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2016年修订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3.1 复习笔记

一、人类行为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1)人类需要的含义

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它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生产发展的制约。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其实现方式也受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制约。

(2)人类需要的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减弱了。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类所特有的。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阿尔德弗尔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Growth)的需要。ERG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其中,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

(3)人类需要的类型

按起源来划分

a.生理性需要。反映了人们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

b.社会性需要。它是人们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从内容的角度来划分

a.物质需要。指个体对物的需要,它既包括生理性需要,又包括社会性需要。

b.精神需要。指人们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

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

a.生存性需要。指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b.发展性需要。它是人们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2.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1)人类行为的含义

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

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

(2)人类行为的类型

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划分

a.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一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

b.习得行为,是人类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又称学习行为。

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划分

a.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b.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有消极作用的行为。

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划分

a.正常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的行为。

b.偏差行为,是指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

(3)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应性。人类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及种族的繁衍,并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生活环境。

多样性。人类行为是一个复杂系统,存在着各个不同的侧面,有外显的和内隐的,有来自遗传的和后天习得的,有生理范畴的和社会范畴的,多种多样,十分复杂。

发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现在行为是过去行为的继续,而现在的行为又将成为未来行为的基础。

可控性。人类行为是人发出的行为,人类能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

整合性。人类行为是有机统一的,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

(4)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生理因素

a.影响人的成长,是人类行为的物质基础;

b.生理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心理因素的成长;

c.不同阶段的人的生理发育不同,这直接影响了人在不同时期的成长特征;

d.生物因素主要通过遗传基因影响人类的行为发展。

心理因素

a.心理认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和社会,从而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而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确保人们行为的健康发展;

b.情感是心理表现,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十分重要;

c.心理的需要和动机影响行为的变化。

社会因素

a.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行为既是对社会的适应,又深受所处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b.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群体、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社会事件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环境的含义

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分类

a.人造物质环境

包括房屋、道路、活动空间和各种服务设施,它们对使用者构成了行动的外部环境。

b.纯社会环境

即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社会工作不但关注这些社会子系统,而且关注它们与人们的生理、心理因素的互动所形成的动态环境,关注各种要素之间的连接和互动。如图3-1所示。

图3-1 社会环境中多重相互作用的系统

(2)社会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社会环境包括影响人类行为的众多因素,小到家庭、学校、群体和组织,大到社区和国家。

复杂性。社会环境要素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复杂的,它们相互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

层次性。从对人的生存影响程度的角度来看,社会环境有其层次性。

稳定性。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

变动性。社会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它是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相对统一。

2.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1)家庭

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家庭的类型

a.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这种家庭规模较小,家庭关系较为简单,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家庭形式。

b.主干家庭,是指由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主干家庭是核心家庭在纵向上的延伸。

c.联合家庭,是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d.单亲家庭,是指父母一方未婚子女共同居往生活的家庭类型。造成单亲家庭的因素很多,如离婚、丧偶、未婚生育等。

e.丁克家庭,是指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家庭教养模式

a.娇纵型。父母盲目的溺爱和疏于管束,构成娇纵型教养模式。在这种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这种“霸王”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b.支配型。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构成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一方面有期望过高。这种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个性心理特征。

c.专制型。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构成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等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教养方式易使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

d.放任型。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构成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在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世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e.冲突型。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家庭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构成冲突型家庭教养模式。冲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也易形成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残忍冷酷、撒谎等心理特征,且大多数有激烈的反抗性,可能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f.民主型。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构成民主型家庭教养模式。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家庭的功能

a.情感支持。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家庭可以帮助其成员缓解家庭之外社会生活带来的挫折和压力,获得情感的慰藉。

b.性爱满足。家庭中的性爱一方面保证了性爱的排他性,另一方面可防止因性的需要而引起的社会问题。

c.繁衍后代。家庭通过建立双系抚育、确立婚姻、夫妇配合等一系列制度来实现繁衍后代,维持人类种族的延续。

d.社会化。家庭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可以提供角色模型供孩子模仿学习,为其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进一步社会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e.经济功能。家庭经济功能主要是指家庭作为生产经营和消费的单位所发挥的作用。

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内互动发生的。

a.家庭成员关系指家庭成员的关系类型和这些关系的性质,一个人的家庭是核心家庭还是主干家庭,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好还是差,都会影响其行为。

b.家庭内互动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对当今家庭成员行为的影响;横向影响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家庭内互动方面,不同的家庭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

