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大纲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40小时高清视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小组工作

2.1 本章要点精讲[视频讲解]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1.小组工作的涵义

(1)从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目标角度下定义

1949年美国小组工作者协会指出:小组工作者在各种小组中,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小组工作者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人能力与需求而促进个人成长,使个人与他人、团体与社会之间达到适应,促使个人有社会改良的动机,同时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能力与独特性。

小组工作者参与团体的目的是为了使团体中的决策不是来自团体内或团体外的优势影响,而是来自知识、理念与经验的分享与整合。经由小组工作者的操作,协助团体同其他团体和社区建立关系,以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加强社区内不同文化、宗教、经济或特殊团体间的互谅,参与社会向民主的目标迈进。

(2)从小组工作对人的发展角度下定义

科伊尔认为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它通常由各种志愿结合的团体,在小组工作员的协助下,于闲暇时间内实施。其目的是在团体中通过个人人格的互动,促进个人成长;以及为了达成共同的目的而促成团体成员间互助合作,以创造团体。

(3)从小组工作对人的治疗角度下定义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于1959年指出: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小组工作的对象包括由健康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以及有疾病的个人组成的团体,是在进行团体治疗工作。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实践将小组既当做过程也当做手段,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这种方法强调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

2.小组工作的特点

从实践工作中总结成的小组工作法具有以下特点:

(1)小组是由组员和工作者组成的关系体系。在这个复杂的关系体系中,有工作者和组员的互动,更多的是组员彼此之间的互动。

(2)小组工作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所以,小组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动力、带来改变的。

(3)小组工作既是过程,也是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与社会工作中个案、社区工作方法不同,小组工作是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和应对社会环境的能力。

(4)小组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不同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目标是很不相同的。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是培养组员的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良知,提升组员的社会功能;互惠模式下的小组强调改善组员与社会的关系;治疗模式下的小组协助适应不良的个人达到和恢复预期的社会功能。所以,小组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寻找组员的真实需求,界定问题,厘定小组的目标。

二、小组工作的类型

小组工作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香港理工大学何洁云等根据下列分类标准,描述了小组的类型(何洁云等,2002)。

1.按小组的形成方式分类

(1)组成小组。小组是通过外部的影响和干预而组建起来的。这种小组一般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结构性。比如任务小组、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等。

(2)自然小组。自然小组是人们自然而然聚在一起的小组。由于一些自然事件、成员间的互相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而形成,他们通常具有较低的组织结构。如家庭、朋辈小组、街头玩伴群体等。

2.按组员的参与意愿分类

(1)自愿小组。是基于组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自愿小组中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参加。比如志愿者小组、家长技巧训练小组等。

(2)非自愿小组。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组成的,具有强制参与性的小组。例如,在矫治机构中用于组员转变行为的治疗小组(戒毒小组等)。

3.按成员间的联系分类

(1)基本小组。基本小组的组员具有较高的互动频率和紧密联系。基本小组都是很小型的,小到组员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个人互相交流。它也是组员间有约定承诺的小组,小组组员相互表达情感,不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都可以清楚地表达出来。最典型的基本小组就是家庭,有些互动性小组(如成长小组等)也会有这样的效果。

(2)次层小组。组员之间相互联系较少而且关系不甚密切。例如同事等。

4.按小组的结构分类

(1)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角色和地位。通常,正式小组有特定的目标去指导组员的行为。任务小组、行动小组、教育小组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2)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通常,小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员自然地聚拢在一起,通过互动达到交往和满足个人需求的目的。如同学小组、街头玩伴小组等。

5.按组员间的界限分类

(1)封闭小组。封闭小组从小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是相同的成员组合,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组员。一般说来,深刻的互动关系和一些特殊的治疗关系都是在封闭的小组中完成的。比如,对吸毒者所做的“情感小组”。

(2)开放小组。在小组过程的任何时间都允许成员加入和离开。一般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都具有很高的开放度。

6.按小组的性质和目标分类

(1)社交小组。小组目标是组员的关系改善和互动。小组活动围绕提升组员的社会交往能力开展。这种小组在我国的学校和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有所开展。

(2)教化小组。小组有明确的角色指引和行为规范指导。通过小组工作教化和训练组员品德、行为、纪律等方面规范化,提升他们的自觉意识。学校、青少年中心等有很多教化小组。我国目前主要通过说教方式而很少用小组工作进行教化。

(3)服务或志愿者小组。通过小组开展义务服务工作,培养和发掘公民的服务意识和潜能。我国有许多志愿者小分队就属于此类。

(4)兴趣小组。通过小组发展和培养组员的各种兴趣和能力,陶冶情操。我国学校和青少年中心都举办各类兴趣班。

(5)任务小组。小组有明确的任务(工作)取向。比如环保小组、艾滋病公共宣传小组等。我国有各类任务小组。

(6)意识提升小组。这类小组致力于对组员的增权,提高他们对自己和社会整体的意识。比如,妇女意识提升小组、单亲母亲支持小组等。我国的专业人员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师生做的“单亲女性自强小组”,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和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系师生在农村开办的“平寨妇女识字班”等,都做了有意义的尝试。

(7)教育小组。用小组的方法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相关的各类知识,目的是增进小组组员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用小组的方式进行“非正规教育”,学习与自己生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对组员能力提升和自信心培养作用很大。比如,家长技巧训练小组、性病艾滋病青少年小组、村妇手工艺传习小组等。

(8)成长小组。成长小组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从思想、感情和行为等多方面觉醒并深刻反思,从而不断获得成长。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成长)。例如,大学生成长小组、老年人成长小组等。我国许多机构都做过成长小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9)治疗小组。治疗小组是通过小组互动,帮助有“问题”(如社会功能丧失,违反法律和道德等)的组员恢复社会功能,改变“不良”行为和态度,治愈身心“疾病”等。例如戒毒小组、偏差青少年行为矫治小组、精神病人适应社区生活小组等。治疗模式的小组是小组工作的重要领域,对各种社会适应不良和身心有缺陷的人提供服务,在我国的特殊人群(残疾人、精神病人等)和司法矫治对象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0)社会化小组。帮助组员学习社会适应技巧和行为方式,提高他们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例如提高青少年自信心小组,帮助儿童学习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康乐小组等。

(11)自助和互助小组。这些小组都是以组员自己的资源作为支持,以达到转变态度和行为的目的,或者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例如,针对下岗女工建立的创业自助互助小组,单亲母亲或受虐妻子支持小组等。通过小组方式达到自助和互助的目的,在我国有这样的传统,建国初期的“互助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用小组的方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重建社会资本,是弱势群体自立自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工作努力的方向。

(12)社会行动小组。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集结社会力量,达致社会改变,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体利益。这类小组已经趋向于社区工作的方法。各种类型的发展性小组工作就是通过群体组织的方式,进行社区倡导或社区教育等,目的是推动社区的改变。例如,一个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小组,就是通过社区倡导和宣传等行动,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三、小组工作的发展历史

从小组工作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它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小组工作的萌芽(1900—1920)

