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单元 关于“新闻”的理论

第一章 新闻与宣传

2.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区分新闻与宣传

1.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宣传

(1)新闻是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没有特别的目的。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新闻传播的归宿是使“受者晓其事”。

(2)宣传的面非常宽,它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主要不是满足接受者的需要,而是满足传播者的功利目的,因而宣传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的种类

a.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可能会积极地接受宣传,而观点相左者,则会回避接受和抵制宣传。

b.在商业宣传中,只有需要者才会响应宣传,其他人很少会主动接受宣传、喜欢宣传。

宣传的目的

宣传是一种试图控制目标受众的态度和观点的沟通技术。宣传的目的在于改变或巩固目标受众的现有信念体系、价值观构成以及政治立场,塑造有利于宣传者的态度。宣传根据需要会直接针对设想的受众群体以至整个社会,大众媒体只是宣传的一种载体形式。

宣传的地位

宣传是政治体制的一个功能,通过它可以获得政治权力或捍卫政治权力。宣传的内容多少具有意识形态色彩,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显得尽量客观,将那些自我利益的观点尽量“自然化”。出于策略的需要,宣传会采取公众话语或公开的对话形式,但是它总是指向预先设定的目标,总体上是一种单向传播。

2.区分新闻与宣传

新闻与宣传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因为它们都是信息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有交叉的地方。新闻中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宣传有时也需要以传播新闻的形式达到目的,但是两者一般情况下并不等同。新闻与宣传的辨别方法包括:

(1)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信息,是减少人们不确定或模糊程度的东西,如果这些东西关涉新近发生的事实,它即是新闻,因为它消除或减少了人们对新近发生的某个事情的疑惑。

宣传更注重的是外在的程式或形式,通过特定形式传达的某种观念,可能会给参与者留下印象,这是宣传的作用。

(2)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新闻只是信息的一类,专指关于新近发生的、与众不同的事实的信息。

宣传的内容,通常多数对接受者来说是已知的,通过反复讲、经常讲,接受者加深了印象,观点渗透到接受者的头脑里,熟悉到脱口而出、说出来没有感觉的地步。这种情形,是宣传的成功,说明这些词句已经成为一种舆论环境了,但这也是宣传的失败,因为人们只在词句的发音和对字形的识别层面接受了它们。

(3)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新闻描述的是新、异的具体事实,即使传媒的版面或新闻节目冠以“新闻”的标识,仍然不会有受众,寻求新闻的人们不会接受无新闻的“新闻”版面或“新闻”节目。

宣传的目的是向接受者灌输观点或对某种事物的认同。

(4)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新闻必须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一旦别人抢先发布或公众知道了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新闻讲时效,几乎是无条件的,这是新闻的职业竞争使然。

宣传有时候也讲时效,但多数情况下更讲究时机,宣传者要选择一个能够产生最大宣传效果、对宣传者最有利的时机。宣传要权衡利弊,选择宣传的时机背后,是对更大的政治或商业利益的追求。

(5)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新闻传播没有控制对方的目的,这在人际新闻传播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

宣传有明确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接受某种思想观念,进而控制人们的行为,宣传的本质就是“操纵”。

(6)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新闻工作报告一件事实,要把事实的各方面都说到,而且要给予各方说话的机会,以保证公正、客观。甚至编辑在编排版面的时候,也要考虑版面内容的平衡。

宣传者习惯于突出对自身有利的方面,有意无意地遮蔽不利于自己的方面。

宣传是一种社会行为,因而还要遵循宣传伦理。以宣传为目的传播,可能会存在道德悖论(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我国的传媒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任务,要学会在宣传中“以新闻为本位”,以传媒人的新闻职业意识为基础,做好官传。

3.区分新闻与舆论

(1)舆论

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1/3,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因为它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2/3时,这种舆论可以影响全局。这是根据运筹学中黄金分割比例0.618及对应的0.382得出的。

