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课后习题详解

1.如何理解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及其对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的意义?

答:(1)对全球化的理解

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

作为一个历史的或历时的过程,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全球化起源于经济全球化,即全球经济的市场化,此后衍生出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军事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等不一而足。

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3)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对比较文学未来发展的意义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对以语言——地域为界定标准的“民族文学”概念构成了挑战。

a.比较文学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下。它超越了语言和种族的界限,单一的文学语境被双边的、比较的视野所取代,对于更广泛地理解各文学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b.全球化的多元文化语境再次使民族“想象的社区”和民族文学的构成边界成为问题,同时也给比较文学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课题。

全球化给比较文学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a.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b.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c.因此我们似乎不应该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2.请思考传统文化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应该如何自我认识和定位?

答:文化的挑战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因此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全球化与本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以及对本土文化如何重新认识和自我理解的问题。

(1)对发展中(或弱势)国家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代名词

全球化是从外部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WT0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制度(以美国民主制为其标志)的扩张与征服。所以在他们眼中,全球化是“西方”现象的代表,与殖民主义、“新世界秩序”有千丝万缕的瓜葛,而文化全球化更显得像是文化霸权主义的蚕食策略,从而引起文化民族主义者呼吁保护本土传统文化,抵制文化全球化。

(2)狭隘的文化保护主义不利于重新定位本土的文化身份

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空前频密的全球化时代,旧的身份逻辑被终结了,任何固定不变、静止绝对的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不可想象的,无法以新的参照系返观自己。按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比较视域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持均需要他种文化的存在,“自我”身份的构建离不开“他者”,同时“他者”有助于对“自我”的重新阐释和理解。尤其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更需要突破国别和本土文化疆界的束缚,以更加灵活开放的态度对待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切忌僵化的二元对立的文化认知模式,如我——他、主——仆、中心——边缘、我们——他们、殖民者——被殖民者、男性——女性等等。

(3)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

在全球化背景下,与传统的国别文学研究的单一性和封闭性相比,比较文学的研究框架内纳入了异质的文化因子,可以置换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阐释本土文学传统。比较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的特质使它更适于在流动开放的全球化语境中沟通不同的文化体系,使西方与东方文化可能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总之,我们不能视文化全球化为洪水猛兽,反而可以借之使传统文化中的弱势文化、边缘文化被更多的他种文化了解,使“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化格局为之一变。

3.何谓大众文化,文化全球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如何?

答:(1)大众文化的含义

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2)文化全球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文化大众化的重要契机,其结果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日渐式微,经典文化受到挤压排挤,代之而起的是好莱坞大片、MTV、通俗小说、时尚报刊、网络文学等“快餐文化”。甚至传统的比较文学和经典文学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大众文化以及文化研究的影响和冲击。

4.你认为全球化的趋势是文化同质还是文化多元,为什么?

答:全球化的趋势是文化多元,原因在于:

(1)全球化既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和一体,也有促成文化多元并存之功

若无全球化的普及,各种文化仍然只是自为的存在,很难产生相互了解和沟通的需求。正因为全球化,才出现了西方主体性之外的“他者”,东方文化才作为一种可与西方相对照的力量出现,文化多元才成为可能。

(2)全球化一向被视为抹煞了文化的差异、制造文化趋同的罪魁祸首而为人所诟病

特别是遭到多元文化主义者的批驳与抵制,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之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化并不等于一切文化可以平起平坐,毋宁说全球文化共享是处于优势的文化给我们制造的一个幻像。

5.请思考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有什么样的前景?

答:国际比较文学界一直对多元文化主义非常关注,对学科的发展而言,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如何定位发展,如何发挥其作用。比较文学在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前景主要有:

(1)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语境下,未来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比较文学研究应当既是跨越国界和文化传统疆界,同时也是跨越学科界限的。

(2)当代的比较文学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它利用跨学科、跨文化的特点积极地参与多边的文化交流和对话,加强了世界各地的思想互动。

(3)未来的世界或许既不是文化霸权主义者自以为的一体化世界,也非文化孤立主义力图实现的诸文化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世界,而是比较文学所致力建构的独特性与互补性共存、差异性与沟通性共存的多元化的世界,一个“道并行,不相悖”的和而不同的世界。

(4)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不会演变成一种同质化的世界文化,而是充满差异和复杂性的多元“世界体系”。全球化给这个多元化世界所提供的无非是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场景,一个使各种文化互相看视的平台。

6.在比较文学诞生以前,欧洲历史上表现出哪些比较文学的意识?

