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3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07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

武汉大学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C卷)

科目代码:807

新闻部分(75分)

一、辨析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并阐述理由(共2小题,共25分)

1.(15分)自由新闻界的全部要义就在于:值得公众倾听的思想观点就让公众倾听,决定哪些思想观点值得倾听部分取决于公众,而不仅取决于主编和业主们特有的偏向。

2.(10分)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

二、简答题(共2小题,共25分)

1.(15分)请阐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2.(10分)请阐述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要求。

三、论述题(25分)

请对以下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几件轰动性的新闻事件,如邓玉娇案、“我爸是李刚”、“徐武案”、“药家鑫案”等,在这些事件的报道中,许多记者同情弱势者,站在弱势者一边,为弱势者说话,导致法庭做出有利于弱势者的判决。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对于记者角色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记者应坚持做中立、平衡的记录者和观察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受同情心或“正义感”的驱使,也不能做迎合“民意”的报道;另一些人则认为,在我国目前的转型社会,应更复杂地看待记者的职业角色问题。如法学家萧翰曾撰专文指出,在我国目前宪政法治尚未确立,权力关系极端不平衡的情形下,新闻人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公共角色应该是一种“校正性正义”,而非简单平衡报道就能够实现的正义。在操作层面上,应该超越技术性的平衡报道,始终对代表“控方”的公权力抱有警惕,媒体应该天然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去追问权力拥有的一方。记者如果坚持机械的平衡报道,往往不能够实现对公权力的约束。

请你针对上述现象阐述自己的看法。

传播部分(75分)

一、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15分)作为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际传播属于一种制度化的传播。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

2.(15分)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作用性质为大众传播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

二、论述题(共1小题,共20分)

1.(20分)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试论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三、分析题(共1小题,共25分)

1.(25分)互联网的使用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参与,这种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在个人诉求、公共意见表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请以郭美美炫富或微笑表哥等网络事件为例,对网络事件的公众参与做出分析思考。

参考答案:

武汉大学

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新闻传播学基础(C卷)

科目代码:807

新闻部分(75分)

一、辨析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并阐述理由(共2小题,共25分)

1.(15分)自由新闻界的全部要义就在于:值得公众倾听的思想观点就让公众倾听,决定哪些思想观点值得倾听部分取决于公众,而不仅取决于主编和业主们特有的偏向。

答:这种表述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背景简介:20世纪40年代,美国大众传媒的集中和垄断趋势日益加剧。出于对媒体所有者人数越来越少的担心,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于1942年邀请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一群大学教授,以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探讨大众传播界越来越多的问题。他们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展开了一项调查,其研究范围包括了当时美国的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于1947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为传媒的“社会责任论”奠基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

《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一文中,在它的第三部分——新闻自由衍生的概念中概括:与所有自由一样,新闻自由既意味着消极自由,也意味着积极自由。

(1)一个自由的新闻界不受制于任何力量,无论是政府的还是社会的,内部的还是外部的,不受强制不是不受压力。

(2)一个自由的新闻界在它的所有阶段都享有表达意见的自由。它享有实现如下新闻服务目标的自由:将自身的理想与共同体的要求结合起来,并且将现有技术运用到这种服务中去。基于这些目的,它必须全面掌握技术资源、财经力量、通向国内外信息来源的合理路径以及将信息带入全国市场的必需设备。

(3)自由新闻界必须向一切有话值得向公众诉说的人提供自由,因为自由新闻界受到珍视的基本目标是:凡是值得公众倾听的思想观点都让公众倾听。

其中最后一句:“因为自由新闻界受到珍视的基本目标是:凡是值得公众倾听的思想观点都让公众倾听。”就是本题的同义改写,自由的新闻界认为既然新闻自由不应该被无论是政府的还是社会的、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压力所控制,所以自由的新闻更不应该受控于具体的某一编辑的受众,应当努力践行,凡是值得受众知道的思想观点应该让他们知道,新闻报道不应仅由编辑们掌握,还应该听从受众的意见。

(4)受众可能是一群乌合之众的统称,他们所想要知道的,除了积极地信息之外,还有很多出于人类无限欲望的延伸信息,那么自由的新闻界在满足受众的信息接收欲望的同时,应该还有一个明确的前提:即“值得”受众知道的思想观点。

2.(10分)新闻就是用事实说话。

答:这种表述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用事实说话的含义

“用事实说话”,是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传播者的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方法。

