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3.1 复习笔记

1.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巨著《国富论》中提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在不同商品上分别具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相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益。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2.单一要素经济

(1)基本假设

假定存在一个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经济社会,称之为“本国”;本国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用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即生产1磅奶酪或1加仑葡萄酒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小时数,令分别为生产葡萄酒和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令为本国的全部资源,即劳动总供给。

(2)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

单一生产要素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图3-1中的直线表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3-1 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图3-1所示,直线表示当葡萄酒产量给定时奶酪的最大可能产量,也表示当奶酪产量给定时葡萄酒的最大可能产量。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用葡萄酒衡量的奶酪的机会成本

(3)相对价格与供给

分别为奶酪和葡萄酒的价格。奶酪部门每小时的工资率等于,葡萄酒部门的每小时工资率等于。如果,表明奶酪部门的工资率比较高,本国就会专门生产奶酪;如果

,本国就会专门生产葡萄酒。只有当时,本国才会生产两种产品。

可见,价格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当一个国家的奶酪的相对价格高于它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就专门生产奶酪;当奶酪的相对价格低于它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就专门生产葡萄酒。

(4)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

基本假设

假设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个国家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令为本国的劳动总供给,令分别为本国的葡萄酒和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量。表示外国的劳动总供给,外国葡萄酒和奶酪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分别用表示。假设,即本国奶酪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葡萄酒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3-2中的表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3-2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如图3-2所示,由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等于用葡萄酒衡量的奶酪的机会成本,所以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比本国的陡。

相对价格的确定

贸易发生后,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决定相对价格。在图3-3中,是相对需求曲线,是相对供给曲线,世界相对价格由曲线和曲线的交点确定。

图3-3 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图3-3中的曲线表明,如果奶酪的世界相对价格跌到之下,奶酪的供给就为零;当奶酪的相对价格等于时,本国可任意选择两种产品的相对供给量,从而出现了供给曲线上的水平段;如果奶酪的相对价格位于之间,奶酪的相对供给量就是;当时,外国生产葡萄酒还是奶酪都一样,供给曲线又出现了一个水平段;最后,当时,本国和外国都将只生产奶酪,奶酪的相对供给变成了无穷大。

奶酪的均衡相对价格由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图3-3表明,相对需求曲线与相对供给曲线相交于点1,与此对应的奶酪相对价格位于两国贸易前的奶酪相对价格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各国都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本国只生产奶酪,外国只生产葡萄酒。如果相对需求曲线是,那么,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就会相交于点2,即曲线水平段上的一点。

贸易所得

贸易所得是指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活动中获得的利益,主要有以下三点:

a.如果把贸易看作一种间接生产方式,那么本国通过出口奶酪换取葡萄酒的间接“生产”方式比直接生产葡萄酒的效率高;同样地,外国也可以通过出口葡萄酒换取奶酪的方式更有效地“生产”奶酪。

b.贸易使得消费可能性扩张,如图3-4所示。

图3-4 贸易使得消费可能性扩张

从图3-4可以看出,贸易前,消费可能性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致的(图3-4中的直线和直线)。通过国际贸易,图3-4(a)中的直线表示本国新的消费可能性曲线,图3-4(b)中的直线表示外国新的消费可能性曲线。可见,贸易扩大了各国消费选择的范围,提高了各国居民的福利水平。

c.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克服国内垄断、实现规模经济以及学习效应的发挥等。

3.对比较优势的误解

(1)误解一: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这种观点没有理解李嘉图模型的实质:贸易的获益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

(2)误解二: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也被称为“贫民劳动论”)。

事实上,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没有多大关系。

(3)误解三: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的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这个国家受到了剥削并使福利恶化。

克鲁格曼根据实证分析证实,如果外国工人的工资比本国工人的工资低,且外国拒绝与本国贸易从而拒绝被“剥削”,那么,其实际工资将会更低。可见,拒绝出口和贸易反而会使一个国家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4.多种产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

