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儒家的政治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概括来说,儒家学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
儒家尤其重视对于夏商周三代以来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的继承,儒家的许多思想主张与西周初期周公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有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2)儒家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崇尚仁义
仁、义、礼是儒家思想学说中最重要的概念,尊君爱民、重义轻利是儒家基本的思想倾向。儒家学派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的目的,因此,儒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
(3)以孔子为师
孔子以后,儒家学派分而为八,各门派之间虽有激烈的论争,但战国儒家的各个门派都以孔子为宗师,实际上,战国儒家是按照各自不同的理解,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
一、孔子
1孔子身世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富于社会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孔子一生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去官以后的孔子主要以教书为业,在广招门生的同时,他带领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试图在政治上谋求发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却始终未能如愿。
他的著作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经典被后人称为六经。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反映在他与其弟子及时人的谈话记录《论语》一书中。
2孔子的政治思想
(1)仁、礼学说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孔子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孔子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①仁学说
孔子认为爱人为仁、克己复礼为仁。关于仁学说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a.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能否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非他人的影响。孔子认为,作为优良的道德品质,仁的特征之一,就是厚重淳朴。
b.孔子认为,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把仁作为最高的信念,甚至要把仁置于自己的生命之上,每个人都要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做到无时无刻不仁。
②礼学说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各方面的文化规范。孔子对礼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a.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
无论是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妇、兄弟之间,还是君臣之间,都应该以礼为基本准则。在孔子看来,礼是个人行动的规则,遵守礼的规范也应该是每一个人的道德自觉,礼是每个人的立身之基。
b.礼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
孔子认为,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君臣之间,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侧,礼可以规范人的全部社会关系。
c.礼对于国家的政治事务尤其重要,统治者应该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
孔子认为,若统治者根据礼的规范治理民众,那么它就能够获得民众的尊敬和服从。
d.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指周代的社会制度而言,因此,他在很多时候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
周代的礼制继承了夏商两代政治经济制度的优点,是对夏商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损益的结果,因子,孔子主张恢复周礼。
③仁与礼的关系
在孔子的思想中,礼与仁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而存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a.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则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
b.仁是一种道德境界,而礼则是实现这一境界的唯一途径,只有在礼的节制下,才能使天一归一。
孔子看来,道德的良善才是政治的目的,这决定了孔子以仁礼这两个概念建立起来的政治哲学在本质上是道德哲学。
(2)德治主张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他认为,如果统治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
孔子的德治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礼治与正名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a.专制国家应尽可能地保留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礼仪形式;
b.统治者应坚持以礼让来治理国家。
礼治主要是统治者的责任,对于统治者来说,更重要的是遵循礼的基本精神治理国家,礼的基本精神就是礼让,如果失去了礼的精神,一切礼仪制度也就没有了意义,礼治的关键还在于统治者的道德品质。
c.孔子礼治主张所追求的是以等级制度为基础的专制主义政治理想。
孔子认为,在秩序优良的社会里,每个等级都做着与自己社会地位相应的事情。所以,孔子礼治主张的目的就是恢复原有的等级秩序。
d.正名是确保等级秩序不被破坏的根本措施。
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原有的社会等级结构正在逐步瓦解,实行礼治的现实需要就是要恢复原来的政治等级秩序,而正名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因此,正名是确保等级秩序不被破坏的根本措施。
②举贤才
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地治理国家,关键是能否选拔、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
