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强化习题详解
一、解释下列术语
1.统觉
答:统觉是莱布尼兹于17世纪首先使用的术语,是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同化过程。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而且使它为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统觉就是将一些分散的感觉刺激纳入意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统觉团”。在统觉论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提出了许多至今还在学校教育中有影响的教学原理。例如,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这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在同化新的学习任务中的作用的观点是一致的。又如,根据统觉论,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这与当前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在教知识之前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知识的观点如出一辙。冯特对其加以进一步发展,认为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有赖于统觉,并将思维、情感、意志等过程归入统觉,认为统觉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其作用是通过创造性地综合,把许多基本的经验组成一个整体。
2.学校心理学
答: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面的问题,以指导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学习与情绪障碍作适当的分析与处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育系统中有身心缺陷或学习困难的儿童和青少年。根本任务是为中小学生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心理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并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其主要职责是:①心理预防,即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尤其是心理发展敏感期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心理卫生措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②心理评估,即施行各种心理诊断测验,分析学生在智力、情绪、人格、学习和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症状,提出排除障碍的措施。③心理咨询,即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和障碍。④行为矫正,即对学生语言、认知、人格、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具体帮助学习困难、情绪挫折、行为越轨、社会适应不良的学生获得正常发展。⑤学习辅导,即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选择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程序进行学习,以获得系统的知识和一定的能力;⑥职业指导,即通过心理测量手段,在考虑学生的能力、性格、体力、家庭、经历等特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职业。
3.统觉团
答:统觉团是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一个概念。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而且使它为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它是获得知识的基本过程层面上的东西,只有通过它才能吸收有关的新观念、新知识。赫尔巴特认为,观念之间有吸力和斥力,和谐的观念彼此吸收形成统觉团,不和谐的观念互相排斥,并为统觉团排斥到意识阈下。但被排斥在意识阈下的观念并不就此停止活动,而是等待时机,一旦与意识阈上的观念相和谐,即回到意识阈上,被吸收进统觉团内。统觉团是意识中最明白、清晰的观念,具有综合其他观念的作用。在统觉论的基础上,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提出了许多至今还在学校教育中有影响的教学原理。例如,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这与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学生头脑中原有图式在同化新的学习任务中的作用的观点是一致的。又如,根据统觉论,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这与当前认知心理学家强调在教知识之前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知识的观点如出一辙。
4.教育社会心理学
答: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学校中的群体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是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等领域相互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学过程中个体与群体在交往和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活动,并探讨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①探讨影响个体学习的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如个体的自我意识、成就动机、个体对学校的态度、个体的信念、价值观等,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社会适应;②研究教育情境中群体的合作、竞争、冲突以及群体作用力问题,揭示教师的领导作风、师生的交往模式、班级的凝聚力、课堂的社会气氛等对个体学习和发展的影响;③考察学校组织结构中的社会心理问题,研究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社会价值观等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影响。1969年,盖泽尔斯在《社会心理学手册》“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章中讨论了社会阶层、社会化、社会对智能的影响,种族隔离、补偿教育、学校与课堂、教师与学生的特点对学习的影响等,被认为是该学科诞生的标志。
5.四段教学法
答:四段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在统觉论的指导下提出的教学阶段理论。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系统——做出概括和结论;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以后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全世界中小学的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6.教育心理学
答: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教与学的情境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交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包括受教育者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及技能、发展智力及个性、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的各种心理规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是具有明确研究对象、理论及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①在作用上,该学科起着既有助于理解并改进教育与教学工作,又有助于推进心理学知识与理论发展的双重作用;②在内容与范围上,该学科的研究一般包括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学习心理和教育方法、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心理测量和教育评价、德育心理、体育与美育心理以及教师心理等;③在研究原则上,该学科除了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和综合创造的原则;④在研究方法上,该学科常用的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先进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7.五段教学法