(2)新闻不等同于舆论

传媒通常被视为“舆论界”,因而造成“新闻=舆论”的误解。新闻与舆论有关,但并不等同。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这两者显然不是一回事。传媒是新闻的载体,传媒一般被视为舆论的代表,但是否真的代表了舆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新闻、宣传、舆论这几个概念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新闻、舆论是社会观念形态的不同表现形式,宣传是一种涉及观念形态的行为。“宣传舆论”、“新闻舆论”都是不科学的词汇组合。

(3)什么不是舆论

大众传媒≠舆论。传媒只是被泛泛地视为舆论的代表,并非就是舆论本身。

意识形态≠舆论。意识形态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政党的主导思想,舆论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强烈影响,但并不完全等同。

公众≠舆论。公众是舆论的主体,但公众并不是舆论本身,当公众尚没有对舆论客体有所感知时,要向公众传播某种观念,可以说“向公众进行宣传”或“引导公众”,说“引导舆论”就不通了,因为这方面的舆论并没有出现。

个人感觉≠舆论。不能随口说“舆论认为”,即使是领导人、人民代表、著名社会活动家的意见,也不能替代舆论来“认为”。确实在一定范围内有超过1/3的人所持有的某种意见时,才可以说是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这需要科学的调查数据,不能凭个人感觉。

二、从中西方的历史看“新”、“新闻”的内涵

1.欧洲历史上的“新闻”内涵

(1)《圣经》“新约 使徒行传”(公元1—2世纪)中的“新闻”一词,是指新鲜的故事:“雅典人,和住在那里的客人都不顾别的事,只将新闻说说听听”。

(2)恩格斯19世纪40年代初叙述德国柏林市民的活动时引证了《圣经》的这段话,并写道:“他们不也是只顾听听看看有什么新闻么?”

(3)关于意大利的小城庞贝被火山灰埋没的最早新闻通讯《79年8月24日那天》,写于公元104年,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的作家小普林尼,而事实发生在79年,时间上相差25年。他采访的是他的舅舅——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罗马帝国地中海舰队司令,他的舅舅亲历了火山灰埋没庞贝城的过程。文章很像现在的新闻通讯,那时历史与新闻是混淆的,人们将关于庞培的记载作为新闻看待。

(4)英语早年在欧洲很落后,直到1603年才成为英国的国语,成熟很晚。英文news一词,源于古希腊。《牛津词典》将其解释为“新鲜报道”。

(5)最早的德语“新闻”一词,源于德国北部俗语“报道”,指商旅传播的趣闻轶事。15世纪,演化为“在时间上绝对新颖的事物”。16世纪后,被用作印刷物的代名词,即“报纸”。现在这个词已经完全没有新闻的含义,就是指报纸,但它的原意是新闻。

不同国家的“新闻”一词,除了特指报纸外,都指最近发生的新鲜事情。即使后来转义为报纸,也是在它承载新闻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

2.现代“宣传”的发展与演变

(1)宣传(Propaganda)这个英文词的词根是拉丁语词propagare,意思是“扩散、增大”(to spread out,to enlarge)。欧洲中世纪以来这个词就一直被用来描述罗马天主教会传教士的活动特征。

(2)“宣传”的现代含义,开始于1622年罗马天主教会成立的传信部,专门主动向世界各地传播天主教会的讯息,部门名称中使用了“宣传”一词。

(3)欧洲各国的封建王权被推翻或丧失实权以后,各国的政党报刊时期开启,新闻媒体与政治、宗教一度密切结合,商业信息则以广告的形式与传媒结缘。

(4)19世纪中叶之后,党报时期结束,进入了商业报刊时期,传媒传播新闻与政治宣传、宗教宣传开始分家,传媒成为独立的社会领域,不再是政党的附庸,传媒新闻传播的基本职能(编辑部)与广告、公关(经营部)在管理上加以区分,新闻中不能露骨地夹杂宣传,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的要求。