(2)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的含义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同辈群体的特点

a.平等性。同辈群体成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比较相近,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b.开放性。同辈群体内部不存在特别严格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在语言、方式、话题等方面都没有限制特定的形式。

c.认同性。同辈群体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对群体有较高的心理归属感和较强的认同性。

d.独特性。每个同辈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这种群体的亚文化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

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a.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b.同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

c.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多样化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多种意义。

(3)学校

学校的含义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重要的场所,是专门对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

学校的类型

a.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可以将学校划分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

b.根据教育的层次不同,学校还可以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它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还能够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b.班级规模。班级规模的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c.教学模式。应试教育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d.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不良的师生关系则可能使学生产生孤独感,对学校的消极情感。

(4)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的含义

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

工作单位的类型

a.国家机关,是国家为行使其职能而设立的各种机构,是专司国家权力和国家管理职能的组织。

b.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c.企业单位,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企业单位分为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国有企业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企业单位,私人企业是属于私人所有的企业单位。

d.社会组织,是政府与企业之外向社会提供某个领域的公共服务的法人实体。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和基金会。

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b.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

(5)社区

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的范围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社区的类型

a.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

第一,地域性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按照社区的空间特征来划分的一种社区类型,如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第二,功能(精神)性社区是由共同目标或共同利害关系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如知识分子群体、宗教群体。

b.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第一,农村社区是由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成员组成的地域性社区。

第二,城市社区是由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成员组织的地域性社区。

c.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第一,传统社区是指其成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主要以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主,生活节奏缓慢,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力和畜力为主。

第二,现代社区是指其成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进入现代社会水平的社区,表现为城乡一体、生活节奏快、交通发达等。

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

b.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发生影响。

c.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本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d.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也会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

(6)文化

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文化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社会环境。

文化的类型

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第一,主流文化是在社会占统治地位,并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第二,亚文化是被一部分社会成员或某一社会群体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是一个社会主流文化之下的次一级文化,它既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又不与主流文化冲突。

b.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第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思想和观念的总和。

第二,现代文化是工业社会以来新产生的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概念。

c.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指经过人类加工、创造的物品,这些物品凝结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如兵马俑、长城等。

第二,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思想、观念、制度和规范等精神产品。

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文化对人类的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个体的行为深受其认同文化中的行为模式的影响,人类在深受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创造着文化,人类在接受文化的影响时也进行着选择。

(7)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包括复制、传递信息的设备、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

大众传媒的特点

大众传媒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大众传媒的功能

大众传媒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大众传媒的类型

a.旧传媒,如印刷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广播、电影、电视);

b.新传媒,如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等。

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情况,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和行为。

b.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众的行为。

c.大众传媒可以使受众改变其原有的立场。

d.可以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

e.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们选择。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空间,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来说既是资源获取空间,也是行为约束空间。环境塑造了人,也决定了人的行为,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社会环境为人的行为提供了参照标准,通过参照和比较而产生的这些认识和心理感觉会影响人们的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其路径取决于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由于人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人类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社会环境。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一致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巨大。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总的来说,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1.人类行为的生物学理论

(1)生物进化理论与进化心理学

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是解释生物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过程的学说。达尔文认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经过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

(2)基因理论

基因的特点

遗传基因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控制个体生命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不同的人的基因既有相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不同的部分决定了人与人的区别,形成了人的多样性。

四种遗传异常

包括:a.单一基因遗传;b.多重因素遗传;c.染色体错乱;d.环境引起的遗传异常。

2.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称为动欲区。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弗洛伊德对意识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是其主要贡献,但他的理论缺乏实验的支持和客观的验证,而他坚持把人类行为发展归结于性本能的观点也受到众多学者的批评和反对。

(2)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普遍经历着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因此,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如表3-1所示。

表3-1 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以及实验研究,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又称发生认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

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2岁,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的。

前运算期。2~7岁,儿童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

具体运算期。7~12岁,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论。

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儿童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

每一阶段的儿童对世界及各种物质间关系都有新的认识,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在前一阶段上的质变,也是后一发展阶段的基础。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前习俗水平(0~9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9~15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治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