(1)建立模型

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每一个国家都能消费和生产种不同的产品(1、2、3、……);假设为本国某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为相应的外国产品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其中为该种产品的编号)。为分析贸易,将每一种产品的本国和外国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之比计算出来,并按比值重新编号。比值越低,产品编号就越小:

(2)相对工资和专业分工

假设为本国的小时工资率,为外国的小时工资率,两国的工资率之比是。如果,那么在本国生产产品的成本就比较低。如果,那么在外国生产产品i的成本就比较低。根据假设

,专业分工的法则就是根据两国的工资率将按编号排序的产品从中断开,左边的所有产品由本国来生产,右边的所有产品由外国来生产。

(3)相对工资的确定

可以用图3-5来说明相对工资的确定。表示世界市场上对本国劳动的相对需求,表示世界市场上本国劳动的相对供给。假定劳动的供给不随工资变化而变化,那么曲线就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在专业化生产布局不变时,图3-5中的曲线会平缓地向下倾斜;在生产布局发生变化导致相对需求突然下跌时,图3-5中的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这些水平线分别对应于五种产品本国对外国的劳动生产率之比,即相对工资。

图3-5 相对工资的确定

在图3-5中,均衡的相对工资是3,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本国生产苹果、香蕉和鱼子酱,外国生产枣和烤饼。这一结果取决于两国的相对规模和对产品的相对需求。如果曲线和曲线的交点正好在其中的某一段水平线上,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这段水平线所对应的产品。

(4)运输费用和非贸易品

多产品模型也可用于说明另一个重要结论,即运输费用导致了非贸易品的产生。运输费用会给产品和服务的流动造成障碍,使得许多产品成为非贸易产品。非贸易品的产生有的是因为成本优势不够强,有的是因为运输费用太高。

5.对李嘉图模型的实证分析

克鲁格曼选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数据比较美英两国的生产率和贸易(参见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第八版,P46~48)。比较研究表明,美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比英国高,美国的工业品出口量也高于英国的工业品出口量。这个结论证实了李嘉图的观点:一国应当出口相对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在图3-6中,每一个小黑点代表一个不同的工业,黑点散布非常接近直线。

图3-6 劳动生产率和出口

图3-6还证实了李嘉图的另一个基本理论:贸易靠的是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某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比外国高并不足以确定国家是否应当出口这个部门的产品,只有当这个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其他部门都高时才能定论。

3.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答:绝对优势论是指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提出的贸易理论,即各国以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增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就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贫民劳动论(pauper labor argument)

答: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产业展开贸易。但是,克鲁格曼却认为,贫民劳动论是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的误解,因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力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没有多大关系。

3.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答: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4.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答:生产可能性边界又称“生产可能性曲线”或“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或单个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的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用于说明减少一种商品的产出量可以增加另一种商品的产出量的可能性。在曲线之外的任何点都是不可能得到的,资源不可能实现这种配置,曲线内的点都可以得到,资源容易实现这种配置,只有曲线上的点代表资源充分利用下的最优效率。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由原点向外凸出。

5.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

答:派生需求是指因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如对较低生产阶段(消费品生产阶段)的初始需求的增加,可引起对较高生产阶段(生产资料生产阶段)的派生需求的增加;再如,投资需求的初始增加,可引起一系列派生需求的增加(如收入增加带来消费品需求的增加等),最终引起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成倍增加。

6.相对需求曲线(relative demand curve)

答:相对需求曲线是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需求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需求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的价格与产品B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对产品B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的需求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的需求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对产品B的“相对需求”。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的曲线就是“相对需求曲线”。一般而言,相对需求是相对价格的减函数。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7.贸易所得(gains from trade)

答:贸易所得是指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活动中获得的利益。一个国家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能够获得诸多利益,其中包括:本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专业化生产,有利于分工的深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在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商品,即获得生产利益;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可以在生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和国民福利水平,即获得消费利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克服国内垄断、实现规模经济以及学习效应的发挥等。总之,一国参与国际贸易能够从总体上提高该国的福利水平。

8.相对供给曲线(relative supply curve)

