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篇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2.简述媒介为逐利而出现的违背伦理的表现。

3.简述4个以上比较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你认为当前媒体地震报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2.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45分,共45分)

2001年8月12日,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起初舆论一边倒将矛头指向医院,随后,在相关部门及当事医院的回应及人民网就原报道中“医生护士全体失踪”说法调查发表后,媒体开始梳理事件发展脉络,并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相关舆论开始出现耐人寻味的变化。

请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培养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它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

(2)“培养分析”以议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同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3)“培养”理论认为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与冲突的“熔炉”。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4)“培养”理论的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5)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涵化”的过程。

2.简述媒介为逐利而出现的违背伦理的表现。

答:(1)媒介伦理失范

媒介伦理失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

指道德主体即媒介组织,在传播行为中对道德客体即传播文本中的人,或者物以及道德波及者即普通受众,作出的善或恶的道德判断,即对道德客体在道德范畴内的利益侵害与否,以及对道德波及者的利益侵害与否。

指传播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

(2)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

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有偿新闻。采访者凭借自己所掌控的媒介资源,违背新闻职业道德,向采访对象收取费用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活动。

虚假报道。媒体所报道的各类事实出现新闻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结果等或新闻细节如事件细节、人物语言等与客观不符的报道。

泛娱乐化现象。媒介产品在内容上表现为软性内容和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刺激性,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描述,通过描述新闻中有趣的故事、情节、细节,使各种新闻内容演变为趣味性、戏剧化的新闻。

媒介审判。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陷阱报道。通过隐瞒记者身份或假扮成别的社会角色,掩盖真实的采访目的,以获取事件强烈的冲突效应。

3.简述4个以上比较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答:(1)传播模式的概念

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传播过程模式则是指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传播过程。在传播学研究史上,不少学者采用建构模式的方法,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做了各种各样的说明。

(2)有影响的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被称为“5W”模式——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如图1所示。沿着该模式形成了后来的传播学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但该模式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揭示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图1

香农—韦弗模式

香农—韦弗模式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即由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如图2所示。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该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但这个过程是一个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的环节。

图2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该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但现实中传受双方不可能完全对等。该循环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如图4所示。

图4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还拓展了噪音的概念,适用范围比较普遍,但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互动过程模式如图5所示。

图5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你认为当前媒体地震报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灾难报道,最直接的含义就是报道发生的灾难,往往带有突发性和负面性。地震报道是灾难报道的一部分,通过分析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报道,总结我国地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媒体地震报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记者缺乏训练与准备

一些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缺乏经验训练和足够准备,缺乏充分规划和良好应急报道机制。新闻从业者需认识到,灾难报道是一项专业新闻技术,是新闻实务操作里面一个特殊的分支。灾难报道是一项技术工作,并不是只要有新闻热情就可以完成。它的复杂性在各种报道之中,几乎首屈一指,它要求记者既要有专业的科学知识、灾难常识和救援知识,还要有对人性、人心的洞察和了解,其难度不亚于记者公认的最高追求战地报道。

(2)无法厘清重大的认识问题

面对巨大的灾难,记者这个社会角色被赋予的功能就是第一时间传递信息、通报灾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唤起社会的凝聚力。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很多一线报道的记者,有时仍然对大灾难降临之后的新闻报道的作用心存疑虑。他们在一线现场经受着作为自然人还是作为新闻人的巨大伦理冲击。从自然人的角度出发,应该去救人,而不是试图以旁观者的姿态,用笔和镜头保持记录。很多记者在这种巨大的冲击面前丧失了内心的平静,感到沮丧、无力或者动摇,还有的记者为此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3)采访过程缺乏人文关怀

在灾难报道过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记者的人文关怀。记者若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素材,不顾受害者及家属的情绪与心情,片面追求采访报道,对遇难者家属不停拍照和提问,这是不专业和缺乏职业素养的行为。镜头中有些记者的表现让观众感到厌恶,时有发生记者为了占据采访先机妨碍救援进程,使本可能生还的生命永远沉寂下去的现象。

(4)报道内容与规模处理不当

一些地方媒体在地震报道中出现大量血腥的镜头及画面,网络上的转载现象更为严重。还有不同媒体同一时期的同质化内容播报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造成观众心灵的麻木和逃避行为,这也是灾难新闻处理上的失败之处。

