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2 复习笔记

一、感觉、知觉、辨认与识别

(一)近刺激与远刺激

1.定义

知觉(perception)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些加工过程提供额外的解释,成功地为人们在环境中导航。

2.知觉过程

从广义上讲,知觉这一术语是指理解环境中客体和事件的总的过程——感觉它们,理解它们,识别和标记它们,以及准备对它们做出反应。广义的知觉分成三个阶段: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认与识别客体。如图5-1所示。

图5-1  感觉、知觉组织,以及辨认和识别阶段

(1)感觉,是把物理能量转换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神经编码的过程。

(2)知觉组织,是指形成一个客体的内部表征以及对外部刺激的知觉的过程。这种表征为观察者外部环境提供了有用的描述。知觉加工包括对一系列简单特征如颜色、边界、线段等的综合(整合和联结),形成可被再认的客体的知觉。

(3)识别与再认,赋予知觉以意义。辨认与识别一个物体是什么,叫什么以及如何对它做出最佳反应,要涉及更高水平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人们的理论、记忆、价值观、信仰以及对客体的态度。

3.近距和远距刺激

(1)远距刺激:环境中的物理客体,人们知觉过程中会对远距刺激给予一个很强的假设,以在辨认阶段辨认。

(2)近距刺激:是由远距刺激决定的感觉活动的模式,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对物理客体的反映。

知觉的任务是根据近距刺激中的信息确定远距刺激。

(二)真实、模糊和错觉

1.模糊性

模糊性是理解知觉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它表明在感觉水平上单一的图像在知觉和辨认水平上可能有多种解释。

2.错觉

错觉是个体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当知觉系统欺骗人们,用被证明是错误的方式体验一个刺激图形时,就形成了错觉。

(1)关于错觉的研究为研究者提供了在许多情形下知觉如何获得关于外界的准确信息的知识。

(2)日常生活中的错觉

错觉现象:月亮错觉,是指月亮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同样大小,但在接近地平线附近时看起来显得大些,而在头顶上时则看起来显得小些的现象。

错觉的应用:在室内设计和建筑中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室内装潢时,可以通过将墙壁涂成浅颜色,在屋中央使用一些较低的沙发、椅子和桌子,来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

(三)知觉研究的观点

关于知觉研究的理论存在先天与后天之争。

1.赫尔姆霍兹的经典理论

赫尔姆霍兹强调经验在知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的理论强调智力加工在解释常见的能兴奋神经系统的两可刺激中的作用,通过运用对环境的先验知识,观察者提出关于事物存在方式的假设或推论。因此,知觉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是从特殊的影象推断其所表达的一般客体和事件类别的过程。由于这种过程处于个体的意识知觉以外,故赫尔姆霍兹把它称为无意识推理。通常这些推论过程很管用,然而当特殊情况允许对同一种刺激有多重解释或者当要求做出新的解释而观察者却仍喜好旧的、熟悉的解释时,错觉就会产生。

赫尔姆霍兹把知觉分为两个阶段:分析阶段和整合阶段。在分析阶段,感觉器官把物理世界分析成基本的感觉;在整合阶段,个体把这些感觉单元整合成对客体和其属性的知觉。

2.格式塔理论

(1)强调先天的内在结构在知觉经验中的作用。

(2)主张心理现象只有被看成是有组织和结构的整体,而不是分解成原始的知觉单元时才可以理解。

(3)对大脑和特定的生理结构来说,对世界的整体知觉是一种最经济简单的组织感觉输入的方式。

3.吉布森的生态光学

(1)可以通过对现时周围环境(或生态)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知觉,而不用把知觉理解为有机体的结构。

(2)关注外界刺激的属性,而不是知觉刺激的机制。

(3)人们可以直接提取来自环境的感觉信息中不变的特征,来直接地知觉世界。

二、注意过程

(一)选择性注意

1.确定注意的焦点

(1)目的指向选择。有意识地选择注意的对象,并指向它。

(2)刺激驱动捕获。由刺激的特征引起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

2.注意的过滤器理论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认为,大脑有限的加工空间,使得它不可能加工所有的信息,所以只好过滤掉一部分信息。该理论表明选择发生在加工的早期,在获得输入的意义之前。