“用事实说话”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让经过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说服力,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

“用事实说话”,寓情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了解事实信息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情况、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目的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的收受者,且具有说服力。

(2)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实体。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事实,新闻就不能存在。

事实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最初“缘起”,是新闻写作与报道的基本对象、客观动因,没有事实,新闻就不会发生。

新闻传播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事实,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都以事实为基础。在新闻传播中,事实决定观点,观点源于事实,观点要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

二、简答题(共2小题,共25分)

1.(15分)请阐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答:(1)新闻与舆论的含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2)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新闻与舆论的区别

a.新闻是媒体发布的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舆论是公众的意见。

b.新闻传播是有组织的,是自为的;舆论传播具有无序性,是自发的。

c.新闻可以反映媒体或者记者的见解,是媒体倾向的反映;舆论必须具有群众性,是大多数人的看法。

新闻与舆论的联系

a.新闻媒介即为舆论工具。

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媒介因自身的特性介入到舆论产生和作用的各个环节,构成了它与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b.新闻反映并代表舆论。

第一,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第二,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第三,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的影子。

c.新闻引发舆论。

第一,舆论形成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断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第二,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d.新闻引导舆论。

第一,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

第二,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额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媒介通过隐含的意见倾向性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立场、观点,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

2.(10分)请阐述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实践要求。

答:新闻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专业概念之一。西方国家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不仅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范,也是主要的新闻专业理念。在我国,客观性原则也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

(1)新闻客观性的基本理论

新闻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即态度上的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维护新闻客观性原则,要做到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新闻内容真实准确。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讲,客观性并不是指类似科学实验班的精确,而是记者要努力写出或作出不带个人感情并将事实和观点分开的新闻或报道。

客观性报道包含三层含义:a.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b.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的事情之外;c.记者不应该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这三层含义构成客观性报道的基本框架。

客观性报道的含义意味着对事实的尊重,对记者主观的否定。但事实上,报道的客观性从一开始就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即在实际工作中,记者在选择事实中能否真的不带偏见,能否真的抱超然态度,选择、报道事实能否和记者的价值判断完全分离?无论是对新闻工作的现状调查或从理论上分析,彻底摆脱偏见是困难的。

(2)新闻客观性的实践要求

完整(或称全面)。要把构成该事件的主要事实和盘托出,给读者完整的印象,不能有意隐瞒某些材料。西方新闻学称之为“多维的背景材料”。

平衡(或称对等)。当社会上对某一事件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或者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的情况下,报道应该让各种见解或让双方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不能在版面上(篇幅、播放时间)偏袒一方。

非感情色彩的中性语言。客观性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字像面包团一样,你可以将文字拿起来,按揉、捏制、挤压,用模子做成你所希望的形状。然而在进行客观性报道时,得剔除掉感情色彩,尽量使用中性语言。

引语的运用。它能使报道具有真实性,使读者觉得记者就在新闻现场聆听了原话或接触了消息来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更为重要的是,大量引用原文可以避免记者对某一事件的性质、意义、影响直接作出评判,避免由于判断失误造成的麻烦。

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信息概念的引进,也使客观性报道方法有了用武之地,在纯信息的新闻报道中,客观性报道将是主要的报道方法,像某些灾难性事故、突发性事件、社会上众说纷纭的某些现象、民事纠纷、某些国际新闻、经济信息等,可以让客观性报道一试身手。尤其是股市行情、期货行情、商品市场物价行情等等,都需要用客观性报道方法。

三、论述题(25分)

请对以下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几件轰动性的新闻事件,如邓玉娇案、“我爸是李刚”、“徐武案”、“药家鑫案”等,在这些事件的报道中,许多记者同情弱势者,站在弱势者一边,为弱势者说话,导致法庭做出有利于弱势者的判决。这一现象引发了业界对于记者角色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记者应坚持做中立、平衡的记录者和观察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受同情心或“正义感”的驱使,也不能做迎合“民意”的报道;另一些人则认为,在我国目前的转型社会,应更复杂地看待记者的职业角色问题。如法学家萧翰曾撰专文指出,在我国目前宪政法治尚未确立,权力关系极端不平衡的情形下,新闻人服务于公众利益的公共角色应该是一种“校正性正义”,而非简单平衡报道就能够实现的正义。在操作层面上.应该超越技术性的平衡报道,始终对代表“控方”的公权力抱有警惕,媒体应该天然地站在弱势群体一边,去追问权力拥有的一方。记者如果坚持机械的平衡报道,往往不能够实现对公权力的约束。

