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课后习题详解

1.婴儿的学习方式(即条件反射形成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怎样利用这些方式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答:条件反射建立方式的变化,是婴儿皮质机能发展的重要表现。新生儿的条件反射,主要是在无条件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婴儿期,由于儿童各种感觉性和运动性反射的巩固,条件反射的形成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使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的强化作用相对逐渐减小,定向反射等的强化作用逐渐增加。

(1)婴儿的学习方式

定向反射强化的方式

积极的定向探究反射是以非条件定向反射为基础形成的条件性定向反射,是一种有目的的积极行动。定向探究反射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构成认识动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连成人的创造动机等都与定向探究反射有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定向探究反射,本身带有“自我强化”的特点。这种自我强化表现在:

a.引起定向反射的刺激物本身所具有的新异性,能维持巩固儿童的定向探究反射;

b.儿童的定向探究活动不断发现着刺激物的各种新异性。

儿童就在这种积极的定向探究活动中,认识了各种物体的属性,认识了物我关系,掌握了对各种物体所应采取的不同行动方式。

模仿的方式

在定向探究反射发展的基础上,儿童开始通过一种新的途径——模仿来建立条件反射。

模仿是儿童的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儿童的言语、动作以及个性品质的发展中,模仿起着很大的作用。从婴儿期起,儿童就开始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在模仿的过程中,他们首先必须注视、探究榜样的行为,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形象;然后,根据这种形象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动作等,并将他们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相对照。这只有在定向探究反射形成以后,在皮质抑制机能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行模仿。

动觉强化的方式

这是指用一种运动所产生的动觉刺激来强化这种运动与某种无关刺激物的联系的学习方式。当某种无关刺激物与儿童的某种被动性动作多次结合以后,这种无关刺激物的出现就会引起儿童同样的主动性动作。年幼儿童的很多运动性技能(如拿勺、握笔等)都是通过这种方式逐渐掌握的。

言语强化的方式

婴儿末期,成人的言语交际,在形成儿童的暂时联系中开始起作用。随着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言语强化方式在暂时联系的形成上开始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儿童借助于词语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是动物无法比拟的。在儿童条件反射的形成上,言语的强化作用不是一下子就能奏效的,中间要有一个发展过程:

a.起初,成人的言语只是一种条件刺激物,只能诱发儿童的某种反应,并不具有强化作用(参看动觉强化的方式);

b.之后,成人的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因素共同起强化作用。随着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成人的词不仅具有条件刺激物的作用,而且强化作用越来越大,这时,成人用词表示的要求、赞许、斥责,已经可直接指导儿童的行动。

(2)利用婴儿的学习方式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利用定向反射强化的方式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新生儿时期就已经有无条件定向反射,如无条件食物反射和无条件防御反射,可以利用反射建立积极的定向探究反射。如在母亲对婴儿进行哺乳的时候,不断地抚摸孩子,通过不断联结,抚摸如同哺乳一样能够使婴儿产生满足,增进母亲与婴儿之间的联系。

利用模仿的方式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为婴幼儿树立榜样的力量,不断在婴儿面前重复某一动作,引起儿童的注意,促进模仿行为的产生。如想培养婴儿吃饭时的卫生习惯,可以在发现任何污点时进行清洁(吸引儿童注意),婴儿多次看到之后会进行模仿。

利用动觉强化的方式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利用动觉强化来训练年幼儿童的运动性技能。如每当客人告别时,妈妈总是一边说:“宝宝,和阿姨再见!”一边摇动儿童的右手,这样多次重复以后,一听到“再见”,儿童便自动摆手作再见状。

利用言语强化的方式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

在婴儿的某种反应值得鼓励时,运用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因素强化儿童的反应。比如,当儿童摆手表示再见时,成人常常高兴地夸他们“好宝宝,真聪明”,并伴随着令人愉快的表情。随着儿童言语的发生发展,用词表示的要求、赞许、斥责,就可以直接指导儿童的行动。

2.婴儿动作发展有什么规律?

答:婴儿的动作发展受身体的发育,特别是骨骼肌肉的发育顺序及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所制约。动作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非专门化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运动神经纤维一开始没有髓鞘化的结果。以后,这种泛化性的全身动作才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头部动作,然后自上而下,学会俯撑、翻身、坐、爬、站,最后才学走路。这体现了身体动作发展的首尾方向。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大肌肉动作比小肌肉动作发展早,其表现为儿童躯体的动作比四肢动作发展早,手指动作发展最迟。这一发展顺序与身体发展的近远方向(中心到边缘)相一致。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婴儿的动作起初是无意的,当他做出各种动作时,既无目的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以后逐渐出现有目的的动作。6个月以后,才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动作。

3.手眼协调动作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是什么?