(5)敏感话题上失语

问责制度缺失。玉树救援中缺乏大型机械;医疗条件薄弱,外地医疗队伍赶赴灾区时,却难以开展工作;物资储备匮乏,当地备灾物资不能满足基本需求,个别地点出现哄抢救灾物资情况。不过,在玉树地震的灾难报道中很少出现对救灾问题的反映,反而是大力地、几乎是全面地报道英勇的救灾场面。

宗教成为“雷池”。玉树地处青海南部,是藏传佛教的集中地。由于我国宗教的政策性很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大部分记者没有报道宗教等敏感新闻的经验,对宗教政策不了解,不敢逾越“雷池”,导致媒体在僧侣参与救灾方面大部分失语。

2.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

答:“两个舆论场”是由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首先提出的。他把马克思关于“表达社会舆论”的观点同新闻实践结合起来,在1998年提出了正确处理“两个舆论场”的关系问题。

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

(1)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

不仅要使“官方舆论场”在“三贴近”上下大气力,让受众看得懂,易接受,更亲切;还要做到可以积极回应和引导民间舆论场出现的热点舆论,或者通过技术手段在官方网站搭建互动平台,吸纳和承担部分民间舆论场的功能。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利益诉求。公共利益为两个舆论场的整合提供了前提条件。公共利益是全社会共同奋斗的目标,它能聚合社会各方面的舆论力量,形成团结统一的舆论场。在整个社会的舆论场中,各种舆论不能否定或偏离这一根本利益。在公共利益至上这个理念的共识之下,民间舆论场中那些非理性的、消极的部分自然会被纠正和淹没,而官方舆论场中正面的、高尚的部分会被民间话语推崇、认可。在追求公共利益的道路上,两个舆论场形成了强烈的共振效应。

坚持理性对话,实施有效互动

舆论场是开放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旦引爆,会出现两个舆论场的互动。作为社会大舆论场的组成部分,网络舆论场扩展了民众话语的空间范围,增强了民间“口头舆论”的影响力,更快速地传递非主流舆论。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良性信息互动,保障了民众的话语畅通,保障了舆论场的正常形成与消解,有助于社会进一步良性沟通和社会内部的团结与稳定。

网上“意见领袖”作为官方舆论与民间舆论场的缓冲地带,在两个舆论场的沟通与融合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网上“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意见领袖”理性发言,发布有深度、客观全面的信息,及时沟通采纳其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降低网上噪音分贝,促进社会舆论正能量的发挥。

(2)打通两个舆论场的路径

寻求两个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

要努力寻求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最大公约数”,抓住共同点、共通点,做好舆论引导。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交给传统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传递党的声音和反映人民心声有机统一起来。网络等新兴媒体正是民情民意的最大汇聚平台,其主流同样是向上向善向美,渴望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民生幸福。党心与民意,就是两个舆论场最大的“交集”,是打通两个舆论场的着力点。

推动两个舆论场“同频共振”

议题设置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新闻管理部门要俯下身子、侧耳倾听民声民意,多从公众舆论中捕捉话题,多从群众角度设置议题,策动两个舆论场齐唱“同一首歌”。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共同的“兴趣点”,大到党的治国理政方略、国家内政外交决策,小到百姓安危冷暖、人间社会百态,只要戳到“兴奋处”,都能形成同频共振的舆论场,发展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即使在一些公共危机形成的舆论狂潮中,只要善于发现其中的理性光芒,放大其中的正面声音,因势利导,正确应对,就能让主流舆论响亮有力。

促进两个舆论场有机融合

只有把社会舆论特别是网络舆情作为现实民意的风向标和参照系,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勇于正视、敢于担当,及时回应、积极作为,才能赢得民心、赢回信任。大量政务微博的诞生,就是政府主动利用新媒体、搭建起的与民众沟通的桥梁,虽是尺幅之地,却受众面广、互动性强、关注度高,发挥着发布信息、解读政策、解答疑问、提供帮助的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党和政府在微博上经常处于被动的尴尬局面。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45分,共45分)

2001年8月12日,湖南省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起初舆论一边倒将矛头指向医院,随后,在相关部门及当事医院的回应及人民网就原报道中“医生护士全体失踪”说法调查发表后,媒体开始梳理事件发展脉络,并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相关舆论开始出现耐人寻味的变化。

