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小时高清视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会计核算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责之一,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国会计法律制度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资料基本要求以及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产清查、会计档案管理等作出了统一规定。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真实性要求

会计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二)相关性要求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明晰性要求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上述基本原则,会计记录应当准确、清晰,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必须做到依据合法、账户对应关系清楚、文字摘要完整;在编制会计报表时,项目勾稽关系清楚、项目完整、数字准确。

(四)可比性要求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五)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要求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在实际的经济业务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否则,其最终结果不仅不会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其决策。

(六)重要性要求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七)谨慎性要求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例如,要求企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就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例题】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不应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可比性要求  

B.谨慎性要求

C.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D.真实性要求

【答案】B

(八)及时性要求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及时性原则,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即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将编制出的财务会计报告传递给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

27.下列关于及时性要求正确的有(  )。

A.要求会计信息口径一致

B.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C.要求会计信息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D.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答案】BD

【解析】在会计核算中坚持及时性要求,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一)依法建账

建账是如实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重要前提。依法建账是建账的最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法”,既包括《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也包括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都规定,各单位应当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上述这些规定,是各单位建账应当遵循的法律依据。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都应当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不具备建账条件的,应当实行代理记账。

2.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具体要求,应当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3.各单位产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应当统一进行核算,不得违反规定私设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核算。另外,《会计法》还规定:“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的原则另行规定。”

【例题】企业应当依法建账。这里所说的“法”,包括(   )。

A.《会计法》  

B.《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C.《公司法》  

D.《税收征收管理法》

【答案】ABCD

【解析】依法建账是建账的最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法”,既包括《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也包括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如《公司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二)对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或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引起或未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并非所有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需要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如签订合同或协议的经济业务事项,在签订合同或协议时,往往无需进行会计核算,只有当实际履行合同或协议并引起资金运动时,才需要对履行合同或协议这一经济业务事项如实记录和反映,进行会计核算。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

【例题】(  )是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活动。

A.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B.债权债务的结算

C.经济合同的签订  

D.收入、支出的计算

【答案】C

【解析】《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经济合同的签订是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活动。

(三)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资料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它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成果,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经营者进行经营管理、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因此,《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都要求,会计资料的内容和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例题】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   )。

A.真实性和相关性  

B.清晰性和谨慎性

C.真实性和完整性  

D.重要性和及时性

【答案】C

【解析】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正确采用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处理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通常包括:收入确认方法,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外币折算的会计处理方法等。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都会影响会计资料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进而影响会计资料的使用。因此,《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备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说明,以便于会计资料使用者了解会计处理方法变更及其对会计资料影响的情况。

(五)正确使用会计记录文字

会计记录文字是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为记载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和辅助说明会计数字所体现的经济内涵而使用的文字。会计记录文字,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资料不可缺少的重要媒介,是会计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会计记录文字的使用必须规范。根据规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的单位的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文字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例题】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有(  )。

A.依法建账

B.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C.正确采用会计处理方法

D.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

【答案】ABCD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三、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根据《会计法》规定,对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各单位的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其中,款项是指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及单位其他部门使用的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和其他债券等。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反映款项和有价证券的增减变化及其结存情况,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其流通性和安全性,提高其使用效率。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指单位的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即实物资产),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或库存商品)、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设施等。其中,一部分是单位的流动资产、一部分是单位的固定资产。这些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是单位的经常性业务(交易或会计事项),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各单位必须加强对财物收发、增减和使用的管理和核算,维护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会计秩序,合理降低其成本费用水平,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性,提高其使用效率。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从会计意义看,债权是指单位未来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等。债务是指由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由单位承担并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单位的现时义务,包括各种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债权和债务是各单位在其日常经济业务中产生的,其发生的种类、时间和规模,会直接对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其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等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各单位应及时、真实、完整地核算和监督其债权债务的发生、收回或偿还、结存情况。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从会计意义看,资本是指企业所有者(或投资人)投资转入的资本金(即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本钱)。基金是指各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或筹集的具有特定用途的专项资金(如政府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等)。单位资本、基金的增减,直接涉及到企业所有者(或投资人)在企业所享有的权益比例的变化,或单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的责任与义务等。因此,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协议、董事会的决议或政府部门的有关文件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对于企业来说,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债务的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也随之增加。但是,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收入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收入是指各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支出是财政总预算、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履行其法定职能、发挥其特定功能时所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的支出和损失。其中,政府的财政支出表现为各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的再分配;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表现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它包括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能用货币加以计量的、按规定可以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的生产耗费(即各项资金支出)。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按规定不能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资金耗费,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成本是指对象化的费用。如产品成本是指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应负担的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等。外购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指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外购存货所应负担的存货买价和应分摊的采购费用等。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任何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或单位,都应该通过定期结账计算该期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然后按税法要求计算和缴纳所得税,并进行利润分配。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直接涉及到企业所有者、国家等方面的合法权益的实现,因此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税法、其他经济法规和企业章程等的规定,正确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

