的思想,也包括有后期墨家学派的思想。
2墨子文学思想的要点是“尚用”与“尚质”
墨子文学思想的要点是“尚用”与“尚质”。为了使文学发挥对政治的作用,他主张“言有三表”:
(1)“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是指言必有据,以古代圣王言行为准则;
(2)“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是说立言要从实际出发,以百姓的实际体验为依据;
(3)“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强调立言着文要考虑客观上对于政治的实际效果。三表是墨子提出的立言、著文的原则和标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3墨子强调作品的实用价值
墨子强调作品的实用价值,认为应该“先质而后文”(见孙诂让《墨子闲诂》附录引《说苑》《墨子》佚文),并提出反对“以文害用”(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见解。
4墨子的“非乐”主张
(1)墨子从“尚用”、“尚质”的观点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他认为统治者的音乐享受,对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很不利。音乐艺术的享乐,无论是对于从事政治活动的统治者,或者是对于从事劳动生产的被统治者,都没有任何益处,只能带来损失。
(2)在当时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墨子反对儒家大力提倡音乐以助长贵族奢侈享乐的生活,斥责统治者欣赏晋乐就是“亏夺民衣食之财”,这些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看法。
(3)墨子反对统治阶级把精神享受建立在对人民进行剥削掠夺的基础上。他主张“非乐”,是因为它们“不中圣王之事”、“不中万民之利。”这透露了他的非乐是小生产者的观点的一种反映。
五、荀子【选录】
1《荀子》简介
《荀子》二十卷、三十二篇,著作者荀况,字卿,赵国人,生活年代后于孟轲。他吸取、改造并进一步发展了儒家学说,也吸取了战国其它学派的思想,成了战国后期的重要思想家。《荀子》书中直接谈到文学的不多。
2荀子论“言”
荀子论“言”,有三个主要论点:
(1)特别强调道。荀子提出了“文以明道”的主张。道的实际内容是所谓礼义。他认为一切言论,凡是合乎道的、宣扬道的,就是好的;凡是离开道的、违反道的,就是坏的。
(2)由于对道有不同的态度,所以可分成圣人之“言”、君子之“言”、小人之“言”。圣人之言,最为完美,是崇敬的对象,效法的标准。而小人的奸言,“虽辩,君子不听。”
(3)“言”和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言”对政治起不同的作用。圣人之辩,“说行则天下正,说不行则白道而冥穷。”小人之辩,“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
3荀子文学思想的内容
(1)荀子对于“言”的论点,也就是对于文学的看法。“明道”是荀子文学观的核心;关于圣人之“言”的理论,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征圣”的主张。
(2)《诗》是荀子文学思想中“宗经”主张的实践。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明道是三者的中心,这就是荀子文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它奠定了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的文学观。
4荀子论“名”
(1)荀子论“名”,分析非常精密。“文而致实,博而党正”,“正名而期,质请而喻,辩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这是荀子对“名”的要求,也是对于文章用词命意的要求。
(2)词的概念明确,那么句所表达的意也自然明确,虽似朴质,却很精当。假使玩弄概念,“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或“用名以乱实”,那就成为当时的“邪说僻言”。这是荀子所极端反对的。
5荀子论“乐”
荀子论“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比他的前人大大前进了一步,有名的《乐论》是他论乐的专文。荀子关于音乐的见解中有不少地方和文学批评有关。
(1)荀子认为音乐的产生和人们对于音乐的需要,是“人情所必不免”的事情;人们内在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可以通过音乐表现出来;反映人们各种各样思想感情变化的不同音乐,能使人产生“心悲”、“心伤”、“心淫”“心庄”等不同的心理反应。
(2)荀子指出,因为音乐表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所以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面貌;因为音乐有“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巨大教育、感染作用,所以它能对整个社会的民情风俗以至国家的安危治乱发生直接影响。
(3)荀子反复批评了“非乐”的墨翟,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正其乐”,并利用音乐教化人民,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荀子重视乐教的主张,是他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在音乐领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