答:五段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戚勒和莱因基于赫尔巴特的形式教学阶段而提出的教学理论。戚勒将赫尔巴特形式教学阶段的第一阶段“明了”发展为“分析”、“综合”,从而形成分析、综合、联想、系统和方法五段,在初等学校推行。继而莱因又将赫尔巴特的“明了”发展为“预备”和“提示”,并将赫尔巴特所称的“联想”改为“联合”,“系统”改为“总结”,“方法”改为“应用”,构成五段教学法。即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这种教学法为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提供一种易于掌握的处理日常教学工作的处方,对促进人们研究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起过一定作用,但在实践中曾造成教学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全世界中小学的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8.教学心理学
答:教学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分支,是研究各科教学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各科教学中学生的各种知识、机能及能力的获得问题,同时包括学生的思想、行为规范及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问题。该学科源于心理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尝试。1969年,加涅和罗沃在《心理学年鉴》上发表的专题论文中首次运用“教学心理学”这一术语。1978年,R.格拉泽主编的《教学心理学进展》丛书第一卷出版,宣告了这一学科的诞生。此后,该学科就一直沿着认知心理学的方向迅速发展,并开始直接研究学习中心理过程的本质以及影响心理过程的途径。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各科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的获得问题,而且包括思想、行为规范及品德的形成发展问题;不仅包括教学目标的任务分析和教学过程的认知性研究,而且也包括对教学效果评估的探讨;不仅要进行认知理论的探究,而且也要为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9.哲学心理学
答:哲学心理学是建立在人的直觉或理智直观基础上,直接把握心理现象本质的思辨心理学。哲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思辨理论形态。心理学在成为独立学科前,即以哲学心理学的形态从属于哲学。随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哲学心理学失去原有的地位。在西方,哲学心理学是对心灵或心理的理论思辨,因缺乏科学的验证和践行的充实而流于思辨的玄想,最终为实证心理学所替代,但其作为对心灵或心理的一种理性把握,成为科学心理学家的预先理论设定。在中国,哲学心理学贯穿观念形态的探索和体悟印证,对心灵或心理的揭示是其思想观念体系和精神生活的践行方式,展示人类心灵自我超越的发展道路,涉及心灵的自我觉悟、自我修养和自我提升。在科学心理学兴盛之时,哲学心理学仍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
10.学习心理学
答:学习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研究个体通过观察或练习而使其行为产生较为持久的改变的过程,是一种用以解释学习过程的理论。学习心理学始于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他在《普通教育学》(1806)中,从其观念心理学出发,提出教学的明了、联想、系统与方法四个阶段。后随心理学实验与测验的发展,逐渐用实验与测验方法研究学习问题。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学习问题的有艾宾浩斯的《记忆》(1885)、布赖恩与哈特的《电报密码的生理学与心理学研究》(1897)、桑代克的《动物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1898)。这些研究为学习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填空
1.我国古代 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它提出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答案】《学记》
2.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1) 、(2) 、(3)系统、(4)方法。
【答案】明了;联想
3.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是(1) 、(2) 、(3)探究、(4)行动。
【答案】注意;期待
4.实验教育学派产生于 ,是 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答案】欧洲;实验
5.公认的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国教育心理学家 。
【答案】美;桑代克
6.桑代克于 年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答案】1903
7.桑代克早期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1) 、(2) 、(3) 。
【答案】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8.一般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 、(2) 、(3)教学和课堂管理心理。
【答案】学习者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
9.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奥苏伯尔主张以学生的 为主线,把教师的 看作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
【答案】学习;教学
10.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主张以 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 的全过程。
【答案】教师的教;教师教
11.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走过的曲折道路可以描述为(1) 、(2) 、(3) 。
【答案】单向道;死胡同;双向道
12.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分三部分: , , 。
【答案】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13.亚里士多德的 一书可称世界上最早的心理学著作。
【答案】《灵魂论》
14.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灵魂分别是(1) (2) (3) 。
【答案】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
15.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种灵魂为教育的(1) (2) (3) 三方面提供了哲学心理学依据。
【答案】德育;智育;体育
16.赫尔巴特学派的5段教学法是赫尔巴特的4段教学法的发展。5段分别是(1)预备(2)呈现(3)联系(4) (5) 。
【答案】统合;应用
17.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 和 ,他们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
【答案】比纳;西蒙
18.在生成学习模型中,学习的4个主要成分是:(1)生成(2)动机(3) (4) 。
【答案】注意;先前
三、选择
1.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是________。
(1)学习心理学 (2)人格心理学
(3)普通心理学 (4)发展心理学
【答案】(1)
【解析】在教育心理学的百年发展中,学习理论一直是教育心理理论的核心部分,并且通过对学习本质特征及其规律的探讨,形成了联结观、认知观及情景观三大主要的学习理论派别。各派的理论观点对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
(1)学生 (2)人和动物
(3)动物 (4)儿童
【答案】(2)
【解析】学习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学习心理学侧重于讲授与学习直接有关的心理学内容,诸如学习特征、学习过程的结构、各种学习类型的意义、学习的生理机制、学习过程的理论,以及影响学习的各种内部因素等。
3.贯穿本书学习分论部分的理论是________。
(1)同化论 (2)信息加工理论
(3)知识分类学习论 (4)反映论
【答案】(3)
【解析】本书在体系上除了保留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线索之外,在学习分论部分,以新近发展起来的知识分类学习论贯穿始终。第二,为了避免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复,人们仅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差异心理作为影响学与教的一般因素加以讨论。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________。
(1)二次大战以后 (2)20世纪50年代
(3)20世纪60年代末 (4)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
【答案】(4)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世纪下半叶,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许多原来从事物理、数学、生物或医学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引入心理学,使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能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的学科,从此心理学脱离哲学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教学心理学”这个术语最早由________提出。