a.孔子认为,贤才的标准,就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并且要有一技之长;
b.孔子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吏。
孔子认为,“学而仕则优”,因此,学而优的人应该成为专制国家的各级官吏,为此,他反对商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
③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治理国家的人。在孔他看来,财富不均是导致专制国家不安定的因素。平均主义政策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a.力图稳定小农经济,巩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
小农的稳定对社会秩序的安定有重要的作用。春秋末期,早期的农村公社瓦解之后,小农的稳定性动摇,因此,孔子主张稳定小农经济,使小农在齐一的生活水平上生活,以巩固专制国家的经济基础,其主观愿望是尽可能地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b.在主张实行平均主义政策的同时,主张实行富民政策,平均的目的就是使民众能够共同富裕。
④愚民政策
孔子认为,对于专制国家来说,愚民政策是最好的政策。
孔子愚民政策的理论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上的差别。他把人简单地分为上、中、良和下四个等级。实际上,孔子设计的政治统治模式和愚民政策,是由圣知贤君对于愚昧的民众的政治统治。
(3)人生哲学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这主要是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
①辞让是最高尚的道德,克己忍让是最高尚道德的具体体现
孔子认为,若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以忍让当头,那么政治生活中的矛盾便迎刃而解。所以,他认为,辞让是最高尚的道德,对于政治权力,人与人之间也应该以让为先。此外,他还主张“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②内省是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在道德层面上检讨自己,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内省是形成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二、孟子
1孟子身世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人。儒家自孟子开始,改变了战国初期的沉寂状态,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孟子在政治上也曾有过远大抱负,但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先后在齐鲁做过卿,但时间都很短,始终没有为各国统治者所用。后来隐退,与他的学生万章等人作《孟子》七篇。
2孟子的政治思想
(1)性善论
①内容
a.人的“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其有善的本性。性善,是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所以可能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全部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
b.性善的根源在于先验的良知良能
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在良知良能上没有什么差别,因此,以良知良能为基础的人性也就没有什么差别。
②局限性
a.孟子的性善论完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定作用
孟子把人性完全归结为先天的良知良能,事实上,人性的善恶,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的后天习得,孟子显然忽略了这一点。
b.孟子的人性观没有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即社会属性
人性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主要来自于人的后天实践,而人的自然属性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先验的本能,人性的主要部分应该是人的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争夺是普遍存在的,孟子试图用人的自然属性来说明人性的全部,恰恰没有说明人的本质属性。
c.孟子用抽象的人性代替具体的人性,抹杀了人在人性上的差别
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但抽象的人性是由具体的人性表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政治地位的不同,人们的社会实践与后天习得是千差万别的,人性也必然因此而存在着差别。孟子用抽象的人性代替具体的人性,抹杀了人在人性上的差别,实际上并没有准确地说明人性。
(2)仁政学说
以人性善为出发点,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孟子认为,仁政是治国的基本原则,能不能行仁政是决定一个国家成败得失的关键。
①内容
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首要条件是统治者能够率先垂范,因此,他把实行仁政的希望寄托于统治者身上。
关于如何实行仁政,孟子提出了如下具体的设想:
a.制民之产
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专制主义统治的稳定与否。因此,制民之产的主要目的是使民众能够有恒产,有恒产然后有恒心。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恢复井田制。
b.平均赋税
赋税是专制政治下民众最为沉重的负担,因此,孟子主张在制民之产的基础上平均赋税。孟子主张的均齐赋税,建立固定的税法,呼吁统治者能够取民有制,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c.保护工商业
孟子主张对于工商业实行保护政策,免除关税,促进工商业自由发展。
②评价
a.孟子仁政学说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是性善论,就其具体内容来说,它有一定的人民性;
b.孟子的仁政学说尽管兼顾了民众的利益,但它不是带有民主性质的学说,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他试图用仁爱来解决全部的社会问题,其空想性远远多于现实性。
(3)历史观
孟子的历史观是唯心的,具体体现如下:
①用仁爱的观念解释历史,把仁爱看作历史上的政治过程中的决定性力量;
②用主观的意向去衡量历史,对历史的解释是随意的,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解释历史,尊重历史;
③孟子的历史观是没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三、荀子
1荀子生平
荀子一生游历了齐、燕和赵等国,曾任楚国兰陵令。楚国春申君黄歇死后,荀子失去官职,退而著书,今存《荀子》三十二篇,其中大部分为其本人所写,另有数篇是其学生记录的荀子言行录。