请你针对上述现象阐述自己的看法。

答:邓玉娇案、“我爸是李刚”、“徐武案”、“药家鑫案”等新闻事件的报道引发了业界对于记者角色的争议,媒体是否应该站在弱势群体一边,为弱势群体说话成为了学界和业界争论的焦点。若新闻媒体自身充当了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则将导致法庭作出有利于弱势者的判决,造成媒介审判。

(1)媒介审判的含义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例如,在“我爸是李刚”事件尚未调查清楚之前,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就频繁使用“官二代”等标签。

当前,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可以引导整个社会的良性进步。然而,新闻媒体监督曝光的“怪现象”却也层出不穷。不少媒体为谋求商业利益一味的搞噱头、抢卖点,打着“舆论监督”、“替天行道”的幌子发布煽情文章。

药家鑫案在审理期间,媒体的大肆宣扬和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报道似乎给案件增添了不少戏剧性的色彩,导致了社会各界的舆论动荡,同时更影响了法院的公正审判,导致了判罚加重。

(2)规避媒介审判,媒体应高度自律

在舆论引导方面,媒体的作用不仅是反映、传达,更应当是能动地做出有意义的评价。由于媒体在报道新闻和引导公众舆论时的方法不当或“越界”引导,才会出现“媒介审判” 的现象。因此,媒介在报道新闻时的舆论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媒体正确的引导舆论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舆论导向。大众传播媒介对改变和坚定受众的态度,对形成一致的看法,对提高媒介人物的知名度和媒介时间的轰动效应有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因此,传播媒介在进行舆论引导的时候要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将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

把握引导时机。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一般受众接受信息都喜欢先入为主。舆论的导向也是一样,最好是要在受众接受其他舆论影响之前给予受众先行的引导。在任何事件最先发生之时,媒体要先于公众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把最值得受众知晓的事件在第一事件告知公众。

媒体引导的真实性基础。新闻传播的质量是决定新闻舆论引导有效性的重要因素。真实的反应舆情,正确地表达公众舆论,是实施有效引导的前提。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信息部模糊、不打折,力求向舆论主体传递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信息。如果新闻媒介的报道和言论没有准确的事实和公平的判断,既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也不能指导舆论。

媒体引导的合力。当众多新闻机构形成共同意见,发出同一种声音,构成社会意见的共鸣的时候,舆论引导的效力尤其明显。不同媒体的多管齐下、相互补充和相互推动使人们容易对同一种意见产生确认感,迅速达成共识,从而主宰舆论趋势,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

新闻从业者的职责。新闻从业人员在社会中拥有巨大的特权,他们能得到比普通市民更多的新闻信息,他们能利用工作机会对社会进行评价,对新闻进行处理,对舆论进行引导,从而影响公众对事件的注意力和思考角度。

正是因为如此,新闻从业者应该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知晓服务,积极地造福公众,力求获得真理并反应真理。新闻从业者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并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舆论引导工作,才会使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取得良好的效果,从而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3)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是指记者不夹带任何主观褒贬,客观准确地反映事实发生发展的不偏不倚的新闻。它可以有效的防范新闻监督的滥用和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

新闻监督滥用的防范,不仅需要传媒高度的自律,而且需要有效的他律。传媒应当追求新闻的正当价值,而且应该注意各种价值之间的平衡,防止可能出现的价值偏向。传媒应当注意正确的舆论导向。编辑记者态度要客观,尤其是应当公平的对待当事人各方。

法律应当为传媒设定相关的舆论监督法规,只有高度的自律和有效的他律,新闻监督才会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影响。

传播学部分(75分)

一、辨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15分)作为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际传播属于一种制度化的传播。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

答:这种表述是正确的,具体分析如下:

(1)大众传播的含义。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强,并不是指大众传播没有任何互动机制,而是指这种机制较弱。例如,受众可以通过读者来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对媒介信息进行反馈,但这种反馈大多是事后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

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传媒组织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和接触,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b.没有灵活有效的反馈渠道,受众对媒介组织的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能力。

大众传播过程的单向作用性质为它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

2.(15分)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作用性质为大众传播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

答:这种表述是错误的,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1)人际传播的含义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2)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人际传播是非制度化的,并不是指它不受任何制度化因素的影响。相反,人际传播也是社会关系的体现,参与的双方虽然都是拥有独立意志的主体,但他们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相连接的;人际传播的内容,双方使用的言辞、语气、态度等,无一不是这些关系的反映。

