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5.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一)什么是需要和动机

1.需要的含义

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2.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motivation)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有动机的机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当这些刺激和当前的动机有关时,其反应更易受激发。

(2)指向功能。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

(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促使有机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驱使有机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某种目标。

(二)几个相关的概念

1.本能

本能(instinct)一词含义复杂,在心理学上至少有四种解释:

(1)指同一物种所有个体所共同表现的不学而能的行为反应,像蚕吐丝、蜂酿蜜、蜘蛛结网、青蛙两栖等行为,都称为本能;

(2)指某一物种生而具有的行为潜能或倾向,行为潜能或倾向所形成的内在作用促发同一物种的个体表现出不学而能的同样的行为模式;

(3)指某一物种的个体在其生命中某阶段所表现的某种特殊行为模式,像毛虫变为蛹,蛹再变为蝶的阶段性行为模式,即为该物种动物的本能;

(4)指促发人类某种行为但不为当事人所知的内在力量,这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独特看法。

2.内驱力

驱力或内驱力(drive)是指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内驱力大致与需要呈正相关。

3.诱因

诱因(incentive)是指凡是能引起机体动机行为的外部刺激。诱因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

(1)有机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2)有机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总之,本能和内驱力存在于有机体内部,它们所释放的能量是无指向性的。当其与存在于有机体外部的诱因相结合,即产生具有明确指向性的动机行为。

(三)需要和动机的种类

1.需要分类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如划分为生物性(生理)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和继发性(习得性)需要,或外部需要和内部需要,或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等。

2.动机种类

(1)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区分为生物性动机(也称为生理性动机或原发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也称为心理性动机或习得性动机)。前者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后者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2)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可把动机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前者影响范围广,持续作用时间久;后者只对个别具体行动暂时起作用。

(3)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还可将动机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指活动动机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是追求活动之外的某种目标。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活动动机出自于活动者本人并且活动本身就能使活动者的需要得到满足。

(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有密切联系。在各种活动中都有一个动机最佳水平问题。一般而言,人在中等动机强度下活动效率最高。同时,动机最佳水平还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是叶克斯和多德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被称为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二、生物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biological need)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对饮食、运动、休息、睡眠、觉醒、排泄、避痛、配偶、后嗣等的需要。动物也有这类需要。

(一)进食需要

(1)引起饥饿的实际刺激来自胃肠的感受冲动(如空胃运动)和血糖水平的降低。在进食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下丘脑。下丘脑的外侧核和腹内侧核负责调节有机体的摄食反应,被认为是饥饿、进食的生理机制。

(2)进食需要的产生并不完全是由下丘脑和体内的血糖浓度、胃充实与否及体温等因素控制的。许多外部的因素也会影响食欲的产生和存在。例如,食物的色、香、味、形状,进食的习惯时间,对食物的喜好习惯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进食需要。

(二)饮水需要

饮水是每天的生活必需。体内缺少水分,如果不及时补充,就会引起体液量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这样,细胞内液的水分也会向外渗出而减少。调节饮水行为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中有两种特殊的神经细胞控制着饮水需要:

1.渗透压感受器;

2.测量容量感受器。

(三)睡眠和觉醒的需要

睡眠和觉醒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两个相互转化的生理过程,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人只有在觉醒状态下才能与周围环境进行复杂的感觉运动联系,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主动地寻求刺激,探索外界环境,操弄周围事物;人只有通过睡眠才能恢复精力和体力,使人保持良好的活动状态。

(四)性需要

1.性需要与饮食需要、睡眠需要有许多不同之处。性需要不像饮食需要、睡眠需要那样是维护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它是维持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性需要也不像饮食需要、睡眠需要那样是由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所引起、是恢复能量的过程,而是消耗能量的过程。

2.性需要与性激素具有直接关系。性激素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

(1)激发性行为;

(2)促进男性和女性第二性征和附性器官的发育。

三、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social need)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对劳动、交往、成就、奉献的需要等。社会性需要的种类很多,如成就需要、交往需要和权力需要等。