(1)20世纪初最早尝试采用小组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和精神健康活动,以实现助人目的的人是约瑟夫·何西·普拉特(Joseph Hersey Pratt),他是一个波士顿内科医生,1905年为肺结核病人主办了一个小组。普拉特发现,通过小组活动,组员们更多地关心他人。

(2)最早的学校小组是在1907年由耶西·戴维斯(Jessie B.Davis)主持的,他是密歇根州的一位校长。他开办的小组主要是进行教育及职业价值观的指导,每周活动一次。另一个学校小组的先驱弗兰克·帕森斯,是现代职业咨询业的创始人,他在波士顿地区引进职业和生涯小组,用小组的形式来进行信息和知识传播。

(3)1909年,精神病医生科第·马希(Cody Marsh)认为小组中的互动能够促进康复,于是他在给医院中的病人开展现在被称作心理教育的小组工作,虽然他的工作基调含有精神和宗教成分,但是,他相信小组的互动具有治疗功能,这一点非常重要。

2.小组工作的缓慢发展(1920—1930)

(1)在20世纪20年代,小组工作开始在医院中出现。爱德华·拉策尔(Edward Lazell)运用小组来治疗那些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他发现,通过在小组中给这些病人提供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知识,那些“顽固不化”的病人的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随后,拉策尔进一步观察发现,这些在医院中开设的小组,使精神病人的情况明显好转,他们的行为呈现出很大的自主性。福李曼和柏林盖认为,拉策尔治疗成功的因素是“普遍化”和“社会互动”。

(2)同一时期,阿尔夫莱德·阿德勒在维也纳开办儿童和他们家庭的小组,这些小组把孩子的问题与家庭历史联系起来。阿德勒认为,个人的社会需要就是寻求归属感,他开始将小组工作程式化了。后来,鲁道夫·德莱克尔接受了阿德勒的程式,将小组工作运用到酗酒者之中。

(3)雅各布·莫雷诺在维也纳运用行为和小组动力学的观点,创立了心理剧,并将其运用到小组当中。莫雷诺发展出来的一些概念,如角色扮演,重视此时此刻互动,强调共情,提倡陶冶情操,鼓励组员互相帮助等,都被后来的小组工作所接纳。莫雷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将小组工作手法运用到情绪有问题的人群中,完全改变了过去的小组工作只针对精神病人的局面。

(4)20世纪20年代,小组工作发展的另一个表现是,研究人员开始对小组现象进行研究。澳波特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对组员在小组中的贡献进行测量,以研究小组是如何影响组员的。还有学者对个人及小组的表现进行了评估研究,这些研究为小组工作在30年代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3.小组工作的快速发展阶段(1930—1945)

(1)小组研究出现了专业化和规范化,在实验室中,研究者检测了小组成员如何被另一些持有特定理念的组员影响的。小组成员在小组过程中融入小组过程的程度等现象,也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

(2)这一时期,从实务层面来看,医院的小组工作发展最快,心理学家们开展住院病人和非住院病人小组,路易斯·温德尝试着鼓励家庭转变,并通过宣泄情绪来帮助病人及其家人重新创造一个健康的家庭。

斯拉夫松是一位教育家和自学成才的治疗师,他发展了儿童心理分析小组,他称之为“行为治疗”小组。斯拉夫松发现青少年在小组中比在个人治疗中会经历更多的成长和变化,他发展出“行为小组”来鼓励青年人多主动交往。他运用行动和游戏来帮助孩子发展。

斯拉夫松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小组工作在儿童中的应用,同时还检验了小组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有效性。斯拉夫松还发展出了一套儿童小组工作的标准化方法,包括游戏、活动、激发儿童参与者的小零食、鼓励联想的表达等。

美国出现了自治的小组形式,著名的“匿名酗酒者”协会成立了,发起者坚信,个人是有能力团结起来、互相支持、促进个人改变的。这个小组成为帮助酗酒者重新获得新生活的一个重要机构,在这里人们采用了很多小组工作的技巧,如倾听、表达共情、提供支持和进行引导等。

(3)研究成果和出版物开始大量出现。莫雷诺在1932年写了第一本关于小组心理治疗的书。同时,他提出了“小组治疗”和“小组心理治疗”的术语,他的心理剧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流行起来。1942年,莫雷诺创立了小组心理治疗和美国心理剧协会。斯拉夫松创立美国小组心理治疗联盟,《全国小组心理治疗》成为它的正式出版物。这本期刊在推动发展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4)在研究小组过程中,资料收集的方法也不断增加。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对小组规范的研究。勒温从40年代开始研究小组的动力学及小组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勒温、李皮特和怀特开始研究小组领导人特征及其对组员行为和小组过程的作用和影响。

4.小组工作的专业化阶段(1945—1960)

这个时期小组工作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理论著作大量出版,研究和实务开始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法西斯的奴役,使人们意识到小组的力量,公民积极参加社区生活。此时,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许多个案和小组工作者参与战时服务。同时精神病学专业的发展,使小组治疗和援助十分流行。

美国的科伊尔教授在1946年“全美社会工作大会”上提出,“小组工作应是社会工作方法”被大会接受。从此,小组工作成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这一时期有四部专著影响最大:

包括科伊尔的《小组工作对美国青年的服务》、威尔森的《社会小组工作实务》、特雷克的《社会小组工作》和科诺普卡《以儿童为对象的治疗性小组工作》。

(2)20世纪50年代,实证研究激增,特别是关于小组结构、小组趋向、小组领导关系变量和不同小组的设置的研究。

50年代小组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小组工作的方法开始引入到家庭辅导中,代表人物是德莱克尔和约翰·贝尔。

在这一时期,发展性小组工作模式被理查德·布莱克和简·穆顿正式提出,小组辅导的概念开始取代小组指导。爱德华·德明的“质性小组”,即任务和工作小组,也开始得到更广泛的运用。1958年,海伦·德莱佛主编的第一本小组工作的教科书《小组讨论中的辅导和学习》正式出版。

5.小组工作的新方法形成阶段(1960—1980)

(1)到了20世纪60年代,小组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发展了一些新的小组工作方法。主要人物包括:

卡尔·罗杰斯将个别辅导理论运用到小组中,并发明了“对质小组”,成为促进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乔治·巴赫和佛莱德·斯托勒发明了马拉松小组,旨在帮助人们增强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这种小组的时间持续很久,从24小时到48小时不等,组员在这段时间内都聚在一起,这种长时间的接触能够增强组员之间的信任度,降低防卫,通过互动获得一种成长。

佛里茨·派里斯将个案辅导和小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专业干预更有成效。

艾力克·波恩提出了交流分析的概念。

威廉·舒茨将身体语言引入到小组过程中,如身体接触和拥抱等。

(2)进入70年代后,小组工作的研究和实务都出现了新的趋势。针对60年代小组工作蓬勃发展的局面,人们开始认真地审视这个方法,出现了一些批评和争议。

贾尼斯提出了“小组思维”的概念,他认为,这种在小组中产生的一致的思维方式,会对组员形成控制,从而会破坏个人的成长,削弱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夫顿认为,成长小组中的民主思想得不到体现。

