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14)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社会学、人口学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社会学理论(满分1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堕距

2先赋角色

3科层制

4城市化

5越轨行为

6《自杀论》

7差序格局(费孝通)

8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

二、简述题(每题l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2简述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简述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4简述马克斯·韦伯划分的社会行动类型

5简述“我看人看我”(费孝通语)所体现的社会学理论观点

6简述古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比较经济改革前后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特点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试结合集合行为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化解办法。

参考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社会学、人口学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社会学理论(满分l5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堕距

答:文化堕距,指的是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所产生的差距就是文化堕距。

2先赋角色

答: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赋予了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先赋角色是从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上所做的区分。先赋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社会流动很少,人们的很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因而是先赋的,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自工业化社会以来,一些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都不再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而主要是由人们后天获得的。

3科层制

答:科层制是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它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从理想类型的角度提出的概念,其特征包括:第一,明确的分工。科层制把从事的活动以正式规定的职责形式固定落实到人。第二,明确的职权等级。组织中的职位权力遵循层序的原则,即下一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和监督。第三,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成员都要遵循一整套抽象的规章制度,目的在于求得组织各部门之间活动的协调一致。第四,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在处理公务时,成员应按规则办事,保证工作按正式确定的方式进行。第五,量才用人。科层制招聘人员按技术资格录用,并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承担某一职务的人员应保证其工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第六,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这就使组织管理者在更替过程中,并不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保证了组织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4城市化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亦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我国不少学者根据中国实际,将城市化称为“城镇化”

5越轨行为

答: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6《自杀论》

答:《自杀论》是涂尔干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涂尔干运用他自己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书中所阐释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研究一个具有重要道德意涵的社会问题的典型范例,涂尔干对社会现实的道德关怀和他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主张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在该书中他通过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来说明社会现象与社会整合之间的关系。涂尔干讨论了三种自杀类型。第一是利他性自杀,即牺牲个人而维护社会和群体的共同原则或共同利益。第二是利己性自杀,利己性自杀是对个体地位和价值过分强调、在社会现实中又难以兑现的条件下发生的。第三是失范性自杀。当人们在动荡不安中失去某些原有道德观念或价值原则支持,很多意想之外的事情不断地在现实中发生,并且个人在原有观念系统中形成的选择受挫时,失范性自杀就会较多出现。涂尔干在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的进化过程中,在个人地位、利益同社会整合力度强弱的矛盾关系中,展开自杀问题的研究。研究自杀现象是研究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问题的一种具体层面,根本目的是要揭示怎样才能获得一种稳定而健康的社会团结。

7差序格局(费孝通)

答:差序格局是费孝通用来描述中国人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8印象管理理论(戈夫曼)

答:印象管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二、简述题(每题l0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化的基本类型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社会化的类型一共有五种:

(1)初始社会化。初始社会化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初始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相对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又称继续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就是逆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很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变迁速度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快,一些成年人往往跟不上形势,他们要想不落伍,就必须接受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2简述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1)初级群体的衰落表现在:

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

初级关系日趋松懈;

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

(2)初级群体衰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初级群体的衰落,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

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制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初级群体的衰落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冷漠,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

3简述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答: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

社会分化,特别是垂直分化产生的社会分层现象对社会运行有很大影响。分层现象,归根结底反映着人们观念上和利益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在社会表现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各个社会层次之间沟通和协调的障碍,也是产生社会隔阂和社会冲突的根源。因此,分层结构是一种冲突性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然而,冲突性社会结构并非必然导致现实的社会冲突。人们在不可能完全消灭社会分层现象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通过某些方法缓解它的消极影响,实行合理的社会流动就是主要方法之一。

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在分层社会中,存在着两类垂直差异:一种是由不同的地位规范体现的分层地位之间的垂直差异;另一种是由各层成员的社会表现和内在素质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垂直差异。尽管后者是从前者转化而来的,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一条件就是社会成员长期固定于某一社会地位,即地位与成员之间存在着长期固定的联系。像分层意识、利益集团都是在上述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都是由地位不平等转化而来的人的不平等。只要存在着上述转化条件,这两类垂直差异之间就会由于相互加强而融为一体,变得难以区别。社会流动的功能恰恰是弱化了地位与人之间的联系,赋予这种联系以短暂性特点,促使占据各层次社会地位的群体成员处于不断更新轮换的过程中,变分层集团间的隔阂与冲突为个人间的竞争,从而破坏了地位差异与人的差异之间相互强化的中介条件,使两种差异得以分离。因此,合理流动有可能在无法消除分层地位差异的情况下,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差异。合理流动由于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缓解了由地位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和冲突,从而发挥着稳定社会的功能。