答: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为了分析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必须超越局限于一种产品的局部供求分析和局部均衡,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市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相对供给曲线就是联系两个或两个以上市场供给状况的有效方法。产品A的价格与产品B的价格的比值称为产品A对产品B的“相对价格”,市场对产品A的供给数量与市场对产品B的供给数量之比称为产品A对产品B的“相对供给”。联系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的曲线就是“相对供给曲线”。一般而言,相对供给是相对价格的增函数。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9.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答:一般均衡又称“瓦尔拉斯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研究一般均衡的理论与方法,称为“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给定所有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并假设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即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要素实际价格等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在此情况下,能够求解出产品价格、要素价格以及所使用的要素数量和生产的产品量,这些产品和要素的价格能使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一般均衡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分析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0.相对工资(relative wage)

答:相对工资是“绝对工资”的对称,是指一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与外国工人每小时工资的比值。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决定各国之间很多贸易问题的主要是各国的相对工资水平,而非绝对工资水平。同样,在说明一国工资水平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时,重要的是该国的相对工资水平,而非绝对工资水平。

11.非贸易品(nontraded goods)

答:非贸易品是指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商品和服务。非贸易品不进入国际贸易的原因是:不能运输,或运输成本太高,或国际化专业分工不强,或各国出于战略需要而进行限制等,从而使其国际流动存在着重重困难。非贸易品主要是服务和建筑物,如医疗、教育、住房等。但也有许多例外,如银行和证券经纪人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通常是国际性的。此外,如果一国对贸易管制过于严厉,贸易品也可以成为非贸易品。各国非贸易品价格的差异很大,由于它不能流动,其价格是由国内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12.李嘉图模型(Ricardian model)

答:李嘉图模型是指以各国之间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贸易理论模型,最早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李嘉图模型是一个单一要素的贸易模型,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个产业部门之间惟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惟一因素。李嘉图模型的中心含义是:如果每个国家都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它们之间的贸易就能为每个国家带来利益。李嘉图国际贸易模型是最简单的贸易理论模型之一,但它的两个核心含义,即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和贸易模式取决于比较优势而非绝对优势,至今仍能得到事实的支持。

13.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答: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是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换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即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任何一种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分析机会成本的现实前提,当一种资源同时存在多种用途时,每一个使用这种资源的决策者或选择主体都会面临使用这一资源的机会成本问题。

14.单位产品劳动投入(unit labor requirement)

答: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指生产1单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劳动小时数。在经济分析中,一般用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来表示劳动生产率。

15.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答: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在进行局部均衡分析时,一种商品的价格被看成仅仅受该商品的供求影响,它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市场上决定,而不必考虑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局部均衡分析是以其他市场情况不变这样的简化条件为前提的,因此它不如一般均衡分析那样能够更为完整地把握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简化对于微观经济分析来说是合理的,并且也是必要的。局部均衡分析可以比较容易地对单个商品或市场的均衡问题进行研究,因而是微观经济学中基本的分析方法。

二、习题

1.本国共有1200单位的劳动,能生产两种产品:苹果和香蕉。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3,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2。

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c.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多少?为什么?

Home has 1200 units of labor available.It can produce two goods,apples and bananas. 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 apple production is 3,while in banana production it is 2.

a.Graph Home’s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b.What is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apples in terms of bananas?

c.In the absence of trade,what would the price of apples in terms of bananas be? Why?

答:a.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400(1200/3)处与苹果轴相截,在600(1200/2)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3-1所示。

图3-1  本国生产可能性曲线

b.用香蕉衡量苹果的机会成本是3/2。生产1单位苹果需要3单位的劳动,生产1单位香蕉需要2单位的劳动。如果放弃1单位苹果的生产,这将释放出3单位的劳动,这3单位的劳动可以被用来生产3/2单位的香蕉。

c.劳动的流动性可以使得各个部门的工资趋同,竞争可以使得商品的价格等于它们的生产成本。这样,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而相对成本等于工资乘以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再除以工资乘上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因为各个部门工资相等,所以价格比率等于单位产品劳动投入的比率,即生产苹果所需的3单位劳动与生产香蕉所需的2单位劳动的比率,即贸易前苹果对香蕉的相对价格是3/2。

2.假设本国的情况和习题1相同。外国拥有800单位的劳动,外国苹果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5,香蕉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1。

a.画出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Home is as described in problem 1.There is now also another country,Foreign,with a labor force of 800.Foreign’s unit labor requirement in apple production is 5,while in banana production it is 1.

a. Graph Foreign’s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b. Construct the world relative supply curve.