欧洲社会中新闻与宣传在多数时期是在两条线上各自活动,没有形成牢固的新闻、宣传合一的传统。

(5)宣传的基本职能是劝服。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确定的对象,重点始终在那些还没有卷入运动的群众。

(6)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1923—1925年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党的大清洗和1933年德国纳粹党的兴起,是“宣传”历史的巅峰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中,宣传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整个宣传历史留下的教训是,宣传不能创造出外部世界中没有的对应信息。在信息自由流动的网络时代,公众越来越警惕“被宣传”。现代传媒,特别是各种新传媒,以及批评的公众,构成一种阻止肆无忌惮宣传的有效屏障。

3.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色彩

(1)中国商朝第一个国王——商汤王,对“新”提出了要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至明明德,穷至事物之理焉。

(2)《论语》中涉及信息传播的字很多。孔子对内涵具有“新”的内容的要求是保守的:他要求人们“多闻”,但不是为了获知新知识、新事实、新观念,首先提出的是伦理要求,是“善”。

(3)在中国古代的民间,对于新闻的理解,本能地是指最近听说的、发生的事情。

(4)“新闻”一词在宋代,开始特指非官方的消息,但新闻一词不入主流话语。

中国古代官方的意识形态中,从商汤到孔子,都对信息的传播提出了伦理要求,后来便被概括为“文以载道”,即任何正规的信息传播,都得宣传官方的道统。在如此强大的历史惯性之下,中国新闻传播中宣传成分不可避免地比较浓重。

4.总结

中西历史上对“新闻”内涵理解的差异:西方社会中新闻与宣传在多数时期是在两条线上各自活动,没有形成牢固的新闻、宣传合一的传统;而在中国古代官方意识形态中,要求“文以载道”,即宣传官方的道统,是官方社会教化的一部分。至今中国的新闻中仍含有较多的宣传色彩。

三、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1.西方常见的七种宣传方法

(1)加以恶名

加以恶名,又称标签法(name calling),即给一种观点(或人物、事物)贴上坏标签,使人们不经验证就对某种观点、某个人、某一事物持反感态度并加以谴责。

(2)美化

美化,又称“光晕效应”(glittering generality),即把某种观点(或人物、事物)与一个美好的词联系起来,使人不经验证而接受、赞许某观点、某人、某事物。

以上两种宣传方法的意义相反、要点相同,关键点是“不经检验”就反对、赞许某一信息的接受心理。

(3)假借

假借(transfer),即以某种受人尊敬的权威、公认的信誉加之于另一事物之上,使后者更易为人接受。

(4)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又称佐证法(testimonial),即请某个受尊敬的或被憎恨的人来评价某个观点、产品、人物的好坏,以达到褒扬或贬抑对象的目的。

(5)以平民百姓自居

以平民百姓(plain folks)自居,即说话人企图让人们相信他和他的观点都是好的,因为他属于人民,来自普通的老百姓。这是西方民主社会的一种宣传特征,因为议员、总统是要靠选民的选票决定的,面对公众,当事人要赢得信任,就要尽可能显示出自己与平民是一家,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

(6)洗牌作弊

洗牌作弊(card stacking),即选择并运用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论证,以使某个观点、方案、人物、产品处于有利的或最不利的情况之下。这种情形的宣传是最容易被诟病的,因为明显地在耍手腕。

(7)号召随大流

号召随大流,又称“巡游花车法”(bandwagon),即企图让人们相信,我们所属的那个群体都已接受他们的方案,人人都如此,我也如此吧!

