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大、北师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第一部分 文学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因文生事

答:因文生事是金圣叹小说评点的理论术语。他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因文生事……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即在小说的创作中,并不需要依循实录史实的原则,而只需要按照文学成规与审美规律的要求,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处理,其增删补减完全可以由作者依据自己主观审美感受和读者的审美需要来决定。金圣叹的“因文生事”说,确立了小说叙事的审美特质。尤其是他把“生事”提到小说创作的原则的高度,这对于作家在创作中自觉地冲破传统的习见,大胆虚构,充分发挥其艺术审美功能,打出了理论旗帜。

 

2.隐含的读者

答:隐含的读者是指本文自身设定的能够把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它是相对于现实读者而言的,即作家预想出来的他的作品问世之后,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主导西方文论界半个世纪之久的形式主义文评批判最为有力,并最终结束了它的使命,开当今“读者时代”之先河,而“隐含的读者”所针对的正是形式主义的文本自足论。但接受美学对形式主义的批判却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危机,引发后结构主义对“形式主义”进行新的本体思考,对西方形而上传统展开更加深入的批判,“隐含的读者”也因此不断受到挑战。

3.余味

答:余味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术语。形容事物的性情未尽。中国文自古就有以味喻诗的传统,许多文人学士在鉴赏文学艺术时,把味觉艺术引申到诗歌美学领域,以味作譬,阐释艺术美学中抽象玄奥的道理。自陆机《文赋》以味喻诗文之后,后继者蜂起,渐而形成中国古代文论中以味喻诗的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或称之为一种很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流派——滋味说。

4.夸示性消费

答:夸示性消费是指一些文学消费者买来文学书籍后并不打算或并未进入阅读,而只是为了收藏、摆设或炫耀的消费现象。“夸示式”消费,其目的纯粹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社会地位。尽管他们没有对艺术的内在审美需要,尽管他们从未打算去阅读那些文艺作品,甚至对所收藏的艺术经典名著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但为了装点门面、附庸风雅,显示自己既富且贵,因而喜欢购买和引人注目地摆设一些豪华精美的文学经典名著,以营造一种有教养的文化环境。

5.艺术自律

答:艺术自律性是人们用以描述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区别、独立于人类其他形式的社会活动的特性的美学概念。它肯定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与艺术的他律性相对。艺术活动永远是以人工性为主的创造活动,艺术家必须遵循艺术的内部规律,即艺术自律。艺术的自律性具体表现在独创性,艺术审美原则,艺术与生活相连,艺术内在价值超越,艺术非商品化原则等方面。

二、简述题(共25分)

1.福斯特说:“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为什么?(10分)

答:关于“故事”和“情节”的区别,最常提到的是英国福斯特举的例子:“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和“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过度也死了”,前者只是强调了时间关系,而后者突出了因果关系,所以,因果关系成了判断两者区别的标志。

(1)因果关系的确认

人们常常把时间关系误为因果关系,或者说因果关系本身也呈现出时间关系,如经常说前因后果,所以,福斯特的区分也不是一定的。按俄国形式主义学说的观点,“故事”是原生形态的,遵循事情发生的正常顺序的,而“情节”则是人为操作的结果,对“故事”进行了某种结构、层次等方面的重新安排。看小说时候经常可以发现采用倒叙、插叙等手法,或者“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样的技术处理,这也是两者的区别。一般按内容和形式的两分看,“故事”往往是属于内容层面的,和题材等概念直接挂钩;而情节则复杂些,有形式层面也有内容层面,“情节”就是呈现于文本当中的“故事”,已经是形式化的内容了。

(2)故事与情节的关系

故事原本是一张白纸,等待着组成它的一个个情节慢慢充实它,组成一个五光十色的画面。上面有被修改过的痕迹,有被泪滴打过的印迹;故事好比浩瀚无边的大海,情节让它找到了停靠的彼岸;故事就是一个漏斗,情节就是所有通过的沙粒,旧的情节过去了,新的情节用发生了,不被预知的情节在点滴积累着,酝酿着故事和情节原本是一对素未谋面的朋友,它们彼此独立的生存在这个客观世界里,但当打破了时空距离后,它们成为了相识相知的知己。因此,离开故事谈情节是枯燥的,索然无味的;离开情节谈故事是空洞的,毫无意义的。只有当两者融为一体,才是有血有肉的精灵。