答:a.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是一条直线,在160(800/5)处与苹果轴相截,在800(800/1)处与香蕉轴相截,如图3-2所示。

图3-2  外国生产可能性曲线

b.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可以由苹果和香蕉的相对价格和相对供给量绘出,如图3-3所示。

图3-3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从图3-3可以看出,苹果对香蕉的最低相对价格是3/2,在这个价格上,苹果的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在3/2的相对价格上,本国对苹果的最大供给量是400,外国对香蕉的供给量是800,这时,相对供给量为1/2。只要相对价格保持在3/2和5之间,相对供给量就不变。如果相对价格成为5,两个国家都会生产苹果,香蕉的产量为零。这时,相对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所以,从图3-3中可以看出,相对价格为3/2时,相对供给在0到1/2之间;相对价格在3/2和5之间时,相对供给保持1/2不变;当相对价格为5时,相对供给从1/2到无穷大。

3.假定世界相对需求的表示如下:对苹果的需求/对香蕉的需求=香蕉价格/苹果价格。

a.在相对供给曲线的同一张图上画出世界相对需求曲线。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是多少?

c.描述本题的贸易模式。

d.说明本国和外国都可以从贸易中获利。

Now suppose world relative demand takes the following form:Demand for apples/demand for bananas= price of bananas/price of apples.

a.Graph the relative demand curve along with the relative supply curve.

b.What is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of apples?

c.Describe the pattern of trade.

d.Show that both Home and Foreign gain from trade.

答:a.相对需求曲线包括(1/5,5),(1/2,2),(1,1),(2,1/2)几个点,如图3-4中的四点。

图3-4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b.苹果相对价格的均衡点是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相交点,也就是点(1/2,2),即相对需求曲线与相对供给曲线的垂直部分的相交点。那么均衡的相对价格为2。

c.本题的贸易模式是本国只生产苹果,外国只生产香蕉,每个国家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换得另外一国生产的产品。

d.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可以通过减少2单位苹果的生产获得3单位的香蕉,外国可以通过减少5单位香蕉的生产获得1单位的苹果。贸易使得各国都能够以2单位香蕉换1单位苹果。那么本国可以通过减少2单位苹果的生产获得4单位的香蕉,外国可以通过减少2单位香蕉的生产获得1单位的苹果,这样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贸易获益。

4.假定本国现有2400名工人而不是1200名,其他条件与习题1相同,求新的均衡价格。请评论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的生产效率和两国之间贸易所得的分配。

Suppose that instead of 1200 workers, Home had 2400. Find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What can you say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world production and the division of the gains from trade between Home and Foreign in this case?

答:如果本国工人从1200增加到2400,那么相对供给曲线上的转折点将从(1/2,3/2)和(1/2,5)变成(1,3/2)和(1,5)。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将位于更低的水平区域上的点(2/3,3/2)。在本题中,外国仍可以从贸易中获益。但是,无论是否有贸易,本国以苹果衡量的香蕉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所以本国既没有从贸易中获益也没有从贸易中受损。

5.假定本国有2400名工人,但是他们的生产效率只有习题1中假设的一半。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并确定均衡的相对价格,比较本国在本题和习题4中的贸易所得。

Suppose that Home has 2400 workers, but they are only half as productive in both industries as we have been assuming. Construct the world relative supply curve and determine the equilibrium relative price. How do the gains from trade compare with those in the case described in problem 4?