2.“6种扭转人们思想的扳手”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海迪·托夫勒合著《未来的战争》一书,以1991年的海湾战争为例,介绍了“6种扭转人们思想的扳手”。“扳手”比喻的是六种战争中的宣传方法。

(1)控诉暴行

海湾战争期间,一位15岁的科威特小姑娘在美国国会作证,当她讲到伊拉克军队杀死科威特早产婴儿,窃取保温箱运回伊拉克的时候,很多人为之动容。而且,20世纪60年代,种种关于美国大兵在越南梅莱村大屠杀行为的描述令美国各界人士极其愤慨,点燃了美国本土的反战热潮。

(2)夸大利害关系

战前,美国和伊拉克的士兵与平民被告知,他们所珍视的一切都将面临危险。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把海湾战争描绘成一场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新秩序而进行的战争。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宣称,打这场战争是为了整个“阿拉伯民族”的未来。

(3)把对手妖魔化、非人化

战争中,萨达姆宣扬美国就是“撒旦”、布什是“白宫里的恶魔”。巴格达电台在谈到美国飞行员时,形容他们是“耗子”和“吃人的野兽”。

布什则把萨达姆说成“希特勒”。

(4)极化对立,非友即敌

这种宣传不仅在海湾战争中有,在我国也有。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过一句话:“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5)强调神的旨意,即把己方的言行“合法化”

萨达姆为其侵略科威特做宣传,所披的是伊斯兰教教义的外衣,而布什总统每次动员之后也总有一句话:“上帝保佑美国。”

(6)超宣传——全面诋毁对方宣传的宣传

海湾战争期间,联军发言人反复指出,萨达姆完全控制了伊拉克的新闻媒体,因此,伊拉克的新闻媒体对人民隐瞒了真相,伊拉克的广播电视除了谎言还是谎言。超宣传之所以特别有效,是因为它不去质疑某个单篇报道的真实性,而是全盘否定了敌人所说的一切。超宣传的目的不是零敲碎打,而是营造出对敌人的完全不信任。

3.“三色宣传”

(1)在美国军方指令《心理战须知》中,对宣传战的类型做了三种区分。

白色宣传。这是由信息源及其官方代表传播和承认的宣传。

灰色宣传。这种宣传出自专门的无法确认的信息源。

黑色宣传。这种宣传来自其他各种虚假的信息源。

(2)实践中,“三色宣传”结合使用,效果更佳。

阿富汗战争期间,公关公司也和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时一样,进行了鲜为人知的作业,其中就运用了“三色宣传”的方法

(3)雅克·艾略尔总结了“白色宣传”与“黑色宣传”的关系。

法国哲学家、《宣传:人类态度之形成》一书的作者雅克·艾略尔认为,在许多场合,“白色宣传”常常被用来掩盖“黑色宣传”,即一方面公开承认宣传机构、手段和目标存在,中和大众对公开宣传本能的抵抗,并转移其视线;另一方面却以此为掩护,由幕后的专家将舆论向相反的方向引导,甚至利用大众对公开宣传的逆反心理而实施一场宣传。

4.我国常见的七种宣传策略和技巧

(1)“最大—最大”策略

“最大—最大”策略是指在你、我双方的关系中,增加我的利益,同时也会增加你的利益。我国50年代初的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就是将党或国家的最大利益与人民的最大利益结合了起来。

(2)求同存异

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宣传策略。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存异不是目的,而是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服务,求同存异之后要做什么是最重要的。

(3)“无我”策略

中国传统中早有“君子不言利”的说法,宣传中强调没有“我”的利益,特别是没有个人的私利,拿出各种论据来证明这一点,仿佛不是为了“我”的利益,这很能动员群众参与到某种事业中。当然,这其中不可能没有宣传者的利益,只是不公开说出来而已。

(4)“小骂大帮忙”

这曾是对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主办的新记《大公报》与国民党中央政府之间关系的一种说法,现在的学术研究对此则有不同见解。这一宣传方式的效果在于,在无碍大局的条件下让不同意见者适当得到表达,彰显执政者的开明。这种方法对当权者来说,总体效果是好的。

(5)适可而止

这是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在宣传中的表现,即在宣传的量上把握好分寸,对量的把握要适度。

(6)微调

微调是指在宣传上不出现过大的变动,在传播中有计划地缓慢地改变观点,最终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把原来的观点调整为现在的观点。这一宣传策略,目的是让人们缓慢地改变陈旧的观点,逐渐适应改革开放的新环境。

