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4.1  概念题

网络新闻评论[上海交大2012年研 )

答:网络新闻评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网络新闻评论分为专家评论、编辑评论和网民评论,最具互联网特征的是网民的交互性评论。网络新闻评论体现了网民的基本需求:“交流性”,互联网提供一个网民交流的公共场所,大量意见和观点通过网络媒介汇集、交换和传播。“参与性”,网民通过网络传媒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网络新闻评论处于新闻评论和互联网的交汇点,它在传统媒体评论内容和形态上异化出自己的特点。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准确及时、快速反应;旗帜鲜明、尖锐泼辣;交互性强,穿透力大;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2.4.2  简答题

1.简述梁启超关于“时务文体”特点的诠释。

答: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最著名的报纸为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创办于19世纪90年代的上海。此时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已经发动并迅速推向高潮。梁启超作为维新派的主将之一,其报刊政论感情奔放,笔端酣畅。他写过数百篇评论时事和介绍西学的文章,形成别具一格的“时务文体”。这种新颖的报刊论说文体,引起文坛的重视。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对这种文体的特点作过概述:

(1)“纵笔所至,略不捡束”,即信笔写来,不拘一格,既冲破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的古奥矜炼的局限,又兼收散文、骈文之所长,意至笔随,洒脱奔放。

(2)“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即文字流畅,词汇新颖可读,使用新鲜的俗语和外来语词。

(3)“笔锋常带感情”,即感情充沛,饱含激情,文气跌宕,富有感召力和鼓动性。

2.网络新闻评论有哪些主要特征和优势?[复旦大学2010年研]

答:网络新闻评论,是网民借助网站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就当前某重要新闻或某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和评述的文章,每篇字数一般在五六百左右,也有超过千字。目前,国内网络的新闻信息量之多是传统新闻媒体无法相比的。网络新闻评论还处在成长的初期,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但就目前而言,已初步显示它的特点和优势。就时评政论而言,报纸的评论与网络的评论相通,没有本质的不同。但较之报纸评论,网络评论的确又有其独特的优点。

(1)准确及时,快速反应

网络新闻的重要特点,是快速及时,力求同步传递。网络评论同样如此,以快速反应、先声夺人见长。网络评论的即时性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计,对国内外的各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即时发表评论,一般传送出1小时左右即可上网发表。今后这方面的时间要求会越来越高。

(2)旗帜鲜明,尖锐泼辣

网络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社会影响、社会形象和诚信度。因此,评说世态万象,一定要旗帜鲜明、尖锐泼辣,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

(3)交互性强,穿透力大

网络评论拒绝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倡导自由探索,力主平等交流,为公众提供民主的讲坛,构建说话的平台。由于网络媒体交互性强,网上网下实行联动,与传统媒体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受众的反应不同,它一般在网上发布的同时,可引来网民的评头论足,有人喝彩,有人反对,直抒胸臆,各陈己见,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话语空间。

(4)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网络新闻评论,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大到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小到随地吐痰、小学生学业负担太重等社会问题,都可以引发议论。而且,切入的角度灵活多样,文章的风格也力求朴实、平易,充分注意到与普通的传播对象平等交流的关系。

3.请简述新闻时评在中国传媒业发展的轨迹、当下的状况,及其对公共领域的贡献。[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1)新闻时评的定义

新闻时评是根据新闻事实所作的评论,时效性强,贴近生活,短小精悍,比如《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新华社的《新华时评》、《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文汇报》的《文汇时评》。新闻时评往往就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公众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作及时、准确、深刻的评论。一事一议,就事论理,注重议题的新闻性、观点的鲜明性、作者的广泛性,是它的基本要求。它强调在新闻事件发生过程中发言,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从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应时而作”、“评在当口”是时评广受好评的根本原因。时评要求持论尖锐,文风清新,语言简洁,明白晓畅。

(2)新闻时评在中国传媒业发展的轨迹和当下的状况

新时评专栏的产生(1996—1998)

1996年1月12日,《南方周末》新年改版,在“时事纵横”版开办“阅报札记”专栏(后来更名为“纵横谈”),发表第一篇署名为鄢烈山的文章《卧榻之侧怎忍他人哀号》。以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为宗旨的“阅报札记”推出后,迅速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从此,该栏目每周推出一篇鄢烈山主笔的时评文章,直至2001年4月。