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

第二阶段: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

(5)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他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甚至夸大环境和教育作用。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类所学习到的社会行为绝大多数是由强化引起的,即是由操作性行为的结果引起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有:

a.斯金纳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机能中用以作用于外界或与外界打交道的那个部分。

b.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强化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不仅可以通过反映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而后者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

(6)依恋理论

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

a.前依恋关系阶段

出生后的几个星期,其典型特征是具有“预先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好像为婴儿预先安排了人类的交流。

b.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

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强调促进与重要成人保持联系的行为。

c.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

随着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变得十分明显。在这一阶段,他们能够清晰地指明他们依恋关系的对象是谁。

d.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在第二年的某个时间,婴儿进入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此时,婴儿获得了自我观念,并且已经开始理解其他人的某些观点。

依恋的类型

a.安全型依恋

这个类型的婴儿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他们可以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会停止玩乐,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会哭泣。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b.回避型依恋

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c.反抗型依恋

这个类型的婴儿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由沟通组成。通过语言、手势和行动,人们实现了互相之间的沟通。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情境定义的影响,这对社会工作者界定受助者的问题和社会工作的实际展开都具有直接的意义。

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乔治·赫伯特·米德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米德将自我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a.模仿阶段

大约处于婴幼儿时期。模仿是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婴幼儿只是无意义地模仿动作,动作仅仅是模仿,缺乏意义和对符号的理解,不能运用语言对自我和客体定义。

b.游戏阶段

大约处于儿童时期。这一阶段儿童可以用有意义的语言对客体定义,客体我形成。儿童开始形成自我,但是儿童的角色模型是不稳定的。

c.概化他人阶段

大约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青少年必须在情境中同时担当众多角色,即必须从几个重要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并能从参与某些合作活动的人群中获得复合的自我形象,形成“泛化的他人”。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

威廉·托马斯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强调个人主观的情境定义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他认为人类行为依据对彼此行动所作的主观解释而进行反应。

(2)标签理论

埃德温·勒默特和霍华德·贝克尔是标签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标签理论的代表作是《社会病理学》。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该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它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越轨者,并不是因为行动本身,而是因为他人对这种行为的反应。标签理论强调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认为社会的反应是促使初级越轨者最终陷入“越轨生涯”的重要原因。

四、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婴幼儿阶段

(1)婴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在婴幼儿阶段,个体的身高、体重和大脑的发育迅速。婴幼儿阶段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期间,婴幼儿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操作物体。

心理发展

在这一阶段,婴幼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在婴幼儿的后期开始出现有意识记忆的萌芽,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是孩子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

社会性发展

a.婴幼儿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有三个阶段,出生至6个月是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7个月到2岁是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2~3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b.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发生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游戏伙伴阶段,第二个阶段是退缩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2)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哺乳问题

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为最佳的喂养方式,但目前母乳喂养率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主要有:

a.观念问题

一些年轻的母亲认为母乳喂养会伤害外在的形体美,因而过早使用代乳品喂养婴儿。

b.工作原因

现代社会女性外出工作的比率大,而工作单位很少能够为女性提供方便的哺乳时间和场所,也使得母乳喂养率下降。

c.剖腹产手术的大量使用

采用剖腹产手术的妇女由于身体虚弱、刀口疼痛以及临床抗生素、镇痛剂的使用等,开始喂奶的时间推迟,泌乳也较晚。

母爱剥夺

母爱剥夺,通常是指母亲与子女的互动不足以及一些导致亲子互动不充足的情境。母爱剥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a.母亲照顾婴儿的时间较少,母亲外出工作或打工,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相处。

b.父母关系紧张导致的母爱的缺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

c.婴儿被母亲遗弃或母亲去世等原因,使孩子成为弃儿或孤儿,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毁灭性的创伤。

弃婴问题

由于贫困、法律道德观念薄弱、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浓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多种原因,有些婴儿特别是一些重度残疾的婴儿遭到父母的抛弃。弃婴绝大多数是女婴和残疾儿童。

a.造成弃婴问题的原因

第一,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家庭无力承担残疾、患病儿童昂贵的医疗和康复费用,从而使得贫困家庭把患病或残疾的儿童遗弃。

第二,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限于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家庭遗弃女婴。