荀子在先秦儒学中自成一派,其思想学说不仅仅拘泥于儒家,对于当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荀子都加以批判吸收。荀子在政治上主张礼治。
2荀子的政治思想
(1)性恶论
与孟子一样,荀子的政治思想也是以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为出发点的,但是,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与孟子截然相反,认为人的本性是恶。
荀子认为人性恶,恶的本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的感官欲望
荀子认为,正是由于人的本能,使人产生了财产占有欲和好利之心,而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
②权势欲望
a.荀子认为,人的共同心理是好荣而恶辱,人世间最值得荣耀的,就是掌握政治权力,因此,每一个人都有根植于荣辱心理的权势欲望。
b.人的自私自利是不合理的,所以,其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性起伪”,伪是后天习得的。
c.在政治、经济面前,矫正人恶的本性是十分困难的,化性起伪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约束。
(2)礼治主张
从性恶论出发,荀子认为社会政治规范意义上的礼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实行礼治,社会才能安定,才能制止人与人之间的争端。荀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礼治。
①关于礼的起源
荀子在《礼论》篇中详细阐述了他对于礼的起源的看法,荀子指出在礼的产生过程中,以下两方面的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a.客观上人与人之间利欲的冲突,利欲冲突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b.圣人的创造,即先王制礼。
②关于礼的作用
a.荀子从国家与法的角度来认识礼的作用,在荀子看来,礼不仅仅是单纯的做人准则,更重要的是礼是为政的大节;
b.礼的作用不仅是指导、约束个人的修身,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家政治的需要,统治者要通过礼来实现自己的统治。
③关于礼与法的关系
荀子主张礼治,但也提出了法的概念。荀子所说的法,有两种含义,有时指历史传统或先王之道,有时又有政策、法令、法律的意义。
a.荀子承认法律对国家的重要性,但是,在其其思想体系中,较之法,礼有更重要的地位。
荀子认为,礼义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法处于次要、从属的地位。两者之中,礼是第一位重要的,是制定法律的遵循。
b.荀子礼治思想,实际上主张礼法并用。
孔子认为,礼对人民起着教化和规范作用,而法有刑杀、惩罚只能,因此,刑杀和教化同等重要。关于法与礼关系的论述,荀子较之孔孟有很大进步。
④关于礼治与人治
荀子认为,实行礼治的关键在于人。礼和法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礼与法执行得好与坏,取决于执行法的人。荀子则坚决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⑤关于礼治的具体内容
基于对礼的本质的认识,荀子提出了礼治的具体内容如下:
a.法后王
荀子法后王思想的本质是要复古,其基本内容是要全面恢复古代的政治制度,具体表述如下:
经济上恢复井田制度;政治上恢复周代的分封制度,在分封政体下面,建立天子、王公、诸侯、卿大夫各个等级构成的权力结构。
b.尚贤使能
从人治的观点出发,荀子认为,君子或贤人是国家至治的决定因素,因此,荀子特别重视用人。
在用人问题上,荀子主张尚贤使能,认为这是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荀子认为贤能主要由两个方面的标准来确定:
一是道德标准,上能忠于君主,下能仁爱百姓;
二是个人的才能,即熟知国家内外政务,足堪重任。
c.富国富民
在儒家中,荀子是首先提出富国富民主张的人。他认为,足国富民是统治阶级最为重要的责任。荀子注意到生产、分配、消费是一个完整的经济过程,认为国家应该把握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以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
如何达到富国富民的目的,荀子提出了如下一些具体措施:
第一,以礼调节人的物质欲求
荀子认为,人的物质利欲与财富的多寡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需要用礼来调节,抑制人的欲望。
第二,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荀子认为,富国富民的关键在于发展生产,发展生产的关键又在于发展农业。由于荀子把粮食作为社会财富的标志,因此,只有农民才是“生之者”。
第三,通过薄税敛的政策,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荀子第一次把国家的赋税制度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富国富民结合起来,站在国家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去解释国家的经济政策,这比以往的思想家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3)社会观
荀子把社会当做一个整体,对于人类社会提出了一些较为系统的看法,具体表述如下:
①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其他物类的最根本标志是人具有组成社会力量的义
荀子认为,人区别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能够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也是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的一个重要前提;而义是人能够聚群、组成社会的力量,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类的最根本标志。
②荀子注重人的社会性,但由于人性恶,人与人之间存在利益争端,因此,又需要有君主和礼来维系人群的力量。
③荀子认为“分”是维系人群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是指,通过君主的力量,以道义为准绳,来贯彻分的原则。
荀子所说的分,有多种含义,具体如下:
a.社会分工
这里所说的分,是使人们在社会职业上能够有所分工,这是制止社会争端的最根本的办法。
b.财产定分
荀子认为,应该以礼义为标准,划分人与人之间的财产界权,从而使人的欲望由于财产界权而有度量分界。
c.等级贵贱之分
荀子把等级结构视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东西,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必须有人对人的统治,社会的一切政治制度都是从属于人对人的统治这一需要的。
④对荀子社会观的评价
a.荀子“明分使群”的社会观有一定的合理性
荀子对人类社会与其他物类群体差别的认识,以及社会分工、财产定分的思想,都有其合理性,是正确的;
b.荀子的社会观的出发点是人性恶的理论,因而,它又无法避免地回到君主专制制度上来,这是荀子无法摆脱的历史局限性;
c.由于认识水平的原因,荀子把维系人类社会的因素仅仅归结于道义的原则,却忽略了人的共同经济生活这一决定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