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4.1 复习笔记

一、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羧基中的羟基被-X,,—OR,—NH2(或—NHR、—NR2)置换后产生羧酸衍生物,包括酰卤(acylhalide)、酸酐(acid anhydride)、酯(ester)、酰胺(amide)。

1.酰胺中的C—N键较胺中的C—N键短,主要因为:

(1)酰胺与胺中C—N键的碳分别采用是sp2与sp3杂化轨道与氮成键,前者杂化轨道中的s成分比后者多;

(2)羰基与氨基的氮共轭,从而使C—N键具有某些双键的性质。

2.由于共轭作用,酯基中的C—O键也比醇中的C—O键短。

3.酰氯中C—Cl键比氯代烷中的C—Cl键长,这是因为氯在酰氯中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远远强于与羰基的共轭效应。

4.这种具有相反电荷的偶极结构在羧酸衍生物中的重要性:酰胺>酯>酰氯。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低级酰氯与酸酐是有刺鼻气味的液体,高级的为固体;酰氯与酸酐不溶于水,低级的遇水分解。

2.低级酯具有芳香的气味,存在于水果中,可用作香料;十四碳酸以下的甲酯、乙酯均为液体,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3.酰胺除甲酰胺外,均是固体,脂肪族的 N-取代酰胺常为液体,低级的酰胺可溶于水。

酸酐与酰胺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酰氯和酯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低。

这些羧酸衍生物都可溶于有机溶剂,而乙酸乙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大量用于油漆。

三、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1.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酰基碳上的一个基团被亲核试剂所取代:

碱催化的反应机理:

四面体中间体

反应分为两步:

a.羰基碳上亲核加成,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四面体中间体(tetrahedral intermediate)。

b.消除一个负离子。消除反应决定于离去基团的性质,越易离去的基团,反应越易发生。

在羧酸衍生物中,基团离去能力的次序是:

酸催化的反应机理:

a.羰基氧的质子化(protonation)。酸的作用就是通过羰基氧的质子化,使氧带有正电荷,从而吸引羰基碳上的电子,使碳更具正电性。

b.亲核试剂对活化的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得到四面体中间体。

c.发生消除反应生成产物。

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的反应性顺序:

(2)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形成羧酸

酰卤的水解

水解速率很快;分子量过大时,因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故反应速率很慢。酰卤由羧酸合成,因此水解反应用处很少。

酸酐的水解

选择合适的溶剂使酸酐溶于水成均相,或加热使成均相,水解易进行。

酰胺的水解

酰胺在酸或碱催化下可以水解为酸和氨(或胺);

需要强酸或强碱以及比较长时间的加热回流:

a.酸催化时,使酰胺的羰基质子化,中和平衡体系中产生的氨或胺,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

b.碱催化时OH-进攻羰基碳,同时将形成的羧酸中和成盐。

c.可用于鉴定酰胺:通过酰胺水解,根据所得羧酸及氨(或胺),来判断酰胺的结构。

d.有些酰胺有空间位阻,较难水解,可用亚硝酸处理。

腈的水解

腈在酸或碱作用下加热,可水解为羧酸;

控制反应条件,腈水解为酰胺:

酯的水解

该反应为酯化反应的逆反应,常用碱作催化剂。

酯水解的反应机理

a.碱性水解

CH3COOC2H5+NaOHCH3COONa+C2H5OH

机理为亲核加成一消除(nucleophilic addition-elimination mechanism):

OH-先进攻酯羰基碳发生亲核加成,形成四面体中间体;然后消除OR′。这两步反应均是可逆的,在四面体中间体上消除OH-,得回原来的酯;消除-OR’,可以得羧酸。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的羧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从而移动了平衡。

酯在碱性水解时,发生了酰氧键(acyl-oxygen bond)断裂。

酯的碱性水解是按四面体中间体机理进行的。

羧基的α碳上存在吸电子基团或羰基附近空间位阻小,都使反应速率加快。

b.酯的酸性水解

酸催化水解是酰氧键断裂:

在酸水解反应中,极性基团对水解速率的影响不如在碱水解中大;空间位阻影响酯的水解,基团的空阻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上述的酸催化酰氧键断裂机理适用于1°醇酯和2°醇酯的酸性水解。

c.3°醇酯的酸性水解机理

按烷氧键(alkyl—oxygen bond)断裂的机理进行的:

这是一个SN1过程,中间首先形成碳正离子而放出羧酸,碳正离子再与水结合成醇。

可根据酯的水解反应产物分析酯的结构。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活性次序是:酰氯>酸酐>酯>酰胺

(3)羧酸衍生物的醇解——形成酯

酰卤的醇解

用羧酸经过酰氯再与醇反应成酯;

对于三级醇或酚,在氢氧化钠或三级胺如吡啶、三乙胺、二甲苯胺等存在下反应,碱的功能是中和产生的酸。

酸酐的醇解

a.酸酐醇解产生一分子酯和一分子酸,是常用的酰化试剂(acylation agent)。

b.环状酸酐(cyclic acid anhydride)醇解,可以得到分子内具有酯基的酸,用酸催化才能进行:

酯的醇解

酯中的OR′被另一个醇的OR′′置换,称为酯的醇解;

反应需在酸(盐酸、硫酸或对甲苯磺酸等)或碱(烷氧负离子)催化下进行:

也称为酯交换反应(ester exchange)。

a.将一种低沸点醇的酯转为一种高沸点醇的酯:

b.二酯化合物的选择性水解:

c.合成涤纶:

酰胺的醇解

酰胺在酸性条件下醇解为酯,或用少量醇钠在碱性条件下催化醇解。

腈的醇解

腈在酸性条件下(如盐酸、硫酸)用醇处理,也可得到羧酸酯:

(4)羧酸衍生物的氨(胺)解——形成酰胺

酰卤的氨(胺)解

酰氯很容易与氨、一级胺或二级胺反应形成酰胺:

酰氯与胺反应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常用的碱有氢氧化钠、吡啶、三乙胺、N,N—二甲苯胺等;

酰化(acylation)反应最常用的酰化试剂是苯甲酰氯与乙酰氯;

对于芳香酰氯与α碳上有位阻的脂肪酰氯,可以在NaOH的水溶液中进行反应。

酸酐的氨(胺)解

常用的酸酐是乙酸酐,与乙酰氯相比,乙酸酐不易水解。

a.对于易溶于水的反应物,氨(胺)解可以在水中进行:

b.环状酸酐与氨反应,开环得到酰胺酸(amic acid):

c.在高温下进行,产物是酰亚胺(imide)。

d.酸酐与胺反应

主要用于各种胺特别是芳香一级胺或二级胺的乙酰化;反应可以在中性条件下或在小量酸或碱催化下进行。

酯的氨(胺)解

酯可以与氨或胺反应形成酰胺。它们作为亲核试剂,进攻酯羰基碳。

肼和羟氨等胺的衍生物能与酯发生反应:

酰胺的氨(胺)解

酰胺与氨(胺)反应,可以生成一个新的酰胺和一个新的胺:

2.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1)反应历程:

(2)酰卤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

与格氏试剂、有机锂化合物反应

主要得三级醇,酮的产率很低,若用2mol以上的格氏试剂,主要产物为三级醇:

a.低温抑制格氏试剂与酮的反应,通过控制格氏试剂的量,可得酮:

b.有空间位阻的反应物得到酮,产率很高

与有机镉化合物反应

易与酰氯反应,与酮反应很慢。合成酮酯(ketonic ester),可以在分子中接长碳链并保存反应性活泼的酯基:

注:有机镉试剂毒性很大。

与二烷基铜锂反应

该试剂常用于从酰氯合成酮,产率很高。

(3)酯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酯与格氏试剂反应得醇,反应消耗两倍摩尔量的格氏试剂;

对于有空间位阻的酯(α氢被取代),反应能停留在酮的阶段:

(4)其它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二元酸的酸酐与格氏试剂反应用来制备酮酸(ketonic acid):

腈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酮

3.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1)用催化氢化法还原

酯可以被催化氢解为两分子醇:

应用于催化氢解植物油和脂肪(fat),以取得长链醇类。

苯基在催化氢解过程中保持不变:

酰胺还原需用特殊的催化剂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腈用催化氢化法还原成一级胺:

(2)用金属氢化物还原

常用的金属氢化物(metal hydride)有氢化铝锂、硼氢化锂和硼氢化钠。

氢化铝锂的还原能力最强,适用于各种羧酸衍生物的还原;硼氢化锂的还原能力比硼氢化钠略强。酯能被氢化铝锂和硼氢化锂还原为一级醇。

一级酰胺(primary amide,);二级酰胺(secondary amide,);可被氢化铝锂还原为一级、二级胺:

腈用LiAlH4还原得一级胺:

(3)酯用金属钠还原

Bouveault—Blanc还原

用金属钠-醇还原酯得一级醇,称为Bouveault—Blanc(鲍维特一勃朗克)还原:

酮醇缩合

脂肪酸酯和金属钠在乙醚或甲苯、二甲苯中,在纯氮气流存在下剧烈搅拌和回流,发生双分子还原,得α—羟基酮(也叫酮醇)。

4.酰卤的α氢卤代

羧酸的α卤代反应是通过少量酰卤进行的。

在二元羧酸的衍生物只引入一个溴的方法:

(1)将二元羧酸单酯用亚硫酰氯处理,将羧基转为酰氯。

(2)用一分子溴反应,酰氯的α氢原子被溴取代后,通过酰卤的醇解再转变为α一溴代二元酸二酯。

例如α-溴代己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如下所示:

酰卤的α氢比酯的α氢更活泼。

5.酰亚胺的酸性

酰亚胺氮上的氢具有一定的酸性,用pKa值来衡量其酸性的强弱:

(1)与碱发生成盐反应:

(2)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N-溴代丁二酰亚胺是一个重要的溴化试剂,可用于烯类化合物的α位溴代。

6.烯酮的反应

含有结构的化合物称为烯酮(olefine ketone)。

烯酮由于含有聚积的双键,化学性质十分活泼:

(1)羰基的加成

烯酮的两个π键易于打开。加成时,总是氢加在氧上,另一部分加在碳上,生成的烯醇经互变异构就得羧酸衍生物。

烯酮是一个很理想的乙酰基化试剂(acetylating agent)。

烯酮可以和格氏试剂发生反应,生成酮:

(2)与甲醛反应   烯酮二聚

烯酮与甲醛反应可形成β—丙内酯(β-propanolactone):

乙烯酮在合适的条件下二聚生成二乙烯酮。加热又重新分解为乙烯酮。

二乙烯酮

β-丙内酯在中性、弱酸性介质中,经SN2反应,发生烷氧键断裂生成β取代羧酸。例如:

在碱性或强酸性介质中,经加成-消除机理,发生酰氧键断裂开环,生成β取代的羧酸衍生物。例如:

二乙烯酮由于β碳用双键与亚甲基相连,使亲核试剂难于进攻β碳,主要发生酰氧键断裂。例如:

产物乙酰乙酸乙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3)光分解反应

烯酮在光作用下,分解产生亚甲基卡宾:

7.Reformatsky反应

醛或酮与α-溴代酸酯和锌在惰性溶剂中相互作用,得到β-羟基酸酯的反应。

(1-羟环己基)乙酸乙酯

2-甲基-3-苯基-3-羟基丙酸乙酯

反应机理为:

反应不能用镁代替锌。

β-羟基酸酯很易失水生成α,β-不饱和酯(α,β-unsaturated ester),如:

8.酯的热裂

(1)酯在400~500℃的高温进行裂解,产生烯和相应羧酸的反应称为酯的热裂。

反应机理为:

这是一个分子内通过环状过渡态的消除反应,分子的反应构象处于重叠式,被消除的酰氧基与β氢原子是同时离开的,并处于同一侧,故称为顺式消除(ciselimination)。

如果羧酸酯有两种β氢,可以得到两种消除产物,其中以酸性大、位阻小的β氢被消除为主要产物。

如果被消除的β位有两个氢,以E型产物为主要产物。

制备末端烯烃(end alkene)

酯热裂是通过一个环状过渡态完成的,不会产生重排产物,用来制备具有环外双键的烯烃。例如:

(2)黄原酸酯的热裂

将黄原酸酯加热到l00~200℃即发生热分解生成烯烃。该反应称为Chugaev(秋加叶夫)反应,例如:

反应机理为:

四、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1.酰卤的制备

酰卤是用羧酸和无机酰卤反应来制备的。

(1)酰氯

酰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用亚硫酰氯(thionyl chloride)、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与羧酸反应而得。如

沸点98~102℃   沸点200℃

沸点l96℃   沸点107℃

常用的试剂是亚硫酰氯,反应条件温和,在室温或稍加热即可反应。

羧酸与亚硫酰氯反应过程如下所示,氯负离子“内返”形成酰氯。

(2)酰溴常用三溴化磷(沸点l73℃)为卤化试剂来制备。

2.酸酐和烯酮的制备

(1)酸酐的制备

用干燥的羧酸钠盐与酰氯反应

羧酸失水

羧酸(除甲酸外)均可失水形成酸酐。

   苯甲酸酐(苯酐)74%

可制备比乙酸沸点高的酸酐,反应中的乙酸酐实际上是一个去水剂。二元酸通过此法可合成环状酸酐,产物水常用共沸法或真空蒸馏法除去。

五元、六元环状酸酐常用此法制备。例如:

芳烃氧化

苯在高温及V2O5催化下氧化为顺丁烯二酸酐,邻二甲苯可氧化为邻苯二甲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75%

乙酸酐(醋酐)的工业制法

用乙酸与乙烯酮反应来制备:

(2)烯酮的制备

烯酮一般是用α-溴代酰溴和锌粉共热,通过Elcb消除失去两个溴原子后得到的。

用酰卤在碱的作用下消除卤化氢来制备。

α-重氮羰基化合物经Wolff重排制备烯酮。

在工业上,乙烯酮通过丙酮或乙酸的热裂(pyrolysis)来制备。

热裂反应是按自由基机理进行的。由丙酮裂解制备乙烯酮的机理如下所示:

3.酯的制备

羧酸与重氮甲烷反应可用来制备羧酸甲酯。

反应机理如下:

羧酸与烯、炔的加成也能用来制备酯,例如:

4.酰胺和腈的制备

(1)酰胺的制备

酰胺可以通过腈的控制水解或铵盐的部分失水来制备:

(2)腈的制备

卤代烷与氰化钾(钠)反应制备腈:

RX+NaCNRCN+NaX

实验室中,酰胺失水制得腈。通常的失水剂是五氧化二磷、三氯氧化磷、亚硫酰氯等。

五、油脂  蜡  碳酸的衍生物

1.油脂

油脂的水解亦称为皂化作用:

油脂  十个碳以上的羧酸钠盐

(1)脂肪酸

天然油脂水解后的脂肪酸是各种酸的混合物。饱和酸最多的是C12~C18酸,动物脂肪如猪油及牛油中含有大量软脂酸(palmitic acid)及硬脂酸(stearic acid)。奶油中含有丁酸。

油脂中含有的不饱和酸均大于C10,最重要的是十八个碳原子的酸,分布最广的是油酸(oleic acid),它是橄榄油的主要成分。

(2)脂肪酸和脂肪醇的来源

工业上通过分馏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的方法可以得到纯度超过90%的各种脂肪酸。

首先使油脂和甲醇或乙醇进行酯交换反应:

将生成的甲酯或乙酯和甘油进行分馏,然后水解,这样就得到了相当纯净的脂肪酸。

(3)油脂硬化,干性油

油脂的硬化(fat hardening):不饱和脂肪酸在镍的催化下,氢化到任何一种饱和程度。因为氢化逐步地提高了熔点,该过程称为油脂的硬化。

干性油(drying oil):当把含有共轭双键脂肪酸的油脂涂布在平面上和空气接触时,就逐渐变为一层干硬而有弹性的膜,因此这种油脂又称为干性油(drying oil)。

(4)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高级脂肪酸钠盐结构上一头连接亲水基,一头连接疏水基。

除油机理:

遇到一滴油后,疏水基部分没入油中,亲水基伸没入水中这样油,将肥皂分子包围起来。

受机械力的震动和摩擦,大的油珠多数分散成细小的油珠,然后再受肥皂分子的包围而分散,不能彼此结合,只能成为极小的油珠悬浮在水中,于是肥皂就呈乳状液。

目前国内外大量使用合成洗涤剂,这些合成洗涤剂结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均有一个极性的水溶性基团(water—soluble group)和一个非极性的油溶性(oil—soluble)的烃基(C>12)。

(5)磷脂和生物膜(细胞膜)

在动植物体内含有一类和油脂类似的化合物,称为类脂质。在分子中含有磷的叫磷脂(phosphatide),磷脂多为甘油酯,以脑磷脂(cephalin)及卵磷脂(1ecithin)为最重要,其结构为

  

磷脂酰乙醇胺  α-脑磷脂  磷脂酰胆碱  α-卵磷脂

所有生物膜(biomembrane)几乎完全是由蛋白质(protein)和脂类(主要是磷脂)两大类物质组成。

2.蜡

蜡(wax):化学成分是l6个碳以上的偶数碳原子的羧酸和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

蜡多为固体,重要的有下列几种:

  

  蜂蜡,熔点60~62℃   鲸蜡,熔点41~46℃   巴西蜡,熔点83~90℃

存在于蜂蜜腹部  存在于鲸鱼头部     存在于巴西棕榈叶中

蜡可用于制蜡纸、防水剂、光泽剂等。

3.碳酸的衍生物

从结构上讲,碳酸是一个双羟基化合物,它的水合物称为原碳酸(ortho-carbonic acid)。

碳酸  原碳酸

碳酸含有两个可被取代的羧羟基,可以形成单酰氯、单酰胺、单酯,或形成双酰氯、双酰胺、双酯。

保留一个羟基的碳酸的衍生物是不稳定的,很容易分解放出CO2

碳酸单乙酯  碳酸单酰胺  碳酸单酰氯

原碳酸含有四个可被取代的羟基,其四氯化合物即是四氯化碳。

(1)光气

碳酸的二酰氯又叫光气(phosgene),有毒。

光气可以由四氯化碳和80%发烟硫酸制备:

工业上可以用CO和Cl2在无光下通过活化的碳催化剂制备:

光气在有机合成上是一个重要的试剂,在合成染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尿素(脲)

尿素(urea)是碳酸的全酰胺,是碳酸的最重要的衍生物。

大量的尿素是用CO2和NH3在压力下制备;

尿素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肥料。一部分用来制备尿素甲醛树脂,少量的用来制备巴比妥酸(安眠剂):

尿素的性质:

尿素是一元碱,符合于上述的两性离子的结构,和酸形成盐:

尿素和具有一定结构形状的烷烃、醇等能形成结晶化合物。可用于分离某些很难分离的异构体。

尿素在微微超过于它的熔点之上加热时,分解成氨和氰酸。假若加热不太强烈,有些氰酸和脲缩合,形成二缩脲。硫酸铜和二缩脲反应呈现紫色,可用来鉴定尿素,更可以用来鉴定肽键和蛋白质。

   二缩脲

测定脲:脲在尿素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CO2和NH3。分解后放出的氨可用 Nessler(奈斯勒)试剂,通过比色法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