(1)格拉泽 (2)加涅
(3)桑代克 (4)安德森
【答案】(2)
【解析】教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历史上出现较晚。加涅于1969年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首次提出“教学心理学”这个术语。1978年格拉泽主编的《教学心理学进展》丛书出版,宣告这门新的分支学科诞生。
6.关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最宽泛的定义是________。
(1)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2)普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3)人类行为之研究与改进
(4)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
【答案】(1)
【解析】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和三种看法。最宽泛定义,以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提法为代表。该书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7.最早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人是________。
(1)冯特 (2)詹姆斯
(3)弗洛伊德 (4)赫尔巴特
【答案】(4)
【解析】赫尔巴特接受了莱布尼兹关于灵魂单子具有活动特性的观点,认为观念也是活动的。他为了进一步揭示观念相互作用的规律,还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概念。
8.学校心理学是一门为________提供服务的应用心理学科。
(1)差生 (2)学生和教师
(3)全体学生 (4)学校领导决策
【答案】(2)
【解析】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1945年,美国心理学会增设学校心理学分会。到60年代中期,这门学科像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一样,被公认为是一门适合持执照开业的学科。
9.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诞生于________。
(1)二战以后 (2)20世纪50年代
(3)20世纪60年代 (4)20世纪80年代
【答案】(3)
【解析】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1969年,格泽尔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发表了“教育社会心理学”专论,明确提出学校与课堂是社会的体系以及社会对学习和心理能力的影响等观点,被认为是这门学科建立的里程碑。
四、研究与设计
1.找三本以上2000年前后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对这些书的目录与绪论章作如下分析:
(1)它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的看法有何相同与不同?
(2)比较它们的目录,分析各书涉及的内容范畴的异同以及它们与本书的异同。
答:略。
2.设法找到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中译本《教育心理学概论》(陆志韦译),分析其内容目录并考察它对当代教育心理学体系与内容的影响。
答:略。
3.仔细阅读本教材新老版前言,找出新老版在体系和内容上的异同。
答:略。
4.设法找到三种以上不同作者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根据在本章学到的观点,对这些书的体系,内容选择和安排作出适当的评价。
答:略。
五、判断
1.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其理由如下:
(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门应用科学。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不是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在教育实践中的直接应用,不是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邻近学科内容的剪裁与汇编,也不是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注释,而是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与特点,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的一门科学。
(2)从其研究任务就可以看出,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研究任务:
①从学的方面,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具体地说: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阐明学习的过程;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
②从教的方面看,教师要完成如下任务,引导学生弥补这些空缺: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有组织的信息;引导学生对呈现的信息作出适当反应;对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和纠正。
因此,认为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应用科学,但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2.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对此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其理由如下:
(1)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他立志于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的问题。他于1903年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而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于1913年~1914年出版。从此,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开始确立。桑代克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基本立场是,把人看成一个生物的存在。
(2)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三大学习定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并强调人类的学习尽管较动物的学习复杂,但由动物的学习所揭示的简单规律,也是人类学习的基本原则,可以用来指导和改进教学。
(3)桑代克在测量的标准化和制定常模等方面做过大量工作,曾编制阅读、作文、写字等多种量表,以测定儿童的学习成绩。他借助测量工具,促进了对个别差异的研究,包括对双生子、同胞子女及无家族历史关系的个体的比较研究,从而论证了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有家族、成熟和环境等。
另外,他主张,学校工作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学习中要了解个别差异,消除差别上的问题,并作出有效指导。他反对自然主义教育,反对形式训练说。
因此,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西方各国学者不存在什么争议的说法是正确的。
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教,而不研究教育科学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两方面:
①关于学方面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具体地说是: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阐明学习的过程;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
②关于教方面的研究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作用过程。从教的方面看,教师要完成如下任务,引导学生弥补这些空缺:激励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呈现有组织的信息;引导学生对呈现的信息作出适当反应;对学生的反应提供反馈和纠正。
(2)教育的科学内容是教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但它不是普通心理学原理的简单应用,也不是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的简单组合,它必须具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研究方法学。
因此,认为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科学内容的观点是错误的。
4.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理由如下:
(1)在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上,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他指出:“我……寻求人类心智的发展必须服从的规律。我认为这些规律如同物质的大自然规律一样,并且确信初等教育的心理学方法,可以在这些规律中寻求可靠的思路。”
(2)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著有《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教科书》等著作。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来,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预备、呈现、联系、统合、应用。
因此,认为在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是第一个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的观点是错误的。
5.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校心理学是与教育心理学关系密切而又有许多交叉重叠的邻近心理学分支学科,但两者在研究的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是具有明确研究对象、理论及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的学科。
(2)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1945年,美国心理学会增设学校心理学分会。到60年代中期,这门学科像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一样,被公认为是一门适合持执照开业的学科。从70年代起,它在北美的一些国家以及英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等很多国家得到迅速发展。美国几乎所有学区都聘用至少获得硕士学位的心理学工作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心理学服务。90年代以来,中国不少中学也聘用心理学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咨询、学习和就业方面的指导。
因此,认为教育心理学在西方也称“学校心理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6.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其理由如下:
(1)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首先进行的是对学习的科学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①19世纪末,欧洲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利用实验、统计以及测量的方法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上的一些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派。例如,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提出,必须借助生理学、解剖学、精神病学以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儿童生活和学习进行实验研究。
②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立志于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的问题,并提出许多学习定律。他于1903年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而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于1913年~1914年出版。从此,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开始确立。
(2)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学”也要研究“教”。但对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对教学的科学研究。不同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有不同看法,有人主张重点研究“学”,有人主张重点研究“教”。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教学心理学在历史上出现。
因此,从科学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学习的科学研究先于教学的科学研究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7.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理由如下: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子教育的成功,是与他在实践中注意总结与运用哲学心理学思想分不开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书中提出的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等,都闪耀着光辉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但大多数现代心理学家都同意,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在哲学家们的论著中,人的心理被称为灵魂或精神。而科学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因此,认为科学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8.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
答: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其理由如下:
(1)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1969年,格泽尔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发表了“教育社会心理学”专论,明确提出学校与课堂是社会的体系以及社会对学习和心理能力的影响等观点,被认为是这门学科建立的里程碑。
(2)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起,教育社会心理学其学科体系渐趋完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堂中的学习集体,集体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对学生有效学习的影响;学校教育目标、准则、组织管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教育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包括相互吸引力、凝聚力等;人格特征和自我概念;有关态度、社会风尚、领导艺术、语言交流、社会模拟和社会测量等。
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中较晚出现的一个分支学科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六、问答
1.从课本以外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早已应用哲学心理学的知识从事教育工作。
答: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如下以孟子和荀子为例。
(1)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聚徒讲学,曾是著名的游士。孟子教育的成功,是与他在实践中注意总结与运用哲学心理学思想分不开的。例如,他曾向齐宣王、梁惠王等君主提出过其“仁政”主张:“制民之产”,孟轲认为,老百姓的特点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有一份固定的田产,才会有思想的稳定而安于本分;在德育心理方面,提出理想人格的形成要“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在学习心理方面,提出要“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有些至理名言流传至今。
(2)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末期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在实践中也非常注意总结与运用哲学心理学思想,例如,他提出“闻见、知、行”的完整的学习过程,对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有具体充分的论述,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此外,他还论述了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他大儒的教育目的无不闪耀着哲学心理学思想。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怎样为德、智、体三育提供哲学心理学依据的。
答:大多数现代心理学家都同意,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但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在哲学家们的论著中,人的心理被称为灵魂或精神。有人认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的《灵魂论》一书,是一本最古老的心理学论著。