答:在比较文学诞生以前,欧洲历史上表现出的比较文学意识主要有:

(1)早在古罗马时期,由于古罗马文学(古拉丁语)有意借鉴和模仿古希腊文学(古希腊语),如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对荷马史诗的模仿,古罗马作家或理论家自然经常比较两个时代、民族和语言等在文学上的异同。

(2)进入中世纪以后,由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和共同的语言(拉丁语),欧洲各民族几乎形成了一个文化共同体;中世纪后期,随着神权体系的松动、尘世兴趣和民族意识的增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逐渐受到重视。

(3)到了中世纪晚期和近代,遍及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用“人文主义”把欧洲的知识阶层和作家联合起来,他们一方面积极吸收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精华,一方面试图挖掘和“复兴”古代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

(4)18世纪兴盛于法国的启蒙运动使欧洲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当时,法国是思想文化的中心,各国纷纷向法国学习,英国和德国也因其优秀的思想文化成就开始受到法国人的瞩目。欧洲范围内的思想和文学的超国界说和“文艺的共和国”的观念随之出现。

(5)18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中国热”,当时,伏尔泰接触到经马若瑟删节并译成法文的元杂剧《赵氏孤儿》,把它跟欧洲的同类剧作进行了比较,并改编和创作了《中国孤儿》一剧,影响很大。

(6)在稍后于伏尔泰时代的德国,比较文学的意识也开始萌生,莱辛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虽然莱辛尚不具备比较文学的自觉的学科意识,但他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总之,从文艺复兴以来,欧洲各民族交流频繁,比较的意识已经萌芽,零散的比较批评或研究也时有发生,但总的看来,它们经常仅仅出于一种好奇或一种品评高下的爱好。比较文学的诞生还有待于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7.“二战”前后比较文学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你怎样认识韦勒克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贡献?

答:(1)“二战”前后比较文学发生的“危机”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在1958年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次全会上作的报告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他认为比较文学“岌岌可危”,“其最严重的标志是至今未能确立明确的课题和独特的方法论”。

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伽列和基亚使用的是“一套陈旧过时的方法论”,是加在比较文学身上的“包袱”,“使它一直受制于陈腐的19世纪的唯事实主义、唯科学主义和历史相对论”。韦勒克接着指出了这套陈旧的方法论所造成的恶果:

比较文学的一个初衷是为了打破国别文学研究的孤立主义和19世纪学术研究普遍存在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可是,梵•第根对“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的区分却把比较文学缩小为两国文学之间的“外贸”,只关注翻译、游记、“媒介”等文学作品之外的东西,“仅仅研究与外国来源和作家声誉有关的材料数据”。

法国比较学者仍然没有摆脱民族主义的影响,他们的“爱国主义动机使研究变成了奇怪的记录文化账的体系,希望为自己的民族歌功颂德”。韦勒克对法国学派的批评反映了当时正崛起于美国的“新批评”思潮对僵化、保守的实证主义的挑战。

韦勒克认为“真正的文学研究关心的不是死板的事实,而是价值和品质”,对历史方法的一味偏好,使文学研究只关注“事实联系”,把文学自身的美学价值丢到一边,根本背离了文学研究的目标。韦勒克在报告的最后呼吁学者们必须面对“文学性”问题,使文学研究成为“人类最高价值的保存者和创造者。”

(2)韦勒克对于比较文学发展史的贡献

韦勒克意识到法国学派的主张陷入了方法论的危机

在比较文学逐渐学科化的流变中,不少学者对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国学派的诸种观念进行反思,韦勒克也参与了此类学术活动。他意识到法国学派的主张尽管自成体系,却陷入了方法论的危机,不能适应世界发展形势与各科重构的需要。

韦勒克对学科发展历程诸种问题的先觉、全面深刻的洞察及其所作出的相关论断

韦勒克对于比较文学学科的诸种概念与范畴的界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当时的学科走向。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的基础上,他还于1965年与1970年相继发表了《今日之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名称与实质》等文章,进一步发展并完善了其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系列理论主张。

韦勒克对学科理论建设的关注及对方法论及存在模式等问题予以透视的注重

韦勒克的学术活动在比较文学的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于学科名称的界定、“文学性”观念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本质规定性等问题,韦勒克作出了极大贡献。

韦勒克对美国学派的创建发展及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走向作出了贡献

作为杰出的文献理论家、文学批评大师及比较文学家,韦勒克对美国学派的创建发展及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走向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他的理论研究对于后人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8.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如何?