为了进一步将小组工作职业化,1973年,美国成立了小组工作专家协会,该协会成为一个指导小组工作实务的专业机构。

雅伦的主要贡献在于总结了小组的11项治疗性因素,发现了小组领导者的个人特质对小组发展的影响。

盖兹达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所收集的大量资料证明不同的小组工作者是如何认识并主持小组实践的。他们的研究为80年代的发展性小组工作模式奠定了基础。

6.小组工作的现状(80年代至今)

(1)20世纪80年代小组工作的发展特点可以归纳为:理论发展迅速,小组形式多元化和研究成果大量出现。系统论在小组工作中得到推广,自助小组像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发展性小组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小组在很多背景下被采用,如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企业等。随着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团队工作受到关注。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任务和工作小组及机构发展的小组实践。

(2)50年代在所有的咨询研究中,只有5%的文章是关于小组的;70年代,小组工作的研究文章上升到20%;进入80年代后,比例上升非常快。盖兹达定义了小组工作的发展性理念。发展模式断言小组工作有许多阶段,这些阶段一个接着一个随着规定的发展模式贯穿于小组之中。而且,小组领导者用到的技巧是发展性的,因此他们根据小组组员的需求和期望,通过特殊的介入来开展小组工作。

(3)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的重点是小组工作在一些特殊领域的应用。这些研究包括针对抑郁、暴饮暴食的治疗小组,夫妻治疗,儿童行为转变计划,特定残障的支持小组,不同年龄失去亲人者的小组。研究的内容包含多个比较组,比较不同的小组技巧在某些特定问题小组中的运用,以及评估有关“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小组模式效率”。

7.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1)小组工作在港台的发展

香港的小组工作最早是由基督教男女青年会在20世纪初期开始的,早期的活动是以帮助社会下层的劳苦大众为主,为他们提供识字的机会和廉价的住房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男女青年会还提供战时服务,将不同背景的人组织起来,参加各种小组的服务。

战争结束后,继续为青少年提供识字服务和照顾课外活动。虽然这个时期的小组活动没有专业人员的领导,但是,这些小组活动的目的和内容,与现在的友谊小组没有什么区别。

二战结束后大批难民由内地涌往香港,为了有效地处理因难民而引起的社会问题,香港社会福利联会于1950年成立,并要求香港大学培训专业社会工作者。随后,小组工作主要在为儿童提供服务领域得到发展,主要的服务内容为教育和娱乐,小组工作被认为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1967年,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系成立,小组工作成为社会工作方法主要课程之一。

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的内容从娱乐、教育开始转向辅导和治疗,服务的对象也开始由青少年转向他们的家庭,以及年轻的夫妻。

到了80年代,离婚、家庭暴力、老人照顾等问题引起了小组工作者的关注,服务对象开始包括老人、妇女、儿童和一些特殊人群。

到了90年代,香港的小组工作开始出现整合性、治疗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小组的目标基本上分为:促进个人成长,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等;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在台湾,小组工作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工作领域,小组工作已经成为台湾各大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必修课。同时,小组工作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在医院和健康机构、学校、司法机构、工业机构,以及一般的社会服务机构中得到普遍运用,并且得到服务对象的好评。

(2)小组工作在内地的发展

小组工作在内地的发展历史不长,但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的做法却历史悠久。辛亥革命以后,大陆开始涌现出不同性质的小组,其中有一些救济性、互助性的小组,基本上有五种类型:a.是私人办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b.是官方办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c.是宗法性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d.是宗教性的救济福利小组;e.是外国人办的救济福利小组。

这五种类型的社会救济福利小组有一些是交叉的。这些救助小组在帮助有困难的人群渡过难关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也出现了很多群众性小组,例如全国总工会、中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和中国红十字会等,都各自担负了一部分向特殊人群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责,在帮助困难人群解决生活困难、改善家庭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还普遍存在于不同的行业中。我国的小组大体可以分为11种类型:

a.行业性小组,是由同行业的企业自愿组成的,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的非营利性小组;

b.群众性小组,指由各阶层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来的小组;

c.学术性小组,指从事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学术研究活动的小组;

d.文化艺术小组,指文学、艺术、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工作者进行艺术交流、联谊活动的小组;

e.体育工作小组,由体育工作者或体育爱好者组成的研究理论、交流技艺的小组;

f.社会福利小组,是指以推动和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为宗旨的小组;

g.基金会,是指民间非营利性的对国内外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捐赠的基金进行接纳和管理的组织;

h.新闻工作小组,是由新闻工作者组成的旨在从事新闻工作交流的小组;

i.联谊性小组,指以联络友谊、交流情感为宗旨的小组;

j.宗教小组,是指由信仰宗教的群众组织的从事宗教事务活动的小组;

k.国外各种小组在中国登记注册的小组,大多从事救济、康复和慈善事业等。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小组基本上是以任务为本的小组,缺乏专业人员的介入,基本上是通过行政手段来提供服务的。

专业的小组工作在内地的发展,基本上是在90年代初期。随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立,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被列入教学大纲之中。这表明,小组工作作为一门专业方法,在内地开始进行传播。

a.小组工作的领域主要包括学生、妇女、青少年、老人和残疾人等。

b.小组工作的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发挥个人潜能,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小组的类型主要是成长小组、支持小组、互助小组和治疗小组等。

d.从事专业小组工作的人员主要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和在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四、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1.小组工作的理论

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组工作借用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下面介绍的是对小组工作有重要影响和贡献的理论,其中包括:需要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镜中自我理论和交流分析理论。

(1)需要理论

人的需要按照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自然需要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子嗣等;

社会需要包括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等。

物质需要是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为满足;

精神需要是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在享受这些精神产品的过程中得到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a.生理需要是指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它是人所有的需要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b.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c.归属和爱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小组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

d.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们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缺乏自尊会使人感到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

e.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们追求自己能力或潜能的发挥和完善的需要。

马斯洛把当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威胁个体生存的需要叫做低级需要或缺少性需要。那些并非生存所绝对必需的,可以做一定的延缓性满足的需要,被叫做高级需要。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和富有创造力,因此,高级需要又叫做发展需要。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主要是阐述人际关系的形成、取向类型以及小组聚散过程特征的理论。了解这一理论会提高工作员在小组工作过程中对成员的行为和成员之间关系的洞察力。

a.基本的人际需要

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第一,包容需要,是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小组的需要;第二,支配需要,是指控制别人或被人控制的需要;第三,感情需要,是指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

b.需要满足方式相对的继承性与连续性

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应方式,影响并决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情况和方式与个体后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在包容需要的满足方面,成员在儿童期与双亲交往极少的经验会使他们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于内部语言,摆脱互动,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意参加小组活动;相反,如果儿童过分依赖与父母的沟通,则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要求给予注意,热衷于小组的活动。

第二,在支配需要的满足方面,如果在成员的儿童期父母采取既有要求又允许他们有一定的自主和决定权,就会培养出民主型的行为方式。若父母过分控制或过分不控制,成员就会形成过度焦虑和防御性行为,倾向于去控制别人与反对他人对自己的控制。