2.“不平则鸣”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不平”的含义究竟指什么?这一理论此前此后还有哪些相关说法?为什么说此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15分)

答:(1)“不平则鸣”理论的提出者及其含义

“不平则鸣”是韩愈文论中最有理论性、最具价值的观点,它出自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其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这里韩愈指出,世间万物之所以发声,之所以“鸣”,皆因其受到外界的冲击扰乱而打破了自身的平衡与稳定。人的创作也如此,由于某种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使正常的思想与感情得不到自由抒发,作为一个人,需要也必然要“鸣”。至于人“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都是不无根由的,人们的理想和愿望无法顺利实现,必定要形之于言、发之于声。

(2)“不平则鸣”理论前后的相关说法

“不平则鸣”理论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文学思想传统,有书评价说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士人创作的一条重要的心理规律,为那些抒发不平,表现对现实的抗争的作品之产生和存在打出了理论旗帜。他的“不平则鸣”说,既是前人思想的延续,又是后人一些文学观念的起点。韩愈之前,早有汉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再论起其历史根源,更可上溯至先秦时期孔子“诗可以怨”的诗歌文论;而在其之后,宋代的欧阳修及明代的李贽,都或多或少受着“不平则鸣”思想的影响。

(3)“不平则鸣”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

之所以说“不平则鸣”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原因在于:

孔子的“诗可以怨”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的一个诗学理论,即“兴观群怨”说,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怨”字是中国古代批判精神的源头。孔子在这里是将“怨”规定为诗歌的基本功能之一,“怨”是向君主表达对政事不满的方式,目的是引起当政者重视而有所改变。

屈原“发愤抒情”说

孔子之后,经过战国后期屈原的“发愤抒情”,及至西汉刘安的《淮南子》“愤中形外”的精神。屈原在他的《离骚》、《九章》中反复说明他写这些作品是由于其“志”不能得以实现,受到压抑,即“屈心而抑志”、“有志极而无旁”,为此就要“陈志”,表明自己永远“不变此志”,要“坚志而不忍”思路。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而后稍晚于刘安出现的司马迁,他的“发愤著书”说将“发愤”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认为,大凡历史上怀才不遇、“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贤圣皆因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发愤著书。

欧阳修“穷者而后工”说

韩愈的文论对后人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北宋欧阳修在文学思想上最有价值的是他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思想,提出了“穷者而后工”的重要见解:“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颠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欲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这出自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他认为这些文人之所以“穷”,是由于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对现实的黑暗深恶痛绝,他们或被贬谪、或被流放,身处逆境而情志不移,心中有郁积的愤懑不吐不快。

李贽“不愤不作”说

到了明清,“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的影响涉及到对小说的评论上。李贽的小说批评观集中体现在《水浒传》的评点中。他指出《水浒传》的创作是由于作者“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乃是发愤之所作。清初的金圣叹也说《水浒传》是“怨毒著书,史迁不免,于稗官又奚责焉。”这些观点,都是对前人理论的延续和发展。

从孔子的“诗可以怨”,到屈原的“发愤抒情”,及至汉代《淮南子》的“愤中形外”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中间经过唐代韩愈的“不平则鸣”之说,往后发展为欧阳修的“穷而后工”以及李贽提出的“不愤不作”,这些带有强烈批判性的理论与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升华发展,汇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条批判的长河。而这其中,韩愈“不平则鸣”理论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孔子、司马迁等人思想的继承和发挥,而且对宋代以后的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宝库,是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重要的一笔。

三、论述题(共25分)

结合新媒介给人带来的冲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试论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阅读。

答:(1)媒介及新媒介的概念

媒介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在现代传播学里,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际互联网等。文学媒介是文学语言与意义得以传播的物质形态及渠道,包括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类型。文学的常见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都是需要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去传达的。而文学的一些交叉形态,如戏剧文学、广播文学、电视文学、音乐文学和网络文学等,则分别是以戏剧、广播、电视、电影、音乐和网络等媒介传达的。就中国文学发展的特殊历程而言,文学媒介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后两种又被称为新媒介)等几个阶段。

