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强化习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 )。[统考2007研]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信念
【答案】A
【解析】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即诱因。诱因是驱使个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在条件,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统考2007研]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答案】C
【解析】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要和社会要求的反映,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马斯洛把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需要层次按由低到高不同层级排列,人的需要开始于基本需要,逐渐满足后达到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
3.内控型学生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 )。[统考2007研]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运气好坏
D.任务难度
【答案】B
【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个体通常将成败归结为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等四个因素。其中,能力高低是内部不可控的因素,运气好坏和任务难度是外部不可控的因素,只有努力程度是内部可控的因素。因此,当个体在长期的成败过程中形成内控型的归因风格时,他通常将个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程度。
4.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的个体,倾向于选择( )。[统考2008研]
A.最低难度的任务
B.中等难度的任务
C.最高难度的任务
D.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
【答案】B
【解析】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不同目标的个体,其对任务难度的选择不同。以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掌握目标)的个体,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而以向他人表现自己的能力为目标(表现目标)的个体,倾向于选择最高或最低难度的任务。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韦纳提出的归因纬度的是( )。[统考2008研]
A.内在性
B.普遍性
C.可控性
D.稳定性
【答案】B
【解析】韦纳提出的归因维度包括原因源、可控性和稳定性三个维度。
6.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
A.爱好
B.诱因
C.需要
D.内驱力
【答案】B
【解析】诱因是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A项,当人的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C项,需要(need)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而产生不平衡,并力求达到满足的内心状态,也是个体内部和外部现实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D项,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7.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
A.生理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社会需要
D.缺失性需要
【答案】D
【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由低到高的五级: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且一旦满足后强度降低,因此又称缺失性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满足后强度增加,因此又称生长性需要。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尊重的需要,因此,也属于缺失性需要。
8.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这种人被称为(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
A.行动者
B.观察者
C.外控者
D.内控者
【答案】C
【解析】内控者和外控者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外控者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而内控者则认为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
9.根据学习的归因理论,如果个人将成功归因于( ),会产生自豪感。
A.外部因素
B.人为因素
C.自然因素
D.内部因素
【答案】D
【解析】韦纳认为,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提高动机;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
10.将动机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的依据是( )。
A.动机的性质
B.动机的社会价值
C.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
D.与动机有关的需要的来源
【答案】D
【解析】根据与动机相关联的需要的起源,把动机分为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把动机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起作用的大小,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11.现在有很多人会去购买保险,这种引发购买保险的动机的内部条件是(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需要
【答案】B
【解析】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12.马斯洛说,音乐家必须去创作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如果他最终想达到自我和谐的状态,他就必须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这段话所体现的个体的需要是( )。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尊需要
【答案】B
【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13.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能够学有专长为社会作贡献。这种动机是( )。
A.暂时的具体动机
B.生理性动机
C.长远的概括动机
D.潜意识动机
【答案】C
【解析】长远的概括动机来自对活动意义的深刻认识,持续作用的时间长,比较稳定,影响的范围也广;而暂时的具体动机由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持续的时间短,常常受个人的情绪影响,不够稳定。
14.当个体回避失败的动机大于寻求成功的动机时,个体对失败的主观概率( )。
A.更低
B.更高
C.中等
D.无关
【答案】B
【解析】阿特金森发现,如果个体寻求成功的动机相对于回避失败的动机更强,他们对成功将有更高的主观概率估计,认为遭遇失败的风险较小;反之,当个体回避失败的动机大于寻求成功的动机时,个体对失败有更高的主观概率估计,认为遭遇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15.下列选项中,有关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机能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
B.动机能够直接观察而被知晓
C.可以通过分析了解个体的动机水平
D.同样的动机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答案】B
【解析】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对于这种内部过程,人们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
16.心理学家通过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最有利于激发个体达到最佳动机水平的成功概率值是( )。
A.30%
B.50%
C.70%