第三,在感情需要的满足方面,成员在儿童期不能得到父母充分的爱,经常面对冷淡和排斥,成年后也会产生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绪保持距离,惟恐别人不欢迎或不喜爱自己,避免相互建立密切的关系;相反,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则容易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总是希望或试图与人建立密切的情绪联系。

c.基本人际取向

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或被动性,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第一,主动包容型,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向者;

第二,被动包容型,期待别人接纳自己,孤独、退缩、易疏离他人;

第三,主动支配型,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喜欢控制别人;

第四,被动支配型,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乐于追随他人、受人支配,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

第五,主动感情型,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亲密;

第六,被动感情型,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本人则往往显示出冷淡、厌恶等情绪。

舒茨发现,相同类型者在一起大都能较好地相容,尤其是相同需要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常常能够互补,但同属主动支配者在一起就不易相容。

d.关于“相容”

第一,互换的相容,指两个人在上述六种人际关系上所表达和希望的行为总和相等,此时能产生最大限度的相容。双方可能在某一需要范围内有不相容处,但总和上相等或接近。总和差别越大,具体不相容也就越严重。

第二,发动的相容,指一个人常有意使自己的表现去和另外一个人发生互补,如见到对方希望拥有领导地位,就表现出顺从或愿意受控制的行为。

第三,交互的相容。双方都在某种需要上表现与对方一致,如一方需要沟通,另一方也表现出渴望沟通;一方不想交谈,另外一方也停止交谈。

舒茨认为,一个人如果和对方在相容性上有差异,他就会同更相容的人接近,从而彼此感到满意或喜欢。

e.关于小组的形成与瓦解

与不相容的小组相比,相容小组有更大的凝聚力,能够更有效地达到目标或产生高生产率。小组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与爱三个阶段。通过沟通,每一个个体都要抉择是否要留在该小组,然后就过渡到责任与权利分配,确定谁是小组的领导和核心,最后会出现情绪整合或情感加深现象。在小组瓦解时,这三者会向相反方向变化,先是情绪依恋被破坏,随后支配关系松弛或瘫痪,最后众人纷纷脱离小组。

需要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包括:a.帮助小组工作员把握小组的方向;b.帮助小组工作员明确小组的目标;c.帮助小组工作员更好地理解组员的互动关系。

(2)小组动力理论

小组动力学的内容

小组动力学的理论又称小组动力学理论。这一理论是由心理学家勒温创立的。小组动力学研究内容包括小组的形成、维持、发展,小组内部的人际关系,小组与个体的关系,小组的内在动力,小组间的冲突,领导方式对小组的影响,小组行为等等。勒温始终强调小组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把小组的每个部分放在整体中进行研究。

小组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对小组工作有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内容包括场域理论、小组气氛的研究、小组凝聚力、小组规范等。

小组动力学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a.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

b.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

c.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凝聚力。

小组工作中所建立的小组是典型的人为小组,其凝聚力必须以小组共同活动为中介。在小组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增进了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如果他们能够互相认同、支持,互相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互相依赖感,加大成员间的互相吸引,以及小组对个人的吸引。这个过程是以一系列具体的带领小组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来帮助实现的。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内容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的理论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主要有:

a.观察学习与模仿

第一,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的显著特点在于学习者不是通过直接的刺激—反应模式来学习,学习者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做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

第二,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模仿有不同的种类:适应性的模仿指人为了积极地达到目的而观察学习别人的行为;选择性模仿指人们经过思考有选择地选取模仿行为。

b.替代强化

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赞赏和惩罚得到强化的。在社会学习理论中,班杜拉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作替代强化。

c.认知的重要性

人的学习绝不是像机器人一样被动、机械,学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挥。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视为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又可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过程、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五个部分。如果没有认知能力的支持,观察学习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们必须细心注意被观察者的行为,同时还要积极地整理、吸收,然后将这些信息储存到我们的记忆中,以备我们将来对该行为的模仿。

d.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人不是环境被动的产物,人是积极的、能动的,对环境中的刺激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反应并且把所选择的刺激进行组织并转化。班杜拉创造了这个新名词——交互决定论,他认为,人及其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人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连续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a.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b.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

c.班杜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对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镜中自我理论

镜中自我理论的内容

库利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被认为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

a.人与社会的关系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库利反对将人与社会对立或割裂开来。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他部分。

b.镜中自我

镜中自我是库利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概念的主要观点包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

c.首属小组

库利首次正式提出并使用了首属小组这个概念,它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

镜中自我理论对小组的启示

a.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表现和变化都会影响到小组,小组整体的进程也会影响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

b.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c.在小组工作中,尤其是治疗性的小组,通过探讨个人的首属小组对个人的具体影响,尤其是个人首属小组中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目前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和个人的非适应性行为的来龙去脉,可以帮助成员获得更深入的自我觉察。

(5)交流分析理论

交流分析理论的内容

交流分析理论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波恩1959年创立的一种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是用于检查“我对你做了什么,你反过来对我做了些什么”一类的相互作用,目的是了解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相辅的、互补的还是矛盾的、冲突的,帮助人们了解自己与别人互动的本质,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从而促使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建立更成熟、更有自尊的人际关系。核心内容包括:

a.关于自我状态

波恩认为,在人们的人格结构中,并存着父母意识、成人意识和儿童意识。波恩把它们叫做三种自我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儿童状态。

第一,父母自我状态是由父母或父母型人物的行为内化而来的,是一大堆装在脑子里的个人早年获得的印象深刻的外部经验,包括“必须”和“应该”。一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表现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他人、责骂、训斥及其他的权威式的作风。

第二,成人自我状态的特征是“理性的”、“逻辑的”,注意事实资料的搜集,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冷静地分析,而不是受“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的干扰。

第三,“儿童状态”的特征是“情绪的”、“冲动的”、“自发的”,常常是凭感觉。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现为服从性,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任性胡闹,有时令人爱,有时令人厌。

b.沟通形态

波恩总结了3种交流的形态:互补型、交叉型、隐含型。

第一,互补型是一种符合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状态下的反应,是一种为人们所预期的反应。这种交流,互相影响中的刺激和反应是平行的,即一方以某种状态发出邀请,另一方做出相同的回应。

第二,交叉型又叫交错型交流,指当一个人发出信息后,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相互作用是交叉的,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交流会中断,甚至双方发生冲突。

第三,隐含型又叫做“暧昧型”交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交流方式。在隐含型交流中,总是涉及两种以上自我状态,真正的信息往往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另外的社交客套的交流中。

c.人生的四种基本态度

第一,“我不好—你好”型。这是抑郁者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人依赖他人的施舍,特别需要被爱抚和承认。

第二,“我不好—你也不好”型。这是严重精神紊乱或厌世者的态度。

第三,“我好—你不好”型。这是怀疑和独断的态度。

第四,“我好—你也好”型。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认可自己也认可他人。

交流分析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a.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作。

b.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人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c.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d.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情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2.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

工作模式是工作目标、实施原则和方式、方法等一种整合性框架。在小组工作实务中,不同类型的小组往往采用特定的工作模式,也可采用某一模式为主、以其他模式为辅开展小组工作。常用的小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三个:社会目标模式、治疗模式以及互动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源于小组工作的早期实践,以后逐步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它主要是在社区层面展开,而社会变迁成为小组成员参与的期望结果。