请就此事谈谈你的看法。

答:(1)事件报道和舆论发展

8月12日17时23分,湖南省网络媒体华声在线刊登题为《湘潭产妇死在手术台医生护士不知去向 医院称已尽全力》的报道,这则报道被网络媒体转发后冠以各种标题,标题中凸显“产妇惨死”“护士医生跑路”“死者赤身裸体”“满口鲜血眼含泪水”等,从而使得事件被媒体曝光伊始就快速吸引了各方眼球。这则新闻被搜狐、网易转发后,引发近40万网友参与话题讨论。然而事件首发时间为17时左右,网络媒体转发相对较少,事件的舆情热度在当日并未快速上升。

8月13日,随着传统媒体的介入,更多新闻事实被披露,媒体关注度快速上升。人民网“求真”栏目15时40分首发对湖南湘潭有关部门的求证采访,确认“医生护士全体失踪非实情”,成为事件重要拐点。官方回应经媒体放大后,对舆论的引导有一定正面作用。

8月14日,舆论转向,在铺天盖地地指责医院“草菅人命”之后,媒体回归理性,对之前的新闻报道进行反思。同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别轻易下结论”奠定报道基调,促使舆论回归理性。文章称,媒体和公众不应草率评价事件,只有把医疗事件归置于就事论事的框架内,才能给医患双方一个公正的评判。

随后,《环球时报》《法制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一方面对新闻媒体报道失实行为进行批评,另一方面对破解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纷纷建言,让湘潭产妇死亡事件的讨论更加深入和理性。

(2)舆情反思

新闻娱乐化刺激被网络放大

湘潭产妇死亡事件报道初期,“满口鲜血”、“裸体”、“惨死”等字眼以及医务人员全失踪、手术室不明身份男子嚼槟榔抽烟等描述充斥于网络和某些媒体的报道,这些描述对公众的感官产生较强刺激,从而使得事件短时间内快速发酵,当地医院和政府面临着较大的舆论压力。

失实报道体现媒体素养缺失

在事件最初报道中,某些媒体对事实报道不明,从而让医院陷入较为被动的境地。媒体报道伦理暂且不做过多评论,但从官方的舆情处置来讲,无论是湘潭县妇幼保健院还是湘潭县官方在危机应对方面的素养有待提升。

院方缺乏疏导舆情的经验

医患矛盾已成为当下互联网热点之一,梳理以往医患矛盾相关事件,舆论的发展通常遵循这样的路线,即网友借助自媒体曝光,随后敏锐媒体跟进,将矛头直指院方,引发舆论关注,随后院方在舆论压力下做出回应,与此同时独立第三方,如一些专家或机构,对事件进行分析,通常舆论会对院方的回应进行二次质疑,这时候可能伴随着院方一些负责人的被问责,同时舆论热度开始下降。从这个舆论发展脉络可以看出,遭遇类似事件时,医院方通常处于被动的、疲于应付的境地,显然不能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3)应对策略

敏感事件中发挥主场优势,主动发声

面对这种窘境,当地官方应该联合院方,在事关人命等重大医疗事故时,建议设立相应的新闻通报机制,第一时间对医疗事故的脉络做清晰的梳理,化被动接受采访为主动发布信息,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在此基础上赢得危机处置主动权。此事件中,固然有“华声在线”对事件进行报道时存在新闻事实交代不清的因素,但也跟院方未能发挥主场信息优势、主动向媒体传递信息有关,诚如网友所言,若官方信息快一些,民众的误解也会少一些。

官员尽量避免做出结论性表态

在调查过程中,官员的表态理应倾向于明确态度,而不应该倾向于下结论,盲目的结论极有可能成为舆论再次发酵的导火索。在此事件中,最终尸检结果尚未出炉,湘潭县卫生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态称院方尽到了责任。这种带有结论性的表态,显然不合时宜,有为医院背书之嫌。

善用自媒体自净机制实现舆论对冲

湘潭产妇死亡这桩吸引人的新闻在微博上、微信上广泛传播之后,立即引来了其他媒体、专业人士的纠正,并在自媒体平台上形成一拨更大的传播。短短两天之内,舆论就立即翻转。这种舆论的翻转显示自媒体平台有自净机制,同时也给各单位一个启示,要善用自媒体平台,筑牢微博平台话语权的同时,快速向微信平台扩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媒体平台上的话语权。唯有如此,在面对突发危机时,才能有效借助自媒体平台进行舆论对冲,并尽可能实现舆论引导。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2014年0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