与传统新闻评论不同,“阅报札记”、“纵横谈”点燃了新时评的星星之火。之后,《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从纯杂文专栏转型为杂文化时评专栏,“冰点时评”也于1998年11月问世,国内时评逐步兴起。

新时评专版的发展(1999—2001)

1999年,《中国青年报》率先开辟时评专版——“青年话题”,开创中国近代媒体设立独立评论版的历史。时评从“栏”发展为“版”,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时评专版一方面发挥整合集约的优势,联合起分散的力量,能更强势的吸引人们的眼球,并更容易打造成一份报纸的旗舰,为报纸赢得声誉;另一方面有利于开辟一片思想和观念争奇斗艳的园地,打造一个具有理性批判精神的公共话语平台。

2001年,《北京青年报》在“今日社评”的基础之上创办“每周评论”版。“每周评论”突破了“青年话题”在版名上的含蓄与避讳,直接将“评论”的旗帜悬挂于版头。它的成功运作,有效地呼应“青年话题”为新时评专版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媒体时评的探索提供宝贵经验。从此,“评论”、“时评”、“社评”等毫不隐讳地成为版面的名称、频道的名字。

大众报时评版的兴盛(2002)

2002年3月4日,在《南方都市报》扩版为常规每日出报88版的当天,“南都时评”面世,《南方都市报》开始迈向“有厚度,更有深度”的主流媒体之旅,开创中国都市日报时评版的先例。

2002年12月,《齐鲁晚报》开辟时评版,每周五期,主要栏目包括“头条评论”、“传媒观点”、“画里画外”、“声音”、“观点碰撞”等。“头条评论”一般针对重大事件发言,“传媒观点”专门浓缩、选登其他媒体的有见地的言论,“观点碰撞”将有分歧的观点放在一起证明,“声音”则是将一些人对于一件事情的一两句评论进行刊登。

在运作形式上,“南都时评”、“齐鲁时评”等对同行媒体的时评运作有借鉴价值,比如:时评从不定期发表到定期发表,从散落于不同版面的栏目变成专版,从不定期版或数天一版变为每天两个版面以上。周期的确定、版位的明确、容量的扩大,都让受众感觉到时评的盛行。

报网时评的互动(2003—2004)

2003年前后,一股“网络时评风”遍吹中国众多网站。无论大小如何、性质怎样、何种类型,这些网站都设有专门的时评专栏或频道。如搜狐网的“搜狐星空”、新浪网“新浪时评”、网易“第三只眼”、人民网“人民时评”等,甚至出现分门别类的时评网站(如法学时评网等),它们都为时评设主题、为时评作者开辟专栏。

在网络时评轰轰烈烈发展的同时,全国城市党报也纷纷开始开创时评版,并设立网络版,与新华网、人民网等新闻网站合作,互相转载、摘录,加速报网互动,深化传播效果。报网时评齐头并进的局面清晰呈现,并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不分、互相补充”的态势。网络的草根性和去中心性导致时评观点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从一定程度上也显示时评的个性光彩。

新时评的缩水与坎坷(2005—2006)

2004年4月,新浪、搜狐、网易等商业门户网站有影响力的原创时评频道和栏目均被有关部门叫停,为新时评的坎坷埋下转折的伏笔。

2005年前后,一批报纸时评版停办、转型与缩水。2005年初,运作不到一年时间,却较受读者欢迎的《武汉晨报》时评版“说吧”关停。随后,《中国青年报》《武汉晚报》等媒体的时评版纷纷转型。

(3)新闻时评对公共领域的贡献

从上述新闻时评在我国传媒上的发展轨迹来看,在公共领域建构的过程中,新时评专栏的产生推进批判公共性的有效激发,新时评专版的发展促进“自治”精神的逐渐培育,大众报时评版的兴盛加速“公开性”、“开放性”言说风气的初步养成,报网时评的互动推动平民主张的崛起,而新时评的缩水与坎坷也折射出公共领域建构的艰辛。

