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641新闻传播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海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41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不同内涵
2.新闻传播效果的多种界定
3.大众媒介信息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尼斯媒介理论。
2.行为主义理论。
3.简述调查新闻学起源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三、论述题(要求每个论述要拟一个标题,结合实例)
1.自媒体环境生态下西方批判学派的启迪。
2.结合新闻舆论监督谈谈“把权利放在笼子里”。
参考答案:
上海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41新闻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价值不同内涵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璜。1918年,他在《新闻学大意》(发表于《东方杂志》)中,设专章论述“新闻的价值”。
2.新闻传播效果的多种界定
答: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是指新闻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它具有双重含义:①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说服性传播是指通过劝说或宣传来使受传者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活动,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②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3.大众媒介信息
答:大众媒介信息是指通过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大众媒介信息从属于一般的信息范畴,具有一般信息的共同特征:共享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等。
大众媒介信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研究需要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种类。(1)依据信息的内容特征,可以将传播中的信息分为: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教育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2)依据信息的活动状态,可以将进入媒介的信息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3)依据符号的载体特点,可以将媒介信息分为文字信息、声音信息、图像信息。(4)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看,如果要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地方特色和报道范围,可以把所传播的信息分为:地方信息、外地信息、中央信息、国际信息。(5)倘若要分析新闻媒介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则可以将其中的信息分为批评性信息息与非批评性信息。(6)假如要研究大众媒介如何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情况,则又可以将所传播的信息分为:积极消息、消极信息、中性信息。
二、简答题
1.简述英尼斯媒介理论。
答:(1)英尼斯概况
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加拿大影响力最深远的传播学者之一,媒介生态学的开创者,其对传播的研究的影响,不仅在于他对媒介决定论的论述,更在于他在传播学说中开创性的引进了精确的定量性的研究方法,以动态的历史眼光考察传播技术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联系。他和他的学生马歇尔·麦克卢汉以及其他一些追随者一起被称为“多伦多学派”而被传播得很远。
(2)英尼斯媒介理论
①媒介偏倚论
媒介的时间偏倚(time bias)和空间偏倚(space bias)的特性。
前者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较适于克服时间的障碍,较能长久保存。后者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的媒介,如纸草纸、白报纸等,较适于克服空间的障碍。任何传播媒介若不具有长久保持的特性来控制时间,便会具有便于运送的特点来控制空间,二者必居其一。
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向质地较轻、由偏倚时间向偏倚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
②传播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就这两类媒介同权力结构的关系而言,英尼斯认为,“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有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的贸易,有助于帝国的扩张,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
英尼斯认为,任何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能够改变社会体制的形态,常常转移权力中心。社会权力的竞争离不开寻求新的传播技术形式的竞争。于是,英尼斯就将控制媒介行为视为行使社会和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
英尼斯还探讨了媒介的时空偏向性两者之间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认为,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或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的机制。
2.行为主义理论。
答:(1)行为主义理论的概念
行为主义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2)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3)行为主义的主张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内省不是客观的方法,用内省法所得到的意识经验,更非客观资料。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①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②构成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③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④经由对动物和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像此种纯粹以“客观的客观”为标准的行为主义取向,也被人称为激进行为主义。
(4)早期的行为主义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5)后期行为主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3.简述调查新闻学起源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答:(1)调查新闻学的含义
调查新闻学是指以揭示试图被隐藏的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调查新闻学从如下的假设出发展开新闻采写活动:某些事实或真相对公众而言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而某些个人和组织试图隐瞒这些事实或真相,记者的工作就是揭示其中的事实或真相。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峙状态时调查新闻学的突出特色。
调查新闻学是西方新闻学派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水门事件”后,特别是《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合著的《总统的全班人马》一书出版之后,在美国新闻界广为流行。
(2)调查新闻学的主张
调查新闻学的拥护者把自己看作是本世纪二十年代的“掏粪者”的信徒,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有西摩·赫什、斯通、麦克威廉斯和专栏作家杰克·安德森、汤姆·怀特赛德等人。他们力图揭发个人和团体的形形色色的营私舞弊,揭露各种违反法律和不道德想行为;而犯罪者千方百计设法掩盖自己的行为,逃避社会舆论的谴责。调查性报道就是对被隐瞒的丑闻所进行的公开报道,往往涉及政府官员、政客、联合公司与政治团体的头目。
(3)调查新闻学的工作
新闻工作者在采写这类问题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与秘密警察进行调查的方法相似,这也就是新闻学中的这一流派被称为“调查新闻学”的缘故。美国已经有相当一大批介绍这一流派主要实践者的书籍,这些书籍探讨了“调查新闻学”的理论原理。
美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写作的一个流派,起源于本世纪初的揭丑报道。新闻工作者为了揭露和报道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不得不采取类似秘密警察进行调查时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他们所采写的报道被称为调查报道,研究这些报道的方法和原则的理论,被称为调查新闻学。这一流派在美国水门事件发生的70年代得到了大发展,特别是在《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写的揭露水门事件的《总统的全班人马》出版后,这一术语和这种写作手法更为流行。