(7)强调移情,扮演角色

强调移情,扮演角色要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种情形的宣传,在中国这个讲人情的社会里尤其有效。

宣传,带有强烈的主观目的,各种宣传方式都在努力适应人的交往心理,并与具体环境相关。但是,有些宣传方法存在明显的手段不正当的问题。宣传并非坏事,但不能不择手段,不能无伦理的约束。

5.11种新闻中夹杂宣传意图的常见现象

美国传播学者梅里尔、李和弗里德兰所著《现代大众媒介》一书中,列举了11种常用于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这些宣传技巧的使用,带来语义噪音,妨碍受众正确理解新闻。

(1)用单向和静态的方式表现人物和事件,使受众形成定向思维(creation of stereotypes);

(2)把观点包装成事实(presentation of opinion as fact);

(3)有选择地使用引语,通过表面客观的手段达到主观目的(speaking through sources);

(4)使用情感动词和副词对直接或间接引语呈现否定或肯定的态度(biased attribution);

(5)在信息方面有所选择,使用某些事实而不用另外一些事实(information selection);

(6)不顾受众的知情权,对某个新闻事件完全不报道或漏掉新闻事件的某些事实(news management);

(7)采用不同的称号(use of labels),如一个新闻事件中的“游击队员”(guerrillas),可能在其他地方就变成了“自由战士”(freedom fighters);

(8)用笼统的词语进行概述(vague authority);

(9)根据要塑造的形象,选择性地使用不同的语言、照片或音像资料(selective factuality);

(10)以偏概全,用个体代表整体(one—person-cross—section);

(11)借口无法查对,对事实不再进行追踪(the“ not available ”ploy),这种方法经常用在报道结尾。

通过11种常用于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后,受众接触到的新闻产品,与原始的事件之间便发生了人为制造的差异。在把关人——记者和编辑采用以上宣传手段之后,新闻已经不再是简单告知公众的关于新近发生的事件,而是带有传播者意图的宣传品。上述做法均违背新闻客观性原则。

6.赫尔曼和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

(1)“宣传模式”理论

1988年,美国传播学者赫尔曼与乔姆斯基出版《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一书,提出了新闻生产的“宣传模式”理论。这是一种批判学派的观点,即认为美国新闻传媒业在其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宣传的主观因素全面渗透到了其中,因而他们在宏观上否认可以区分新闻和宣传,因为金钱和权力可以通过直接的控制或间接的渠道全面影响媒体,过滤掉那些被认为不适合的新闻。他们提出了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五种“过滤器”,每一种都影响媒体新闻生产的内容。

(2)五种“过滤器”

大众传媒的结构、所有权和利润取向。

媒体的主要广告收入来源。

记者对政府、企业和军方新闻来源的依赖。

对媒体节目或评论做出反面回应。

对媒体而言,如果这类回应规模很大,会耗费大量资源来应对,广告商将撤回赞助,个人和小型媒体无力承担。

将反共作为一种控制性的意识形态,框架媒体的报道。

关于这方面的分析,可以作为我们分析问题的另一方面的参考。但就规范的新闻写作而言,区分新闻与宣传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主观的宣传并非对于所有问题都能够全面发挥作用,特别在网络时代,公民在新闻参与方面的力量日渐强大,同样可以采用各种传播渠道和方式,来对显示权力控制的新闻做出回应,揭示传媒的利益来源、新闻来源对传媒的控制。

7.我国新闻中特有的宣传成分

我国的传媒,尤其是各级党委机关报和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新闻中夹杂宣传成分较为普遍。了解了新闻与宣传的不同,就要在新闻中尽量减少那些明显而拙劣的宣传成分,规范我们新闻的写作。

四、新闻学界业界关于新闻的定义

任何定义都是极为简单的一句话,很难完全展现对定义对象的全部认识,却能够看出定义者对定义对象的基本认识角度、立场等。

1.传统的新闻定义

(1)中国学者或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王中:《论新闻》);