(1)布罗德本特在1958年提出,心理是一个通讯的通道(像一条电话线或计算机的连线)积极地加工和传播信息。根据布罗德本特的理论,作为一个通讯的通道,心理只有有限的资源去执行全部的加工。

(2)双耳分听实验:为了检验过滤器理论,研究者设计了双耳分听实验范式。在这种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两种材料,让被试大声追随从一个耳朵听到的材料,并检查被试从另一耳所获得的信息。前者称为追随耳,后者称为非追随耳。结果发现,被试从非追随耳得到的信息很少。这个实验说明,从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受到注意,因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而从非追随耳进入的信息,由于没有受到注意,因此,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3)鸡尾酒会效应:人在喧闹的环境中,正在做其他的、与自己名字无关的事情,仍能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因此即使是被试不注意的信息,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加工。

一般认为,非注意通道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加工——但没有足够到达意识觉知。只有非注意信息的属性非常特殊(例如以听者名字的形式),信息才会成为有意识注意的中心。

(二)注意和环境中的客体

1.注意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帮助个体在杂乱的视觉环境中找到特殊的物体。

2.前注意加工:在感觉输入首次由感受器进入大脑时,在注意之前对信息进行的加工。

(1)前注意加工能熟练地在环境中找到由单一特征定义的客体;

(2)前注意加工检测特征的组合是比较困难的

平行加工:同时加工许多客体;

序列加工: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客体。

(3)前注意加工可以进行由环境指导的搜索,在搜索客体时,环境能够提供比较复杂的帮助。

三、知觉中的组织过程

知觉组织是指将感觉信息整合起来使人知觉到物体的连贯性。个体经历的这一过程称为知觉。

(一)图形、背景和封闭性

1.图形:是在视觉区的最前面的类似客体的区域。

2.背景:被看成用来突出图形的幕布。

3.把一个图形看成位于背景前面的趋势非常强烈。

4.错觉轮廓,其实不存在于远距刺激,仅仅存在于刺激的主观经验中的将知觉对象进行的划分。

5.封闭性是使人们把不完整的图形看成完整的一种很强的组织过程。封闭性过程表明人们具有把刺激知觉成完整的、平衡的和对称的倾向,即使存在空隙、不平衡和不对称时也一样。

(二)知觉组织原则

1.接近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近(最接近的)的元素会被组织到一起。

2.相似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相似的元素组织到一起。

3.共同命运原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朝同一方向运动和具有相同速度的元素会被组织在一起。

4.趋完形律:个体尽可能地将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好”图形的趋向,即把不完全的图形视为完全的图形,无意义的图形视为有意义的图形,一个“完好”的图形是均匀、简单而稳定的。

5.连续性原则:人们倾向于将不连续的图形,知觉为连续的。

6.闭合原则:视野中封闭的线段容易组成图形。

(三)空间的和时间的整合

1.为了获得关于周围环境完整的信息,人们必须整合从不同空间位置(即空间上的整合)以及在不同时刻(即时间上的整合)所获得的信息。

2.当整个客体从一个位置变到另一个位置时,观察者有时是不能够觉察到的。对于外部环境中那些保持稳定的信息没有必要存入记忆,这样人们就不必加工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了。

(四)运动知觉

1.运动知觉:是指需要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不同瞥视进行比较,并依赖于一个参照框架的知觉。

2.诱导运动:是当一个静止的物体由于和一个相对于它运动的物体作对比时,而将该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物体的现象。

诱导运动说明,视觉系统有种强烈的趋势把一个较大的、包围的图形作为一个较小的、被包围的图形的参照框架。

3.似动——Φ现象:Φ现象是似动的最简单的形式,当视野不同位置的两个光点以大约每秒4到5次的频率交替出现就会发生这种现象。

(五)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要求视觉系统对来自两维的信息进行三维的解释。

1.双眼线索和运动线索

(1)视差:一个物体在两眼中对应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所产生的一种视觉差异现象。这种不同或差异的大小依赖于物体与人们的相对距离,因此它提供深度线索。

(2)视轴辐合:视轴辐合是指眼睛随物体远近将视轴聚集到被注视的物体上的现象。当两只眼睛注视一个物体时,它们会在某种程度上向内侧转动。以保证同样的像落在两个中央凹上,大脑利用眼部肌肉的信息来判断深度。