答:(1)80年代以来,围绕比较文学和各种新理论的关系学者们展开了论争

在文化研究热潮的冲击和推动之下,比较文学界对文化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在文本研究中引进文化比较的视角,在文化层面上探寻根源,追求具有文化意义的结论,呈现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相结合的趋势。

有人看到比较文学已经被文化研究“淹没”,担心比较文学又一次面临“危机”。佛克马教授1982年的论文《比较文学和新范式》极富挑战性,他指明比较文学不应该排斥理论,相反,“文学的理论化研究在提供方法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和促进了比较研究”。佛马克试图在维护韦勒克等学者所强调的文学研究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同时,为比较文学扩大领域、引进新方法、新理论提供空间。

与佛克马相反,老一辈学者如韦勒克、雷马克、奥尔德里奇、乌尔利希•韦斯坦因等也分别在80年代发表论文,提出谨慎对待新理论的态度,认为新理论没有为比较文学提供什么实质性进展。

(2)进入“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化”时代,比较文学应向何处的争论更激烈

1992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委托伯恩海默主持了一个十人委员会,讨论学科发展现状,并于1993年提出一份报告,题目为《跨世纪的比较文学》。报告指出了比较文学的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放弃传统的欧洲中心论,将目光转向全球;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文化产品或其他话语形式。

虽然比较文学的面貌日新月异,老问题(“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也就始终无法摆脱危机和焦虑意识。如今,这些问题仍在讨论之中,而且很难得出结论,比较文学的危机和焦虑仍然没有彻底解除。

正是这种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和不断探求的精神使比较文学获得了勃勃生机,并始终保持在人文学科的前沿。让我们期待所有比较学者以及一切热爱文学和有志于从事文学事业的学者、学生共同探索和塑造比较文学的美好未来。

9.通过欧洲比较文学发展的历程,描述你对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解。

答:产生于19世纪的比较文学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

(1)比较文学学科的性质

比较文学是一门国际性学科,在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门以人文关怀为宗旨,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为手段,通过全球文学的交流、沟通、对话、互溶、互补、共建来谋求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和建设人类的多元文化而铺路架桥,从而为实现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合理化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科。

比较文学学科的核心和真谛在于把文学作为人类交流、对话的一种手段和社会实践方式来传播人文精神,提高全人类的素质,是具有深刻理念的人文社会科学。

(2)比较文学学科的特点

跨越性

比较文学学科的跨越性特点是指比较文学跨越并打通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现象以及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概言之,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开放性

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特点指比较文学学科强调研究者必须具有世界胸怀与国际眼光,也指这门学科具有不断的超越性与创新性。这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a.学科意识层面,比较文学具有一种不断拓展的胸怀与眼光;

b.研究对象与范围层面,比较文学呈现出不断拓展、不断增多的趋势;

c.研究方法层面,比较文学不断吸纳和扩充研究方法。

人文性

比较文学的人文性是指比较文学能够传达一种人文精神、人性内涵的特点。比较文学的人文性特点主要是通过比较文学属于文学研究的本质而体现出来的。

10.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答:真正学科意义上的比较文学的诞生,在中国要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古代虽无“比较文学”之名却有比较文学之实。中国的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

就现有文献看,最迟在汉代,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就已正式出现。综观整个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它具有两个十分明显的特点:

内容较丰富,其中尤以跨学科研究成就最为突出;

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比较文学的具体内容在中国古代丰富多彩:

a.译介学研究。东晋时期,佛经译者曾就翻译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b.阐发研究。西晋时期佛教学者在讲解佛典时,为使信徒易于理解与接受,往往采用中国传统典籍中的一些说法来加以比附与解释,并因此而发展出一度极为流行的“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的“格义”法。“格义”正是一种最简单的阐发研究。

c.平行研究。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学者们深刻地意识到梵汉文体的不同,于是常像鸠摩罗什那样对梵汉文体“商略同异”,这正是典型的平行研究。

d.影响研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续集·卷四》中明确指出,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的“阳羡书生”故事渊源于佛教《譬喻经》,这是极为典型的影响研究。