(七)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其他事项是指除上述六项经济业务事项外,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应办理会计手续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经济业务事项。

四、会计年度

会计年度,是指以年度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区间。划分会计期间是会计上的重要假设之一。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我国是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即以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每一个会计年度还可以按照公历日期具体划分为半年度、季度、月度。

五、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日常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用以计量的货币,也就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业务时所使用的货币。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在我国境内流通。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便于会计信息口径的一致。此外,《会计法》规定,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例题】对于记账本位币的选择,下列说法中符合《会计法》相关规定的是(  )。

A.只能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B.只要有外币结算的单位均可选择一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C.采用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应该折算为人民币

D.以外币结算为主的单位需要以人民币和一种外币同时作为记账本位币

【答案】C

【解析】《会计法》第12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六、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在会计实际工作中,记账必须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所以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都必须填制相应的会计凭证。任何单位办理一切经济业务,都要由经办人员或有关部门填制或取得能证明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金额的凭证。所有会计凭证都要由会计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并认为合法、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按照它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都是会计凭证,但两者有所不同。

原始凭证记录的是经济信息,它是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原始凭证由经济交易与事项的经办人员填制或取得,其用来作为编制会计分录的依据;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按其填列方式,可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两种。

(一)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如发货票、委托银行收款结算凭证、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收料单和领料单等。

1.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经济业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各种原始凭证的名称、内容和格式也是千变万化的。但是,原始凭证作为反映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原始凭证,必须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并明确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归纳起来,作为记账依据的原始凭证,必须包括以下一些基本要素:

(1)原始凭证名称;

(2)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

(3)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4)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

(5)填制单位签章;

(6)有关人员签章;

(7)凭证附件。

2.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原始凭证作为经济业务的原始证明,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也是有效提供会计信息资料的基础。为了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正确和及时,原始凭证的填制,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1)记录要真实;

(2)内容要完整;

(3)手续要完备;

(4)书写要清楚、规范;

(5)编号要连续;

(6)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7)填制要及时。

3.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原始凭证只有经过审核无误后,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和记账的依据。这是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和准确,充分发挥会计监督作用的重要环节。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3)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

(4)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5)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6)审核原始凭证的及时性。

【例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实行认真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  )报告。

A.总会计师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  

D.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答案】C

【解析】《会计法》第14条第3款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例题】对(  )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A.不真实  

B.不合法  

C.不准确  

D.不完整

【答案】AB

【解析】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4.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

为了明确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防止利用原始凭证进行舞弊,《会计法》规定:

(1)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随意涂改原始凭证即为无效凭证,不能以此来作为填制记账凭证或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2)原始凭证记载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必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重新开具原始凭证当然也应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进行。

(3)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新开具。因为原始凭证上的金额,是反映经济业务事项情况的最重要数据,如果允许随意更改,容易产生舞弊,不利于保证原始凭证的质量。

(4)原始凭证开具单位应当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于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1.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记账凭证的种类、格式不一,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确定会计科目,据以登记账簿。记账凭证的填制,除了必须严格做到上述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基本内容或要素:

(1)记账凭证的名称。即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2)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

(3)记账凭证的编号。

(4)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应简明扼要。

(5)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  

(6)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

(7)记账标记。

(8)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9)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签章。  

2.记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它的填制是否正确将直接关系着账簿登记的质量。因此,编制记账凭证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其基本要求如下:

(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2)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3)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相关要求同原始凭证。

(4)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5)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6)填制记账凭证时若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制。

(7)记账凭证填制完经济业务事项后,如有空行,应当自金额栏最后一笔金额数字下的空行处至合计数上的空行处划线注销。

3.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记账之前应由有关稽核人员对记账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

(1)内容是否真实;

(2)项目是否齐全;

(3)科目是否正确;

(4)金额是否正确;

(5)书写是否正确。

七、登记会计账簿

(一)设置会计账簿的要求

依法设置会计账簿,是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要求,所有实行独立核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都必须依法设置、登记会计账簿,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法》不仅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建账,还对各单位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作出了规定。

根据规定,各单位应当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包括:

1.总账

2.明细账

3.日记账

4.其他辅助账簿

(二)启用会计账簿的要求

按照规定,启用新的会计账簿时,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并填写账簿扉页上的“启用表”,注明启用日期、账簿起止页数、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姓名等,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当记账人员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调动工作时,也要在“启用表”上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和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名或者盖章。

(三)登记会计账簿的要求

对于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法》规定了以下基本要求:

1.必须依据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2.登记会计账簿必须按照记账规则进行。

3.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也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4.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5.禁止账外设账。

八、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单位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编制财务报告,是对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及时提供真实、完整会计资料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程序和质量要求。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1.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表使用者通常包括投资者、债务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财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按财务报表编制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2)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2.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基础、依据、原则和方法以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和说明。

【例题】财务会计报告由(   )组成。

A.会计报表  

B.审计报告

C.会计报表附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答案】ACD

【解析】《会计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1.企业应当于年度终了编报财务会计报告。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编报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的,从其规定;

2.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以及完整、准确的账簿记录等资料,并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

3.企业应当依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不得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4.企业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的结账日进行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年度结账日为公历年度每年的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年度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5.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进行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等等。

(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1.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完整。

2.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期限的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3.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次编定页码,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当注明企业名称和统一代码、组织形式、单位地址,财务会计报告所属年度、季度、月度,报送日期,并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例题】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应认真审核本单位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在上面(  ),以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答案】D

【解析】《会计法》的规定,单位负责人应认真审核本单位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在上面签名并盖章,以对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例题】(   )是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单位法定代表人

C.总会计师  

D.审计人员

【答案】B

【解析】《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认真审核本单位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并在上面签名并盖章,以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单位法定代表人一般为单位的负责人。

【例题】可以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字的人员有(   )。

A.单位负责人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总会计师  

D.记账人员

【答案】ABC

【解析】可以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字的人员有单位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总会计师。

4.企业应当依照企业章程的规定,向投资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5.企业应依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向有关各方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应当一致,不得提供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同的财务会计报告。

6.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应当将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对外提供。

7.《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接受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组织或者个人,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未正式对外披露前,应当对其内容保密。

九、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会计核算工作的一项重要程序,特别是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并对账实不符等问题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以保证财务会计报告反映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财产清查制度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对的一种制度。

十、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一般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等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会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一)会计档案的范围和种类

会计档案包括:(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件,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例题】以下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

A.会计凭证  

B.财务预算  

C.财务计划  

D.会计制度

【答案】A

【解析】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二)会计档案的归档和移交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订。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会计部门保管一年。保管期满之后,原则上应由会计部门编制清册,将会计档案的名称、种类、卷号、数量、起止日期,应保管期限等一一登记入册,使单位应当保管的会计档案资料全部入档。

【例题】在会计档案正式移交之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属于会计岗位;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后,不再属于会计岗位。(  )

【答案】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定期两类。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例题】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最长的为(   )。

A.30年  

B.20年  

C.10年  

D.25年

【答案】D

【解析】《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例题】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1天算起。(  )

【答案】

【解析】《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8条第2款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例题】单位2009年度的会计档案于2010年4月5日交档案室进行管理,则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2010年4月5日算起。(  )

【答案】×

【解析】《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8条规定:“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的销毁是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严格规范有序进行。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除特殊规定外,可以按照程序予以销毁。销毁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是:

1.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2.专人负责监销

3.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

在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以备销毁时,对于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一是此类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后方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二是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注明不予销毁的原因和单位立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