答:婴儿要想准确地抓住物体,必须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的密切配合联合行动,这种将各个不同系统的行动合而为一的能力在5~6个月左右开始形成。婴儿在视觉引导下,能有目的地抓取物体,说明视力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双手活动。

(1)眼手协调动作的发展阶段

眼手协调动作,即看见东西并能抓住它,亦即眼睛控制手的活动,并把手准确地伸向物体所在的方位,可以作为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一动作的发展经历以下3个阶段:

先学会看物体。婴儿在抓握之前必须看清物体的形象,判断出物体的空间位置。

在学习取物动作之前,随着视力的发展,婴儿必须学习手的动作及手指的张开和紧闭。儿童掌握人类特有的抓握动作是在同成人的交往中产生的,是学习的结果。

当婴儿拿到物体后,会用眼睛仔细地察看它的颜色和形状,用手不断地玩弄,使其发出声响,还可能用嘴去咬,以便更详细地了解物体的硬度、重量、大小等特性。这些既满足了求知欲望,又发展了视觉及手的动作。

(2)眼手协调动作的特点

婴儿眼手协调动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眼手配合,能按照视线去抓取物体。

既能无意地摇动物体,又能做出一些简单而有效果的动作。例如,把东西拉过来,推开它,晃动手里的发响玩具,使其发出声音等。

动作虽有目标,但还伴随一些不相干的动作。例如,拿皮球的时候,不仅动手,还动起脚来,这是因为他还分不清哪些是必要动作,哪些是多余动作。

不会用两手分别抓取物体。当婴儿手里拿着一块积木时,再给他一块积木,他们会把手里的积木丢掉,去拿刚看见的积木,或者用手里的积木敲打旁边的积木,而不会用另一只手去拿。双手之间似乎存在一个“神秘的中线屏障”。

4.母子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意义?

答:儿童的心理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汲取人类历史上积累下来的文化财富而发展起来的。成人是文化的传播者,没有成人的教育,不与成人交往,儿童的心理就不可能正常发展。

(1)母亲对婴儿的重要性

在婴儿的发展中,母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母亲是婴儿生活环境中的核心因素。母亲不仅是他们一切生理需要的直接满足者,而且也是他们与客观物质世界的“中间人”。婴儿与环境的接触,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通过直接照顾他们的成人而实现的。因此,母亲也是婴儿心理发展需要的直接满足者。

(2)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心理机制上剥夺母子交往的危害

为了了解母子之间的交往关系,即亲子关系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学家做了许多研究。其中一项是对孤儿院的儿童进行的研究。1945年,有人调查过一所南美洲的孤儿院,那里的许多儿童是在出生3个月时就离开了母亲。尽管孤儿院的营养及卫生保健条件很好,但儿童却显得痴呆、冷漠、孤僻,智力水平也很低。剥夺婴儿与母亲的交往,会给儿童造成心理发展上的重大损害呢,专家们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性原因:

a.婴儿失去与母亲的交往,也就失去了被爱与爱的权利

爱这种情感需要,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内部力量。同时,爱与被爱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安全感,失去它,儿童就会变得焦虑、烦躁、神经质,对这个世界产生恐惧。

b.母亲是婴儿与客观世界的“中间人”

婴儿虽已具有反映现实的感知能力。但如果没有母亲抱他们四处走动,没有母亲向他们呈现各种刺激,婴儿所能接触的事物就会极其贫乏。而丰富的感觉刺激,是婴儿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精神营养。

c.缺少与成人的交往。婴儿的环境就变成了没有“应答性”的死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婴儿的自发行为(如微笑、发声、手舞足蹈等),由于得不到成人的任何反应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成人对儿童行为的反应(应答)具有强化作用,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及时强化,婴儿活动的积极性就会丧失,而且会因自己的“努力”毫无结果而丧失“信心”,形成被动、退缩的行为模式。

生理机制上剥夺母子交往的危害

有的专家还从生理机制上探讨了剥夺母子交往的危害,并指出,母子交往的方式之一是身体接触,母亲抚摸、搂抱、摇晃婴儿所产生的触觉和运动刺激,是婴儿的愉快情绪中枢系统发育的条件。缺乏这种刺激,会使情绪中枢发育不良,儿童的情绪情感也会产生障碍。可见,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