人际传播的非制度化,主要是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在人际传播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二、论述题(共1小题,共20分)

1.(20分)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试论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答:(1)传播制度的含义

传播制度是指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传播制度中既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也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问题;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问题。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传播制度对大众传播的制约和影响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的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这种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a.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

规定所有制形式是政治控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传播体制的前提。采用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社会历史文化和传媒自身的性质也会对所有制形式的确立产生重要影响。

b.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包括对传媒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分配传播资源;对媒介活动进行多方面的监督管理等。

c.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限制或禁止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制度下是不同的,但一般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

第二,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

第三,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

第四,淫秽和非法出版物。

第五,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

d.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并不都是限制性的,积极的指导和扶持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为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过优惠政策,如降低印刷品邮费、对某些亟待发展的媒介行业实行免税制或津贴制等。

各种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对传播媒介的控制。

a.国家和政府对传播媒介的控制属于直接的制度控制,但从对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的角度而言,国家和政府的控制并不是唯一的控制,还存在着种种社会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由于这些控制也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的,因此也带有明显的制度性因素。

b.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各阶层、政党或团体都拥有创办自己的媒介的平等权利。这些社会群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媒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作为能动的主体在我国的大众传播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除了垄断资本和少数大利益集团外,一般社会群体的传播权利是不能得到保障的,传播媒介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垄断资本手中。垄断资本控制传播事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以强大的资本做后盾成立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对大众传播事业的主要部分实行垄断。

第二,通过他们控制的议会党团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公营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干预。

第三,通过提供广告或赞助来间接地控制和影响其他中小媒介的活动。因此,垄断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事业的最大特征,特别是在工业资本、银行资本和媒介资本。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许多传播内容,如报道的新闻或传播的信息是否真实、刊登的广告是否可靠、提供的文化和娱乐内容是否健康有益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利益。因此,广大受众对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的正当权利。

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控制的手段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a.个人的信息反馈。

即以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批评或抗议。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受众监督方式。

b.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c.诉诸法律手段。

如果媒介提供的虚假报道或广告直接损害了受众的实际利益,或媒介内容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或隐私权等,公民可以向法律机构提起诉讼,要求对传播媒介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和补偿自己的损失。

d.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大多数传媒机构都有经营目的,发行量和收视率是它们的生命线。对那些性质恶劣的媒介或信息产品,受众可以采取拒买、拒看、拒听行动,这也是受众对媒介活动发挥控制影响的最后手段。

总言之,媒介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不仅包含着国家和政府与媒介的关系、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与媒介的关系、广大受众与媒介的关系,而且包含了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竞争与秩序、生产与消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各种复杂的矛盾。大众传播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这些不同,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社会对上述关系和矛盾性质的认识上的区别以及处理、解决方式上的差异。

三、分析题(共1小题,共25分)

1.(25分)互联网的使用提供了一种交互式的参与,这种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在个人诉求、公共意见表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请以郭美美炫富或微笑表哥等网络事件为例,对网络事件的公众参与做出分析思考。

答:2011年6月20日,一个昵称为郭美美baby的网民在新浪微博上公开炫富,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且拥有不少名表名包,而年仅20岁的她微博认证的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从而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进而引发民众对红十字会乃至整个中国慈善事业的质疑,郭美美和红十字会虽然不断回应,公众的质疑却始终未能消除 据统计,郭美美事件的搜索次数超过120万次,关注的线民超过8000万,新闻2.6万次,成为特级舆情事件,事件的搜索量与关注网民数都达到历史新高。郭美美事件中网民的参与热情空前,公众参与推动了事件的进程。

(1)受众参与理论的含义

受众参与理论概述

受众参与理论渊源于美国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的一种受众理论。最早明确地提出这一尖锐问题的是美国学者巴伦。他在《对报刊的参与权利》(1967)一文中指出,为了维护受众的表现自由,保障他们参与和使用传播媒介的权利,宪法第一修正案必须承认公民对传播媒介的参与权。