(3)相对运动视差:由于个体运动而使得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体移动的较快,这种关于深度的信息来源称作相对运动视差。

2.图形线索

(1)遮挡或插入:一个不透明的物体阻挡第二个物体的一部分时,会看到被遮挡的物体比遮挡物更远的深度信息。

(2)相对大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距离时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像大小不同。最近的物体投射的像最大,而最远的物体投射的像最小。这个原则被称为大小/距离关系原则。

(3)线条透视:线条透视是一种同样依靠大小/距离关系的深度线索。当平行线(定义为沿着其长度方向具有相同的距离)向远处延伸时,它们在视网膜上的像会聚为一个点。

(4)质地递度(结构梯度):质地梯度能提供深度线索是因为随着表面深度增加,质地的密度会变大。

其中相对大小、线条透视和质地递度都与光线从三维世界投射到二维表面的方式有关。

(六)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尽管人们的感受器接受的刺激在改变,但人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变的、恒定的、稳定的现象。它意味着虽然近距刺激的性质会随人们每次眼睛和头部的运动而改变,但人们感知的远距刺激的性质通常是恒定的。

1.大小恒常性

(1)定义:

大小恒常性是指在视网膜成像大小变化的情况下,感知物体真实大小的能力。

(2)决定物体大小知觉的因素:

它的视网膜成像的大小;

物体和眼睛之间的距离;

具有相似形状物体的先验知识。

2.形状恒常性

(1)定义:

形状恒常性是指在视网膜成像的形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存在实质的不同时,能够正确感知物体真实形状的能力。

(2)产生的原因

当有很有效的深度信息时,个体是通过分析自己与物体的不同部分的距离来确定一个物体的实际形状的。

3.方向恒常性

(1)定义:

方向恒常性是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发生改变的条件下,人们识别环境中真实图形方向的能力。

(2)产生的原因

个体通过结合前庭系统和视网膜上的朝向,即可准确地知觉出物体在环境中的朝向。

先验知识也可以帮助知觉物体的方向。

4.亮度恒常性

(1)定义:

亮度恒常性是指人们在不同照明条件下,将物体的白度、灰度和黑度等知觉为恒定的倾向。

(2)产生的原因:

即使物体反射光线的绝对量发生了改变,反射光线的百分比却是基本上恒定的,所以人们能够知觉到不变的亮度。

四、辨认与识别过程

辨认和识别过程给自觉对象赋予意义。

(一)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1.自下而上的加工,也被称为数据驱动的加工,从周围的环境获取感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大脑以抽取并加工相关的信息,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过程。它与检验事实密切相关,将刺激的具体的物理特征转换抽象表征。

2.自上而下的加工,也称为概念驱动的加工。利用过去知觉环境的经验、知识、动机和文化背景帮助知觉识别,即较高级的心理功能影响对物体或事件的理解。

3.音素重建,即在部分声音被掩蔽后,仍能识别出声音的完整信息的现象。这是人们利用自上而下的加工,将丢失的音素补全的原因导致的。也是人们在知觉识别过程中,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相结合的过程。

(二)物体识别

1.比德尔曼认为所有的物体都是由一系列的几何离子或几何子组成。通过36个几何子,可以从视网膜上的感觉刺激逆向推出外界的客体是什么。

2.情境和期望的影响

(1)期望会影响人们假设环境中物体是什么。

(2)当一个客体出现的场合、情境在人们的期望范围之外时,人们对它的识别需要更长的时间。

物体识别是一个构造和解释的过程。根据已有的知识、所在的场所、周围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个体识别出的物体也会有所不同。

3.定势的影响

(1)定势是指准备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某刺激进行知觉或反应。

(2)定势的种类

运动定势,是指准备好做一个事先设定好的快速反应;

心理定势,是指准备好根据规则、说明、期望或者是习惯倾向等来处理某些问题;

知觉定势,是指准备好在特定的情境中知觉到特定的刺激。

(三)创造性知觉

用想象的、个人丰富的和有趣的方式知觉世界。

五、总结:

1.知觉经验不仅与刺激有关,还和个人的经验有关,对刺激的最终知觉还依赖于你是谁、你和谁在一起、你的期望、需求和价值观等。

2.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的平衡完成最基本的知觉目标:以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的需要方式去体验外部世界,并适应周围的物理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