不过,在中国古代各种类型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内容最丰富、成就最突出的,应是历代文论中的跨学科研究。而在这种跨学科比较研究中,内容最多的又是如下两个方面:

a.诗与画的比较研究。

b.诗与禅的比较研究。

(2)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兴起,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最为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归来的吴宓,积极提倡比较文学,并于1924年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现。l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由傅东华翻译,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

与此相应,一批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陆续问世,其中尤以影响研究与译介学研究的成果最为著名,体现了学科初兴之际难能可贵的求实倾向:

在影响研究方面,陈寅恪关于中印文学关系的系列论文最为突出。

在译介学研究方面讨论颇热烈,成就亦较丰硕。

自此之后直到l949年,中间虽有抗日战争的影响,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却日趋兴盛,不仅仍有影响研究,更有大量的平行研究,还有跨学科研究与阐发研究,并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专著,这是以前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总的说来,自从中国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现代正式兴起之后,其研究成果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古代。这正是自觉的学科意识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3)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

主要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自1949年以后,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阵营分成了两大区域,一是大陆,一是港台。直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两大区域的研究才相互交流并渐呈合一之势。从50年代到70年代,大陆地区的比较文学研究相对沉寂。除了较多研究俄苏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及鲁迅作品在国外的流传情况之外,其余方面虽有一些极有分量的论文与著作,与三四十年代的研究成果相比都毫不逊色,但数量毕竟不多。港台地区的比较文学研究虽然发展得相对迅速些,但在60年代中叶以前也基本上乏善可陈。

然而从总体上看,中国比较文学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却是日趋兴盛,成果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深远。此种兴盛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可以视为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

这一时期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充分讨论建立比较文学的意义,介绍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并因此出版了许多著作、论文集与教材。更为主要的是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并进而讨论是否应该建立以及如何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问题。总之,当代的中国比较文学已是越来越兴盛,而且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1.并无“比较文学”之名的中国学术为什么又有事实上的比较文学研究?

答:并无“比较文学”之名的中国学术又有事实上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原因在于:

(1)中国古人向来强调“通达”

主张只有从多个角度来观照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中国古人常说要“圆鉴”、“通达”、“达观”,即是此种观念的表现。

(2)中国古代的学术研究也是如此,常从不同的视点来进行“散点透视”

这种观照习惯的缺点是不易形成固定的专业意识,但对于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与跨学科的比较文学来说,却是一种十分难得的先天性优点。

由此可见,只要与外来文化有相对深入的交流与接触,中国人便极易产生一种不期而然的“比较文学”意识与眼光。而中国自秦汉以来,便与西域一带的国家乃至更远的阿拉伯国家有着频繁的接触与交流。

12.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研究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答:(1)就现有文献来看,最迟在汉代,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就已正式出现

譬如《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山海经》与《穆天子传》等古籍都有记载。司马迁的这则记载是说,在条枝(即今日阿拉伯半岛)一带也有类似的“弱水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因此这条记载可说是“涉及了比较文学最原始的记载”,可以视为中国比较文学的最初萌芽。自东汉末年以来,印度佛学开始传人东土,声势越来越大,且历数百年而不歇,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流于是日益深入;与此相应,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也愈来愈多。

(2)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的特色

内容较丰富,尤以跨学科研究成就最为突出

a.译介学研究。东晋时期,佛经译者曾就翻译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种讨论,开启了我国比较文学译介学的先河,至今都有理论意义。

b.阐发研究。“格义”是一种最简单的阐发研究。

c.平行研究。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学者们深刻地意识到梵汉文体的不同,于是常像鸠摩罗什那样对梵汉文体“商略同异”,这是典型的平行研究。

d.影响研究。对于中国本土文学作品的历代笺注,凡指出其中典故出自佛典者,亦属于此类影响研究,更准确地说,是中国式的影响研究。

e.在中国古代各种类型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内容最丰富、成就最突出的,应是历代文论中的跨学科研究。

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a.中国古人自己并不知道什么是“比较文学”研究,更没有想到要建立“比较文学”学科。在衡文论艺时,中国古人有求“通”的观照意识,却没有独立的专业意识。

b.所以在西方“比较文学”传入之前,中国学术中不可能产生这门独立的学科,而其固有的比较文学研究实绩也注定只能是虽丰富却零散,缺乏自觉的专业意识。

13.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比较文学,为什么能在中国现代正式出现?

