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基本概念
1.实证主义
答:实证主义,孔德强调五个方面的含义:①实证意味着真实的;②实证意味着有用的;③实证意味着肯定的;④实证意味着精确的;⑤实证意味着相对的。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
2.科学分类
答:孔德认为,整个宇宙现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按其性质可具体分作五类:天体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与此相应地,他将科学也划分为五种:①天文学,研究天体现象;②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③化学,研究化学现象;④生物学,研究生物现象;⑤社会学,研究社会现象。
3.社会静力学
答:社会静力学,是在关于人类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指导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组织和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考察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各个不同部分的反应规律,研究构成社会机体的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成分,组成整体社会或集体有机体;语言具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特点,起到中介作用;宗教向人们提供共同的信仰和一致的原则,构成人们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劳动分工又把人们有机地联系起来。
4.社会动力学
答:社会动力学,主要是运用关于人类智力发展三阶段的理论解释社会历史的进步。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三段律是: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或抽象阶段;科学阶段,或实证阶段。由于孔德认为智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所以社会发展的阶段与人类智力发展的过程完全相适应,也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或历史时期:远古时代的神学阶段,中世纪时期以来的形而上学阶段和18、19世纪之交开始逐步进入的科学阶段。
5.观察法
答:孔德认为,观察法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孔德把在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他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出发,把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大类,与之相应的观察分别称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
6.实验法
答:实验法是孔德强调的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实验法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很广,但是社会学使用这一方法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孔德清楚地区分了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两种类型。自然科学可以采用直接实验的方法,而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则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孔德在排除了直接实验用于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所谓间接实验,是指实验者——社会研究人员,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
7.比较法
答:比较法是社会学采用的第三种方法。在孔德看来,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孔德认为,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这一方法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孔德在高度评价比较方法的同时,也指出了比较方法的不足,比较法是一种对事物的静态的思考,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
8.历史法
答:孔德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它最适合于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因为,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历史方法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方法,只不过是它们比较的时空不同。在使用历史方法时,要求人们具有历史进化的理论和思想,也就是说,需要用孔德关于人类智力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的理论作为指导。
9.社会改建
答:社会改建,在孔德看来,并不是建立在政治或经济的基础上,而是要靠新的工业社会的道德。孔德十分重视新的社会分工在社会改建中的作用,他详尽地探讨新的社会分工之主要目的依然是为了发展新的社会道德,因为只有新的社会道德才是唯一能够解决现代工业社会问题的可靠力量。孔德社会实证主义的政治纲领在社会改建中,强调了普遍道德教育、牧师和社会舆论控制的作用,这是孔德唯心主义社会观的集中表现。
10.人道教
答:人道教,是孔德依据自己的实证政治纲领,建立的以他的实证主义哲学为信仰的宗教,而且与以往的宗教不同,它是完全的、彻底的、不拘泥于某一民族和地区的整个人类和全世界的宗教。按照他的人道教学说,资本家,即孔德所称的企业家(工厂主和银行家)和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应当各安其位,忠于职守,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就不再会有阶级斗争和尖锐的社会的冲突。
11.社会进步
答:社会进步,在孔德看来,在了解社会进化伟大规律时,人们合理的合作可以加快社会进步的过程。为使社会改良得以顺利和有计划地进行,必须符合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能走得太快。孔德意识到社会并不完全是消极地服从于社会进化的规律,人们通过合理的行动可以加速这一过程,但不能设想立即实现。由此可以看到,孔德认为社会进步有自发进步和由于人们采取合理行动而促成的进步两种形式。为了防止进步过程中出现的破坏,人们需要根据变化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符合实际的政治行为。
二、思考题
1.孔德的科学分类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科学分类和建立其上的科学等级体系是孔德实证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或者说是他的一大理论支柱。孔德关于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的提出,与他的科学分类及其等级体系密切相关。
(1)孔德的科学分类的贡献在于,他对长期以来要求把关于社会的知识作为一门科学的呼声作出了回应,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看做是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它们都是这一体系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孔德把社会学摆在他的科学体系的最后位置、塔式结构的最顶端,完全符合他关于各门科学之间关系的原则。也就是说,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较之位于其下或它前面的各门科学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复杂,所以这些科学只不过是它产生的条件和准备。