受众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

a.大众传播媒介应是公众的讲坛,而不是少数人的传声筒。

b.公民及其团体既是讯息的接受者,又是讯息的传播者。

c.时代在发展,受众在变化,许多人已不满足消极地当一名接受者,一种试图积极参与报刊的编写、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演播的自我表现欲望正在增长。

d.让受众参与传播,正是为了让他们积极接受传播,因为,人们对于他们亲身积极参与形成的观点,要比他们被动地从别人那里得到的观点容易接受得多,且不易改变。

e.参与传播也是受众表达权、反论权的具体体现。

(2)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参与

网络传播中受众的特性

受众是指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和受传者,即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网络受众与传统的纸质媒体或电子媒体的受众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自身的特性:

a.受众身份的双重性:传受主体

传统媒体传播呈现一种明显的单向流动性,媒体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不但可以自由地选择接受需要的信息,而且可以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同时,受众还可以充当发布信息的传者。网络是一种强调个性的传播媒介,它打破传统的传播媒介中受众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得传受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个特性让每一个个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郭美美事件中,网民通过微博转发、评论等形式参与事件传播,甚至通过自己的搜索和验证,提供了许多线索和内幕。

b.受众身份的隐匿性:未知主体

网络传播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的虚拟性。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受众的身份可以是隐匿的,这种其传播活动很少受到限制。但隐匿性也为网络传播参与者的造假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一些无法考证的传闻、流言、诽谤、虚假信息等充斥网络,形成了大量网络污垢信息。

c.受众身份的互动性:交互主体

网络媒体打破了过去由信息传播者单向传播信息的格局,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受众可以在网络这一平台上进行即时的互动和交流反馈。

受众参与网络事件的原因

a.受众自身的原因

第一,传播本能以及对传播权利的渴望是受众参与网络事件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传递信息是生物体得以保持自身与外界信息畅通,获得安全感的一种生物本能。

第二,传播还是一种权利,话语权是当下被认为的一种重要权利。此前,传播的权利都集中在精英手中,平民大众从来都鲜有掌握大众传播的权利。之前话语权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受众对于传播权利的渴望与向往,他们希望有更多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郭美美事件中的爆料者完全是自发的,他们参与事件的搜索和传播完全是出于正义感或对真相的渴求,他们的实践证明,微博时代,网民已经开始自觉揭露黑幕,加入到舆论监督过程中。

b.社会学原因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人是群居性的动物,对新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寻求是受众参与动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受众积极参与网络事件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受众渴望获得传播权利、渴望在大众传媒上展现自己的内心驱动、寻求新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外在体现。

c.媒介原因

网络事件的传播载体是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支撑的,网络强大的开放性、互动性、平等性等传播特点,使其成为个人表达的有力武器,受众只要通过网络即能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即时交流,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因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模糊不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断缩小,直至最终消失不见。

d.文化原因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随着经济、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根植于市场经济沃土而成长的大众文化早已壮大为与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并驾齐驱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影响了人们和社会的发展面貌。

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以网络为传播平台的网络事件的传播彻底将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传统的文化结构和秩序被打破,大众的热情被点燃。

受众参与网络事件的影响

受众通过参与网络事件的传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意愿,使得网络事件变为一种话语力量、舆论力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这一点看,受众参与网络事件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a.积极影响

第一,在网络媒体的环境下,依托新技术的强大互动性、平等性和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使得以网络为传播平台的事件成为受众表达自我、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通道,话语垄断权被打破,形成新的反映舆论、交流观点的公共空间。受众通过参与网络事件的传播,实现自身话语权利的扩展,从而获得更多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政治、文化资源,扩大个人权利的空间。

第二,由受众参与推动网络事件的发展进程,从而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中,在我国已形成一种较普遍的现象。

第三,受众通过参与网络事件传播,介入其讨论,迫使事件向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进而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使得自身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权利得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中国民主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受众参与网络事件的传播具有很大的民主化意义。

b.消极影响

第一,群体极化——受众参与网络事件的非理性化。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认为,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在商议之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这即是群体极化效应。

通过群体讨论,无论最初的意见正确与否,其观点都会被强化,使得原本温和的观点取向变得强烈,甚至是偏向极端。传播学经典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勒庞的“群盲心理”理论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在网络传播时代,每个人都是发言者,网络事件的开放性传播环境为持有相同意见的人们聚集和相互影响创造了条件。依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人们普遍具有从众的倾向。在网络事件传播中,数量庞大的人群通过网络很容易卷入到关于事件的讨论中,个体的观点行为被大众群体所影响,造成意见的趋同,从而使个体的观点意见能量被聚合在一起形成意见群体能量,通过能量的聚合而最终走向极端化的倾向,并对现实社会生活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