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824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824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试题编号:  824    试题名称: 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   (共  6  页)

适用专业:  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说明: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

管理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注:全部为单选题,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有些公司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甚至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互联网等资源在家里办公。这些公司管理者所持的对人的认识主要倾向于(  )。

A.X理论   

B.Y理论   

C.领导风格理论   

D.社会人假设理论

2.一些人对权力、地位的追求,是需求层次理论中的(  )。

A.第二个层次的需求  

B.第三个层次的需求

C.第四个层次的需求  

D.第五个层次的需求

3.某公司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了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以及其预期的效益印象非常深刻。为此,他准备在公司中实施这种管理方法,第一步就是要和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协商确定如何为各部门制定目标,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有着不同的见解。你认为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

A.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应该确立较高的标准

B.考虑到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各部门的目标应该设置最低的标准

C.目标的确定应该略高于各部门的现有能力,但要使各部门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D.各部门情况不一样,有的部门宜采用高标准,有的部门则宜采用低标准

4.零售百货店的环境不确定性属于下列哪一类?(  )

A.低不确定性 

B.低中程度不确定性 

C.高中程度不确定性 

D.高不确定性

5.要确保“事有人做,人有事做;事得其人,人得其事”,需做好管理中的(  )工作。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6.某公司要求因病缺勤员工在返回工作岗位时需提交医生开具的就医证明,这一措施属于(  )。

A.单一用途计划  

B.常用计划  

C.程序  

D.政策

7.某公司有96名作业人员,如果基层管理幅度为8,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是3,则该公司的管理层次应该是(  )。

A.3  

B.4  

C.5  

D.2

8.根据双因素理论,工作环境应该属于(  )。

A.正强化因素  

B.激励因素  

C.负强化因素  

D.保健因素

9.依菲德勒权变模型,下列类型中对领导者有利的情境是(  )。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强。

10.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遇到冲突或问题时,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这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  )。

A.决策角色  

B.信息角色  

C.人际角色  

D.联络角色

11.以下四种沟通网络形式中,最能使组织士气高昂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

A.轮式沟通  

B.链式沟通  

C.环式沟通  

D.Y式沟通

12.来源于组织职位的权力属于(  )。

A.法定权   

B.专长权  

C.强制权  

D.奖赏权

13.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不包括(  )。

A.供应商  

B.潜在进入者  

C.替代品生产者  

D.互补品生产者

14.以下关于管理者技能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层管理者需要的是技术技能

B.中层管理者更多地需要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

C.高层管理者需要较强的人际技能

D.三者都需要全面的技术技能

15.正确处理直线管理人员与参谋管理人员的关系,应该将指挥权给(  )。

A.直线人员  

B.参谋人员  

C.双方  

D.共同上级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注:正确的划“√”,错误的划“Х”)

1.规模越小的企业其管理幅度也就越小。(  )

2.上级为下级制定的计划越完备,则集权化倾向越明显。(  )

3.双因素理论认为,消除了人们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就会使工作结果令人满意。(  )

4.计划工作是管理控制的起点和依据。(  )

5.现代的冲突观认为,一个组织应保持适度的冲突,如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进取的风气,组织就会有旺盛的活力。(  )

6.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导思想是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技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

7.为体现公平对每个员工都应采取同样的激励方法。(  )

8.菲德勒设计LPC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若低LPC,则趋向于关系导向的领导方式;若高LPC,则趋向于任务导向的领导方式。(  )

9.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都充分重视管理控制职能,越是基层的管理者,在控制职能上所花费的时间越多。(  )

10.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在确定每个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或该经营单位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情况,业务增长情况决定了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和速度。(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根据领导者运用权力的不同,领导方式可划分为哪几种?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举例说明什么是反馈控制并简述企业应用反馈控制的现实意义。

3.针对下属不同的成熟程度,领导者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

4.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点并说明现实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发挥群体决策的优点。

5.企业的一般环境因素有哪些?试举例予以说明。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塞智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由国内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黄志华教授带领几个青年教师共同创办,主要产品是企业的各种应用软件和网络系统集成。总经理黄志华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企业家,公司创立初期的20名员工也是具有良好专业背景的科技人员,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些人来公司后都很快进入了角色,各自独当一面,在工作中,既能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探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又能开发相关应用软件、适应客户企业的运营环境,在系统调试运行中为用户提供详尽的技术支持。公司的人员精干高效,黄总也事必躬亲,从与客户沟通到软件开发到售后服务样样操心。创业初期的组织结构如下:

 