(4)调查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就是深度报道的形式。
中国现代深度报道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当一种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取代一种旧的社会运行机制的时候,各式矛盾的碰撞、新旧势力的角逐、不同观念的交锋都出现在这个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变革时代,一个需要对眼前发生的种种前所未见的事情进行调查研究、进行说明解释、进行分析预测的时代到来了。大量深度报道作品在这时开始面世,其题材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这些作品重要的共同特征是,关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出现的缘由,解释问题对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这些作品的醒目精神标志。
三、论述题(要求每个论述要拟一个标题,结合实例)
1.自媒体环境生态下西方批判学派的启迪。
答:
自媒体时代的逆袭
(1)批判学派的由来及其立场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1923年,欧洲一部分学者在德国的法兰克福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M.霍克海默、H.马尔库塞、T.W.阿多诺等人。
批判学者则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在本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英国广播大学的学者们对批判学派的社会观曾经做了如下概括: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阶级支配的社会。大众传媒是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一环,它们越来越集中于垄断资本手中并为其利益服务。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专业工作者在沉浸在“自治”幻想中的同时,不断接受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价值规范的熏陶,有着越来越被其同化的倾向。大众传播媒介在总体上是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中转传播站。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大众传播的受众时时想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却无法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无法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相抗衡。
(2)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
①政治经济学派
该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若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则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②文化研究学派
“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解释其意义的过程。
第三,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meaning system)结合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
第四,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却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批判学派的学者继承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观点,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支配阶级不再主要依靠国家、军队、法院等“强制装置”,而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霸权装置”来维护自身利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制度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一。大众传媒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和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的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其目的是操作形成“同意”或“社会合意”,但这归根结底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合意”,因为它掩盖了阶级支配的实质。
④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哈贝马斯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他认为,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这一合理化过程不仅带来了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的扩大,而且也强化了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哈贝马斯反对导致人的异化的片面追求“工具合理性”的立场,提倡“综合的合理性”,即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
(3)自媒体环境生态下西方批判学派的启迪
自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自媒体包括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空间、人人网、Facebook等。它具有平民化、个性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传播迅速,良莠不齐,可信度低,相关法律不规范等特点。
自媒体环境生态下,受众突破了“无法拥有自己的传播工具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无法与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相抗衡”的限制,可以通过自媒体的平台发表自己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主张和看法。同时大众传媒虽然仍旧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工具,但其作为“霸权装置”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效在人人都能发声的自媒体时代有所降低。大众传媒在操作形成“同意”或“社会合意”方面也不能自如,自媒体正在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譬如网络反腐、网络草根意见领袖的出现等,都实现了自媒体时代话语权和监督权的逆袭。
2.结合新闻舆论监督谈谈“把权利放在笼子里”。
答:
雷霆下的阳光
——严格监督是硬道理
反腐败制度严密、刚性是基石,但再细密的制度之网,也需要有人严格监管。“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制度之时,建立制度是硬道理;有了制度之后,严格监管就是硬道理。当前,务必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制度反腐和法治推动,用不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取信于民。
(1)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当前反腐败的斗争依然严峻,必须保持高压态势,不断加大打击力度,“苍蝇”、“老虎”一起打。第一,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不论涉及谁、涉及哪些部门,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进一步把查办案件放在突出位置,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腐败犯罪案件,严重损害群众合法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人身权利的案件,发生在组织人事、行政执法、司法和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案件。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腐败犯罪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完善反腐举报机制,加强线索集中管理、不立案线索事后审查,健全案件分级管辖、指定异地管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等制度,完善国(境)外办案合作和防逃追逃追赃机制。第二,突出查办重点,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包括“三农”、教育、就业、住房、水利、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医疗医药、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第三,切实加大惩治影响党和国家大局,危害改革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稳定的腐败犯罪工作力度。以保障和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主线,严肃查处滥用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犯罪案件。
