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特殊语法及句式
(一)特殊语法现象
1.名词作动词
一般地,名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当它表达与本来意义相关的某种行为动作时,它就临时具备了动词的特点,即活用为动词。
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史记•项羽本纪》);“东”表示“向东进军”。
2.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可以不用介词的帮助,经常直接放在谓语中心语前面作状语,称之为“名词作状语”。古汉语的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以下内容:
(1)表示方位或处所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
如: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西走”表示“向西逃走”。
(2)表示工具或依据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使用什么工具从事行为动作,或者依据什么从事某种行为动作。
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箕畚运”表示“用箕畚搬运”。
(3)表示对人的态度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表达用什么态度从事某种行为动作。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兄事”表示“用对待哥哥的礼仪接待”。
(4)表示比喻
古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形容行为动作的状态,表达比喻内容。
如: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一》);“蛇行”表示“像蛇一样地爬行”。
3.动词作名词
当动词在句中替代了跟它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具有表示人或事的意义时,这个动词就被活用作名词了,一般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如:“殚其地之出(出产),竭其庐之入(收成)。”(《捕蛇者说》)
4.形容词作名词
一般地,形容词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具有指代事物的意义时,它就被活用为名词了。
如:“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愚公移山》)
5.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一般表示人或事物的形态、色彩、性质、范围等,当它具有动作行为的指向时,就应作动词看待了。
如:“此教我先威(威慑)众耳。”(《陈涉世家》)
6.使动用法
用作谓语的词表示“使(让)宾语怎么样”,使这个宾语发生某种变化或产生某种动作即为使动用法。一般可译为“使(让)+宾语+动词”的形式。使动用法又可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等,其中,前两种出现得最多。
(1)动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从事谓语动词所表达的行为动作。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如果带有宾语,一般为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活之”即“使之(项伯)活了下来”。
②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用法时,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荀子•天论》);“病”即“病之”,“使之生病”的意思。
③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为与一般用法相区别,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一般要破读。
如: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饮赵盾酒”即“使赵盾饮酒”。“饮”破读为“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
如: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弱秦”即“使秦国弱”。
(3)名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如: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肉骨”即“使白骨上生肉”。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可以省略。
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
“臣”即“臣之”,“使之成为臣”的意思。
“友”即“友之”,“使之成为朋友”的意思。
7.意动用法
形容词或名词作谓语时,它对宾语含有“认为怎么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就当视作意动现象。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把……看作客人)其父。”(《伤仲永》)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备这个活用的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异之”即“认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异”。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就是这个活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如: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柳宗元《封建论》);“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复指主语,引出谓语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7)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2.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如:王建禽于秦。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5)无标志的被动句
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即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如: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3.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1)主语的省略
①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③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④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①修饰语的省略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中心词的省略
如: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荀子》)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6)分句的省略
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①动+以+宾
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②动+于(乎,相当“于”)+宾
如:青,取之于蓝,胜于蓝。(《荀子•劝学》)
③形+于+宾
如: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④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
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2)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3)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
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
③以“是”、“之”为标志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
(4)定语后置
①“之……者……”
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②“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中心词+数量词
如: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④“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疑问句
在古汉语中,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中疑问词分疑问代词和疑问语气词两类。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欤)、邪(耶)等。
(1)使用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
①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
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②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
如: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③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
如: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
④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
如: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⑤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
如: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⑥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
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⑦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
如: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⑧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
如: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⑨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
如: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⑩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
如: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使用疑问语气词
①使用疑问语气词“乎”构成疑问句
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使用疑问语气词“诸”构成疑问句
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③使用疑问语气词“与(欤)”构成疑问句
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④使用疑问语气词“邪(耶)”构成疑问句
如: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3)使用固定搭配“几何”、“何如”、“奈何”、“如之何”、“如……何”、“奈……何”等表示疑问
如: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狼》)
(4)使用否定词表示疑问
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