民主兴则时评兴,时评兴则民主更兴。伴随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舆论空间的逐渐开放、传媒市场化的快速发展,时评成长的土壤会更加肥沃,生命力更趋旺盛,推进公共领域构建的历程将更加平坦。

4.网络新闻评论对于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暨南大学2012年研]

答: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普通受众的广泛和平等参与、言论空间的拓展、文本形式的创新。

(1)普通受众的广泛和平等的参与

从评论主体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评论可分为记者评论、专家学者评论和普通网民评论。评论主体的多元化,尤其是普通受众的广泛参与是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发展。

尽管在报纸的评论版面上和广播电视的评论节目中,开始越来越多地听到普通人的声音,但传统媒体一方面要受到版面和时段的限制,另一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审稿程序,普通受众的参与非常有限。媒体不仅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留给记者和专家学者,在版面编排和时间分配上也对记者和专家学者的评论进行强势处理,对为数不多的普通人的评论进行弱势处理。

网络媒体打破这些限制,任何一个网民,只要有基本的表达能力并且有表达的愿望都可就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发言,而且其言论能够进入公众的视野。在网络虚拟社区中,人们隐去自己的真实地位和身份,依靠建立在逻辑和事实基础上的真理在网络上与他人平等交流。网络汇聚四面八方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政府决策,维护自身利益,推动社会进步。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发展是革命性的。

(2)网络言论的拓展

网络评论使我国的言论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是网络评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通过互联网,人们能够更加真实而且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不同观点在网络上得以呈现并且交锋,使意见的多元化局面得以形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评论中批评性意见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传统媒体,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在互联网空间得到更好的实现。近年来,网络上对于热点新闻事件的讨论可谓风起云涌。网络能够为民意的充分表达提供一个平台,并能够容纳对同一事件的多种不同的声音,而这一进步与网络媒体在中国的兴起无疑有着直接的关系。

(3)文本形式的创新

每一种新媒体的出现,在信息传播上必然带上这种新媒体的技术特征,产生新的文本形式,网络也是这样。从技术上看,网络可综合运用文字、声音、画面和图像来传播评论。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评论依然以文字为主,但其评论却出现新的交流方式和新的编辑组织形式。

从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布平台的角度,可将网络新闻评论分为言论频道新闻评论、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其中,言论频道的新闻评论基本上都是完整的评论文章,与报纸新闻评论并无本质区别,但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却是两种全新的评论形式,是网络新闻评论的特有品种。留言板是针对单条新闻所设置的交流与讨论平台,论坛则是针对社会某方面内容的交流与讨论平台。

传统媒体的评论,不管是报纸评论还是广播电视评论,都有其规范和标准,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或者是一期完整的节目。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则要自由和随意得多,它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一句或几句简短的话,或者一个词,甚至一些符号(比如一串感叹号,一串问号,一个笑脸或者一个鬼脸),但以一两句话的帖子居多。留言板和论坛上的言论基本上都是即兴的,并不追求严密的逻辑和论据,只求表达自己一时的意见和情绪。实际上,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是将作为人际交流的私人领域的聊天和讨论转移到网络平台上,而这个平台却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是一个公共领域。

由匿名所带来的自由随意性、即时互动性和言论长期驻留所带来的讨论的持续性,是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区别于传统媒体评论的几个鲜明特征,也是网络媒体在评论形式上的最主要的创新。也正是这几个方面的特征使网络新闻评论在更大程度上使评论的本来目的得以回归——摆脱形式和制度的束缚,自由而且广泛地交换观点和意见。

网络评论在文本形式上的创新不仅体现在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这两种全新的评论形式上,也体现在言论频道新闻评论的编辑组织形式上。言论频道新闻评论利用网络的超链接功能,通过编辑点题的方式,进行议题设置,组织网民进行讨论;利用网络的超大容量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一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网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

5.简述当前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暨南大学2008年研]

答:考虑到社会发展、受众心理以及当今新闻评论的发展态势,我国新闻评论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少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方向的趋向或势头。

(1)由于契合受众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和舆论引导的功能,新闻评论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宽。