(2)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

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表现在媒介不只是文学的外在物质传输渠道,也是文学本身的重要构成维度之一。不同的媒介选择会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走向。

印刷媒介对文学阅读的影响

印刷媒介作为传统媒介,一直以来是文学文本主要传播方式。比如刘恒的中篇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先后被三种不同的媒介文学、电影和电视传输,正是一个合适的例子。小说原发表在《北京文学》1997年第10期,以一种类似“黑色幽默”的看似轻松实则凝重的笔调,叙述了北京胡同一个普通平民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唤起读者对着普通人及其生存困境的反思与同情冲动。这是与小说的杂志媒介的特点紧密相连的。这种文学杂志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能够耐心阅读和思考,透过语言而想象其传达的形象并品味其意义。这一杂志的读者多是文化人,他们大体能够体会作者传达的“高雅文化”意义。

电视、电影等大众网络媒介对文学阅读的影响

作为新媒介,电视、电影使得文学文本呈现新的意义走向。比如当《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这部小说于1999和2000年先后被改变成电影《没事偷着乐》和同名电视连续剧时,就特别突出了:电子媒介所特有的表现上的视觉性;面向普通受众的内容上的通俗性;相应的明星效应等新特点。这种影视改编的突出效果之一,就是着力渲染了张大民的平民生活的“幸福”感,极大地满足了主导文化所规定的表现普通群众幸福生活、适应人民娱乐愿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视听觉需要。相比之下,杂志小说里原有的那份个体理性反思的沉重感和批判性意味,就轻易地被视听觉上的似乎实在的“幸福生活”幻觉给消解掉了。

总之,视觉时代的文学阅读由于新媒介的出现,文学以多种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人们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加。同时新媒介的运用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娱乐方式。而文学文本的意义得多元化,也促进了文学自身的发展。

第二部分 外国文学史与比较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阿卡奈人》

答:《阿卡奈人》是阿里斯托芬第一部成功的喜剧。它通过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和表面上很不严肃的讪笑打诨的场面来反映生活,很像闹剧。剧中滑稽和丑陋的事件,寄寓着非常严肃的思想。《阿卡奈人》的政治作用在于扫除雅典公民中的主战心理,号召订立和约。诗人在剧中指出,战争对政治煽动家和军官有利,对人民有害。他认为战争双方都有过错,主张各城邦团结友好,发扬马拉松精神,共同对付波斯的侵略威胁。阿里斯托芬正是从这个思想高度去俯视脚下的现实,才把生活中丑陋的本质挖掘出来,尽情地加以嘲笑。

2.“实验小说”

答:“实验小说”是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借鉴西方20世纪文学后在中国出现的小说创作潮流,又称先锋小说。他们借助西方20世纪文学所提供的经验,寻求创作题材和艺术方法上的各种可能性。主题上追求对具体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超越,艺术上摆脱“写实”方法的拘囿,以追求“本体意味”的形式和“永恒意味”的生存命题,这在当时成为很有诱惑力的目标。这种“本体化”形态的想象,与他们曾经预期的“世界化文学”的想象是一致的。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余华、格非、苏童等。

 

3.“心灵辩证法”

答:“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独特心理描写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托尔斯泰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他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演变成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与内在联系。《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的每一次反思,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全过程的细腻展示。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作者塑造精神探索型的人物形象。

4.能乐

答:“能乐”是日本的一种成熟的戏剧样式,是由一种名为“猿乐”的歌舞发展而来的。“能乐”已经具备了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舞台美术等各种因素,但它主要还属于一种歌舞剧,台词、对白较少,而以歌舞为主。“能乐”的文学剧本称为“谣曲”。能乐最著名的剧作家、表演艺术家和戏剧理论家奠基人是世阿弥,他的名剧是《熊野》和《赖政》。