答:本题的答案和第3题类似。因为劳动翻番的同时劳动生产率减半,所以“有效劳动”的量没有变化(参见习题3)。

6.“中国工人每小时工资为0.50美元,如果允许中国无限制地向美国出口,美国工人的工资也会降到这个水平。你不可能只进口10美元一件的T恤衫,而不进口0.50美元的工资率。”试分析这段话。

“Chinese workers earn only $0.50 an hour; if we allow Chinese export as much as it likes, our workers will be forced down to the same level. You can’t import a $10 shirt without importing the $0.50 wage that goes with it.” Discuss.

答:这种观点仅仅是贫民劳动论的一个特例。关键问题在于相对工资率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由商品的相对生产率和相对需求决定。本章所给的数据已经表明,生产率水平和工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中国的低工资反映了中国在大多数产业上的生产率要低于美国同行。正如本章举例证明的,如果生产率水平较高的国家与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国家进行贸易,那么低工资水平的国家的生活水平会提高。

7.在制造品部门,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大致和美国相同(有的产业比较高,有的比较低)。美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高,但是大部分服务是非贸易品。一些分析家认为这给美国经济带来了问题,因为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无法在世界市场上出售。这个结论错在什么地方?

Japanese labor productivity is rough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higher in some industries, lower in other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is still considerably more productive in the service sector. But most services are non-traded. Some analysts have argued that this poses a problem for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our comparative advantage lies in things we cannot sell on world markets. What is wrong with this argument?

答:这个结论的问题在于没有考虑所有的可以用来确定生产中比较优势的信息:本例中有4个部门对劳动有所需求(美国的服务部门、日本的服务部门、美国的工业部门、日本的工业部门,而不仅仅是两国的服务部门),仅仅比较服务部门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是不够的。如果,本国服务业中的劳动将比外国的劳动更有效率。这说明了尽管美国在服务行业有绝对优势,但这对于确定比较优势既不是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要确定比较优势还需要知道行业比率。任何行业的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行业内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还取决于行业间的相对工资。

8.访问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的物价很高,而日本工人的工资和他们的美国同行差不多,结果他们收入的购买力只有美国的1/3,扩展习题7的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提示:考虑工资率和非贸易品的价格)

Anyone who has visited Japan knows it is an incredibly expensive place; although Japanese workers earn about the same as their U.S. counterparts,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their incomes is about one-third less. Extend your discussion from question 7 to explain this observation. (Hint: Think about wages and the implied prices of non-traded goods.)

答:虽然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和他们的美国同行差不多,而他们收入的购买力只有美国的1/3,这说明虽然两国工资水平大体相等(表示美国工人工资水平,表示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但是两国服务业价格(因为表示美国服务业的价格水平,表示日本的服务业的价格水平)。因为在服务业上美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日本,所以其服务价格相对较低。这种额外的收益就增加了美国的购买力水平。然而,大部分服务业是不可流动的,即为非贸易品。这样日本就不能通过贸易从美国的服务业的低生产成本中获益,也就不可能使用这种相对较低的国际市场价格。同理,美国也不能通过贸易提高本国服务业的价格。所以,由于服务业价格水平相对较低,且服务业为非贸易品,所以美国的购买力水平高于日本。

9.许多产品不能进行贸易的事实对贸易所得的大小有什么影响?

How does the fact that many goods are non-traded affect the extent of possible gains from trade?

答:贸易所得还可以以非贸易品的形式存在。当非贸易品份额增加时,贸易所得减少。换言之,越多的产品不进入国际市场,潜在的贸易所得就越低。如果运输成本高到没有任何贸易存在,那么很明显将不能获得贸易所得。

10.我们重点讨论了只包含了两个国家的例子。假定有许多国家能生产两种产品,每个国家都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模式和生产模式会怎样?(提示:画出世界相对供给曲线)

We have focused on the case of trade involving only two countries. Suppose that there are many countries capable of producing two goods, and that each country has only one factor of production, labor. What could we say about the pattern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in this case? (Hint: Try constructing the world relative supply curve.)

答:如果有许多国家能生产两种产品,世界相对供给曲线是一个阶梯函数,曲线上包含与具有不同劳动需求比率的国家个数相同的“阶梯”(水平点)数。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左边的国家出口他们相对于交点右边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交点在水平部分的曲线上,则一国在这一相对价格水平上生产两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