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甘惜分:《新闻理论基础》);

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李大钊:《在北大记者同志会上的演说词》);

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徐宝璜:《新闻学》);

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胡乔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

(2)外国学者或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世界各地近来发生的各种事情或者告知。((德)波伊瑟);

新闻就是能唤起读者,唤起人们关心,进而教诲他们,鼓舞他们并使他们能够得到乐趣的一种对于人们活动的最适时的记录。((美)华连:《现代新闻报道》);

新闻乃是任何为人类所关怀的,而又有时效意义的报道,最多读者关怀的报道,就是最佳新闻。((美)庞德:《新闻学概论》);

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美)约斯特:《新闻学原理》);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博加特);

新闻是女人、金钱和罪恶。((美)瓦克尔);

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哎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美)爱德华·贺)。

(3)陆定一的新闻定义

陆定一的定义,采自他于1943年9月1日中华民国记者节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现在仍被较为广泛地接受。

(4)本书关于新闻的定义

新闻是客观发生、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

与陆定一的相比较,本书关于新闻的定义在“事实”之前加了“客观”的限定;“报道”改为“叙述”,意在强调写作过程要自然呈现事实本身;定义加上“具有新闻价值”这一定语。

2.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的定义面临挑战

(1)传统的新闻生产

世界各地的新闻生产,过去大都是这样的模式:传播媒体以民族国家为影响范围,拥有庞大机构、专门技能和某种规范性工作理念,新闻由专职记者和编辑采集、写作(制作),然后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刊播。

(2)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变化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和传播科技的发展,以民族国家为范围的专业新闻传播模式受到冲击。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讯息生产和传送的成本大幅下降,传统媒体面临着新情况:公民记者和“自媒体”出现、新生代媒介使用习惯发生转变、民众掌握了大量新闻原始材料。

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的主体不再只是专职的新闻工作者和传媒,普通人都可能是新闻的提供和制作者,只要他通过随身的“自媒体”发出新闻。

专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在新闻的生产和社会流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变化。目前传统的传媒和专职新闻工作者尚可居于主流地位,但已经受到“业余”的“自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威胁与监督。

新闻媒介作为一个生产具权威性的社会知识的专家系统的变化。新闻传媒正在由固态走向液态,流向所有的缝隙,即一种不停地随时间变形的不稳定状态。

现在,大众传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主流,但“大众自我传播”已踏上舞台。

“大众自我传播”首先是一种大众传播,同时又是一种自我传播,因为信息是由自己生产出来的,那些潜在的信息接收者也是自主确定的,传播网络中检索特定的信息和内容也是自我选择的。因此,大众自我传播模式是一种受众自我选择、自我创造、自我传播的形式,其潜在的受众遍布全球网络范围之内。

卡斯特指出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大众自我传播这三种传播形式是共存的、互动的,并且彼此补充。这种具有新历史意义的传播形式,将所有这些传播形式勾链为一种混合物,一种互动的电子超文本,这个电子超文本容纳、混合,并且重新整合了人类互动中的所有文化表达。

随着大众自我传播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化媒体的广泛使用促进了传播网络水平的发展。网络用户现在可以建立他们自己的大众传播系统。新媒体技术穿透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受众”的概念——无论是传统的被动受众或主动的诠释者,愈来愈难以概括今天多元化地接收、重新建构各类大大小小影像与信息的人们。

(3)“人人都是记者”

基于大众自我传播的时代背景,美国网络作家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一书中提出了“人人都是记者”的观点。

由于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路的广泛利用,不存在内置的稀缺性,许多普通公众可以很方便地接近媒体、拥有自己的传播信息的频道,以前专属媒体从业人员的种种工作被广泛地业余化。大众自我传播时代,先前的出版资源稀缺不复存在了,新闻报道的出口越来越多,不存在内置的稀缺性。因此在大众自我传播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出版人。

