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第2版)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课程

◇练习题

一、你认为一个人的语言素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一个人的语言素质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层面: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二层面: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三层面: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一个人的层次水平不同,也可以由不同的要求。其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应该有比较明显进步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一般学生也应该有所提高,而对比较好的学生则应该有长足的进步。至于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不但比较好的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培养,优秀学生尤其应该着力开拓。

二、根据你自己的体会,谈谈学习现代汉语的意义。

答: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一个合格的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母语——现代汉语有比较充分而准确地了解,也就是说,决不能满足于会熟练地说汉语,而应该是熟悉现代汉语内部的规律,掌握现代汉语的分析方法,了解现代汉语发展的趋势。所以联系现代汉语学习,首先应该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进行有关的专业学习是绝对达不到这样的目的的。其次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运用现代汉语的自觉意识。第三,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好现代汉语对学习“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其他语言学课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文学概论的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掌握了一定的语音学知识和方法,对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中的平仄、押韵可以理解得更加透彻。又如掌握了修辞手法后,就会真正体会到文艺作品的妙处。第四,增强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鉴别能力。语言现象是五花八门、千变万化的,语言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够对语言现象进行准确地分析,鉴别其正误。

三、学习现代汉语的六个环节,你以为哪几个最重要?

答:学习现代汉语有六大环节,包括预习、听讲、复习、作业、阅读、应用等。其中前四项是主要环节,后面两个是补充环节。通过预习可以使我们发现问题,也可以使我们发现妙处。老师的讲课,往往包含着他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的心得体会,其中有不少东西是教材中没有的,对学生来讲,这些也是相当宝贵的。所以听课时应该集中精力,做好听课笔记。课后复习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复习是一个整理、归纳、补充、提高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通过做大量的作业,可以用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因为现代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课程,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效果一定不会太好。所以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达到实践的目的。

◇思考题

一、根据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你能否运用比较法(古今、汉外、普方)做初步的比较?

答:(1)比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并从中归纳出若干有意思的规律来。

(2)现代汉语跟外语,特别是跟英语进行比较。例如疑问句的词序,现代汉语跟英语是不同的。现代汉语里问“你在看什么?”,英语里就要变成“What are you reading?”。再比如表达相同的意思,两种语言所使用介词却不同,例如现代汉语说“向雷锋同志学习”,用的介词是“向”,英语就要说成:“Let’s learn from Comrade Lei Feng.”用的介词是“from”(从)。

(3)现代汉语的普通话跟各个方言,特别是跟学校所在地区的方言或学生会说的方言进行比较。例如:普通话、粤方言和吴方言里都有一种由副词“没有”构成的正反问句,但是,它们却有很明显的区别:普通话——你吃过饭没有?;粤方言——你有冇食咗饭?;吴方言——侬有勿有吃过饭?

(4)现代汉语跟古代汉语进行比较。比如古代汉语特指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以及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的位置都要出现在主要动词的前边。例如:“吾谁欺?…不吾欺。”而现代汉语里这类词语一般都要放在主要动词的后面。例如:“我欺负谁?…不欺负谁。”

二、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相辅相成的,你能够举例予以说明吗?

答:(1)归纳是学习和研究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归纳的出发点是观察,是收集大量的语言事实,并且把其中相同类型的归纳起来,归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学概括的过程。演绎法首先是以某种理论为依据,大胆提出某种假设,经过语言事实的验证,对先前的假设提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并且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或者新的理论观点。

(2)演绎法跟归纳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十分重要,可以交替进行,也可以互为验证。例如:“对头、念头、盼头、赚头”(X头1)跟“吃头、玩头、看头、听头”(X头2),有人认为这些“X头”都是名词,我们根据构词法和构形法的理论,假设前者是属于构词法,后者是属于构形法,应该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语言现象;然后进一步观察语言事实,发现(X头1)的数量是有限的,一般语文词典都会收录,X跟“头1”的组合是不自由的,而且表示的意义也各自不同,但是作为一个名词,它的句法功能跟普通名词是一致的;(X头2)却不同,只要是动作动词几乎都可以跟“头2”组合,数量从理论上讲是无限的,所以没有一本词典会收录这类所谓的词,这类格式都表示某种“值不值得”的价值观念,但是在句法结构中所出现的位置则要受到制约。这说明(X头1)是一般的名词,而(X头2)则是X带上助词“头2”的名词性“头”字结构,并不是名词。这样,开头的假设便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三、请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变化(词汇、语法或者语用)。

答:以现代汉语词汇的变化为例。词汇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词语替换和词义演变等方面。

(1)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出现新的事物有联系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新词。例如“导弹”“核弹”“登月”“污染”“集装箱”“气垫船”“纳米”“克隆”“课件”“博客”等等都是语言中新出现的词语。汉语中构成新词的材料,少数从外语借来,多数是利用语言中原有的语素按照固有的构词规则构成的。

(2)旧词的消亡也是语言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旧事物的消失是引起旧词消亡的一个原因。例如汉语中“马褂”“顶戴”“朝珠”“黄包车”“杠房”等词语都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而基本不用了。词汇系统的变动,认识的变化也可以引起旧词的消亡。

(3)词语的替换也是词汇演变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特点只是改变某类现实现象的名称,而现实现象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或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核心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一般词汇的词语替换则比较频繁,它与社会的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我国古代称三十年为一世,唐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用“代”替换“世”。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有朝廷发的“俸禄”,包括“俸米”和“俸银”,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获取工作报酬的方式起了变化,这些词语就弃之不用了,代之而起的是“薪水”一词,而“薪水”后来又被“工资”所替换。

(4)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词义的扩大,即一个词的词义,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例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词义的缩小,即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例如,汉语的“瓦”原来指一切烧过的土器(旧社会称生女儿为“弄瓦”,还保存着这个意思),现在只指屋顶上盖的那种烧过的片状土器。

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例如汉语中的“步”原来指“行走”,今天的“徒步”“安步当车”中还保存这个意义,后来指“脚步”(原先是跨出一脚再跨出一脚的距离叫“步”,现在指只跨出一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