D.80%
【答案】B
【解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7.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需要,称为( )。
A.附属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外部动机
【答案】A
【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这说明学生对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各种活动都具有最佳动机水平,而且动机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具体表现为( )。[统考2007研]
A.在低难度任务中,处于较高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B.在中等难度任务中,处于中等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C.在高难度任务中,处于较低动机水平的工作效率最高
D.在高难度任务中,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工作效率无关
【答案】ABC
【解析】耶克斯(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机强度太弱,兴奋性过低,达不到相应的唤醒水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潜能很难发挥,解决问题的效率就比较低,因此不能很有效地解决问题。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个体心理激活水平提高,思维活动积极,解决问题的效率就会逐渐提高,并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是,如果动机水平超过适宜强度,人就容易出现情绪紧张,导致思维紊乱,注意范围狭窄,动作混乱,失误增多,使问题很难解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揭示了问题解决的操作与情绪激动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情绪状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作用,即问题解决的效率受到问题难易和问题解决者的情绪状态的影响。
2.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现象的有( )。[统考2008研]
A.见贤思齐
B.望梅止渴
C.蜘蛛结网
D.谈虎色变
【答案】ABD
【解析】学习是指个体反复经验所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因此,ABD项属于学习。蜘蛛结网属于本能行为,不属于学习。
3.动机的功能有( )。[统考2009研]
A.指向功能
B.激发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
【答案】ABCD
【解析】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的基本功能有: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起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4.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三级]
A.生理需要
B.生长性需要
C.安全需要
D.缺失性需要
【答案】CD
【解析】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五级: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且一旦满足后强度降低,因此又称缺失性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满足后强度增加,因此又称生长性需要。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安全的需要,因此,也属于缺失性需要。
5.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三级]
A.社会视角
B.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C.观察位置
D.时间因素
【答案】ABCD
6.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
A.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B.动机和效果一定是一致的
C.动机是人活动的内部动力
D.不同的活动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
【答案】ACD
【解析】动机和效果并不一定是一致的,经常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7.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机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A.需要
B.注意
C.意志
D.诱因
【答案】AD
【解析】动机的产生必须具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8.根据动机产生过程中需要和诱因作用的权重,可将动机分为( )。
A.主导动机
B.内在动机
C.辅助动机
D.外在动机
【答案】BD
9.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人在竞争时产生的心理倾向有( )。。
A.期望成功动机
B.回避失败动机
C.唤醒水平动机
D.自然发展动机
【答案】AB
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认为爱有两种类型,其爱的基础是( )。
A.缺失性需要
B.获得性需要
C.发展性需要
D.稳定性需要
【答案】AC
【解析】马斯洛提出了两种爱的类型,即D型爱和B型爱。D型爱以缺失为基础,如饥饿或口渴,这种爱是去满足缺乏某物而产生的需要。B型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以发展性需要为基础,并永远不会因为已经拥有了所爱的事物而满足,是一种为了他人的爱。
三、简答题
1.简述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简述动机的诱因理论。
答:(1)诱因理论是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提出来的。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忽视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
(2)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界条件或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是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是消极诱因。
(3)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紧密联系,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具有持久的推动力。
四、论述题
1.试述成就动机以及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答:(1)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①麦克里兰认为,成就动机和一个人的抱负水平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抱负水平是个体在追求成就或从事某项工作时为自己所设立达到成就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看作是个体自信心的表现,它与实际活动所取得的成绩未必都是吻合的。
②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观点是一种期望价值观,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标的评价,以及对达到目标可能性的估计。在阿特金森看来,与成就动机有关的目标倾向(Ts)是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关系式表达为:Ts=Ms×Ps×Is(Ms:追求成功的相对稳定或持久的特质,即成功动机;Ps:成功的可能性,指对认知目标的期望或对达到目标的工具行为的预期;Is:成功的诱因值)。
阿特金森假定,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期望成功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这两种心理倾向的相对强度在每个人身上是不同的,有的人追求成功,有的人尽量避免失败。为此,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是由两种稳定的心理倾向组成,即期望成功与害怕失败。期望成功推动着个体去寻求成就的倾向;害怕失败则推动个体去躲避失败情境的倾向。
(2)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个体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影响。