第三,由于婚外生育和未婚生育,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养育孩子而造成的遗弃。

b.预防弃婴要做好的工作

第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二,完善弃婴救助制度。

第三,建立困难家庭医疗救助体系。

第四,积极发挥慈善部门、基金会和其他民办机构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救助。

第五,开展宣传工作,利用媒体进行相关报道,提升社会对于弃婴这一社会极弱群体的关注程度。

2.学龄前阶段

(1)学龄前阶段的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6~7岁儿童的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这为儿童智能的迅速增长以及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3~6岁时,儿童的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以达到某种目的;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使儿童获得胜任感和独立感。

心理发展

学龄前期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其思维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学龄前期儿童的语言发展,主要体现在从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的转换,主要有以下特点:

a.能正确掌握本土语言;

b.词句发展迅速;

c.初步掌握语法结构;

d.口语表达能力日益增强;

e.开始形成内部语言;

f.开始掌握书面语言。

社会性发展

学龄前期儿童已经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互动,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学龄前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3方面因素构成。

(2)学龄前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挑食偏食

挑食偏食在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中最为常见,这不仅容易造成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时间长了会严重影响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个体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的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攻击方式可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

电视依赖

学龄前儿童喜欢看电视,超过必要的限度,就会对电视产生依赖。学龄前儿童对电视的依赖会影响到视力发育,加重儿童肥胖,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阻碍学龄前儿童与其他人的交往。

自闭症

自闭症是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情感、语言、思维、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

3.学龄阶段

(1)学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a.学龄阶段,儿童在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育。

b.在学龄期,儿童自身生理的发育、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促进了儿童各方面技能的发展。

c.在动作方面,学龄期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并且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心理发展

a.学龄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上。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高级阶段。

b.在学龄期,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社会性发展

a.在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更符合实际的自我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

b.学龄期儿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c.学龄期儿童的社会交往对象仍然是父母、同伴和老师,但儿童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却有了新的发展。

(2)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儿童意外伤害

学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

a.导致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因素有:

第一,儿童自身的因素。学龄期儿童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对外界致伤因素缺乏警惕性,防范意识差,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因而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

第二,外在的环境因素。对于学龄期儿童来讲,外部环境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如不安全的用电设施、混乱的道路交通状况、危险的河流和湖泊等。

b.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学龄期儿童意外伤害方面可以针对儿童和环境开展工作:

第一,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第二,针对学校开展工作;

第三,针对社区开展工作。

校园欺负

校园欺负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问的暴力、攻击行为。社会工作者针对校园欺负问题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干预工作。

a.针对学校进行干预工作

社会工作者应联络学校各有关部门,分别就学校中各子系统的干预对象制订特定的干预方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成立包括学校、学生及家长在内的委员会,及时发现欺负行为并实施干预。

b.针对受欺负者、欺负者和旁观者开展的个体干预

应对欺负的原因、特点和后果进行评估与诊断,制订可行性的干预方案。

c.针对家庭开展干预工作

社会工作者可对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家庭进行访视,评估家庭在欺负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对父母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父母的认识水平,要求父母对儿童的欺负行为进行监督,配合学校和社会工作者开展活动等。

儿童性伤害

儿童性伤害是指以性刺激、性满足为目的,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以及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a.儿童遭受性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儿童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辨别力、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性安全教育的缺失。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b.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儿童性伤害中可以开展的工作有:

第一,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不断健全儿童保护体系;

第二,开展社会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第三,对受侵犯儿童及家庭开展系统干预。

4.青少年阶段

(1)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青少年阶段,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生育的能力。

心理发展

a.青少年的思维与学龄儿童的思维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第二,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青少年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b.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发展特征。

c.随着生理方面的迅速发展,青少年的性心理有了相应的发展,其主要表现是性意识的发展。

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是由青少年社会化的任务决定的,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期的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特征。

(2)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综合征”,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a.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上。

第一,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肌体性的障碍。

第二,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性格孤僻,缺乏与人的情感交往,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逃避的心态。

第三,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青少年容易在虚拟的空间内建立交往关系,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b.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可以从预防与治疗等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预防层面。成人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协助青少年有效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防止青少年因为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沉溺于网络。

第二,治疗层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的理论,有效帮助。

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指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各种犯罪的总称,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并呈现偶发性、团伙性、模仿性、暴力性和低龄化等特点,受到了政府、社会和一些专业机构的关注。

a.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

第一,青少年自身的因素。青少年处于人一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间,发展的快速性、矛盾性、变化性使得青少年面对周围环境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走向犯罪道路。