2.为什么孔德把社会学分作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答:孔德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按照生物学区分为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类比,孔德把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
(1)孔德指出,这种区分不是两类事实之间的区分,而是理论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区分。社会静力学是孔德关于人类社会自发秩序的一般理论,而社会动力学则是关于人类自然进步的一般理论。
(2)总的来说,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代表和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及其社会运动规律的基本思想。
3.孔德都提出哪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孔德认为,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其基本内容分别为:
(1)观察法:孔德认为,观察法是社会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社会学研究社会规律是建立在对社会事实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孔德把在实证理论指导下的观察称为“合理的观察”。没有理论的指导,观察者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的只是一些孤立的事实。他从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理论出发,把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划分为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两大类,与之相应的观察分别称为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
(2)实验法:实验法是孔德强调的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的方法。实验法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很广,但是社会学使用这一方法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孔德清楚地区分了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两种类型。自然科学可以采用直接实验的方法,而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则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孔德在排除了直接实验用于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之后指出,对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只能采用间接实验的方法。所谓间接实验,是指实验者——社会研究人员,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开展的社会研究。
(3)比较法:比较法是社会学采用的第三种方法。在孔德看来,比较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孔德认为,通过对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比较,可以从中窥探人类社会关系的萌芽,进一步弄清人类与动物界的联系和区别。这一方法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可以直接比较世界各地同时并存的各种社会形式,发现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孔德在高度评价比较方法的同时,也指出了比较方法的不足,比较法是一种对事物的静态的思考,有可能使人们形成错误的进化观念。
(4)历史法:孔德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它最适合于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因为,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连续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历史方法本质上也是一种比较方法,只不过是它们比较的时空不同。在使用历史方法时,要求人们具有历史进化的理论和思想,也就是说,需要用孔德关于人类智力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的理论作为指导。
4.如何看待孔德关于社会改建的实证主义政治纲领及思想?
答:孔德的实证政治纲领,是把他的实证主义哲学变成人类的信仰和宗教。按照他的实证主义宗教(人道教)学说,资本家,即孔德所称的企业家(工厂主和银行家)和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应当各安其位,忠于职守,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样一来就不再会有阶级斗争和尖锐的社会的冲突。他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不主张采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是要通过普遍的道德教育和发挥牧师的作用,实现社会进步和改造的目标。
(1)他对于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有某种悲观的立场和批判的态度。孔德特别强调普遍的道德教育和发挥牧师的特殊作用,借以实现其社会改建的实证纲领。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暴露出他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倾向,是他思想糟粕最集中的地方。
(2)孔德所鼓吹的社会重组或改建并不是要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而只是强调人们道德观念的变革,这与马克思主义号召无产阶级起来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是针锋相对的。
(3)孔德晚年沉醉于建立人道教的幻想,试图用人道教的信仰来统一人类,改造世界,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这种主张显然是脱离资产阶级需要和不切实际的,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忠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孔德得不到资产阶级青睐的一个原因。
5.如何评价孔德在社会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答:西方学术界通常认为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因为他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
(1)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在其生前影响不是很大,这很可能同他与当时流行的各种思潮的对立有关。许多追随孔德的实证主义者认为他与预见社会未来的思想进行对抗,违背科学家的使命,而纷纷离开了他。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影响一直很弱。
(2)西方学术界对孔德社会学思想体系的评价也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孔德的社会学思想体系,仅仅倡导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应有的地位,但并无实际成就。也有的说,孔德在社会学上的贡献,在于提倡用科学的精神研究社会生活和人类智力进化的关系。还有人称孔德是“社会学洞察的开山祖”、“巨大的创造天才”。
(3)后人对孔德社会学有着各种不同的评价,但是无人否认他的实证主义思想对他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直至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社会学界的重大影响。特别是他作为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先驱或创始人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