(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

社会运行状态与社会整合程度有密切关系,而整合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各个社会层次之间的关系和反映这类关系的层次之间接触界面的宽窄。衡量层次间接触界面宽窄的尺度是现实社会中各层次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频率和人际关系性质。同一层次成员之间由于同质性强而交往频繁,容易结成友谊、婚姻等较密切持久的人际关系;而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之间由于异质性较强,人际接触和联系势必比较稀少、薄弱,由此而形成社会结构中较脆弱的层次之间的易断带。因此,一般认为,社会分层现象有降低社会整合度、引发社会冲突、妨碍社会良性运行的消极作用。

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和代际流动,这两种流动都能有效地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一生中的流动意味着个人同原有社会地位相分离并同新的社会地位相结合。就个人来说,这种流动往往意味着个人人际接触界面的拓宽、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大。其社会意义在于:由于个人人际关系网络跨越了分层界线,使得参与流动的个人作为不同层次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汇点而起到连接各层的纽带作用,使得他的个人交往具有各层之间交往的性质,从而拓宽了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代际流动意味着家庭中相邻的异代成员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使家庭内部的血缘关系变为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结纽带,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所特具的凝聚力和整合性来弥合社会层次间的隔阂。此外,大范围的异向代际流动有可能促进各家庭之间相对平等的实现,进一步消除个人之间垂直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

(3)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

降低社会冲突所产生的内耗以及通过社会成员的广泛接触来提高社会整合程度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仅仅具备上述条件的社会还未必处于真正高水平的良性运行状态。社会良性运行意味着社会系统整体功能的不断提高,因此不仅需要各个组成要素的协调配合,同时还要求各要素具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而这种积极性取决于系统总目标与各要素切身利益的相关程度。

合理社会流动使得人们有可能通过改变自身地位来改善切身利益同社会总目标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封闭式分层社会中地位差异抑制人的积极性这一弊端。在提供平等流动机会的社会中,分层地位的差异不仅不足为害,反而能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才智,发展自己的个性。合理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成员积极性的普遍高涨,对于实现以系统整体功能不断提高为特征的社会良性运行,无疑是必要的。

4简述马克斯·韦伯划分的社会行动类型。

答:马克斯·韦伯划分出的基本行动类型是:工具理性类型、价值理性类型、传统类型和情感类型。这四种行动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依据人们开展社会活动的根据不同作出的划分;它们都在一定普遍性程度上概括了某些社会成员的行动方式,亦即不是少数个别人的个别主观性;现实的社会行动不一定能作出这样严格的划分,但是它们可以为理解和把握纷繁复杂的社会行动提供一种分析模式。

(1)工具理性类型是对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后果而做出筹划、思考和选择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概括。这种社会行动类型具有功利目的性、手段选择性、操作策划性、效果检测性等特点。具体地说,工具理性类型概括的是直接指向某种经过衡量和挑选的利益目标的社会行动,为了实现利益目标,行动者要对有可能实现目标的多种手段进行选择,并且选择过程及用被选手段开展实际操作时,都应当按照某种计量的规则进行系统的计划和调控。而且对第一次行动的结果,不仅要预测还要检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2)价值理性类型是超现实、超功利、指向某种不可选择目的的社会行动。与工具理性类型不同,价值理性行动的目的是给定的,行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主动地衡量和挑选何种行动目标。并且给定的目的不像工具理性活动是直接指向功利性的具体目标,而是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境界。行动者能够选择的仅仅是通过何种途径或何种方式来实现给定目标和达到理想境界。韦伯认为,最基本和最典型的价值理性行动是宗教活动。无论何种宗教,它的崇拜对象和理想目标都是不可选择的,并且都是以信仰和体验追求超现实、超功利的意义。

(3)传统行动类型,是以传统习惯为根据而展开的社会行动。传统性社会行动既不测算功利,也不追求超功利的理想,它所坚持的是习惯的继续和历史的沿袭,它的基本原则是:只要从前是这样做的、祖先是这样做的,行动就有了根据,至于目的、手段和行动和结果都是未经过理性思考的。在韦伯看来,这是一种面向过去的保守的社会行动类型,它同以理性化为核心的社会现代化过程是相背而驰的。虽然韦伯认为传统性行动正在被逐步增强的工具性理性行动取代,但是韦伯深知,传统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性行动彻底被清除是不可能的。