第二,家庭原因。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恶劣的家庭环境和不完整的家庭结构都容易促使青少年走向犯罪的道路。

第三,学校原因。学校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的不适,都会导致青少年流向犯罪的深渊。

第四,社会原因。与青少年犯罪有关的社会因素主要有贫困、媒体的影响、暴力文化疏忽等,其中媒体中的软暴力和“黄色污染”是青少年走向暴力犯罪的重要原因。

b.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犯罪方面可以开展的工作有:

第一,开展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展;

第二,针对青少年罪犯,提供社区矫正服务,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青少年性行为

a.在青少年的性行为中,性活动频繁、随机性较大和不使用保护措施使得青少年的性行为往往导致意外怀孕,青少年怀孕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社会问题。

b.伴随着青少年性行为的提前和频繁,直接导致了未婚先孕和未婚父母的出现。青少年意外妊娠后所进行的人工流产,会给这些少女带来诸多健康隐患。

c.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性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性和性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5.青年阶段

(1)青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22岁左右,人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这种状态一般持续到35岁左右。这是人的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心理发展

在这个阶段,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青年人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包括一般能力的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社会性发展

a.青年人人生观的稳定和成熟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的发展和成熟上。

b.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青年人的社会情感有了明显的发展,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友谊和爱情的发展。

c.青年人在思想或行动上作自我调整,借以保持自身与环境间的和谐关系的过程,就是心理适应。青年期个体适应主要表现在对婚姻、职业和子女的适应上。

(2)青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婚恋问题

青年阶段面临着恋爱、择偶与成家问题。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婚恋观念也与传统的婚恋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a.婚恋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很多青年人恋爱结婚的年龄推后,出现了社会上所讲的“剩男”“剩女”的现象。

第二,出现了“闪婚”一族。

b.社会工作者针对青年恋爱婚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第一,对青年进行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增强青年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促使青年形成对自我行为的反思能力和习惯。

第二,帮助青年提供恋爱婚姻的咨询和辅导,在婚前、初婚、孕期、育儿等各个阶段为青年提供帮助和指导,提供有关爱情和婚姻的科学知识,解答他们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的情感生活。

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特别是女性,她们在求职、工资、职业生涯上以及行业、职业等方面容易遭遇到性别歧视。对于性别歧视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a.在宏观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平等就业机制。

b.要加强宣传,加大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法律保障的宣传力度。

c.在微观层面为女性开设一些自强小组,帮助女性认识到性别歧视的社会原因,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

就业问题

a.影响青年就业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这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高,提供的待遇较低,工作较差等。

第二,就业信息不完善。社会为青年提供权威、可靠的就业信息不足,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

第三,服务不完善。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连接、高效、有序的就业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搭建好,影响广大的青年就业。

第四,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脱节。

b.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主要有:

第一,要帮助青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求职择业。

第二,推动政府不断完善就业的服务体系,健全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相互贯通和共享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

第三,帮助在就业中受挫的青年宣泄其负面情绪,促使其作冷静、理智和创造性的思考,协助其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

6.中年阶段

(1)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a.中年阶段是个体各种生理机能发生不断变化的时期。

b.人进入35岁以后,胴体细胞数目开始逐渐减少,致使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女性在50岁左右经历更年期,男性的更年期则要晚一些。

c.更年期个体容易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心理发展

a.中年阶段,个体的认知发展错综复杂。

b.个体的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c.由于长期的学习、反思和积累,中年人能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解决问题更加充满智慧。

社会性发展

在这一阶段,人们工作养家、教育子女成为重要的责任,同时与朋友、亲戚、同事维持和谐关系。中年人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控制能力加强,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

b.婚姻中责任感已经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

c.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中年人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基本达到人生的巅峰状态。

(2)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早衰综合征

早衰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中壮年人过早地出现生理上衰老、体质上衰退和心理上衰弱的现象。

a.中年人早衰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工作压力大;

第二,家庭负担重;

第三,不良的生活习惯。

b.预防中年早衰社会工作者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第一,在社区层面,动员社区的力量,坚持为中年人,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身检查。

第二,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为中年人组建各种运动小组,增强中年人坚持运动的兴趣。

第三,帮助中年人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是人体由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阶段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男女两性都可能患更年期综合征,但男性的症状表现一般比较轻微,女性的表现比较突出。