答:“比较文学”学科在现代中国的正式建立,与西方学术的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的大量出现,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文化像潮水一般涌进中国。以往任何一次中外文化交流,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无法与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相媲美。于是不可避免地,中西文化与文学的比较研究也愈来愈多。20世纪初期至20年代,中西小说、戏剧、诗歌的比较研究一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2)更为重要的是,此时出现了一批留学归来、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梁启超、严复、王国维、鲁迅、胡适与茅盾等人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深受西方学术的影响,而且对于西方的学科发展现状有或深或浅的了解,这就使他们慢慢地接触并开始引进西方的“比较文学”。

14.中国比较文学正式建立的突出标志是什么?

答: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正式兴起,是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

(1)最为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

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归来的吴宓,积极提倡比较文学,并于1924年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1929年12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瑞恰慈应邀于清华大学外文系讲授“比较文学”,重点介绍比较文学理论与翻译。这是中国大学中首次正式以“比较文学”为名的课程。

清华大学外文系外籍教师瞿孟生根据瑞恰慈的观点写成了第一本《比较文学》教材。同时,清华大学中文系也开设了“当代比较小说”、“佛教翻译文学”等具比较文学性质的选修课。

除此之外,北京大学、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公学、岭南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从此正式诞生。

(2)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比较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相继出现

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由傅东华翻译,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

陈寅恪于1932年的一篇文章中对牵强附会的比较痛下针砭,认为:盖此种比较研究方法,必须具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观念。

1935年,吴康的《比较文学绪论》一文发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的论文。

1937年,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梵·第根的《比较文学》由戴望舒译出。

(3)一批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陆续问世,其中尤以影响研究与译介学研究的成果最为著名,体现了学科初兴之际难能可贵的求实倾向。

15.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的旺盛之势主要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从总体上看,中国比较文学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日趋兴盛,成果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深远。此种兴盛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编》,可以视为中国比较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自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的专著与论文集何以如此层出不穷,在数量上超过了以前所有阶段的总和。所有这些论著与论文,或作影响研究,或作平行研究,或作阐发研究,或作跨学科研究,每一方面都有杰出的成果,而且数量都不少。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

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这一时期对比较文学的研究,充分讨论建立比较文学的意义,介绍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并因此出版了许多著作、论文集与教材。更为主要的内容是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并进而讨论是否应该建立以及如何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问题。

总之,当代的中国比较文学已是越来越兴盛,而且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6.简述钱钟书在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答:钱钟书知识结构上博通中外,又在欧洲受过多年的教育与训练,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在新中国成立前,钱钟书就出版了《谈艺录》

昔人谈艺之作甚多,历代诗话、词话,甚至野史笔记中所在多有。明人徐祯卿即以所著《谈艺录》名世。但钱钟书的这本书与昔人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昔人谈艺往往从印象出发,就诗说诗,即便能举一反三,也很难超脱时代的局限。因此多为赏析之作。

钱钟书的这本书虽也自称“赏析之作”,但因其所考所论,能“采‘二西’之书,以供三隅之反”,因此自成一格。况钱钟书博极群书,学贯中西,凡所采用,均中西学界方家之作,因此所论问题,虽多不大,却能做到微言大义,于广博中见出精深,中西文学实例相互参校,相互阐发。《谈艺录》本身就是一本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专著。

(2)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钱钟书巨著《管锥编》,是中国比较文学史的一座丰碑

它继续采用《谈艺录》那种典雅的文言诗话形式,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等中国古代l0部重要典籍,引用了800多位外国学者的1400多种著作,结合3000多位古今中外作家的创作,彻底打破时空界限与学科界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往往将中外文学现象与理论进行互补与互证。