5.《云使》

答:《云使》是印度古典梵剧诗人迦梨陀娑写的一首抒情长诗。共125节,每节4行,分“前云”和“后云”两部分。诗作中心形象是“云”。它是爱的使者和爱的象征。诗人依靠神奇美妙的想象,在雨云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又赋予它以人性和人情,借雨云的缓缓推进,歌颂印度中北部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爱的思念、焦灼与渴望。这部诗作感情缠绵,想象丰富,比喻优美,韵律和谐,代表了古典梵剧抒情诗的最高成就。自从它问世后,不断出现模仿之作,形成了文学史家统称的“信使诗”的诗体。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10分)

答:(1)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2)世界文学的定义

“世界文学”首先是由德国人提出并加以论述的。赫尔德主张尊重东方文化,呼吁放弃文化观念中的欧洲中心主义。1827年,歌德提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即将来临的远见。此外,别林斯基在《文学一词的一般意义》等文章中,也谈到世界文学问题。“世界文学”是指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共同存在或彼此影响、认同的人类文化共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上的共同特征。世界文学是在各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文化相互沟通和影响的桥梁;世界文学是以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主义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这种认同在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中均有所表现.文学家提出的“世界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也是对人类文学现象的正确反映与文学发展趋势的准确预见。

(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表现在具有相同的研究目标

两者作为学科而存在的基本依据都是认识别国文学,通过这种认识找到一个或几个外在视点,获得一种外在参照系,借以鉴照和检视本民族文学。而致力于探讨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断深化对于文学的总体认识,则是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学科的共同研究目标。钱钟书先生说过,“比较文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我们认识总体文学乃至人类文化的基本规律”。这也是世界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最终目的。

二者在研究范围和对象方面具有交叉性

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为广阔,都具有跨国界和民族、语言、文化体系之界限的特点。世界文学史是将世界各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宏观研究的文学史。世界文学史又是一种比较文学史。“比较”也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指描述世界各国文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的关系;二是指对世界各国文学发展演进的进程、民族特色加以比较研究,并由此寻找出世界文学发展中的某些基本规律,揭示出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中的特色和地位。可见,世界文学史的实质是比较世界文学史,也就是自觉运用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写出的宏观视野的全球总体文学史。

简单概括“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异同:首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视野、范围是相对应的;其次,比较文学的目的是促进世界各个地区国家间的文学交流,促使文学的世界化,世界文学要求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做到合理兼顾,这就与比较文学的目的相合契了。

2.怎样从“物哀”的角度解读《源氏物语》?(10分)

答:《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作品的成书年代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小说描写了平安京时期日本的风貌,揭露人性,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

从“物哀”的角度解读《源氏物语》:

(1)《源氏物语》是以“物哀”为宗旨的

日本18世纪的著名学者本居宣长认为《源氏物语》是以“物哀”为宗旨的。“物哀”的含义大致是人由外在环境触发而产生的一种凄楚、悲愁、低沉、伤感、缠绵悱恻的感情,有“多愁善感”和“感物兴叹”之意。《源氏物语》的确是一部充满“物哀”情调的作品,由于选取日常男女私情而不是政治斗争这样一个角度表现人物的命运,就使得作品能够从最细微处着手,详尽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他们的可悲结局。“物哀”也恰恰只能在这种看上去十分琐屑的日常情感生活中得到体现。“物哀”表现的是主体对客体的敏锐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直观的、情感化的、非逻辑的。

(2)“物哀”实质上是日本式悲剧的一种独特风格

它不像古希腊悲剧那样有重大的社会主题、宏大的气魄、无限的力度和剧烈的矛盾冲突,也不像中国悲剧那样充满浪漫的激情和深重的伦理意识,而是弥漫着一种均匀的、淡淡的哀愁,贯穿着缠绵悱恻的抒情基调,从而体现了人生中和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性。由于平安王朝佛教盛行,紫式部本人也笃信佛教,这就使得这种悲剧性建立在了佛教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的基础之上。如果说“物哀”作为一种悲剧风格,也表现为悲剧冲突,那主要就是现世的情欲享乐与深层意识中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意识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是内向化的,冲突的舞台就在人物的精神世界里。

