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简答题

1.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总是恒等于储蓄,而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投资可能不等于储蓄,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华北电力大学2007研)

答: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总是恒等于储蓄,而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投资可能不等于储蓄,二者并不矛盾。分析如下:

(1)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

(2)在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只有二者相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所以,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投资可能不等于储蓄。

事实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是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储蓄和事后的投资总是相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投资等于储蓄为均衡的条件。正是由于投资可能不等于储蓄,所以经济社会才会出现失业、危机和波动的现象。

2.由家庭消费函数直接加总是否可以得到社会消费函数?(南京财经大学2004研)

答:家庭消费函数体现的是单个家庭消费与收入的关系,而社会消费函数体现的是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因此,社会消费函数是家庭消费函数的总和。但是,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从家庭消费函数到社会消费函数,还要考虑以下一系列限制条件:

(1)国民收入的分配

人们越是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因此,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就越是向下移动,反之亦然。

(2)政府税收政策

如果政府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将富有者原来可能用于储蓄的一部分收入征收过来,以政府支出形式花费掉,这些支出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最终用于消费。这样,社会消费数量增加,社会消费曲线就会向上移动。

(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公司未分配利润无形中是一种储蓄,如分给股东,则必定有一部分会被消费掉,因此,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大,消费就少,储蓄就多。反之,消费就多,储蓄就少,即社会消费曲线就会向上移动。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函数,因此,社会消费曲线并非家庭消费曲线的简单加总,但在考虑了种种限制条件后,社会消费函数曲线的基本形状仍和家庭消费曲线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3.分析两部门经济中储蓄函数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影响。(西南财经大学2003研)

答:两部门经济中,即经济中只有家户部门(居民户)和企业部门(厂商)时,均衡国民收入可以用来表示,即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达到均衡,此时决定的国民收入为均衡国民收入。

储蓄函数为,当投资假定为外生变量时,用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的方法决定均衡收入,可用图13-3表示。

图13-3  均衡收入的决定

结合图13-3可以看出,储蓄函数变动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发生变动。当自发消费增加(减少)时,储蓄函数向下(上)平移,与投资函数形成的新均衡点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减少);当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减少)时,储蓄函数斜率变小(大),对应的储蓄曲线平坦(陡峭),与投资函数形成的新均衡点对应的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减少)。

4.简述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山东大学2005研;湖南大学2007研)

答: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对外贸易,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构成,即总需求。而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决定,。因此,。如图13-4所示,横轴表示国民收入,纵轴表示总需求,在45°线上的点都表示国民收入等于总需求。由于消费可以看作收入的函数,且消费与收入正相关,所以总需求曲线斜率为正,斜率为边际消费倾向。总需求曲线与45°线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就是均衡收入。

图13-4  三部门模型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另外,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也可以利用三部门经济中宏观均衡的条件而得出,有兴趣的读者可自行予以推导。

5.根据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说明三部门条件下,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辽宁大学2005研)

解:三部门条件下,投资变动会导致国民收入正向的成倍的变动,即产生乘数效应。结合图13-5分析如下:

图13-5  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如图13-5所示,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加投资加政府购买。表示原来的总支出线,总支出线和45°线相交的交点决定的收入水平是均衡收入。假定投资增加,总支出线向上移,新的总支出线和45°线相交于点,点对应的收入水平为新的均衡收入。从图13-5中可以看出,投资水平较小幅度的变动()会带来均衡收入水平较大的变动()。

6.论述乘数原理的形成过程和条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8研;昆明理工大学2010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研)

答:(1)乘数原理的形成过程

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乘数原理说明了各种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对某一部门的需求(支出)的增加,不仅会使该部门的生产和收入相应增加,而且还会引起其他部门的生产、收入和支出的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量数倍于最初增加的支出。乘数原理的形成过程分析如下:

设第一部门最初增加的支出为,并且设各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则第一部门增加的支出会使消费需求增加,从而又引起第二部门的收入增加了,并且第二部门的收入中又要增加的消费,于是,第三部门的收入又增加了,第三部门的收入中又要增加的消费。这种收入增加带动消费增加,消费增加又带动收入增加的变动将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不断地循环下去直到国民经济再一次达到均衡,此时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所增加的总支出为和国民收入,因为边际消费倾向,所以,其中,即为乘数,表示均衡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自发支出增加量倍,并且在这里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小,乘数越小。

(2)乘数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

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即社会中存在过剩生产能力。如果没有过剩生产能力,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水平上升。

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要假定它们相互独立,否则,乘数作用要小得多,因为增加投资所引起的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削弱消费,从而会部分地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

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假使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的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会抑制消费,还抑制投资,使总需求降低。

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收入增加会受到限制。

7.以下三种方式中,哪种方式对总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哪种方式最小?

(1)政府增加数量为的开支

(2)政府削减数量为的税收

(3)政府增加数量为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

请说明你的理由。(南开大学2012研)

答: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政策(2)和(3)哪个最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0.5的大小比较。分析如下:

(1)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的开支,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其中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2)如果政府减少数量为的税收,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其中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3)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定量税和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出增加数量等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即产出增加

边际消费倾向为大于0小于1的数值,因此,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当时,,此时政策(3)效果最小;当时,,此时政策(2)效果最小;当时,,此时政策(2)和(3)效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