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大纲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40小时高清视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一、配套考研真题

1.小组发展模式[名词解释,沈阳师大2014年研]

2.互动治疗[名词解释,社科院2011年研]

3.怎样做好小组工作的社会控制?[简答题,河北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社会工作者控制小组的技巧。[简答题,华中农大2015年研]

4.小组是一个有生命的发展周期,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过程,由卡兰德等人提出的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有哪些?各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简答题,北京城市学院2014年研]

5.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简答题,武汉科大2013年研;武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小组工作)社会目标模式[名词解释,青岛大学2015年研]

6.简述小组工作的涵义。[简答题,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小组工作[名词解释,华中农大2015年研]

7.在小组中,工作者应如何促进组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简答题,沈阳师大2014年研]

8.小组动力中的组员“沟通冲突”是指什么?试举例说明社工处理组员“沟通冲突”的正确手法。[论述题,中山大学2011、2012年研]

二、配套考研真题解析

1.小组发展模式[名词解释,沈阳师大2014年研]

答:小组发展模式,又称过程模式或发展性小组模式,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发展心理学、米德及帕森斯的社会学和存在主义哲学,是较晚发展起来的一种小组工作模式,旨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如各类困难人群、面临危机的人群以及寻求更大自我发展的人群等等。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小组鼓励组员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出大家的共同兴趣及目标,在体现民主程序的过程中达到小组目标及组员的自我成长。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发展过程中,要察觉到发展的潜力,组员在温暖、刺激和解放中的满足,帮助小组达到目标,促进人际关系和个人的自我实现。

2.互动治疗[名词解释,社科院2011年研]

答:互动治疗来源于社会符号互动理论,是指将小组视为一种治疗的环境或工具,强调通过小组互动来治疗个人心理问题,或预防某些因素对个人造成的不良影响,或矫正个人的偏差行为的小组工作模式。

3.怎样做好小组工作的社会控制?[简答题,河北大学2012年研]

相关试题:社会工作者控制小组的技巧。[简答题,华中农大2015年研]

答:小组工作的社会控制技巧主要包括:

(1)适当给出解释

社会工作者要针对组员的语言行为及背后的思想适当给出解释,这可以帮助组员从困境中解脱。在切实把握小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要激励组员对“自我”进行挖掘和探索。

(2)提供精神支持

在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对组员积极鼓励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小组内的和谐氛围,支持组员向困难发出挑战。

(3)促使承担责任

社会工作者要在组员间组织起直接的、目的明确的互动,鼓励组员在小组发展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以使小组具有更大、更有效的发展动力。

(4)避免行为失当

社会工作者要主动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以避免小组或部分组员发生不利于小组发展的、非理性、不适当的行为,避免演讲和讨论时躲避发言或没完没了的唠叨等。

(5)联结集体和个人

社会工作者要引导组员将其个人经验与小组中大家共同认可的集体经验连接起来,这可以使组员融入集体,感到一种群体的支持,从而树立和提升组员的信心。

(6)严格设定界限

社会工作者对组员间的互动一定要稳妥而牢固地把握住,所以必须事先设定一些不能逾越的“条条框框”,要为避免偏离目标而严格设定一些界限。

(7)适当挑战内心

社会工作者为了助人,有时要对组员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以及试图逃避问题等行为作出挑战,揭示其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8)分类妥善处理

社会工作者为了避免组员将问题复杂化,有时需要打断他的思绪并转移其视线,将其问题分解,然后一一对号入座地作出妥善处理。

(9)整合小组行动

社会工作者要将组员说的和做的事情进行横向或纵向的串联,然后指出他们的某些意见可能是重复的,应该“合并同类项”,有时还要让组员看到他们谈及的可能自以为不相干的几件事之间实际上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4.小组是一个有生命的发展周期,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过程,由卡兰德等人提出的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有哪些?各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简答题,北京城市学院2014年研]

答:小组工作的理论研究者提出,小组是一个有生命的发展周期,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过程。由卡兰德等人提出的小组发展阶段模式是众多的发展阶段理论中最为流行的一种。

(1)阶段I——前属期阶段

这是小组的开始。小组成员刚刚开始进入小组,试图尝试与素不相识的他人建立初步的关系,但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观察和探求身外环境,对他人既接近又回避地保持着戒备,处于矛盾的困境。社会工作者的鼓励会有助于促进成员考察、改善外部条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者鼓励成员表达他们对小组和其他人的期望。社会工作者在这时可通过组织一些有助于成员们相互了解的项目,帮助他们成为熟人,但成员之间还比较难以合作。