理论基础

a.参与、意识提升和赋权

社会政治民主理论建基于如下假设:第一,主权在民,参与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第二,沟通、理解和平等都是从对话开始;第三,教育也是一种权利。基于此,参与可以学习民主的技能,可以激发个人的潜能,可以提升人的意识;对话可以增进不同人群的理解,可以促使不同群体平等关系的建立;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化教育的过程。

有关赋权的概念,实际上涵盖了三个层面:

第一,个人层面的赋权,发展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影响力的自我意识;

第二,社区层面的赋权,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以便对个人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具有批判性的理解;

第三,社会层面的赋权,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

b.系统功能理论

系统功能理论的假设是所有的有机体都是一个系统,由附属于母系统的次系统所组成,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结的,并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以保持系统内部的平衡,使整个系统稳定地向前发展。个人、群体、社会等都是一样的。每一个系统都是有界限的,界限内彼此互动维持系统的能量。系统的界限是开放的,和其他系统互相渗透。系统功能理论强调四个原则: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

c.社会变迁理论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社会变迁是社会学的重大问题。社会变迁可以说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量变和质变。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改变中,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社会发展必然受到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它包含前后相继的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社会互动的过程;社会行为的互动必然导致关系和制度的变迁,互动过程实质上就是制度化的过程,因此可以把制度化过程理解为社会过程的第二个层面。制度化的过程至少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制度的形成和完善;二是制度的改革。

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a.目标

社会目标模式的小组工作的总目标是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第二,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

第三,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b.小组

此模式下的小组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实现,培养成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变迁。该模式的主要论据是如果小组或组员能够在工作者的影响下找出小组的共同目标,并且根据目标付诸社会行动,则组员就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

第一,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有共同期待的社会目标,即社会变迁(社会改造);

第二,小组成员为了社会整体利益有一套共同信仰的价值观(社会公正、社会关怀和爱等);

第三,小组作为一个行动整体共同付诸社会行动;

第四,小组成员在社会行动中逐步自我完善和发展。

c.组员

每一个人都有民主参与的机会和潜能,因此,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成员可以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特别是鼓励那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由于小组是开放的,所以小组成员来去自由。小组成员由于相同信念和目标(如关注环境保护等)走到一起,组员之间可以因为共同的理想而求同存异。

d.工作者

在这个模式中,小组工作者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工作者在小组的整个过程中都与小组成员一路同行,但在同行的过程中又扮演着一个可变的角色。在小组开始和结束阶段可能是一个倡导者或引导者的角色,在小组的中间阶段工作者可能是使能者(enabler)、资源提供者或榜样的角色。

e.实践原则

在社会目标模式的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小组本身以及有关的机构和社区要遵循许多原则。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不应该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组员,应该让组员充分自决。对于小组本身,这种模式突出小组的共同目标和理想达成小组凝聚力,并以此协助不同类型的组员积极投入。小组为了正面联系机构和社区,必须向每个组员阐明机构的政策和信念,使组员对机构的宗旨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f.优势和限制

第一,这个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符合社会工作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社会关怀的理想,它将个人的问题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社会结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强调个人问题的解决与社会结构问题的解决相关联。所以,社会目标模式非常注重公民参与解决问题。

第二,这个模式的限制是过分依赖意识形态,使它的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过分注重组织的力量,忽视了个人的独特需要,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解决群体需要优于解决个人问题。

g.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原则诸如参与、赋权、提升意识、恢复功能、社会变迁等概念对各种弱势群体有很强的适用性,特别是推动他们的能力建设和应对市场压力,更需要群体意识和智慧。所以在中国进行的专业小组工作尝试,很多都是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这个模式的小组目前被许多社区发展(社区组织)机构采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发展工作。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2)治疗模式

治疗模式又称预防与康复模式,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它是社会工作的一大传统,即提供服务给不同需要的人。

理论基础

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与个案所采用的理论依据十分接近,除了经典的精神分析、行为认知、人本主义三大流派外,以下理论对小组治疗的发展也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a.精神分析小组

精神分析小组的目标在于重建个人的性格和人格系统,这一目标通过使潜意识的冲突进入意识层次,并对其进行检验而达到的。心理分析小组本身以一种象征的方式再现个人的原生家庭,以便使每一个成员的历史在小组面前重演。

b.阿德勒式小组

阿德勒认为人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如个人的目标)所驱动的,而非生物性的因素(如性驱力)。人们努力地“追求优越”,一种认同和归属感,而这一追求与人们克服和弥补幼年时期由于弱小和不得不依赖成人所造成的自卑有关。他强调个体是独特的,但又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人际因素与个体内在的因素对人有同样重要的影响意义。人不是仅仅由遗传和环境所决定的,个人有选择力和创造力,有能力成为自己的主人。

c.心理剧

心理剧是由莫雷诺创立、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小组治疗的方法。小组领导者引导小组成员以戏剧化角色表演出来,在其中经历过去、当前或预期的生活情形,就好像生活是戏剧情景一样。心理剧的目的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人们以一种自发的、戏剧化的方式表达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深的自我理解和情绪宣泄,接受有关这些角色的回馈。心理剧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引导成员进行积极的小组互动,探讨人际关系,尝试接近生活中重要的人,并减轻个人的孤独感。

d.行为治疗小组

行为治疗是指以各学习理论流派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多样化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其基本假设是:所有的问题行为,非理性的认知方法、情绪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它们可以经由新的学习历程而得以矫正,从而发展出一套控制自己的人生、有效处理当前和未来问题的方法。因此,行为治疗小组也常常被视为一种教育的活动。

e.完型治疗小组

完型治疗是由泊斯开创的。

第一,该理论的前提是,个体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道路,并接受个人的责任。

第二,完型疗法有很多重要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激励案主从“环境支持”转变为“自我支持”,“使病人不再依赖别人,而是发现、发展和肯定自己的潜质,明白人可以自主,可以采取主动,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拥有更丰盛和更全面的生活”。

第三,完型治疗的主要概念包括“此时此地”、“觉察与责任”、“未解决问题和回避”、“神经症层次和防卫机制”、“能量与能量的阻滞和疏通”等。

第四,完型小组运作的基本原则是:利用现时的小组经验、小组的觉察过程和小组参与者之间的积极互动,鼓励成员随时随地地觉察他们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角色。

f.交流分析小组

交流分析最初是由波恩提出来的,也被称作TA(Transactional Analysis),是一种互动式的治疗方法。它的基本假设是:人们基于过去的经验来做出现时的决定。但其实过去的经验只是过去某一时刻适合人们的生存需要,对现在可能已经不再有效。因此,这一理论强调个人如何增强觉察能力,能够做出新的抉择,并因此改变他们的生活进程。

g.案主中心的小组

案主中心学派的小组治疗模式是由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创立的。它的假定是:人类倾向于朝着健康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去发展。小组中的个体成员,能够在小组领导者极少的帮助下,找到他们自己的方向。案主中心疗法强调的是小组领导者的个人品质,而不是领导技巧。