(1)在人类历史上,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灵魂和生命肉体不可分的观点。《灵魂论》中说:这就是我们能把灵魂与身体是否是同一个东西这个不必要的问题完全丢开的原因:若问蜡与印在它上面的形状是否是同一个东西是同样没有意义的。
(2)从现代的观点看,亚里士多德所讲的灵魂实指生物体的机能。很明显,并不是一切生物显示同样的机能,因此,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区分为适合其相应“自然等级”的三种不同水平:
①在最低级的水平上,有营养的灵魂,为植物所具有。它有两种功能:通过营养维持个别植物,通过植物维持物种。
②动物具有一种更为复杂的容易感觉的灵魂,它除包括营养灵魂的机能外,又增加了其他机能。它们有感觉,因此有“容易感觉的灵魂”。由于感觉的结果,动物有着快乐和痛苦,所以感觉是寻找快乐或避免痛苦的欲望,感觉的结果产生了想象和记忆,欲望的结果产生了运动。
③在灵魂的最高等级上,出现了人类的灵魂,它除包容了其他低级的灵魂之外,还增加了理性认识和思维的能力。这就是理性的灵魂。
(3)为顺应这三种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实施三方面的教育。首先,人有植物的灵魂,对人体进行肉体营养和繁殖,它通过体育锻炼后,肉体不断完善起来;其次,人有动物的灵魂,人有感觉、愿望、知识,因智育而达到真理的大门;最后,人有理性的灵魂,它通过德育达到完善的境界。亚里士多德堪称把古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典范。他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的依据。
3.简述赫尔巴特及其学派是怎样把教学过程模式建立在哲学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的。
答: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是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他著有《普通教育学》和《心理学教科书》等著作。
(1)赫尔巴特接受了莱布尼兹关于灵魂单子具有活动特性的观点。同时,他也吸收了英国联想主义和当时力学中关于引力和斥力的概念来说明观念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关系,还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概念。赫尔巴特及其学派在其提出的教学过程模型中,根据其统觉理论,特别强调强调学生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统觉团在吸收有关新观念中的作用,主张教师不应只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唤起和刺激学生的统觉过程。
(2)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对教育的最大影响是,他在统觉论指导下提出教学过程的阶段论。他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
①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②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
③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
④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3)后来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
①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
②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
③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
④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
⑤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五段教学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20世纪初传入中国,对全世界中小学的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简述实验教育学派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的影响。
答:19世纪末,在实验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欧洲一些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开始利用实验、统计以及测量的方法研究儿童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上的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个实验教育学派。
(1)产生的原因
实验教育学派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及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心理科学产生很大影响。首先是自然科学应用实验以及测量的方法所获得的成就,刺激着心理科学去应用这些工具,来为本学科的发展广泛搜集必要的资料。为此,就相继出现了一系列应用实验与测量来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尝试。如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冯特于莱比锡大学创造了心理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与联想等进行实验研究,促进了心理科学的迅猛发展。
(2)影响
①实验教育学派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实验教育学主要研究:
a.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同成人身心发展的差异,使教材、教法心理学化;
b.儿童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个性禀赋的差异,使教育活动个性化;
c.儿童学习与疲劳,即儿童在完成学校及家庭作业时身心的疲劳程度,研究怎样创造在学习上费力少而收效多的条件,使学习“经济化”;
d.有关学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实验教育学的研究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了重要意义。
②著名的德国实验教育学家莫依曼与拉伊重视对儿童身心发展与改进教育方法的实验研究的思想,深深打动了欧美的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他们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实验教育运动。这对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测验与实验的应用、儿童身心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此后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
5.简述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的贡献。
答: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他立志于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的问题,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
(1)确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
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而后又发展成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大纲》,于1913年~1914年出版。从此,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开始确立。桑代克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基本立场是,把人看成一个生物的存在。他的教育心理学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2)提出许多学习定律
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验的结果,提出了许多学习定律,其中包括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并强调人类的学习尽管较动物的学习复杂,但由动物的学习所揭示的简单规律,也是人类学习的基本原则,可以用来指导和改进教学。
(3)对个别差异的研究
桑代克借助测量工具,进行个别差异研究,包括对双生子、同胞子女及无家族历史关系的个体的比较研究,从而论证了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有家族、成熟和环境等。他主张,学校工作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学习中要了解个别差异,消除差别上的问题,并作出有效指导。他反对自然主义教育,反对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这些观点支配西方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长达50年之久。
6.简述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任务的异同。