新的信息技术和传播技术的发展以及直接参与社会的局限性,受众要求媒介提供经媒介整合信息的需求增加。而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为受众提供旨在指导和影响受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的意见性信息,是新闻评论的题中之义和生存基础。新闻评论今后发展的空间相当广阔。

大众传播媒介要发挥其“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舆论功能,单靠向受众提供事实性信息远远不够,它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对这些信息进行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即针对新闻事实表明一定的态度和意见,才可能起到以正视听的作用,才能在社会上形成统一且有利于社会政治目的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公众舆论。这样新闻评论会因为更契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和更符合媒介的功能需要而出现进一步的发展。

(2)由于多元信息社会对个性的呼唤以及传播新媒体的兴起,新闻评论将向着更加个性化、人格化的方向发展。

无论是从信息社会信息增长的角度,还是从认知主体对信息加工处理的内在机理而言,呼唤个性都是这个时代乃至未来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富有个性的新闻评论容易受到受众的注意,为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在受众中产生较大影响。

新闻评论的个性化、人格化趋势在某种意义上还是大众传播窄播化及传播新媒体兴起的必然结果。新闻评论将出现个性化和人格化的趋势不仅是人类信息加工规律及新闻评论内在发展规律的结果,而且是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人类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3)由于新闻业务的发展和受众认知规律的需要,新闻评论将出现述与评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大众传播媒介为受众提供意见性信息既是受众有效生活的需要,也是大众传播媒介更有效地组织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需要。

新闻传播规律和受众接受心理的需要。新闻评论中述与评的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即新闻评论中采用述评结合的手法,夹叙夹议,边述边议的评论手法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因而更有利于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正因如此,当今的新闻传播理论已在悄悄发生变化,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结合正在进一步地拓展,出现配合、融合、糅合以及耦合等多种结合方式。

(4)由于社会民主的进步和受众自主意识的增强,新闻评论将出现更加开放化的特点。

新闻评论的开放首先是其内容上的开放,这主要表现在新闻评论在选题上的禁区越来越少,新闻评论的选题范围则有相当大的开放,已不再只把目光盯在“上头”,而是将评论的触角伸向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开放性特点还体现在它的评论主体上。随着开放的深入,我国新闻媒体上新闻评论的“一言堂”局面也有显著改变。

新闻评论的开放性趋势还可从新闻评论的开放性结论上看出一些端倪。新闻评论的结论并不是确定、唯一或闭合的,不同的受众在接受其所提供的意见性信息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需要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新闻评论在结论上的这种开放性特点可以说是多元信息社会受众自主意识的必然产物。

(5)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介的出现,新闻评论的形式和手段将出现更加多样化的局面。

评论的体裁越来越多,除了传统评论,即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之外,诸如述评、论坛、随感、漫笔、絮语、点评等等形态各异、小巧灵活的评论体裁也开始见诸报端,使新闻评论的体裁更加多姿多彩。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网络传播中,各个媒体之间或各种评论手段之间的界线终将变得越来越模糊。而所有的新闻评论手段也将会在重新整合之后生发出新的评论手段和形式。 

2.4.3  论述题

我国报刊评论已经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请你分阶段对我国报刊评论发展史进行论述。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2.4.4  实务题

1.新闻评论:五四运动90周年。[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示例如下:

五四运动90周年:德先生赛先生依然年轻

吴稼祥

再过几天,中国的“五四”母亲生下来的小“德”(来源于希腊语的英语单词Democracy的音译“德莫克拉西”的第一个字,意译是“民主”)和小“赛”(英语单词Science“赛因斯”的音译,意译是“科学”)先生,就满90周岁了。按人的寿命论,虽然可以称他们为德老和赛老,但按其在人类历史上的生存时间论,他们并不老迈,依然年轻。

1918年1月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反对《新青年》的人,无非是因为我们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破坏旧艺术,破坏旧宗教,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这几条罪案我们直认不讳。但是只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于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在中国受孕,16个月怀胎,1919年5月4日,两位先生临盆,流血的是北京的青年学生。事情的起因是爱国,但矛头指的却是政府,因为北洋政府同意西方列强让战胜国中国接受战败国待遇——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爱国就要救亡,救亡就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个活儿,当然得麻烦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干。