案主中心小组的核心概念包括:发展小组历程中的信赖,提供成员成长的治疗性条件。这个条件主要有三个因素,即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怀和温暖、同理的了解和倾听。

h.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理性情绪治疗的创始人是阿尔波特·艾丽思(Albert Ellis),艾丽思认为每个人与生具有理性、直线思考和非理性、曲线思考的潜能。情绪的困扰来自那些个人的自我挫败的非理性的信念。为克服这些非理性的信念,理性情绪治疗采用大量主动性与教导性的技术,如说服、辩论、建议、指定家庭作业等,同时也挑战案主的那些非理性信念,促使其以理性的信念体系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体系。

i.现实疗法小组

现实疗法的创始人是威廉·葛拉瑟。这种疗法着重于解决问题,迎合社会中现实的要求。过程包括案主先陈述自己的欲望与需求,接着评价自己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拟定一份计划书,然后按照该计划去付诸行动。葛拉瑟认为每个人都有一股“成长驱力”,这股驱力会推动个人进行改变,因此,这个理论也被叫做控制理论,旨在帮助个人更好地控制生活。

治疗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a.目标

治疗模式是以治疗个人为小组目标的,它的目的就是帮助个人通过小组达到心理、社会与文化的适应。各种不同理论取向的治疗小组在各自的目标方面似乎有很大的差异,如行为取向的小组强调明确、具体的目标,而关系取向的小组则常常注重难以测量的目标。

治疗目标的选定依据下列的原则:

第一,如果是为特殊群体开设的小组,特定的治疗目标会成为小组的目标;

第二,工作员经由小组中每个人的治疗目标总和来界定小组的目标。

b.特点

小组治疗模式着眼于矫治、治疗、人格重建等过程,因此,它也被看做是再教育的过程。它包括对现在和过去事件的潜意识的觉察和了解。有些治疗小组也用来矫治妨碍个人功能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其目标在于个人人格结构的转变,因此,治疗小组常常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此外,由于组员的特殊性,治疗模式会比较依赖专家的判断和专业化的指导。

c.组员

治疗小组的组员通常是有较严重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人格问题、精神异常或者有社会偏差行为的人,所以,入组前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参加小组治疗的成员一般来说需要矫治性的治疗,而不仅仅是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帮助。治疗小组旨在帮助他们探究潜意识的动力,宣泄情绪,并使他们在小组中逐渐了解干扰其生活功能的过去的抉择,经领悟、学习,逐渐恢复其社会功能。

d.工作者

从事小组治疗的工作者通常是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或临床社会工作者。采用不同的理论取向的工作者在小组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在案主中心、完型治疗小组中,则强调工作者与成员发展的有意义的治疗关系,其角色通常在于促进的作用。

e.实践原则

由于治疗小组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有问题或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所以对工作者的精神病学、心理学、临床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训练的要求比较高。其工作原则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工作者在开组前需要对组员进行细致的材料收集和评估,充分考虑到个人的功能和小组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第二,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有明确的契约;

第三,工作者需要确定小组的理论倾向,选择使用特定的小组治疗理论和技术;

第四,从社会治疗的角度,小组工作者还可能需要与小组之外的关系进行联络,如案主的医生、来源机构、家庭等,以便对组员有更详尽准确地评估和改变过程的把握。

f.优势和限制

传统上治疗模式比较强调“为案主”工作,而不强调“与案主一起工作”,强调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强调工作者的影响力。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技术都有其各自的优势,如科瑞认为心理分析尤其适用于那些希望和专业人员保持一定距离的案主。阿德勒式的治疗小组强调社会兴趣、家庭的重要性、目标导向、寻求归属感,这可能很适合东方文化。行为治疗则强调自我管理的方法和在小组中具体目标的达成,对各种文化和人群都有很强的适用性。

由于传统上治疗模式不太注重成员的互助系统,强调治疗“小组中的个人”,强调“医患关系”,而非平等的合作关系,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组员的潜能和能动性的发挥。

g.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国内可查的较早采用小组治疗的记录是1982年在精神病院对青少年患者的治疗工作。此外,北京精神卫生研究所、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也一直为住院和门诊病人开展持续的小组治疗。在我国,虽然较为严格意义上的小组治疗和社会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但是,类似治疗工作还是比较普遍地在相关机构使用着。

基于中国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案主容易将工作者当做权威人物(如医生或教师)来看待,他们期望从工作者那里得到直接的指导和意见。因此,治疗模式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工作方式。

小组工作中的治疗模式可以较广泛地运用在偏差行为的纠正、医疗和精神病服务、社区特殊群体的服务以及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

(3)互惠模式

互惠模式,又称互动模式或调解模式。这个模式的主张者是施瓦茨(William Schwartz),他认为在助人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理论基础

互惠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也对此模式有影响。它主要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同时它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沟通和互动。

a.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根据佩恩的论述,每一个系统都会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协助人生活的系统:非正式和自然的系统;正式的系统;社会系统。这些系统就是人所面临的环境系统。系统的适应性,要求小组必须根据环境的需要而变化。

b.场域理论中的行为环境论、生活空间论和此时此地的概念

场域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概念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物理学概念。代表人物和观点是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Koffka)提出的“行为环境论”,以及美籍德国心理学家勒温的“生活空间论”。

c.“镜中我”、自我观念和符号互动论

社会符号互动理论又称为互动理论,它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至今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社会小组工作更是从这一理论中吸收了大量的营养。

互惠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a.目标

互惠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关系而实施的。在整个过程中,个人一直被塑造,同时也一直在塑造别人。此模式有三个出发点:

第一,小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与整体是一个人际关系网,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是互动的。

第二,人类的发展并非在儿童期就停止了,而是终其一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第三,人类除了生理的需求,还有归属、被他人和社会承认、参与等方面的需求。

b.小组

小组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是一个互助的系统,也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小组成员相互依赖、互相帮助。此模式认为个人必须透过一个健全并合适的群体生活,才能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一个健全的小组必须包括以下要素:

第一,提供成员之间彼此平等认同的机会;

第二,提供使多数人归属的温暖感觉,如果在生活中个人没有和他人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则会失去所爱的人提供的各种帮助;

第三,有表现自己、表达自我和维持自己在群体中独立性的自由;

第四,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但不得已必须接纳对方时,应负起责任;

第五,应向成员提供表现个性及与他人分享的机会;

第六,向成员提供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机会;

第七,小组是这个模式的中心,是一个互动体系,工作者视小组为心中的“案主”。

c.组员

组员就如施瓦茨所说“将自己的需求感与小组集体任务的社会需求发生关联”。组员在小组中达成共同的目标,分享和追求共同决策,这时的分享是在组员与工作者、组员与组员之间进行的。

d.工作者

此模式下的工作者的角色是小组成员之间和小组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者,他不去设计方案,不直接控制小组,而是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帮助组员协商以使问题迅速解决。互惠模式里,工作者的形象是“调解者”、“使能者”,工作者是“工作者与案主体系”的一部分,既被影响,也能影响他人。

e.实践原则

小组工作实务非常重视从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来认识成员,非常强调群体生活的重要性。因此,“面对面”的小组动力是此模式实施的基础。工作原则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工作者作为协调者应启发组员主动思考问题,寻找共同点,自主确定并强化发展目标;