②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与童年期所受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③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
④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个体要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
⑤个体的成败经验对成就动机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⑥个体对工作或学习难度的看法会影响成就动机。
2.试述归因及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1)归因
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分析,推论其性质或原因的过程,即个体对可能导致他人或自己行为的多种因素的原因加以解释、推测并判断其属于什么性质的过程。
(2)韦纳的归因理论
①韦纳认为在个体寻求事件的原因时,从原因源、稳定性、控制性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原因源是行为原因是在个体本身,还是外部环境方面。稳定性是行为原因是稳定的,还是可以变化的。控制性是行为原因是可以控制的,还是不可以控制的。三个维度原因分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四个因素,并认为个体成败行为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其以后的工作、学习及其他活动的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内在的稳定因素包括能力、身体特征;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包括努力、心情;外在的稳定因素包括任务难度、无法克服的障碍;外在的不稳定因素包括运气、机遇。
②韦纳把个体行为原因分为三个维度:即把原因源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努力、能力、个性等原因都是内源性的,任务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原因是外源性的。把稳定性分为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任务难度、能力、家庭条件等原因是稳定的,努力、运气、心境等原因是不稳定的。把控制性分为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努力等原因是可受个人控制的,运气等原因则不受个人意志的控制。这样就可以把人们对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四个因素: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结合起来,组成归因三维度模式。
③韦纳认为,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如何,会对自己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那么,以后考试还会预期失败,因为能力是一个稳定因素;如果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那么,以后考试不大可能预期失败,因为运气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对成败的归因并不一定是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个人的归因存在着偏差。
3.什么是动机和学习动机?它们在人的实践活动和学习活动中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答:(1)动机和学习动机的定义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动机和学习动机在人的实践活动和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①动机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a.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b.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c.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②学习动机在人的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a.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体经常自己设定某种目标,并使自己的行为朝向这些目标。动机促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影响着作出何种选择。
b.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动机决定了个体在某一活动中所投入的努力、热情的多少。动机越强,努力越大,热情越高。
c.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研究表明,动机决定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并坚持下去。学生更愿意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并能克服某些困难坚持完成。
d.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动机影响着加工何种信息以及怎样加工信息。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而注意在获取信息以进入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该类学生在必要时更易于通过其他的多种途径来促进对某一任务的完成。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力求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在机械的水平上进行。
e.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动机越强,则获得好成绩时的自豪感(自我强化)越强,而获得不良成绩时的受挫感或厌恶感越强。学生希望被同辈群体接纳和尊重的动机越强,则属于某一群体会使他们感到欣慰,而被排斥于某一群体之外则会使他们感到痛苦。简言之,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因某种结果得到强化而趋向它,因某种结果受到惩罚而避开它。
f.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这是上述各种作用的最终体现。良好的、适当的学习动机最终将促进学习行为的改善,提高学习能力。
4.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动机的?动机归因的动力模式有什么重要的教育意义?
答:(1)韦纳的归因理论对动机的解释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动机归因的动力模式的教育意义
①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此后的学习动机
根据韦纳的三维度归因方式,既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成败的归因倾向,也可以预测他以后对此学科的学习动机。
②学生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重要的
由于一般学生对自己能力与周围环境并不十分了解,难免在成败归因时,受主观因素影响,作出不正确的归因。从学生心理辅导的观点看,无论学生自我归因正确与否,都是重要的。因为促使学生在从了解自己到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建立起明确的自我概念,促进学生的成长,本来就是教育目的之一。而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归因,则更表明他们需要教师的辅导与帮助。
③长期消极归因不利于学生个性成长
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凡是将成败视为自己的责任的学生,是较为积极的。凡是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或者其他外在因素的,则是较为消极的。长期的消极归因会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使学生放弃作出努力的想法。因此,应指导学生多作出积极的归因。
④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
韦纳发现,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并非完全以其考试分数的高低为基础,而是受到教师对他的成绩表现所作反馈的影响。可以想见的是,对某些缺乏信心、个性较依赖的学生来说,要想维持他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反馈中给予他鼓励和支持,很可能比其他方法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