(2)阶段——权力和控制期

成员们与其他人慢慢熟悉之后,开始发现在小组中如何得到安全感和回报,将试着通过权力竞争与控制的过程,认识和确立自己在小组中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成员间的互相影响增大,会形成小组成员在小组中不同的角色、地位、关系,并形成小组组织的初步结构。个别成员如果不能从小组中感受到安全和满足就会在这个阶段退出。

(3)阶段——亲密期

这个阶段,小组成员开始更为亲密了。他们更开放,关心小组,关心其他成员,投入增强。成员们开始公开地比较小组生活与家庭生活,会出现同胞式的竞争,也会发生从家庭成员到小组成员的移情,同时开始意识和承认小组的经验在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思考小组的目标。

(4)阶段——分辨期(差异期)

这是形成良好小组的时期。小组成员彼此熟识和聚合,能接纳其他成员的个性、实力、态度和需要,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家庭式的情感减弱,小组的规范和标准成为行为的参考。成员之间权力的竞争和情感波动趋于缩小,能够相互支持,自由地沟通。成员们更联合、更客观、更合作,以至能提出更现实的建议或计划,并实施大型的方案、项目。

(5)阶段V——分离期

这个阶段小组进行到终结并且小组目标已经实现。成员们面临分离,开始在其他地方寻找新资源以满足他们自己社会的、娱乐性的和职业性的需要。在转移和打破已经建立的成员间的默契关系中会出现许多焦虑,如内聚、反对小组解散、情绪反复、逃避现实等。

5.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简答题,武汉科大2013年研;武大2012年研]

相关试题:(小组工作)社会目标模式[名词解释,青岛大学2015年研]

答:作为最早形成的小组工作模式之一,社会目标模式主要运用于社区发展的项目或领域。其注重的是社会责任和社会变迁,强调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

(1)理论基础

社会目标模式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系统论和社会学的观点,强调社会系统与人和群体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个人和群体出现功能失常或问题,与社会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有关,而人和群体的行为又会影响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的途径来实现。

(2)模式的特点

社会目标模式以关注社会整合和人参与社会的责任感为工作重点,通过人的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这种工作模式利用小组过程发展小组成员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社会变迁的责任心,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并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这种工作模式中,小组被看作是一个统一体,通过小组集体的力量达致社会变迁,社会责任得到鼓励,领导能力得到发展,民主的概念在小组过程中也得到充分的实践。

(3)实施原则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自始至终都要强调和贯彻如下几点原则性的“工作意识”:

致力培养并提升小组组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

致力发展小组组员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的能力,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大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和改变社会环境的能力;

致力小组工作目标与社区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特别是要针对社区的需求和问题,吸引和选择合适的社区成员参加小组活动,并结合上述需求和问题,制定小组工作目标,设计活动项目。

6.简述小组工作的涵义。[简答题,华中农大2011年研]

相关试题:小组工作[名词解释,华中农大2015年研]

答:小组工作的涵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以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目标下定义

1949年美国小组工作者协会指出:小组工作者在各种小组中,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小组工作者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人能力与需求而促进个人成长,使个人与他人、团体与社会之间达到适应,促使个人有社会改良的动机,同时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能力与独特性。小组工作者参与团体的目的是为了使团体中的决策不是来自团体内或团体外的优势影响,而是来自知识、理念与经验的分享与整合。经由小组工作者的操作,协助团体同其他团体和社区建立关系,以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加强社区内不同文化、宗教、经济或特殊团体间的互谅,参与社会向民主的目标迈进。

(2)以小组工作对人的发展下定义

科伊尔认为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它通常由各种志愿结合的团体,在小组工作员的协助下,于闲暇时间内实施。其目的是在团体中通过个人人格的互动,促进个人成长;以及为了达成共同的目的而促成团体成员间互助合作,以创造团体。

(3)以小组工作对人的治疗下定义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于1959年指出: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团体工作的对象包括由健康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以及有疾病的个人组成的团体。当团体工作人员运用其专业训练和技巧去帮助一群在功能上有困扰的个人所组成团体时,他便是在进行团体治疗工作。

综合来说,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它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互相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公正发展。

7.在小组中,工作者应如何促进组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简答题,沈阳师大2014年研]

答:小组的目标是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影响和行为互动,解决成员的问题,而沟通是产生相互影响和互动的前提,因而有效促进沟通就十分需要技巧。