第二,工作者应该向小组成员澄清和说明自己与小组的角色,从而订立一个明确的契约;

第三,工作者以诚实的态度提供信息、协调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小组服务。

f.优势和限制

第一,优势,这个模式注重成员的潜能和互助系统,突出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信念;小组的目标来自成员互动和讨论,有利于成员发挥能动性和培养自决意识;成员自主选择恰当的介入策略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防止外界的价值干预。

第二,限制,模式对小组中个人期望和个别化的关注是不够的,对成员个人改变程度的评估也是不足的。工作者的权力是不足的,使工作者难以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小组过程(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局)。

g.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所以,互惠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较强。不过,由于中国人不善自我表达,具有含蓄、内敛等特征,又使这一模式的充分发挥受到影响。

由于互惠模式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技巧方法源于西方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体系,所以在运用到中国的现实处境时必然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互惠模式小组工作由于其依靠群体的力量,在中国各方面的助人体系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无论在推动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成长方面,还是在解决中年人生活工作压力方面,或减低老年人的孤独感、适应晚年生活方面,都发挥着很大作用。

(4)发展性模式

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这个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发展心理学、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理论、小组动力学。发展性模式,是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特罗普指出,发展性小组工作模式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a.社会工作职业关注的是人的社会功能的提高,这里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恢复个人的社会功能;预防个人社会功能的失调;发展个人更加和谐的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的内容都在发展性模式中得到体现,因为发展性模式的目标之一就是发掘个人的潜能,达到和谐发展。社会功能性行为实际上是个人的一种自我管理方式,以完成自己的社会任务和应付各种社会关系。

b.发展性模式关注的是个人的社会功能性,而非病理因素,重视自我实现,而非治疗过程。发展模式特别强调,人有潜能做到以下几点: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意识到他人的价值、评价他人、与他人互动;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的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

发展性模式的内容和具体运用

a.目标

特罗普指出,小组的目标主要包括宣泄阻碍个人有效完成社会行为的负面感情;通过小组的归属感,为组员提供支持,发掘内在能力;得到接纳和关心;通过表达、成就感和小组的认同,提高自尊;现实的导向,明白他人与自己有同样的生活经历,了解他人的挣扎和应付过程,他人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自我欣赏,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了解更多的应付生活困难的方法,增强决策的能力和对自己生活负责的能力。

b.工作员

在发展性模式中,工作员的角色非常重要。一旦小组成立后,工作员必须与组员就小组的目标、功能和结构达成一致意见,工作员的工作主要放在以下三个领域:小组目标的实现、人际关系、个人的自我实现。

第一,小组目标实现的标准有:小组的有效性、小组的活力和小组的责任感。工作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小组选择、完成小组的特定任务,从而实现其整个目标。这个过程包括:向组员展现小组计划,保持小组讨论的重点不偏离主题,鼓励组员自由发言并切题,帮助小组应付和接受行动可能带来的后果,解决冲突,制定决策,参与行动等,从而有效地达成目标。

第二,小组组员团结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他们之间的关系涉及下列一些工具性互动形式,如鼓励、支持、帮助、反对、限制、冲突、联合、协助、使用权威、服从权威、反对权威、分享权威等;还有一些表达性的互动形式,主要是对他人的反应,以及对小组活动的反应等,例如,组员表现出的喜欢和厌恶、同意和不同意、爱意、关心、乐意、兴趣、热情、害怕、抗拒、批评、敌意和指责等。

第三,组员的自我实现,实际上是通过小组目标的达成而体现的,因此,工作员要致力于促进小组目标的圆满实现,在实现小组目标过程中,通过宣泄、支持、现实导向、自我欣赏,每个人都可以完成个人的目标,充分体现小组的有效性、个人的自我满意度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c.适用人群

促进人的发展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因之一,因此,发展性小组模式适合在各种人群中运用,它既可以是救助性的,帮助一些缺乏信心或社会适应有问题者,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协助个人成长,从而适应社会变化;又可以是锦上添花性的,为个人、群体和社区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和可能性。因此,运用这个模式,可以为各种不同的人群提供服务。

d.优势和限制

第一,优势:能够广泛运用于不同状况的小组,在这类小组中,组员不会被贴上标签,没有压力。

第二,限制:在实践过程中,它强调的是一种成长的信念,而成长本身是一个难以测量的概念,因此,有人批评这个模式缺乏科学性。

e.在中国的实际运用

由于发展性模式具有广泛运用的特点,工作者常常将其运用在帮助提高自信心,培养领导才能、解决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在中国的实际运用基本上有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在学生中的使用。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为社工专业新生开设的自我成长小组,就是采用了发展性模式,帮助组员重新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心,完成高中向大学阶段的过渡。另外,在北京的一些中学也开设了中学生成长小组,帮助他们完成从初中向高中的转变。

第二,在退休人群中的使用。在北京的一些街道,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与街道老龄委合作,开办了退休生活适应小组,协助退休人员正视自己的角色变化,学习适应新生活。

第三,在外来人群中的使用。北京农家女文化中心,曾经为外地来京的打工人员开设成长小组,帮助她们解决来京后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

五、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小组工作的理论研究者提出,小组是一个有生命的发展周期,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过程。由卡兰德等人提出的小组发展阶段模式是众多的发展阶段理论中最为流行的一种。

1.阶段I——前属期阶段

这是小组的开始。小组成员刚刚开始进入小组,试图尝试与素不相识的他人建立初步的关系,但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观察和探求身外环境,对他人既接近又回避地保持着戒备,处于矛盾的困境。社会工作者的鼓励会有助于促进成员考察、改善外部条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者鼓励成员表达他们对小组和其他人的期望。社会工作者在这时可通过组织一些有助于成员们相互了解的项目,帮助他们成为熟人,但成员之间还比较难以合作。

2.阶段——权力和控制期

成员们与其他人慢慢熟悉之后,开始发现在小组中如何得到安全感和回报,将试着通过权力竞争与控制的过程,认识和确立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成员间的互相影响增大,会形成小组成员在小组中不同的角色、地位、关系,并形成小组组织的初步结构。个别成员如果不能从小组中感受到安全和满足就会在这个阶段退出。但同时,对成员来说,无论在心理上或生理上,考察和斗争、有意或无意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的机会也都会增大。

3.阶段——亲密期

这个阶段,小组成员开始更为亲密了。他们更开放,关心小组,关心其他成员,投入增强。成员们开始公开地比较小组生活与家庭生活,会出现同胞式的竞争,也会发生从家庭成员到小组成员的移情,同时开始意识和承认小组的经验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思考小组的目标。

4.阶段——分辨期(差异期)

这是形成良好小组的时期。小组成员彼此熟识和聚合,能接纳其他成员的个性、实力、态度和需要,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家庭式的情感减弱,小组的规范和标准成为行为的参考。