注:各部门经理均由技术人员担任。

公司选择银行、海关、民航和税务作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凭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公司实现了超速成长,到2012年,销售收入已达到亿元,员工增加到约150人,同时有多个项目的合同在执行中。公司根据业务增长的情况调整了组织结构,目前运作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塞智公司现在的业务流程是由市场营销部负责开发客户、签订合同,由软件部、网络部完成合同要求的设计,然后再由采购部负责采购设备,工程部进行安装调试,客户服务部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研发部主要负责研制新产品和引进新技术,总经理办负责公司的内部管理。

近一年来,公司的内部管理问题越来越让黄总感到苦恼,尤其是员工的士气不高、抱怨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不太明确,沟通不畅。比如对已经与当地税务部门签订了合同的项目,软件部抱怨营销部提供的客户需求不够详细,客户服务部又对软件部、网络部不能及时交付客户要求的产品有意见,服务质量下降和员工的流失率居高不下,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一些新的项目难以开展。于是,他责成公司总经理办干部作了一次不记名的调查。了解的基本情况是:有一半以上的员工表达了对目前工作状况的不满;48%的中层经理认为公司高层对他们工作的辛苦不理解、所做的贡献承认不够,补偿的也不够;辞职离开公司进入外企的员工表示在外企的工资比在塞智高出50-200%。

带着困惑,黄志华在一次赴美国考察时向美国一个管理咨询顾问大卫进行了求救。大卫告诉他:“在高科技行业中,员工流动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公司不必要留住所有的员工,甚至要保持一定的淘汰率,应该广开渠道,多招人、优胜劣汰,重要的是理顺业务流程,让在职的员工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大卫还建议塞智应该逐步建立更合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使公司更好地比较和评价员工对公司的贡献,也让员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具有成就感。”黄志华觉得大有道理。

回国后,黄志华首先着手对工资结构进行了改革,他发现以前的工资结构没有拉开档次,85%的工程师月工资在4000-5000元之间,于是决定建立起一个工程师评级制度,将工程师分为五个等级,对每个等级都建立了严格的评级标准,并规定每半年评比一次。其中,一级工程师是必须留住的人,按照外企同等的工资和福利标准设置月平均薪酬;二级工程师是需要争取的,薪酬递减;三级工程师是至少有2年以上实际技术工作经验的;四级、五级以此类推。

这一举措在公司内立刻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尤其是总经理办负责人事的干部张明带头反对。塞智公司一直未设人事部,一来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事经理,二来是公司的市场开拓占去了黄总的许多精力,实在无暇顾及,现在张明直接受王总管辖,负责工资、奖金发放和员工培训工作。张明认为王总经理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将员工划分为三六九等会使员工之间失去合力,造成更多的矛盾,使人事工作更加难做。然而,业务运作混乱、各部门之间相互抱怨、人员流失的情况如果不迅速扭转,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应该怎么办?黄总苦思不得其解。

结合上述资料试分析:塞智公司在创业初期的组织结构属于何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塞智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或方案,并说明其合理性。

经济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注:全部为单选题,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密 

B.保罗•萨缪尔森

C.凯恩斯

D.马歇尔

2.其它条件不变,如果价格变动会导致总收入向反方向变动,则需求(  )。

A.完全缺乏价格弹性  

B.富有价格弹性

C.缺乏价格弹性  

D.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3.消费预算线的斜率反映的是 (  )。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两种商品之间的效用比率

C.两种商品之间价格比率  

D.两种商品之间需求弹性的比率

4.在哪种情况下,商品A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既定的幅度会使均衡价格上升得最多?(  )

A.供给曲线越富有弹性 

B.需求弹性系数越大

C.对A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D.对A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5.下述哪一项对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

A.AP在TP达到最大值之前达到最大

B.TP增加时,AP持续增加

C.当可变投入要素带来的MP为零时,TP达到最大

D.MP在AP的最高点与AP相交

6.如果企业将全部投入减少12%后发现产出只下降了8%,由此可以推测该企业原来的生产(  )。

A.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B.处于平均产量(AP)小于边际产量(MP)状态 

C.处于规模经济阶段 

D.处于规模效益最低点上

7.在短期内,单个的完全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是 (  )。

A.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位于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哪部分

B.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以上的部分

C.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之间的部分

D.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以下的部分

8.若某企业发现在MR=MC所确定的产量上进行生产时,TC=1000元、TVC=800元、总收益为900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应该停业