90年来,头断了不少,血流得更多,包括陈先生自己的头和自己的血,但德赛两位先生却有点像中国民间传说中的“黑先生”和“白先生”,形态若有若无,名声时好时坏。按照李泽厚先生的理解,五四运动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90年里,头30年是救亡;中间30年应该是启蒙,但结果是蒙昧,赛先生变成臭老九,德先生带上了红袖标;最近这30年,赛先生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德先生呢,终于成了“好东西”,写进了许多国策文件。

原本以为在德赛两位先生没有真正存在和生活过的地方,青年应该是他们的天然近卫军。但让我困惑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渐有一些自封为“草根”、反智、爱国和民族主义者的青年,认为知识是扯淡,知识分子是狗屁,赛先生呢,自然是扯淡加狗屁;至于德先生,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卧底特工。

同样是北大,同样是陈独秀先生当年为德赛二先生杜鹃啼血的地方,有人连篇累牍地写文章,谆谆教诲学生,要破除对民主的迷信。还有人不患中国没有德先生,患中国没有秦始皇,并为此很不高兴。此种奇谈怪论,居然获得某些年轻网民的狂热喝彩,让人担心——为他们的未来,也为国家的未来。

任何东西,适量是药,过量是毒,科学与民主也不例外。不过,科学与民主在西方可能有过量的问题,但在中国显然不足。假如咱瘦骨嶙峋,就不要跟着胖人节食。我们民族远有秦祸旧伤,近有“文革”新痕,如今反被某些人看作伟大帝国的辉煌,看来,两千年专制老传统毒素,非90年五四新传统解毒剂可以彻底消解。对于数千年的老大帝国——中国来说,90岁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依然年轻。我们今天纪念“五四”,有一件一再被中断的事依然紧迫,那就是启蒙。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请根据下面的新闻资料,写一篇新闻评论。[南开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

(材料略)

答:示例如下:

北大“校长推荐”缘何成分数比拼

校长推荐制一直是近来舆论争议的焦点,不过随着推荐制的具体实施,争议的焦点已从当初的“校长推荐会导致腐败”,变成如今的“校长推荐又成分数比拼”。因为多所学校校长都是按考试的名次进行推荐,比如南师附中、南开中学、巴蜀中学推荐的是年级第一,舆论批评:当人们满怀希望校长“不拘一格降人才”,推荐偏才、怪才上北大,而事实上,推荐俨然变成一场考试分数的大比拼。

不敢:推荐偏才和怪才,非不能实不敢也

“非不能也,是不敢也!”南开中学校长宋璞一语中的,道出了自己的无奈,因为受到诸多限制,他不得不采取以分数这个最能为公众所认可的标准去推荐学生,而放弃其他标准。

回想一下近段时间的舆论,自校长推荐制推出之后,对校长权力的怀疑就一刻没有断过:怎能推荐怪才和偏才,怪才、偏才的标准是什么,没有标准的话还不留下巨大的腐败空间。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有几个校长敢冒着被舆论口水淹死的危险去推荐一个怪才?敢推荐一个有某种特殊才能却不被主流价值所认同的怪才?为了迎合舆论的口味,为了回避决策的风险,为了调和诸种纠缠着他们的质疑,校长们只好放弃了这种校长推荐权,而改成包括其他校领导、班主任、年级组长、任课教师在内的集体推荐:不是不相信校长个人吗?那集体推荐的腐败空间就很小了吧。而妥协的另一个结果,就是没人敢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推荐,只敢遵守最传统、最没有争议、最不会惹事的那个标准:考试成绩。这是一个硬杠杠,谁成绩最好就推荐谁。

虽然人人痛恨高考,但人人在心理上又对这种起码的公平有一种戒除不了的依赖。人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公众克服不了这种心理障碍,同样,舆论压力下校长们也是身不由己,校长只能臣服于大众的标准。

不能:谁能保证不会以“偏才”之名去塞庸才之实

对偏才怪才,应是积极发现引导,以不拘一格的宽容给以一席之地,体现的是伯乐一样的见识,而不是按图索骥,抱着“梅以曲为美”的病态思维去作畸形的培养。如果以为偏科的就是偏才怪才,就可以上北大清华,这只会起到东施效颦一样的误导,“指挥”社会按这个标准来育人,只攻一点不及其余,反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背道而弛。