成员之间权力的竞争和情感波动趋于缩小,能够相互支持,自由地沟通。成员们更联合、更客观、更合作,以至能提出更现实的建议或计划,并实施大型的方案、项目。

5.阶段V——分离期

这个阶段小组进行到终结并且小组目标已经实现。成员们面临分离,开始在其他地方寻找新资源以满足他们自己社会的、娱乐性的和职业性的需要。在转移和打破已经建立的成员间的默契关系中会出现许多焦虑,如内聚、反对小组解散、情绪反复、逃避现实等。

六、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1.小组工作的原则

从总体来看,小组工作法具有以下重要原则:

(1)认可每个人的独特个性及行为的多样性。

社会工作者必须清楚认识每个成员的独特差异以及他们的不同需要和不同问题。对每个成员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合的介入方法,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和目标。

(2)认可小组是多种多样的及行动是多样化的。

这是对小组的个别化原则。每个人的差异使得由人组成的小组也有差异,小组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互动模式。社会工作者对不同的小组同样要采用不同的治疗目标和计划。

(3)真诚地接纳每一个人。

社会工作者可以有自己看待他人的价值观念,但他不需对他们的行为和品行表示赞同与否,应该完整地接纳每一个人,包括他的长处与不足。

(4)建立有目的的助人关系。

在社会工作者和小组成员之间应该有目的地去建立专业关系,这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发生转变。

(5)鼓励及促使小组成员之间实现有益的合作关系。

社会工作者应鼓励和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发展起有积极意义的关系,以促进小组成员发生转变。

(6)适当地修正小组过程。

社会工作者必须对小组过程了如指掌,为实现小组目标对其适当、及时地予以修正,创建具有促进转变的支持性环境。

(7)鼓励成员根据自身能力参与小组活动。

社会工作者必须认可并接受每个小组成员的能力差异,帮助和鼓励每个小组成员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参与小组活动,不应该使他感到力所不及。

(8)促使小组成员投入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社会工作者不要高高在上,而是要把自己摆放在增强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位置上。

(9)鼓励小组成员通过冲突去体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社会工作人员应该帮助小组成员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他们遭遇的冲突,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技巧或策略去解决冲突。

(10)为小组成员提供各种新机会。

为小组成员提供各种新机会,使他们通过新的和不同的经历来考察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人际关系技巧和体验在小组中的收获,以满足社会需求,并从中获取成就,维持良好的自信心。

(11)明智地运用制约。

帮助小组成员认识他们的问题,识别制约因素和检验受制约的程度,并利用机构受到的各种制约来帮助小组成员学习如何面对社会上的制约因素。

(12)有区别地运作工作方案。

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需要运作不同的方案。

(13)对个人和小组的进步不断进行评估。

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小组成员的参与下定期地对小组的进步进行评价,以保持小组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14)热诚、人道和严于律己。

社会工作者要做一个真诚、热情和人道的人,而不是一个冷酷、不人道的人;要严于律己,不能利用小组来满足私欲。

2.社会小组工作的技巧

(1)小组工作的一般性技巧

建立关系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与成员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促进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观察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能够灵敏、细致地观察和判断个人、小组所面临的环境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确定适合的小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组织和介入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能够组成小组,介入小组出现的问题、冲突、突发事件等,把握和推进小组工作进程,在目标实现后结束小组。

领导的技巧。小组工作者有时是以小组领导的角色出现的,因而要适当地运用专业技能与权威,主导和推进小组的进程。

沟通的技巧。小组工作者是促进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的桥梁,自身要与成员沟通,也要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并且与小组外部的环境,如机构、社区、人员等进行沟通。

参与小组活动的技巧。小组成员自己设计了各种活动方案,小组工作者要愉快地投入其中。

运用社会资源的技巧。为实现小组的目标,小组工作者要善于调动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的、机构的、新闻媒体的以及社区的资源。

评估小组过程的技巧。小组工作者要给小组各种的活动订立指标,并做出评估。

(2)有效促进沟通的技巧

小组的目标是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影响和行为互动解决成员的问题,而沟通是产生相互影响和互动的前提,因而有效促进沟通就十分需要技巧。

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外部因素会阻碍或影响沟通,如房间太大、太小、太嘈杂或者缺少隐秘性,会干扰信息的传递;明朗的空间环境则更有利于成员投入小组活动。

注意语言的选择。首先,要使用易于理解的短语发出信息,并通过这些语言尽快地促进小组成员产生信任,从而及时得到反馈;其次,有效地接收信息,正确理解所获的信息及其内涵,对不清楚的内容及时简短地讨论明白。

提供合作性的目标。提供合作性的目标和活动,能够改变小组成员间的关系,共享信息共同工作,促进有效的小组沟通。

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小组成员相互间谈话的频度和程度、谈话的顺序、打断他人的方式有时会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对总是说得太多或不断地谈论同一题目的成员,小组工作者必要时可运用语言阻拦他们,以给他人更多的表达机会。对总是沉默或回避去谈某个特别题目的成员,要支持他们发表意见,给他们以鼓励和信心。小组成员讲话或沟通时的顺序也可以表示成员间是同盟或冲突的关系,如有时会出现打断谈话的现象。可以通过改变小组成员之间的座次、谈话顺序、采用语言或手势等,推动讨论继续进行。

(3)组织会议的技巧

小组工作通常还会通过组织会议来开展工作,因此组织会议的技巧就尤为重要。具体来讲,组织会议需要有以下技巧:

形成良好的开始

在会议的开始阶段,小组成员之间基本是互不相识的,小组工作者应该通过介绍使他们互相认识。然后要分发有关会议通报和文章,清楚地向小组成员阐明会议的目的和步骤,使每一个人都知道会议期间要做些什么。会议开始时,可以修订议程,即征求小组成员对议程的意见。

把握讨论的进程

会议的中间阶段,通常是需要完成主要任务的过程。把握好讨论的进程,将有助于小组完成大部分任务,促进小组成员解决问题。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小组工作者要注意把握主题,帮助小组成员遵照会议议程和关注讨论的话题,不能转移话题。小组工作者应阐明讨论的题目、程序和步骤以便小组成员了解。同时,要收集和提供信息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投入讨论,保证讨论顺利地进行。另外,讨论中要注重发展新的小组规范。

做好总结

小组工作者对成员们在讨论时提出的各种各样零碎杂乱、互不相关、抑或是有冲突的观点或意见,要及时恰当地进行归纳和总结。要帮助小组成员把精力放在特别重要的话题上,使他们对自己的观点更明了,讨论更有效果。

完善的结尾

要控制讨论的时间,使每一个议题都能得到充分讨论,又不至于匆忙下结论。在时间不充分时,优先考虑主要议题。在会议结尾时,要总结讨论过的议题,阐明讨论中得出的结论,阐述需要进一步跟进和关注的问题。

小组工作者在组织会议中,要根据情况扮演不同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种角色:

示范者。以身作则,向小组成员示范他所希望的行为,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尊重、负责和诚实。

促进者。小组工作者不是小组的主人,他不可将自己的意愿和主张强加给小组成员,而应该鼓励小组成员的参与,促进小组成员自己解决问题。

调解人。争论或争执总会发生,在这时,小组工作者应保持中立,帮助小组成员澄清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信息,引导他们理智地做出决定。

支持者。支持小组成员已取得共识的解决问题的计划,促进他们有信心地完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