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学习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1)关于研究对象问题
①学习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和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学习的实质、类型、过程结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与学习条件等有关学习时一般性问题。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在中国,将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一提法的好处有两点:
a.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为教育中包括师生的双向活动,不仅有学生的学,也有教师的教。教育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b.便于明确区分教育心理学与学科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与教的一般心理学规律,而学科心理学研究各种学科学与教的特殊规律。
(2)关于研究任务问题
①学习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与学直接有关的心理学内容,诸如学习特征、学习过程的结构、各种学习类型的意义、学习的生理机制、学习过程的理论,以及影响学习的各种内部因素等。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是关于学方面: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阐明学习的过程;阐明有效学习的条件。二是关于教方面:教主要指中小学的教育和教学。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是从心理学观点,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7.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心理学的关系。
答: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是具有明确研究对象、理论及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的学科。而教学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心理学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1)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心理学是交叉学科却也有研究的不同偏重。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比教学心理学广,如教育心理学涉及儿童的家庭教养,此外,两者涉及的研究领域大部分是相同的,因为两者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展开的。目前二者都围绕学校中知识与技能的习得进行研究,二者已很难区分开。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该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是具有明确研究对象、理论及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的学科。
(3)教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历史上出现较晚。加涅于1969年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首次提出“教学心理学”。研究各科教学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重点阐明学习心理学原理在教师教学工作方面的应用而产生的原理、原则。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各科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的获得问题,而且包括思想、行为规范及品德的形成发展问题;不仅包括教学目标的任务分析和教学过程的认知性研究,而且也包括对教学效果评估的探讨;不仅要进行认知理论的探究,而且也要为教学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8.谈谈你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的看法。
答:当今世界上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各式各样。由于作者对教育与心理学所持的观点不同,各国的社会背景不同,因此各书对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的看法也不同,在内容上也有很大差异。
(1)教育心理学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不同的定义和三种看法:
①宽泛定义,以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1980)的提法为代表。其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以这样的观点看待教育心理学,其缺点是其研究对象难以与为教育服务的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相区分,如我们同样也可以把“学习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宽泛地定义为“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②非宽泛定义,即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探索”。在非宽泛定义中,又可分为两种不同的观点:
a.第一种观点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把教师的教学看成只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观点可以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
b.第二种观点强调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教育心理学应研究教师教的全过程。这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为代表。他虽然认为“心理学是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研究,教育心理学是对与我们如何教和学有关的那些思想和行为的研究”,但他在编写自己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时,却明显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来安排教材的。
(2)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将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这一提法的好处有两点:
①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因为教育中包括师生的双向活动,不仅有学生的学,也有教师的教。教育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②便于明确区分教育心理学与学科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学与教的一般心理学规律,而学科心理学研究各种学科学与教的特殊规律。
9.简述教育心理学学科与《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之间的关系。
答:教科书的内容来自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但在组织教科书内容时,不同作者可有不同偏好。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与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材或教科书具有密切联系,但又并非一致。一门学科的性质和研究范围是由这门学科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为该学科编写的教材总是要反映该学科的重要研究结果及其新近发展状况。所以教科书的内容来自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内容。
(2)在组织教科书内容时,不同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科有不同偏好,而使的教科书的内容有不同的偏重。通过对新近国内外出版的30多种教育心理学教材的查阅,发现因作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理解的不同,教材使用对象的不同,在体系与内容的选择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有差异才能反映不同版本的教材特色。
(3)通过比较,也能发现这些教材的共性。所有的教材,不论其体系如何安排、内容多少以及使用对象如何不同,总是可以分成三大块:
①学习者的心理,其中包括发展心理和差异心理;
②学习心理及其应用,其中包括认知与行为观和人本主义观;
③教学与课堂管理心理。
此外,大多数书以绪论章开头,而教学结果的测量评价殿后。总之某学科编写的教材总是要反映该学科的重要研究结果及其新近发展状况。教材的稳定性可以反映学科的成熟程度。这就是学科和教材密不可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