B.应该生产,因为其损失低于TFC

C.应该生产,因为其能获得经济利润 

D.清算资产并退出该行业

9.垄断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  )。

A.具有负斜率且与需求曲线合而为一 

B.与需求曲线合而为一且与横轴平行

C.具有负斜率且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D.由于企业是“价格制定者”,所以其边际收益曲线不存在

10.如果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则(  )。

A.潜在GDP会下降    

B.价格水平会上升

C.投资支出会减少    

D.实际失业率会比自然失业率高

11.如果一国经济中的外国要素净收入为零,则国民收入(NI)、企业间接税和固定资本消费(折旧)的总和等于(  )。

A.国内生产净值(NDP)  

B.国内生产总值(GDP)

C.个人可支配收入(DI)  

D.个人收入(PI)

12.如果某人的个人可支配收入由1200元增加到1700元,而储蓄由-100元增加到100元,由此可知(  )。

A.其边际储蓄倾向为0.6

B.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5

C.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167

13.在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上(  )。

A.MPC等于1  

B.APC为零 

C.储蓄等于收入 

D.储蓄为零

14.净出口增加可以使(  )。

A.总支出曲线向上移,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B.总支出曲线向上移,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C.总支出曲线向下移,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D.总支出曲线向下移,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15.由于工资上涨或其它资源价格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作(  )。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需求推动型通货膨胀

C.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 

D.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  )

2.生产扩展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的集合。 (   )

3.无论在何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生产决策的原则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  )

4.在生产的第阶段,AP是递增的。  (   )

5.用支出法来统计国内生产总值时,实际上存在着重复计算的问题。  (   )

6.在LM曲线左上方和IS曲线右上方的区域表明储蓄小于投资   (  )

7.投资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呈同方向变动  (   )

8.其它条件不变,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   )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作图说明正常物品在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试阐述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某地区,有两家销售不同品牌载重卡车的商家A经销商和B经销商,2011年A经销商售出载重卡车250台,平均价格为15万元;2012年初,B经销商采取降价促销策略,每台载重卡车从20万元降至15万元,假定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其它影响因素不发生变化,致使A经销商载重卡车的销量直线下降,到2012年底年销售量从250台降至150台。

(1)计算二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按点弹性计算)?

(2)假定A经销商载重卡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那么A经销商要降价多少才能回到销量250台(按点弹性计算)。

2.两部门经济中,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75Y,投资I为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为100,求收入增加多少?

(3)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4)若把政府加入在经济核算体系中,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d,投资I=300亿元,政府G =160亿元,税收T=0.2Y,求均衡收入。

参考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824试题名称:管理学与经济学基础(共6页)

适用专业: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管理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注:全部为单选题,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有些公司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甚至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互联网等资源在家里办公。这些公司管理者所持的对人的认识主要倾向于(  )。

A.X理论

B.Y理论

C.领导风格理论

D.社会人假设理论

【答案】B【教材4.2】

【解析】麦格雷戈提出的“Y理论”,要求管理者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和对员工的态度,应当相信人是可以信赖的,是能够自我管理的。组织应当创造一种环境条件,不断发掘员工的潜力,激励员工自觉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自己的个人目标,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Y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提出了很多具体的管理方法,如授权、工作扩大化和丰富化、目标管理等,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2.一些人对权力、地位的追求,是需求层次理论中的(   )。

A.第二个层次的需求

B.第三个层次的需求

C.第四个层次的需求

D.第五个层次的需求

【答案】C【教材4.3】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第四个层次的尊重需要是指希望自己保持自尊和自重,并获得别人的尊敬,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这种需要可分为两类:要求力量、成就、信心、自由和独立的愿望;要求名誉和威信(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和尊重)、表扬、注意、重视和赞赏的愿望。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使人感到自信、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并适于生存;若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自卑感、软弱无能感,从而导致情绪沮丧,失去自信心。

3.某公司总经理在一次职业培训中学习到了很多目标管理的内容,他对于这种理论逻辑上的简单清晰以及其预期的效益印象非常深刻。为此,他准备在公司中实施这种管理方法,第一步就是要和各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协商确定如何为各部门制定目标,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有着不同的见解。你认为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

A.各部门的目标决定了整个公司的业绩,应该确立较高的标准

B.考虑到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各部门的目标应该设置最低的标准

C.目标的确定应该略高于各部门的现有能力,但要使各部门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D.各部门情况不一样,有的部门宜采用高标准,有的部门则宜采用低标准