对更年期综合征的预防和干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在生理层面,社会工作者要普及更年期健康知识,协调、整合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服务。

b.在心理层面,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的方法与技术对更年期女性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消极情绪进行疏导。

c.在社会层面,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帮助中年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为他们营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婚外恋

婚外恋是指已婚者与配偶之外的人发生恋情。中年期是婚外恋的高发期。

a.婚外恋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生理方面的原因。生理因素主要指性生活不满意。

第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第三,社会方面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性解放思想随风而入,整个社会对婚外恋日益宽容。

b.社会工作者对婚外恋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第一,社会工作者可以灵活运用多样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引导中年人重新审视婚姻,学会经营婚姻,处理好事业与生活的关系,学习夫妻相处之道;

第二,对于对那些已经卷入婚外恋的中年人,社会工作者要以共情的态度,用个案工作的方法进行一对一的真诚帮助。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在共同生活中,家庭成员对另一成员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行为,它所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以及对当事人各类权利的限制与侵犯。与其他暴力行为比较,家庭暴力具有行为隐蔽性、时间循环性、手段多样性的特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a.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

第二,女性的经济地位低下。

第三,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不够。

第四,法律法规不健全。

b.对于家庭暴力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入:

第一,个别辅导。与家庭暴力受害者和施暴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提供物质救助、精神支持以及其他服务,协助家庭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调适家庭关系。

第二,小组辅导。将施暴者组成治疗小组,受害者组成支持小组,制定一个共同的小组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重新审视自己和家庭,找到制止家庭暴力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社区层面。组织和发动居民关注本社区的家庭暴力问题,提高居民的反家庭暴力的意识;提高社会成员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度和应对能力;建立家庭暴力庇护中心,为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提供庇护服务。

7.老年阶段

(1)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生理发展

进入老年期后,个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较大退化,如毛发脱落、脊柱弯曲、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等。各种老年疾病开始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

心理发展

进入老年期后,人的认知既表现出成熟性和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性的一面。老年期的思维呈衰退趋势,但又具有较大的平衡性,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得较快,而与知识、文化、经济相联系的思维则衰退较慢,老年期仍有创造性思维。

社会性发展

老年人会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事件,他们原来较为活跃的社会角色逐渐消退,这种角色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2)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失智和失能

a.老年人失智,是一种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特别会影响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其典型的起始症状为记忆障碍。病人短期记忆力差,而长期记忆在发病初期受到的影响不大。

b.老年人失能,指因老年人日常生活操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弱,不能很好地保持自我照顾的能力,而需要由其他人协助完成的情况。

精神健康问题

孤独、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境障碍,严重的称为抑郁症。抑感到孤独、抑郁又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与老年人的大脑老化和思维退化有关,但更多地与老年人孤独压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因素有关。

对于老年人孤独、抑郁和自杀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a.对于老年人抑郁问题,关键在于平时多给老人关心和情感支持,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除了必要的药物和医学模式的治疗外,还可以辅助以心理疏导方法。其中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缅怀往事疗法和人生回顾疗法比较有效。

b.建立老年人自杀危险因素的评估体系和老年人自杀的危机干预机制。对于那些遭受了生活重大变故和创伤,经历了亲人亡故、婚姻破裂、身患重病、子女虐待等状况的老年人,要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死亡问题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也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导致内心焦虑和恐惧的根源。老年人的很多问题根源都与死亡焦虑有关。

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包括:

a.丧偶与哀伤辅导。

b.帮助老年人形成对死亡的理性认识,使其积极地应对死亡。

c.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

老年歧视和被虐待

老年歧视和被虐待是指社会对老年群体毫无理由的偏见、刻板印象和差别待遇,因年老而受到家人或其他人的虐待。

a.老年人被歧视和被虐待的原因有:

第一,社会的急剧变迁在客观上使老年人丧失了原有经验的优势,老年人昔日的地位彻底被颠覆。

第二,以权力、能力、财富和健康等片面的指标来评价老年群体,忽视了老年人曾经为家庭和社会作过的贡献,将老年人视为家庭的负担,社会的累赘。

b.社会工作者在预防老年人被歧视和被虐待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第一,改变当下流行的评判人的标准,倡导尊重老年人的特殊性和特殊价值。

第二,要给予老年人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继续参与社会的权利,更多地满足老年人心理和精神需求。

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关心老人、服务老人的风气。

第四,帮助老年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适时调整角色行为,积极适应各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