(2)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综合治理、注重预防的方针。第一,加强重大典型案件剖析和发案情况分析,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进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结合办案开展犯罪分析,查明发案原因、症结,把握案件特点、规律,研究区域、行业、职务犯罪状况,了解变化趋势。进一步抓住公共投资的重点领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积极预防产业转型升级、公共资源出让、国有资产管理、城镇化建设、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铁路建设等领域的腐败犯罪。探索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开展预防工作,探索在重点单位或项目、专题进行挂牌督办,进一步提高预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第二,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体系,建立腐败犯罪记录和查询制度。最高人民检察院已成立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中心,完成了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查询网络对接,实现了全国范围内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的本地查询。检察机关还将改进查询方式,推进与社会诚信管理系统的联网对接,进一步建立腐败犯罪记录和查询制度,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廉洁准入制度的健全完善做出积极贡献。第三,加强警示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腐败犯罪的成因和条件相当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控对策,把警示教育、文化熏陶、道德自律、制度约束和刑事惩罚等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犯罪。
(3)注重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第一,更加注重源头治理。针对腐败犯罪的特点、规律和原因、条件,深入研究带有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等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促进建立健全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促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促进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和防治腐败的法治推行。完善和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年度报告制度,加强和完善专题报告和预防建议制度,特别要针对办案中反映出的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一个时期重点领域和行业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情况,深入开展预防调查,向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提出专题报告,或向有关机构提出预防建议,为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建言献策。第二,积极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更加注重各相关部门的联系配合。加强相关行政机关、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协调、督促、帮助各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完善预防腐败犯罪的内控机制。把预防措施落实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岗位,形成以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防控网络。把预防腐败犯罪措施融入相关单位的权力运行、经济运营、工作制度、流程管理之中,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加强腐败犯罪风险源点监视、评估、防控机制和预测预警机制建设,探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腐败犯罪发案规律趋势的分析、研判和预防。第三,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动员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监督,促进权力的规范运行,遏制和减少职务犯罪等腐败犯罪。大力宣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法律政策,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加强监督、踊跃举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监督。
(4)加强社会主义廉政法制建设,用制度遏制腐败,保障反腐的长期性。第一,通过立法构建制度。一是制定《反腐败法》,将反腐败工作转向治本为主,突出预防功能,让社会各界自觉抵制和消除“潜规则”使反腐败工作体制化、机制化、法制化。二是清理规范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消除法律之间的冲突,补充法律上的空白,使《反腐败法》确立的相关反腐基本制度具体化,形成反腐败法律的有机整体。第二,依靠法治运行制度。明确反腐机构的执法流程,规定启动、变更、终止程序的主体和条件,完善反腐执法的监督制度,明确法律责任,保障反腐败工作的公正性、公开性和公平性。第三,通过保障落实制度。明确反腐机构的职权范围、执法措施、手段,同时要保障反腐对象的人权,完善权利救济制度。
(5)严格执行现有制度,加大制度和社会管理方式创新,保证反腐的稳步推进。第一,执行好现有制度。我国已有很多成熟的制度,但由于执行力不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财产公示制度、金融实名制度、离任审计制度、集中采购制度等。应全面落实现有的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确实做到令行禁止,进一步扩大反腐成效。第二,谋划好制度创新。简单的拿来主义,并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借鉴反腐经验,必须要经过实验。实验成功的制度和措施,必须全面推动实施,让其尽快转化成反腐的实际效力。同时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积极探索新的制度和措施。第三,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充分保障人民监督政府的各项权力,进一步扩大社会力量监督公权力的渠道,铲除腐败生存的土壤。
(6)积极推动反腐败社会化建设,扩大反腐成效。我国的反腐体制是我们党历经多年探索,集多年反腐经验和教训探索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反腐之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反腐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我们只能采用专业机构反腐与社会化反腐相结合的多元化反腐体制,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地取得反腐的成功。第一,进一步增强反腐机构间的协调配合。明确各机构间的职能定位,规范腐败案件的启动、移交和查证机制,依法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更好地发挥现有体制的威力。第二,引导和规范社会化反腐的正能量。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同时,加强网络监督的立法,规范网络反腐。第三,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反腐的国际化。《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国际反腐败合作的基本法律指南。我国在积极参与实施国际公约的同时,应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打击涉外腐败犯罪,并完善国内法律,为反腐的国际合作提供法律基础。同时,必须加大反腐的对外宣传力度,客观宣传我国反腐倡廉的工作及成绩,消除国际上对中国的偏见、误解及恶意抨击,形成有利于我国反腐的国际舆论环境。
“把权力放在笼子里”是近年来反腐工作的标志性口号。而制度的不断健全,是将权力关进笼子的前提。制度的持续发威,是约束住权力的手段。但应该看到,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制度虚置现象,比如“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 纵览那些落马的官员,无论大贪还是小贪,其最突出的共性就是他们根本不把制度放在眼里,不是尊重制度而是践踏制度,不是主动接受监督而是破坏监督,当民众监督他们时,他们恼羞成怒,打击报复监督者。这不是制度本身的错,而是执行制度不力的问题。还应看到,在不少时候,公众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等权利并未不打折扣地实现。面对现状,新闻媒体要发挥社会公器的作用,针对此种制度疲软以及公众舆论监督权得不到保障的不良现象发声,通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在社会上形成反对贪腐的“合意”,引导舆论给制度违背者和建设者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