【答案】C【教材2.8】

【解析】在目标管理的目标设置阶段商定具体目标时要注意:目标必须有重点、有顺序,不能太多,5—6项即可,多则容易顾此失彼;目标必须具体化、定量化,以便于测量;目标要有“挑战性”,既要有现实的可能性,又要留有余地。目标太低,不能鼓舞士气,失去目标管理的意义;目标太高,通过努力还完不成,也破坏激励气氛。

4.零售百货店的环境不确定性属于下列哪一类?(  )

A.低不确定性

B.低中程度不确定性

C.高中程度不确定性

D.高不确定性

【答案】B【教材1.4】

【解析】美国学者邓肯提出从两个不同的环境层面来确定组织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程度:一是环境变化的程度,静态(稳定)动态(不稳定)层面;二是环境复杂性程度,简单复杂层面,进而得出一个评估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模型,如下图1所示:

环境变化的程度

图1  评估环境不确定性模型

零售百货店为相同或极其相似的顾客提供相同的服务,故其面对的是一个稳定的环境,但是它必须从不同的供应商进货,必须面对许多外界部门,故它面临的环境是复杂的。

5.要确保“事有人做,人有事做;事得其人,人得其事”,需做好管理中的(  )工作。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答案】B【教材3.2】

【解析】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使目标活动的每一项内容都能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部门,即“事事有人做”,而非“人人有事做”。因此,组织设计中,自然而然地要求从工作特点和需要出发,因事设职,因职用人。但这并不意味着组织设计可以忽视人的因素,忽视人的特点和人的能力。

6.某公司要求因病缺勤员工在返回工作岗位时需提交医生开具的就医证明,这一措施属于(  )。

A.单一用途计划

B.常用计划

C.程序

D.政策

【答案】C【教材2.5】

【解析】程序也是一种计划,它规定了一个具体问题应该按照怎样的时间顺序来进行处理。程序就是用来指导行动的一系列工作步骤,大多数的政策都伴有说明该项政策下的行动该如何得到执行的程序方面的书面规定。比如,招聘一名职工,可能要经过刊登招聘广告、初选、面试和试用等几个环节,参与这一招聘工作的可能既有人事部门的人员,也有所聘职位的直接主管,有时甚至还要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借助于程序,企业就可以对那些重复发生的常规或例行性问题规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以此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

7.某公司有96名作业人员,如果基层管理幅度为8,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是3,则该公司的管理层次应该是(  )。

A.3

B.4

C.5

D.2

【答案】A【教材3.2】

【解析】组织的管理层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在管理幅度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组织的规模大小成正比,组织规模越大,成员数目越多,其所需的管理层次就越多;在组织规模给定的条件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每个主管所能直接控制的下属人数越多,所需的管理层次就越少。

8.根据双因素理论,工作环境应该属于(   )。

A.正强化因素

B.激励因素

C.负强化因素

D.保健因素

【答案】D【教材4.3】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使员工感到不满的往往是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五种因素,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因素。这类因素不具备或强度太低,容易导致员工不满意,但即使充分具备、强度很高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赫茨伯格将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另一方面,使员工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往往是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和进步等五种因素,是属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方面的因素。这类因素具备后,可使员工感到满意,但员工感到不满时却很少是因为缺少这些因素,因此赫茨伯格将这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因为只有这些因素才能激发起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产生使员工满意的积极效果。所以工作环境属于保健因素。

9.依菲德勒权变模型,下列类型中对领导者有利的情境是(   )。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B.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好,工作任务不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弱。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不好,工作任务明确,领导者的职位权利强。

【答案】B【教材4.2】

【解析】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费德勒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型,即费德勒模型。他把领导的环境,具体化为三种情景因素: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指领导者与其组织成员的关系。任务结构。指组织工作的程序化、明确化的程度。职位权力。指领导者的职位所能提供的权力和权威是否明确、充分,在上级和整个组织中所得到的支持是否有力,对雇用、解雇、纪律、晋升和报酬等的影响程度的大小等。费德勒将三个环境变数组合成八种情况,对1200个团体进行了观察,收集了将领导风格与工作环境情况关联起来的数据,得出了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的有效领导方式,其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费德勒模型图

10.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遇到冲突或问题时,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这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  )。

A.决策角色

B.信息角色

C.人际角色

D.联络角色

【答案】A【教材1.3】

【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期,加拿大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提出管理者扮演10种不同、但却是高度相关的角色。这10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个方面: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和决策制定。其中,在决策制定方面,经理人员要扮演企业家、故障处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的角色,并相应执行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寻求机会,制订方案,从事变革,并对某些方案的设计进行监督;二是在组织面临重大的、出乎预料的故障时,采取补救措施;三是负责对组织的所有资源进行分配,事实上就是做出或批准所有重大的组织决定;四是代表组织参加与外界的重要谈判。