(3)《七缀集》是不可多得的比较文学精品

钱钟书在80年代出版的《七缀集》,全用活泼醇正的白话写成,同样是不可多得的比较文学精品。钱氏的这些研究成果正是传统学术的求“通”意识与现代学科的比较意识结合得最为完美的典范。与此同时,一批比较研究中外文学、探索中外文学关系的文章也出现了,并引起了学界的瞩目。

(4)1981年1月,北京大学正式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由季羡林任会长,李赋宁任副会长,钱钟书任顾问,决定出版不定期的《通讯》,并编辑出版《比较文学研究丛书》。

17.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否会削弱比较文学在文学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

答: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不会削弱比较文学在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与意义。可以说,比较文学之所以在80年代迅速崛起并成为一门“显学”,是因为它顺应了世界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对话的历史趋势,适应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1)随着20世纪交通工具和传播媒体的发达、全球化的影响与冲击、国际交往的频繁,文化交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深入地进行,而且成为影响各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情形下,一元视角下的文学研究已远不敷足用。

(2)从比较文学的比较视域出发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潮流,成为21世纪文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可以预测,未来的比较文学研究必须积极认识文化交流的丰富性、复杂性,辨析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方式,探究文化传播中文学价值与形式的变化与重构过程。

(3)针对目前世界文化格局中愈演愈烈的文化或文明冲突,比较文学恰恰是致力于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提倡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宽容,主张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来探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比较文学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本质主义,主张与异己的、异质的文化进行对话与交流。

(4)国别或民族文学研究中的一元视角容易导致独尊己国文化,或因不了解他者文化而引发不同文化间的误解。而提倡对话与了解的比较文学为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提供了恰当的研究视野,使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向着积极建构性的方向发展。

(5)在对话的过程中,大家都必须以世界文学为语境,在比较之中重新认识自己和“他者”的文学与文化。可以说,没有互为他者的文化参照,没有从多元视角对自身的深入认识,也就没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补和互证,当然也不会有新文化的生成。

因此,为了避免文化冲突,实现文化间的沟通和理解,就必须通过对话来解决人类在文学乃至文化方面所遭遇的共同问题。作为对话中介的比较文学,其重要性非但没有因世界文化的日趋多元化而减弱,反而在跨异质文化的比较中进一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平等的对话达到人类文化和谐共处的理想。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比较文学正以其开放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逢其时地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

18.比较文学在21世纪的文学研究中应该有什么样的学科定位和发展?

答:(1)比较文学应处于21世纪跨文化研究的前沿

文学在各种文化中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它涉及人类的感情和心灵,在不同文化中有着较多的共同层面,最容易引起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和心灵共鸣,所以也最有利于发扬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以致武装冲突。

比较文学这一学科虽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但过去多局限在以希腊和希伯莱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体系中,对非西方文化则往往采取征服或蔑视的态度。全球化时代提出文化多元化问题以来,这一情况有了极大改变。

西方文化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他者”作为参照系来重新认识和更新自己;过去处于边缘,备受压抑的非西方文化也需要在与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中实现自身文化的现代化并向前发展,而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也正是日新月异。可以断言,在新的世纪里,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跨文化文学研究和文学与其他学科相连的跨学科文学研究势必大大超越前一世纪的比较文学,从而开辟比较文学的新纪元。

(2)不同的发展阶段,比较文学应随学科边界的不断扩大而相应调整其学科位置

21世纪的比较文学研究,既要树立一种文化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意识并重的文化观念,又要成为人类精神相互对话和沟通的语境和操作平台。当我们瞻望比较文学在未来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走向时,不禁会回想起勃洛克在1969年就已提出的观点:当前没有任何一个文学研究领域能比比较文学更引起人们的兴趣或有更加远大的前途;任何领域都不会比比较文学提出更严的要求或更加令人眷恋。

总之,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无可置疑地得到了国内、国际学术界的首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它实际上已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学与文化中介与交流媒体的角色。比较文学研究以其自身独特的方法与思路,让人们既认识了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又认识了“他者”——他国他民族的文学与文化,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共同走向与共通规律,这是国别或民族文学研究所无法企及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乐观地预见,比较文学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21世纪将有更大的学术空间,对世界文学和人类文明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19.请简述“文化研究”的历史渊源。