(4)情感性行动类型,这是以情感为根据的社会行动类型。虽然情感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但是韦伯所说的情感类型是一般性概括,是在社会层面上所做的理论分析。更明确地说,情感类型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开展社会行动时,把喜、怒、哀、乐等感情和情绪作为自己行动的主要根据,尽管这时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传统习惯等因素仍然在规定着人们的行为,但是同情感因素的直接支配作用相比,它们已经被淡化或退居到后台,成为隐性或深层因素在发挥作用。

在这四种社会行动理想类型中,工具理性类型被韦伯看成社会现代化中最高的理性化形式。当韦伯把社会现代化过程从实质内容归结为社会理性化过程时,他所指的理性化主要是工具理性化,这点在他关于科层制的论述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因为科层制被韦伯看成社会现代化的最有效形式,而科层制的实质是工具理性的制度化。

5简述“我看人看我”(费孝通语)所体现的社会学理论观点。

答:“我看人看我”所体现的社会学理论的观点有:

(1)从字面上来看,“我看人看我”的意思就是通过别人的眼睛、他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行为。从这个方面来说,它所体现的就是库利所说的“镜中我”理论。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 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他的这种认识与极端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渗透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特征。

(2)角色理论

米德用角色的概念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米德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象扮演某个角色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表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表演规定大致的范围。例如一个人通过他人对自己角色扮演的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得当,从而与他人进行互动。

(3)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

印象管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在头脑中所具有的具体目标是什么,也不管他达到这个目标的动机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6简述古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吉登斯的社会理论的起点是关于社会行动的思考,社会行动、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化是吉登斯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该宗旨是探讨人的行动与行动中的自我的性质,研究应该如何从概念上理解互动及其与制度的关系,努力把握社会研究的实践意涵。

(1)吉登斯把社会活动看作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在其连续性的运动中剖析它的作用或结构化功能,强调蕴含在行动过程中或者说是支配行动过程的意识因素的连续性。吉登斯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行动中意识因素的连续性。首先,他认为支配人们社会行动的意识不应简单地称之为“自我意识”,而应当认识到它是一种“人类意识”,“就社会实践循环往复的安排过程而言,最深入地卷入其中的因素,就是人类行动者认识能力所特有的反思性特征。”其次,吉登斯还论述了存在于行动中但行动者意识不到的“共同知识”。在吉登斯看来,除了目的、意图和动机等行动者可以自觉到的意识因素以外,“在行动者话语意识觉察不到的两个行动过程层次之间,存在着广阔的‘灰色区域’。

(2)吉登斯采用“方法论置括号”的方式分别论述了行动理论和制度理论。按照吉登斯的观点,社会生活是一个通过社会实践而不断实现结构化的过程,社会行动和社会制度是同时存在的,二者不可分离地在结构化中交织在一起,结构化成为制度制约行动和行动创造制度的运动方式。吉登斯只是为了使复杂问题得到具体而清楚地叙述,才采取了“方法论置括号”的分析方法。吉登斯关于制度的理解同他关于结构和规则的解释是一致的。他把结构理解为规则和资源的统一,“规则有一点显著的特征,就是发生在具体情境下的日常接触中的规则是与实践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脱离实践、在实践之外的规则是不存在的。吉登斯所说的社会结构化,是人们按照实践意识和话语意识通过社会实践而展开的,人们思想意识活动在社会结构化过程中充当能动的支配性因素,无论是社会结构化中的制度重构,还是其中的群体与组织的变迁,都要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寻找它的动因。并且,人们的思想意识本身就是具有二重性结构的构成因素。

(3)吉登斯认为,在资本主义、工业主义、行政监控和军事暴力等现代性制度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空前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三个方面:其一,“时空分离:跨越广阔的时间与空间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联合,并一直到包括全球体系的状况。”其二,“抽离化机制:由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所组成。其三,“制度反思性:定期地把知识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情境上,并把这作为制度组织和转型中的一种建构要素。”吉登斯把这三种变化看作推动现代社会生活和个体自我认同发生转变的“现代性的动力”。

吉登斯的理论之所以称为“结构化理论”是因为他认为行动与结构是相互构建的,并不是单向度的影响,吉登斯用“结构二重性”试图打破个体与结构的二元对立,克服社会学中宏观理论与微观分析对立的,在方法论上试图超越客体主义和主体主义的对立和个体主义方法论和整体主义方法论的对立。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比较经济改革前后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特点的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1)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的结构特点:

它属于一种政治性分层。改革前我国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各个不同阶层均被赋予不同政治色彩。社会成员获得社会地位的方式通常也取决于政治性因素,与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距离决定着人们获得社会资源的机会和数量。人们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政治性差异。政治运动和政策目标的变化是推动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主要动力。

原有的分层是一种权力化分层。“再分配”体制下,行政权力决定着可供支配的社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行政权力按照级别被层层赋予各个单位,虽然各个单位的性质、类别可能完全不同,但均能还原于行政级别,因而在权力维度上具有可比性。每个社会成员所属单位的级别大体确定了其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位置。

原有社会分层是一种身份制分层。身份指的是依靠某种先赋方式或某种特I又所获得的地位,通常是不可更改的。判断一种社会地位是不是身份地位有两个标准:第一,身份与先赋因素相联系,具有世袭性。比如家庭出身在当时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身份,人们很难通过自身的后天努力而改变。第二,身份通常是一种赋予了特殊权利的等级类别,是以非连续的异质性指标划分的,并得到法律、法规的认可和维护。不同身份的人在分配社会资源和生活机会方面存在着明显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是难以跨越的。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我国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包括两个重大的社会转变过程:其一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变;其二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时并进,形成相互推动的趋势,是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3)这种分层变化的原因是中国社会的内生性需要。虽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中国分层结构的变化是由政府主导的,但是一个社会所选择的社会分层结构是它自身所需要的。从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来看,社会分层是以经济地位来进行初级界定的;帕累托的精英理论更是强调精英阶层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在改革开放以前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了运用,这主要表现为“社会”含义的窄化使得公共空间的不断缩小,最后国家与社会的边界重合,对私人领域的侵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使得国家的控制力下达到了每一个人,导致了国家经济社会的不良运行。

2试结合集合行为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现阶段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化解办法。

答:(1)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

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

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

行为者相互依赖。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3)从集合行为理论解释群体性事件。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斯梅尔塞认为,集合行为实质上是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集合行为的发生有六个“必要且充分”的基本条件:环境条件。结构性压力。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诱发因素。行为动员。社会控制能力。按照斯梅尔塞的观点如果没有了集合行为发生的条件,那么群体性事件就失去了发生的可能。

模仿理论模仿论认为,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会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这时他们便会本能地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由此导致集合行为的产生。也就是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大多数人失去理智模仿他人行为的结果,如果在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可以理智的面对,就可以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感染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在群体性事件中,当人们被愤怒的情绪感染,群体性事件极有可能爆发。

紧急规范论。这一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虽然没有群体规范,但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紧急规范一旦产生,同样会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比如在火灾发生后,大家可能都惊慌失措,不知该干什么。但只要有人提第一桶水来救火,这个行为就成为紧急规范,大家都会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这也将成为紧急规范,大家同样会仿效,出现争先恐后的逃跑现象。紧急规范理论往往将集合行为中最先出现又迅速得到其他人效法的某种行为方式看做是“紧急规范”。按照这个理论的观点,要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在群体性事件的初期避免破坏行为的出现。

匿名理论。匿名是指人没有明显的群体或个人标志。匿名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个体之所以会做出他平时很少出现甚至根本没有做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人处于匿名时,没有明确的个人标志,不必承担破坏规范的后果,由此而产生责任分散的心理,同时,匿名状态也会使人的群体遵从性降低,这两个因素都会降低人的社会约束力,使他容易从事越轨行为。从这个理论来看,要避免群体性事件最好是避免陌生人所组成的群体,并且在解决群体性事件时不能由陌生人出面,在处于匿名状态时,愤怒的人是具有强攻击性的和弱社会约束力的。

控制转让理论。这种观点认为,正常情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动,而在集合行为中,行动者已经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这种控制转让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感情用事,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而是理性行动者采取的有目的的明确行动。当人们认为保持自主地位所付出的代价超过所获利益时,他们就可能将控制转让给他人。控制转让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效益。大多数成员转让控制并非必然导致恐慌或聚众生事,也有可能导致某种秩序井然的活动,转让控制的结果如何取决于接受转让的行动者最初采取的行动。如果接受转让者控制不了形势,就可能出现集合行为。因为这个理论的假设是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是理性的,那么在解决这一类的群体性事件的方案也是明确的,只要提供他们所认为能解决他们所要得到的利益时,他们的群体行为也就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