(一)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成就需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下列条件将会激发人们的成就需要:

1.能让个人独立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环境气氛;

2.能制订出中等成就目标并接受“可预测风险”的倾向;

3.有关他们工作进展情况的详细而具体的及时反馈。

(二)交往需要

交往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是指个人想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沟通信息的需要。交友、家人团聚、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活动等都可以使个人的交往需要获得满足。

(三)权力需要

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即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从狭义上讲,它表现为政治上或组织上的权力欲望,而在广义上,则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专业人员对非专业人员、教师对学生等方面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

四、动机理论

(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大类本能。一种是生的本能,他称之为力比多,并以此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像饮食、性、自爱、他爱等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动。都是生的本能。另一种是死的本能,他称之为塔纳托斯,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由于这两种本能在现实生活中都不能自由发展,常常受到压抑而进入潜意识领域,并在潜意识中并立共存,驱使人们的行动。人的每一种动机都是潜意识的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混合物。于是,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来揭示潜意识的动机过程。

(二)内驱力降低理论

内驱力降低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他认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主要有两种: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赫尔的动机理论主要有两点:

1.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消除内驱力;

2.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

赫尔的理论体系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sER=D×K×sHR这个公式表明,反应潜能是由内驱力、诱因、习惯强度的多元乘积决定的。如果D=O或K=0,则sEF也等于O而不发生反应。同时,不论驱力水平有多高,在未形成习惯的情况下也是没有行为反应的。相反,不论习惯强度多高,驱力水平低,反应潜能也低。

(三)期望理论

认知论的动机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行为是以一系列的预期、判断、选择,并朝向目标的认知为基础的。主张认知论的早期代表人物是托尔曼和勒温。

五、价值观

(一)价值观及其特征

1.定义:价值观(values)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

2.价值观具有四个特征

(1)主观性。指用以区分好与坏的标准,人们平常所说的区分得与失、荣与辱、成与败、福与祸、善与恶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的,这些标准均可以称为价值观。

(2)选择性。价值观是在个体出生后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扩展而逐渐萌发和形成的。

(3)稳定性。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之后往往不易改变,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表现,如兴趣、愿望、目标、理想、信念和行为等。

(4)社会历史性。在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二)价值观的结构

价值观的结构是一个复杂、多维、多层次的系统。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价值观进行研究:国外的佩里把价值观分为六类,即认知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

(三)价值观的表现形式

从价值观与动机的关系看,价值观主要是通过对外在诱因的价值评判而起作用的。价值观的作用常见于兴趣、信念和理想这三种表现形式。

1.兴趣

兴趣(interest)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也是人用来评价事物好坏的一个内心尺度。兴趣进一步发展为从事实际活动的需要时,就变成了爱好。所以,兴趣与爱好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兴趣有相当大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1)兴趣的指向性,是指人对于什么事物感兴趣。人们的兴趣指向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生活实践不同造成的,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根据社会伦理的观点可以把兴趣区分为两类:高尚的兴趣和低级的兴趣。前者同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进步相联系;后者使人腐化堕落,有碍社会进步。

(2)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的数量范围。有人兴趣广泛;有人兴趣狭窄。人们的兴趣广度有相当大的差异。

(3)兴趣的稳定性,指对事物感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人们的兴趣可能是经久不变的,也可能是变化无常的。在兴趣稳定性方面,人们有相当大的差异。

(4)兴趣的效能,是指兴趣在推动认识深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的人的兴趣只停留在消极的感知水平上;有的人的兴趣是积极主动的,表现出力求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后者的兴趣效能高于前者。

2.信念

信念(belief)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信念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与人的知识经验并以这种知识经验为依据对来来的推断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通常是充满感情的。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层次,稳定性强,指引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被意识到的具有理论性的价值取向。

3.理想

理想(ideal)是符合客观规律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想像。奋斗目标是人积极向往的对象。作为理想的奋斗目标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对于这个奋斗目标,人既有生动的想像内容、明确的思想认识,又怀有喜爱、赞扬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并且决心力求加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