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的毕生发展
4.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人的毕生发展是指人从胚胎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这里所讲的变化是指生理和心理有序的、模式化的和相对持久的变化,而不包含十分短暂的、临时的变化。
(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当代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1.反应的交互作用(reactive interaction)是指面对环境刺激,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作出反应。反应的交互作用在个体的毕生发展中都在起作用。
2.唤起的交互作用(evocative interaction)是指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唤起的交互作用也是贯穿于人的毕生发展的。
3.超前的交互作用(proactive interaction)是指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个体。
上述三种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方式在个体发展不同阶段的表现强度是不同的。个体在出生前的发展,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个体出生后的婴幼儿期,仅限于在父母所提供的环境中活动的时候,其基因型与环境的内在相关非常显著。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开始选择和建构自己的环境时,基因型与环境的最初相关逐渐为超前的交互作用所代替。而反应的交互作用和唤起的交互作用在生活中仍具有重要作用。
(二)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
从年龄上看个别差异,每个发展阶段中的个体就心理学的意义而言,有两种年龄:一种是实足年龄,即个体自出生之日算起的年龄;另一种是发展年龄,指代表身心发展程序的年龄。两种年龄接近或相等,表示个体发展正常;发展年龄大于实足年龄,表示个体的发展较一般人早熟(身体的或心理的);发展年龄低于实足年龄,表示个体的发展较一般人晚熟。
(三)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毕生发展时,心理学家除采用第一章所介绍的几种方法外,还采用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断代—序列研究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1)含义: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水平进行观测与研究,并加以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2)优点:①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集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较为经济;②对多个连续的年龄阶段进行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规律进行归纳和概括。
(3)缺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具有质的不同。
2.纵向研究
(1)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是指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的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性的发展资料。
(2)优点:纵向研究对相同个体的发展历程进行追踪,所得到的资料反映了个体实际的发展变化过程,使得研究可以系统而详细地了解连续性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3)缺点:由于在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中各种支持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较大,纵向研究开展起来较为困难。因此,纵向研究的使用要大大少于横断研究。
3.断代—序列研究
(1)断代—序列研究结合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做法,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追踪。
(2)优点:使用这种研究可以获得更为全面的研究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克服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足之处,保留了其长处。
(3)缺点:研究过程也许会更难操作,同时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足也许会同时发生作用。
二、孕期与婴儿期
(一)出生前的发展
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着生命的孕育期。
(二)婴儿期的发展
1.体能发展
(1)身体和脑的发展
①出生后的2年内,身体发育速度最快,婴儿的身高和体重分别可以达到出生时的1.75倍和4倍。个体的身体发育遵循下列模式:从上到下、由近及远、先粗后细,即身体的发展从头、身体的中心,粗大简单的活动开始,逐渐到四肢和手脚的复杂技能。
②婴儿期身体的各个系统发展的速率也是不同的,神经系统发展最快。早期的脑发展为将来的体能、认知和情绪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营养和感觉及认知刺激是影响大脑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
(2)反射和运动技能
刚生出的新生儿不能进行有目的的行为,但具有许多不经过学习的反射。反射是对事件的自动化反应。
2.认知发展
认知发展包括个体的感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婴儿已具有一些视知觉能力;婴儿记忆的持续时间一般要比成人的要短得多。
3.社会性发展
(1)依恋(attachment)是婴儿依附于养育者(大多是母亲)的一种社会情绪性联系。依恋关系不是先天预定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2)鲍尔比的研究,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可分为四个阶段:
①前依恋关系阶段(约在第一个月)。其典型特征是预适应性,好像为婴儿预先安排了与人类的交流,如婴儿对人类声音和面孔的偏好,其运动与成人言语保持同步,视力范围约能看到母亲面孔的距离。
②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进入第一年的上半年)。其典型特征是婴儿通过哭叫、微笑、吸吮、固定不动、黏附依靠、观看及眼睛追随移动的方式与重要成人保持联系已清晰可辨。表现出对熟悉面孔的微笑,对不熟悉面孔微笑反应的明显减少。
③明显的依恋关系阶段(第一年的下半年)。婴儿有明显的依恋行为,不仅通过微笑、哭叫、伸手接近等方式以吸引母亲的注意,还能够爬行、抱住母亲的腿、攀附在母亲身上、用双手抱住脖子或紧紧抓住围裙后面耷拉下来的带子等。
④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第二年)。婴儿已有了自我观念,开始理解他人的某些观点,逐渐学会对他人和父母的行为结果作出推断。随着对因果关系的认识,婴儿会用更微妙的方式依附于母亲甚至控制母亲。
(3)婴儿有四种类型的依恋行为: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不安全—抵抗型依恋、无组织或无定向型依恋。
三、幼儿期和儿童期
孩子从2、3岁至11、12岁,身心发展迅速,很难把幼儿期与儿童期截然分开。
(一)体能发展
1.个体脑重量的增加到幼儿期已接近完成;大脑机能渐趋成熟,兴奋和抑制的神经过程不断增强,并且两者日趋平衡。
2.幼儿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比婴儿期有所降低。但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发育速度是不同的,5~6岁时发展相对较快,而4~5岁和6~7岁的发展相对慢一些。
3.童年期生理上生长和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变化不明显。