舍基认为,互联网与无线传输的融合让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不是一种媒体代替另一种媒体的问题,而是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的生态系统。媒体生产、复制、出版及传播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原来媒体机构及专业人士的传播特权被侵蚀掉了,一个大众业余化的传播时代已经到来。

(4)新闻不借助传统媒体闯入公众意识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可能因为新媒体中热烈讨论某事,而不得不去报道它。现在网络开始牵着传统媒体的鼻子走了。

新闻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一个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集体和众多个人都杂处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每一个处于这个传播生态系统中的个人,都可以通过便利的社会化传播方式来发布信息。

(5)“液态化”传播

随着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媒体在中国的普遍使用,舍基所说的“人人都是记者”的境况正在浮现。

每一个能用手机上网的网民,随时随地可以通过其手机发布所见所闻,“目击者”成为“不是记者的记者”。原来传统媒体机构的采集新闻和“把关”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近年来我国发生的网络事件,微博等社交网络媒体的表现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这是“液态化”传播,因为所有的接收者都有可能是传播者,他们渗透在整个社会之中,无所不在,而又四处流动,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流动的多媒体”。

五、新闻的特性

1.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为受众提供外部世界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是新闻传媒的基本职责,因而进一步对新闻报道的要求是—真实。人们接受新闻除了本能的好奇、消遣外,更要依据新近变动的事实而调整自身与外界的关系。新闻不真实,传媒将失去公信力。

2.强烈的时效要求

新闻工作是在时间的机床上奔忙。过时的新闻再重要,因为受众已知,时过境迁,不会再拥有受众,仅有历史资料价值。现代信息社会,“抢新闻”正面临消亡,对新闻的阐释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3.新闻是能够公开传播的一类信息

新闻不同于内部情报,也不是私人间互通信息。它面向社会公开传播,传播面越广,受众越多,新闻价值就越大。

4.现代新闻业造就公众对新闻同步、持续和互动型的关注

现代新闻业定时出版或播出,无形中造就了对发展中的事实的持续关注,因而传媒报道新闻总是处于进行时态,不会等到事实结束才来追问历史。网络传播条件下的新闻传播形成即时动态传播的模式。

六、汉语“新闻”内涵过宽给交流带来的困难

1.“新闻”内涵过宽

我国的汉语在词汇的创造和使用方面与其他语种一样,存在约定俗成的问题。新闻传播方面词汇的引入或创造,与社会需求的早晚和需求的程度相关。我国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较晚,新闻词汇引入之时的社会需求量相对不大,于是出现一个词汇代表多种含义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看到或听到“新闻”之时,根据上下文的情境,辨别其所指是什么。

2.“新闻”一词在我国使用中的各种情景

(1)新闻体裁中最常见的一种——消息。

(2)各种新闻报道的形式、体裁之总和。

(3)各种大众传媒的总称。

(4)新闻行业的总称。这包括新闻业、新闻事业、新闻口、“新闻战线”(包括与新闻生产相关的部门、单位)等。

(5)各种新闻业务工作及其延伸,包括采访、写作或制作、编播、实况转播、新闻传媒组织的社会活动等。

(6)新闻学教育、新闻学研究。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其中的“新闻”就分别是指新闻学教育、新闻学研究。

(7)宣传的代词,泛指各种与传媒相关的政治性宣传活动或宣传工作。

(8)舆论的代词,其实是指传媒的意见、观点或者是领导传媒的党政机关的意见、观点,但以舆论的名义来表达。

(9)刚发生的事实,即使没有被报道。

(10)特指通讯社或通讯社的新闻稿,这一使用仅在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中出现,其中“新闻”一词在被询问时,被解释为指通讯社或通讯社的新闻稿。这一所指未得到普及。

(11)同时含有上述的某几种内涵,需要根据上下文揣摩。

一般情况下,“新闻”一词对应或同时对应的,以第1、2、9种情况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