(1)注意信息传递的外部环境。外部因素会阻碍或影响沟通。如房间太大、太小、太嘈杂或者缺少隐秘性,会干扰信息的传递;明朗的空间环境则更有利于成员投入小组活动。

(2)注意语言的选择。首先,要使用易于理解的短语发出信息,并通过这些语言尽快地促进小组成员产生信任,从而及时得到反馈。其次,有效地接收信息,正确理解所获的信息及其内涵,对不清楚的内容及时简短地讨论明白。

(3)提供合作性的目标。提供合作性的目标和活动,能够改变小组成员间的关系,共享信息共同工作,促进有效的小组沟通。

(4)关注和调整小组中的互动模式。小组成员相互间谈话的频度和程度、谈话的顺序、打断他人的方式有时会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对总是说得太多或不断地谈论同一题目的成员,小组工作者必要时可运用语言阻拦他们,以给他人更多的表达机会。对总是沉默或回避去谈某个特别题目的成员,要支持他们发表意见,给他们以鼓励和信心。社会工作者也可以通过改变小组成员之间的座次、谈话顺序、采用语言或手势等,推动讨论继续进行。

8.小组动力中的组员“沟通冲突”是指什么?试举例说明社工处理组员“沟通冲突”的正确手法。[论述题,中山大学2011、2012年研]

答:(1)沟通冲突

沟通冲突是指小组成员间发生意见分歧以至于争端,即小组内部所发生的互不相容的争议性行为之间的交锋。影响小组有效沟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小组的组成时间与组员的座位安排、小组的规模、组员在小组所处的位置(权力与地位)、小组的工作目标、沟通技巧等。

(2)社工进行有效沟通时应遵循基本原则

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即自我察觉、尊重与接纳组员、同理心、关爱组员、诚实守信、具有解决问题和应变的能力。

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实务工作中,社工与组员进行沟通的技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正确的态度:坚持不批评和非控制的态度;坚持平等、协商和开放的态度。b.专业的技巧:关注的技巧;语言使用的技巧;积极的倾听和适当的回应。c.有效的处理。

(3)社工解决沟通冲突的方法

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竞争、对任务类型的争议、对工作次序的争议、性格冲突、沟通障碍等。

全面了解冲突的情况

确定正确的干预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冲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a.理性及秩序性冲突:借助小组规范,协调争辩双方的言语和行为,并在必要时邀请其他冷静的组员发表意见,设法让争辩的双方冷静下来。在极端情况下,社工应该要求双方暂时停止争论,待双方完全冷静下来后,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b.心理及情感性冲突:社工利用自己主持人的权力,说服双方让步,使冲突暂停。然后,社工可以用恰当的言语,鼓励组员用正面情绪抗衡负面情绪,引导组员回忆一些美好的事情,舒缓其紧张、激动和焦虑的心情;鼓励大家为了小组的整体利益而放弃争执。

c.权力及控制性冲突:在确保每个组员都有同等的机会分享小组权力的前提下,借助谈判或讨价还价的办法来解决小组权力的分配问题。如果小组的凝聚力很强,则可以允许组员公开和坦诚地进行争论,否则,社工就应该利用自己的权力去阻止争论。

运用谈判技巧,解决小组冲突

a.要让组员清楚地说出自己的诉求与感受,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冲突,仅仅是双方在某个利益上的碰撞问题;

b.要让冲突的双方清晰地表达出协商解决问题的意愿,说出自己的理由,并在倾听他人解释的基础上共同找出双方的分歧所在;

c.要让冲突双方正确地理解对方的处境和诉求,并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d.尽量地寻找各种使双方都受益的冲突解决方案;

e.通过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最终化解冲突。

(4)举例说明

例如:在一个由某机构开办的小组工作人员训练小组中,组员中既有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又有该机构的两位领导。在小组聚会时,虽然训练员反复地强调在小组中不论职位高低,大家都一律平等,但是,组员中的上下级关系还是影响到了小组的沟通。在小组的前两次聚会时,机构的两位领导就坐在了训练员(组长)的两边。在小组活动中,发言权也基本上被两位领导垄断,甚至出现了两位领导者指定发言人的情况。

在这个案例中,社工应该按照沟通的基本原则,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小组内的沟通障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把两位领导分在同一个次小组中,让他们互相影响;调整座位,把两位领导调整到后排的座位上,或者让他们与其他组员混坐在一起;在每次活动前,都要强调小组的活动规范,提醒大家不要把组外的行政关系带到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让领导体会其他组员的感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