(二)认知发展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一种解释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
(1)认知发展的动力
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的最高形式是认知。认知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将自己经验赋予意义的不断努力。每一个体都有其认知结构,皮亚杰称之为图式。图式(schema)是个体灌注经验的心理模具,如儿童头脑里关于猫、狗、书、爱等概念。皮亚杰提出了两个概念:
①同化,用个体现有的图式去理解新的经验。
②顺应,使图式适合新经历的特殊性。
儿童认知的发展,就是儿童以同化和顺应在与世界交互作用的同时,构建并调整自己图式的过程。
(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进行,每一个阶段儿童都具有对这个世界不同的感受,并且对这个世界采取不同的适应方式。
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只有那些能感觉到和接触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更多依据的是感觉而不是逻辑。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能依据具体事例进行推理思考。
④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儿童能运用抽象的、符合形式逻辑的(演绎的或归纳的)推理方式去思考解决问题。
2.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是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创始人。
(1)认知发展的动力
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创造了文化,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生命。文化不断发展变化,对其成员有极大的影响,决定着个人能力发展的最后结果。维果茨基把人的心理机能分为初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指从儿童实际认知发展水平到他可能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来确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该儿童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成就。
(三)道德发展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自己行为的过程。
1.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
皮亚杰用讲故事的临床访谈法对5~13岁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研究。皮亚杰将道德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
(1)他律道德,大约出现在5~8岁,以学前儿童居多数。这一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服从权威就是对的。他们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只看重行为后果(打破杯子多就是更坏),不考虑行为意向,因而称为道德现实主义。
(2)自律道德,约始于9岁以后,约在小学中年级。这一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看行为后果之外,还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因而称为道德相对主义。
2.科尔伯格的三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把道德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4~10岁)。
阶段l:惩罚定向。强调对权力的服从,行为无所谓好坏,由可能受到的惩罚来评价。
阶段2:寻求快乐定向。行为是否正确由一个人自身的需要决定。对他人需要的关心一般是出于互惠的目的,而不是出于忠诚、感激或公正。
(2)习俗水平(10~13岁)。
阶段3:好孩子定向。强调“好的表现”,好的行为是使群体中的其他人感到愉快,或者是能受到表扬的行为。
阶段4:权威定向。强调遵守法律、执行命令、服从权威、履行职责以及符合社会规范。
(3)后习俗水平(13岁以后)。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规范是可以质疑的,是为了群体利益和民主而存在的。对法律和规范的支持是基于理性的分析和相互的协定。
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以自己选择的伦理准则指导行为,这些准则有着综合性、全面性和普遍性。公正、尊严和平等被赋予很高的价值。
四、青少年期
青少年期(adolescence)是指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臻成熟的发展阶段,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
(一)青春期体验
青少年期的标志是青春期,也称发身期(puberty)的到来。青春期到来的准确时间取决于测量的标准,一般认为女孩的月经初潮,男孩的首次遗精是青春期来临的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增强
进入形式运算思维阶段以后,青少年逐渐能够思考抽象的问题和假设的情境。
1.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经常认为自己的行为在他人眼里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会因自己的感受而变得烦躁或困扰。
2.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不能把自己对自己的感受和别人可能对自己的感受区分开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三)与父母的冲突
父母和青少年子女之间的冲突可能是被过分夸大了,因为在许多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实际是一致的。但是在消费方面的冲突有所增加。
(四)对性行为的态度
青少年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对性行为的态度。对性行为的态度也是青少年与父母产生冲突的一个主要方面。
(五)同一性的探寻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或自我认同是一种对于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我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的稳定连续感。自我同一性是在应对许多选择中形成的。青少年有四种同一性状态,在这四种同一性状态中,同一性混乱是最不成熟的状态,同一性获得是最成熟的状态。具体如下:
1.同一性混乱,这类人还没有开始认真思考同一性问题,更不用说作出什么承诺了。
2.同一性早定,这类人会不假思索地接受父母的或传统的观念,完全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3.同一性延缓,这类人正在经历埃里克森预言的他机。他们要作出一个承诺,但是现在仍然在各种选择之间犹豫不决。
4.同一性获得,这类人已经度过了危机阶段并作出最终决定。
五、成年期
心理发展是持续的过程,不因身体发育成熟而结束。
(一)成年早期
成年早期(20岁~35或40岁左右)。成年早期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成家立业,并生育子女等。
(二)成年中期
成年中期也叫中年期(35或40岁~60或65岁),是个人一生中在家庭生活及职业上的高峰期。
(三)成年晚期
成年晚期也叫老年期(60岁或65岁),是人生历程接近尾声的时期。
(四)面对死亡
死亡是生命发展历程的终结。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衰退,许多中年后期或老年期的人开始意识到死亡的接近。当意识到死亡迫近时,个体接受死亡大致要经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对剩余时间的讨价还价、沮丧以及最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