答:作为一种思想资源,文化研究大致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和知识传统。这种思想资源历经全球范围的“理论旅行”影响了整个20世纪后期的学术研究。从50年代末期英国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倡导算起,文化研究已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

(1)英国的文化研究是从一个特定的流派,即伯明翰学派成长而来。伯明翰学派是英国学界的左派,他们希望寻找一种新的革命的可能性,就把注意力放到了社群文化和工人青少年的亚文化及各种流行文化中,这是知识界第一次把目光投向大众文化,把它作为一个新的研究对象纳入到研究视野里。

(2)1963年理查德•霍加特创建了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宗旨是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对于大众文化的正本清源和理论建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该中心的建立为文化研究在英国学术体制内部找到一个立足点,自此以后,文化研究在英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3)80年代,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传到美国后研究范围被扩大和丰富,形成多元发展的趋势,产生了惊人的影响力。英国的文化研究者主要是“新左派”,他们对阶级、流行文化、亚文化等问题感兴趣,而美国的文化研究者则左右两派兼容并蓄,其研究没有那么突出的政治批判倾向,他们借助于女性主义批评、多元文化论、后殖民理论,发展出女性研究、黑人研究、电影研究、传播研究、文化社会学等研究类型,使其成为跨学科、准学科的文化研究。

(4)后来文化研究经过澳洲,再经由台湾、香港传人中国内地,中国过去没有这个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只有文学批评和文艺学的文化批评,但文化研究的内容显然要广泛得多。

20.文化研究有什么样的学科特征?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与文化研究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1)文化研究有什么样的学科特征

“文化研究”如同“比较文学”一样,颇易引起争议

因为它涵盖的范围相当大,其中不乏观点各异、立场相互冲突的研究,并且,当文化研究进入不同的学术体制和语境时它自身也不断变化。但这些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从它们与权力关系的错综缠结、以及这种关系内部的角度,共同致力于审察文化实践。

文化研究是后现代主义之后最为活跃的学术发展类型

同时,它也是一个最富于变化,最难于以传统学科意识定位的知识领域,这大抵是因为“文化研究的开放性和理论的多样性,其反思性的甚至是自我意识的倾向,而尤其重要的是批判的重要性”。

文化研究致力于打造新的理论基地

有时甚至不惜与传统的知识前提划清界限。所以,文化研究不仅跨学科,在本质上它甚至采取积极主动的反学科姿态——这样一个特征确保它与传统学科的关系处于持续的不稳定状态,似乎文化研究从不情愿成为诸学科之一员。

(2)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与文化研究采用方法的不同

研究方法不同

影响比较方法、平行比较方法构成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与比较文学不同,文化研究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反学科的态度,没有一种明确的、属于它自己的方法论,研究方法盲目且多样。

学科延展性不同

文化研究把文化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本分析相结合,但在运用时常常脱离文学、艺术的基点,而成了针对某一文化现象或社会问题的解读和分析,陷入了泛文化研究的泥潭。比如,深入某一群体的跟踪观察,其实就是民族志方法,这是文化研究者通常采用的方法,它是英国文化研究最有特色的方法之一。

对文本细读法的态度不同

文学研究中推崇的文本细读方法,尽管文化研究对此并不反对和禁止,但也不是其必需。文化研究反倒对文本细读分析方法背后暗藏的思想意识提出了质疑,文学研究中的文本分析承载着一种信念——即文本是作为完全自我确定的、独立的对象而被正确理解的,这样一种文本是值得分析的。

21.什么是文化研究的“文化”概念,为什么它导致了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挑战?

答:(1)文化研究即是研究文化

“文化”在文化研究中以两种主要的相互交叉的形式出现:一方面,文化的聚焦点是象征性再现、文本、修辞、话语。另一方面,文化概念实际上包含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即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观实际上是一个逐渐演变的结果:

在文化研究的传统中,文化既被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囊括观念、态度、语言、实践、制度和权力结构,又包括一系列文化实践——艺术形式、文本、经典、大众商品等。

文化研究信奉文化乃是再现的观念,对女性、同性恋者、“土著”民族、少数族裔、下层阶级和身份集团的“再现”使文化研究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创造再现空间的一个学科场所。