“北大所说的偏和怪决不是一般的突出,如果一个学生仅一门特别强,其他都相当弱,这个人才首先就是不健全的,在如今各种知识互相交汇融合的时代,今后的发展肯定会遇到问题。”南师附中副校长周俊的这番话很有道理。

再说了,北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某一科特别强的学生,其实都有相应的专门学校出口,如美院,音乐学院,外语学院,反倒是不必非上北大不可。

有限度的推荐制注定了难以遛出千里马,如果真是不拘一格,就面向全体中学生,也不要那降30分的恩惠,这样的大开大放之下,或许能带来惊喜。

不为:校长推荐制,没有改革者的改革不可能成功

没有改革者的改革,不可能成功。改革本质上就是利益调整,就是现有格局的变动,并在这个变动过程中产生增益。因此,任何一项改革都会有风险和风险承担者,都要有人以一种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去尝试和突破。以此来看“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最大问题就是改革者的缺位。

当然,我能体会到校长们的苦衷。一是当前教育公信力不高,舆论压力大,二是中学校长们也确实没有多少自主性。但是,如果谁都不敢表达,哪一项改革能成功?如果我们的中学校长们都是一群瞻前顾后缺乏独立思想的人,我们的教育哪里还会有希望?

(来源:《南方日报》)

3.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新闻评论。[西安交大2007年研]

(材料略)

答:示例如下:

先做人,再做记者

像凯文·卡特一样,许多记者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会遭遇一些无法解决的矛盾。在某些情境下,好像无论怎么做都不对。不拍,不算一个合格的记者,因为记者的天职是及时地报道真相。拍了,面临的就是道德的谴责和良心的质问。在我看来,记者很有可能不会一辈子都是记者,但他一辈子都是人,做人比做记者更重要。

首先,记者在任何时候把职业放在第一位很容易陷入道德的悖论。有些情况,像凯文·卡特一样,他的一张照片确实能唤起许多人对战争的谴责,凯文·卡特甚至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的照片会拯救更多的人,这比抱起那个小女孩更有意义。但是一张照片里不仅可以看到被拍的人,人们也可以感受到拍摄的人。在无助的小女孩面前,在摔下自行车的人面前,我们可以知道,有个人站在一旁看着,这个人就是记者。记者竟然可以见人陷于危难而无动于衷,那么我们怎么相信你的照片里的诚意呢?你希望读者能伸出援手救别人,你自己为什么冷眼旁观呢?在有些场合,能伸出援手的人很多,大家可以各司其职,别人救人的时候,记者拍摄和记录新闻事件无可厚非。但有些场合,记者也许是唯一能施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还无动于衷,这就让人无法原谅。所以,记者面对新闻事件本身的反应也是新闻的一部分,你希望唤起别人爱心和责任,你就要表现出自己的爱心和责任。

其次,要达到新闻效果可以寻求多种途径,但生命逝去就再无回转余地。每一个新闻事件都不止一个画面,一种事实,很多时候也不止一个报社一个记者在报道。记者不要说“这个镜头不拍就再也没有了”,这个没了还有下一个,你没拍别人拍了,不要把自己某个举措的意义无限放大。反倒是那些限于危难的人,你不去救,他的生命可能就真的凋谢了。有个故事说的是一场暴风雨把很多鱼儿卷上了岸,鱼儿在沙滩的浅水洼里艰难地挣扎,这时候一个小男子弯腰把一条条鱼儿捡起来,用力地扔回大海里。有人笑他,别费力了,这么多条你扔不完的。男孩还是没有停下,那人又说,你这样做谁会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每个人的生命就像这鱼一样,记者可能有时候会看到许多需要救的鱼儿。记者不要觉得救一两个没什么意义,因为这一个两个会在乎,他们所在的家庭会在乎。不要等到鱼儿都死光了才去感叹,这场风暴太猛烈,下次我们要记得预防。

记者只是一种人类分工的结果,分工是为了人类能更好地生活。如果分工反而阻止了人们去爱护同胞,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了。所以记者在人道和职业冲突的两难面前,要把人道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