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新闻传播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八章 新文化运动中报业的发展变化与我国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

8.1 复习笔记

一、从文教性报刊的发展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文教性报刊的发展

文教性报刊,包括文化、科学、教育等各类报刊,是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倡导“科教兴国”的产物。中华民国成立后,文教性报刊因与时事政治无直接联系而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

2.《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主编。该刊在内容上以思想启蒙为要务。《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1917年初,《新青年》随陈独秀迁至北京出版,并由个人主办的刊物发展为由一批进步的教授、学者共同编撰的同人刊物,主要编撰人有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3.《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青年杂志》(即《新青年》)一创刊,就高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些内容,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但尚未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

二、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和“新旧思潮之激战”

1.《每周评论》的创刊与报刊宣传新阵线的形成

1918年12月,《每周评论》在北京创刊,由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在内容上以时事政治评论为主,1919年8月被查禁。

与此同时,不少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报刊也开始转向进步,加入了报刊宣传新阵线。

五四运动前后,进步学生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论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率先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0年初,陈独秀把《新青年》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新文化运动的纵深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的传播,引起了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恐慌和仇恨。在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间,一场新旧思潮的大激战在报刊上展开。

3.新文化运动中报刊业务的重大改进

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与政论传统的复苏。

以白话文为核心的新文风的形成。

副刊的改革与报纸版面编排的改进。

三、我国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

1.《新青年》改组与无产阶级报业的诞生

1920年后,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

《新青年》改组:1920年9月,《新青年》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改组后的《新青年》,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展开反对实用主义、伪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论战。

1920年11月,《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创刊,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机关刊物。自1920年下半年起,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工人群众为读者对象的通俗报刊,如《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

2.中国共产党党报系统的建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后,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机关报相继出版,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发挥了舆论向导的作用。

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在上海创刊,蔡和森为第一任主编。以报道评论国内外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致力于阐释贯彻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国共合作后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各个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

1925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热血日报》,为中共党报史上的第一份日报,由瞿秋白担任主编。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系统的报刊,最先出现的是地方团组织的机关报刊,如北京团组织创办的《先驱》半月刊等。1923年,新的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恽代英担任第一任主编。

3.国共合作报刊等党在新闻宣传战线上的同盟军

1924年国共合作后,国民党的报刊宣传工作得到重视与加强,大批共产党人帮助国民党创办起一大批国共合作报刊。《政治周报》1925年在广州创刊,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的中央级机关报,毛泽东创办并任第一任主编。

《京报》:在北洋军阀统治地区,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主办的报刊也开始转向进步。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北京出版的《京报》。1920年,邵飘萍在北京恢复出版《京报》。他在政治上不断进步,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邵飘萍主办的《京报》全力揭露惨案的真相。1926年4月2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进占北京的第三天,邵飘萍被诱捕,未经审讯即于26日凌晨被枪杀于天桥刑场。

8.2 课后习题详解

1.简述《新青年》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答:(1)《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主编,自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该刊在内容上以思想启蒙为要务,“批评时政,非其旨也”。《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兴起。

1917年初,陈独秀应聘赴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新青年》也随之迁至北京出版,并由个人主办的刊物发展为由一批进步的教授、学者共同编撰的同人刊物,主要编撰人有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2)《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青年杂志》(《新青年》)一创刊,就高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带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新青年》的宣传内容:一是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斗争;二是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三是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四是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上述宣传内容,唤醒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但尚未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

2.什么时候报刊上出现了“新旧思潮之激战”?

答:新旧思潮之激战出现在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间。

(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敏锐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强大的思想武器,率先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920年初,陈独秀由北京回到上海,把《新青年》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此外,国内还有一些报刊也开始出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2)新文化运动的纵深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思潮的传播,引起了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极度恐慌和仇恨。在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间,一场新旧思潮的大激战在报刊上展开。1919年,林琴南在上海的《新申报》上发表攻击新文化运动的文言小说《荆生》、《妖梦》等,立刻遭到新文化运动战士的反击。在这些反击文章中,举其要者,有李大钊3月9日在北京《晨报》上发表的《新旧思潮之激战》、陈独秀在《新青年》第6卷第1号上发表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等。

3.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业务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答: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业务有了重大改进。

(1)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与政论传统的复苏。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等报刊本着西方进化论思想和民主自由原则,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倡导学理讨论自由,让真理在同谬误的辩论中发扬光大,使报刊成为各种思想交锋的自由市场,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以白话文为核心的新文风的形成。

在《新青年》等报刊的倡导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形成了以白话文为核心的新文风。

(3)副刊的改革与报纸版面编排的改进。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报纸副刊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以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为己任,如上海《时事新报》于1918年3月4日创办的《学灯》副刊、1919年2月7日起在李大钊的指导下进行改革的北京《晨报》第7版和上海《民国日报》于1919年6月16日创办的《觉悟》副刊。1921年10月12日,《晨报》第7版改成4开4版的单张出版,刊名《晨报副镌》,由孙伏园主编。

4.《新青年》在什么时候被改组为社会主义性质的报刊?

答:1920年后,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

(1)改组后的《新青年》,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展开反对实用主义、伪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论战。

(2)11月7日,《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创刊,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机关刊物,李达担任主编,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共产党的纲领策略,批驳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出至1921年7月停刊。

(3)自1920年下半年起,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创办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工人群众为读者对象的通俗报刊,如《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等。

5.早期中共中央机关报有哪几份?

答:1922年7月中共“二大”后,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机关报相继出版,在中国革命斗争中发挥了舆论向导的作用。早期中共中央机关报有《向导》《新青年》《前锋》等。

(1)《向导》周报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为第一任主编。以报道评论国内外时事政治为主要内容,致力于阐释贯彻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国共合作后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各个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1927年7月18日终刊。继《向导》之后,中共中央还创办了《新青年》、《前锋》等机关刊物。

(2)1925年6月4日,中共中央为加强五卅运动的宣传,在上海创办《热血日报》,为中共党报史上的第一份日报,由瞿秋白担任主编,同月27日被迫停刊。

(3)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创办的报刊主要有北京地委的《政治生活》周刊、广东区委的《人民周刊》、豫陕区委的《中州评论》、湖北区委的《群众》周报等。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年团等各种群众团体的报刊也纷纷创办,发展和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系统的报刊,最先出现的是地方团组织的机关报刊,如北京团组织创办的《先驱》半月刊等。《先驱》半月刊,1922年1月15日在北京创刊,自第4期起迁上海出版,1922年5月后被改组为团中央机关报,1923年8月15日停刊。同年10月20日,新的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恽代英担任第一任主编,1927年10月停刊。

6.什么是国共合作报刊?

答:1924年国共合作后,国民党的报刊宣传工作得到重视与加强,大批共产党人帮助国民党创办起一大批国共合作报刊。

(1)国共合作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有《政治周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等。《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的中央级机关报,毛泽东创办并任第一任主编。

(2)在北洋军阀统治地区,受南方国民革命的影响,部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主办的报刊也开始转向进步。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北京出版的《京报》。1920年皖系军阀倒台后,邵飘萍回国并在北京恢复出版《京报》。他在政治上紧随时代不断进步,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邵飘萍主办的《京报》全力揭露惨案的真相。1926年4月2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进占北京的第三天,邵飘萍被诱捕,未经审讯即于26日凌晨被枪杀于天桥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