(2)文化研究越来越对精英文学研究意味着挑战的原因

文化研究考察大众文化并非在于要揭露其道德上的腐朽、美学上的贫乏、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化。归根结底,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批评,而是重在完成其政治使命,即揭开大众文化形式和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机制。大众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参与姿态,所以文化研究对之的分析重点并不落脚在美学或人文方面。

“文化”之于文化研究不仅是体现社会生活方式的载体,更意味着一种政治性;而大众性则是文化研究的一个必然焦点和追求,它当然是反精英的。故而,文化研究的视野里自然就没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低俗与高雅之分,它不会立足于精英主义立场格外垂青于高雅文学,也不会对大众文化持居高临下的贬损态度。

22.请思考文化研究的得与失。

答:对文化研究的评价一直是毁誉参半,赞同和提倡者认为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多地区生长的、多学科的场所,反对者则斥之为一种寄生现象,是毁灭文化的刺耳杂音。

(1)文化研究的成功之处

英美的文化研究的兴起,是理解现代社会—文化的形成过程的一种努力。

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大众传播媒介的流行、知识群体的瓦解、全球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形成,这些普泛的历史发展状态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也导致产生了不同形态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不仅是对这些事件编年史式的记录,也雄心勃勃地参与、甚至干预到其中,顺理成章地,文化研究者也不再把自己视为提供一种论述的学者,而是在政治上积极的参与者。

(2)文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开放的文化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学科的规定性和自身的一致性,这种流动性和未完成性却恰恰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地方。文化研究之所以被称作解地域化的场所,正是在于它反对学科体制化,并以此为解决问题之道。然而,目前文化研究的发展越来越以新的方式被商品化和制度化,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场地,它被重新刻上了自己一贯反对的那些学术和学科的礼仪规则。

文化研究自身的嬗变引起的一个后果是,人们对它谈得越多,越不清楚自己在谈什么。于是,文化研究者似乎面临着跟当初比较文学者试图界定其学科性时相同的困境,这是一种非某个简单的断言就可以解决的真正的二难处境。

23.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如何?请以伯恩海默报告为例,思考比较文学如何应对文化研究提出的挑战,对未来的学科发展作出恰当的定位。

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研究大有要取代经典文学研究之势,造成了二者之间的冲突与交锋。在比较文学领域内直接凸现了这一冲突的,是90年代美国比较文学界围绕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跨世纪的比较文学》展开的争论。由于这次争论涉及到对比较文学的学科专业标准的定位和未来的发展走向,所以也引起了国际和中国比较文学界对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关系的关注和讨论。

(1)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文化研究是文学的一种历史构建

文化研究包括对文化概念的理论探讨,对文学从文化视角的研究,以及直接指向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文学现象和其他话语关系的文化学研究,如对文学文本的社会生产语境和市场流通机制的研究。

文学研究亦是文化的一种历史的建构

从与其他话语的关系中研究文学,可以弥补传统文学研究的盲点,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文化研究注重当代活跃多变的大众文化现象,有助于比较文学在高雅文学的传统之外把那些未曾注意、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引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比较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

比较文学者也不应完全抹杀传统的文学经典的价值

比较文学对文化研究的借鉴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放弃一部分的文学研究自主性,但这种放弃应该以对文学性的优先考虑为出发点。

文化研究所运用的多学科、多维度的方法也可以启发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虽然以文学研究为己任,但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可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借用文化研究中经受了诸多考验的比较研究方法,这与比较文学的跨文化、跨学科特征并不矛盾。

文化研究不一定是比较性质的,文化研究也并不等同于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未来的发展领域不会被文化研究完全吞并。对于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米歇尔•里法泰尔在其论文《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互补性》中的提法也许是较为中肯实际的,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互补性恰恰在于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研究任务,由于文学不能简化为文化命题的直接体现,文学就依然是比较文学的知识基础。或许正如谢夫莱尔所说,文化研究并不代表着比较研究的未来路线,特别不是一种排他性的路线,但是它肯定能让比较文学受益匪浅。

(2)比较文学应对文化研究提出的挑战的思考

比较文学研究在目前面临的危机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肯定文学的意义,以期为文学研究打开新的局面。

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研究内部展开的一些讨论已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是它处于当今学术话语的前沿和富有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比较文学若想在第三个千年展现出新的生机,既不能放弃文学研究的独特性盲目地跟随泛文化现象,也要善于汲取其他学科的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