(3)“物哀”传统的奠定

“物哀”所奠定的这种独特的感受性、抒情性、悲剧性的美学风格,成为日本传统文学的一大特征,并被近现代的作家所继承下来,在日本近代“私小说”中,在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人的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美学风格的影响。

总之,“物哀”是《源氏物语》审美理想的核心。它不但是正确地理解《源氏物语》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日本传统美学的一把钥匙。

3.简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10分)

答: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得到很大发展。在19世纪前30年,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是欧洲成就最高的文学,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

(1)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彭斯和布莱克

彭斯从苏格兰民歌中吸取养料,长于抒情和讽刺。其代表作《苏格兰方言诗集》,揭露贵族的贪婪,赞美农民的纯朴,风格清新刚健,语言通俗,达到了18世纪英国诗歌的高峰。布莱克运用清新的民歌体和奔放的无韵体写诗,具有象征意义和神秘色彩。其代表作是《四天神》。

(2)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诗人群

“湖畔派”三诗人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特别强调诗人在“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时,要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华兹华斯强调写“微贱的田园生活”,主张用民间的纯朴语言写诗人的真实感受。华兹华斯关于诗歌改革的主张以及他的创作实践结束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3)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

这三位诗人与“湖畔派”诗人不同,他们始终忠于法国革命理想,反对专制暴政,同情人民苦难,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倾向。拜伦在“东方叙事诗”中塑造了一系列“拜伦式英雄”,其《唐·璜》更因其思想艺术上的突出成就而成为世界不朽的名著。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其《西风颂》、《致云雀》等抒情诗歌,音韵铿锵,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思想的光辉。济慈的诗形象生动、想象丰富,真正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其代表作是《夜莺颂》。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把“湖畔派”开始的诗歌革新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艺术上有重大创新。

此外还有司各特,他早期创作诗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转向小说,成为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从整体看,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不满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愤世嫉俗和向往大自然的倾向。

 

六、论述题(20分)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答:根据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现实情况和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作三个时期,分别是:早期历史剧、喜剧时期,悲剧时期和传奇剧时期。他写出了《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等历史剧9部,《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喜剧10部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裘力斯·凯撒》等悲剧3部。

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艺术成就,具体表现在:

(1)莎士比亚很注意情节的安排

他的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的或者交错的情节。《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而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其他次要情节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

他的戏剧情节丰富,表现了广阔的历史图景。《哈姆莱特》情节的丰富性表现在它描绘的生活面很广阔,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一一展现。莎士比亚常常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2)在人物塑造方面,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形象

在反面人物中,克劳狄斯这个“脸上堆着笑的万恶的奸贼”,阴险狠毒,笑里藏刀,表面对人和气,善于笼络人心,实际无比凶狠奸诈。

在正面人物中,特别是哈姆莱特,其性格的丰富性及其内心的层层矛盾,使其具有特殊的魅力。奥菲利娅天真柔弱,既真心爱哈姆莱特,又甘心做波洛涅斯的工具。霍拉旭理智冷静,同哈姆莱特一样,抱有人文主义的理想,富于正义感,但性格不同,又没有如哈姆莱特那样肩负起不共戴天的复仇任务,自然不会产生哈姆莱特那样激烈的内心斗争。除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外,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还充分利用“独白”这一传统手法,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

(3)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

莎士比亚将无韵诗体与散文、有韵诗、抒情歌谣等融为一体,不同的文体在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他根据人物的身份和处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或雅或俗、亦庄亦谐,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助于表现人物。此外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

总而言之,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的创作使英国的人文主义具有了世界意义,在欧洲戏剧和文学发展史上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在其中期悲剧创作时期,共写出《哈姆莱特》等7部悲剧以及《一报还一报》等4部喜剧。这时期莎士比亚的悲剧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更趋成熟,揭露批判的力量加强,剧作的情调和风格也发生变化,带上了悲愤沉郁的色彩。后期传奇剧时期,莎士比亚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剧和《亨利八世》。他的4部传奇剧,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剧中矛盾的解决缺乏现实的基础,每每是通过道德的感化,甚至超自然的力量,促使坏人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