11.以下四种沟通网络形式中,最能使组织士气高昂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

A.轮式沟通

B.链式沟通

C.环式沟通

D.Y式沟通

【答案】C【教材4.5】

【解析】按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划分,有链式、轮式、Y式、环式和全通道式沟通,其中,环式沟通又称工作小组型沟通,该网络图中,成员之间依次以平等的地位相互联络,不能明确谁是主管,组织集中化程度低。由于沟通渠道少,信息传递较慢。但成员之间相互满意度和士气都较高。

12.来源于组织职位的权力属于(  )。

A.法定权

B.专长权

C.强制权

D.奖赏权

【答案】A【教材3.4】

【解析】权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专长权、个人影响权与制度权(或称法定权)。这里关心的主要是制度权,它作为赋予管理系统中某一职位的权力,其实质就是决策权。制度权力与组织中的管理职位有关,而与占据这个职位的人无关。

13.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不包括(  )。

A.供应商

B.潜在进入者

C.替代品生产者

D.互补品生产者

【答案】D【教材1.4】

【解析】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主要有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的竞争者、替代品制造商、原材料供应者以及产品用户等五种环境因素。

14.以下关于管理者技能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层管理者需要的是技术技能

B.中层管理者更多地需要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

C.高层管理者需要较强的人际技能

D.三者都需要全面的技术技能

【答案】A【教材1.3】

【解析】一般来说,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人员,越需要制定全局性的决策,所做的决策影响范围越广、影响期限越长。因此,他们需要更多地掌握概念技能,进而把全局意识、系统思想和创新精神渗透到决策过程中。由于他们并不经常性地从事具体的作业活动,因此并不需要全面掌握完成各种作业活动必须具备的技术技能。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他们每天大量的工作是与从事具体作业活动的工作人员打交道。他们有责任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及时解答并同工作人员一起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因此,他们必须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与本单位工作内容相关的各种技术技能。当然,基层管理人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是组织中各层管理者都应具备的技能。

15.正确处理直线管理人员与参谋管理人员的关系,应该将指挥权给(  )。

A.直线人员

B.参谋人员

C.双方

D.共同上级

【答案】A【教材3.4】

【解析】直线与参谋是两类不同的职权关系。直线关系是一种指挥和命令的关系,授予直线人员的是决策和行动的权力;而参谋关系则是一种服务和协助的关系,授予参谋人员的是思考、筹划和建议的权力。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注:正确的划“√”,错误的划“Х”)

1.规模越小的企业其管理幅度也就越小。(   )

【答案】×【教材3.2】

【解析】有效管理幅度的大小受到管理者本身素质及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能力、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组织都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适当的管理幅度和相应的管理层次。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有: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素质与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因此,企业管理幅度的大小与企业本身的规模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2.上级为下级制定的计划越完备,则集权化倾向越明显。(   )

【答案】×【教材3.4】

【解析】集权意味着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与上级管理者的计划活动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3.双因素理论认为,消除了人们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就会使工作结果令人满意。(  )

【答案】×【教材4.3】

【解析】赫茨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保健因素是否具备、强度如何,对应着员工“没有不满意”和“不满意”,因为保健因素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无法给人以成长的感觉,因此它不能使员工对工作产生积极的满意感;激励因素是否具备、强度如何,对应着员工“满意”和“没有满意”,因为人的心理成长取决于成就,而取得成就就要工作,激励因素代表了工作因素,所以它是成长所必需的,它提供的心理激励,促使每个人努力去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消除了人们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只会使员工没有不满意。

4.计划工作是管理控制的起点和依据。(  )

【答案】√【教材2.4】

【解析】计划工作包括建立目标和一些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将被用来进行控制。也许这些目标和指标不能直接在控制职能中使用,但它们提供了一种标准,控制的所有标准几乎都源于计划。计划职能与控制职能具有不可分离的联系。计划的实施需要控制活动给予保证。在控制活动中发现的偏差,又可能使管理者修订计划,建立新目标。因此,计划是控制的基础,它为有效控制提供了标准和尺度。没有计划,控制工作也就不存在。

5.现代的冲突观认为,一个组织应保持适度的冲突,如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进取的风气,组织就会有旺盛的活力。(  )

【答案】√【教材4.5】

【解析】传统的观点往往只看到冲突的消极影响,把冲突当做组织内部矛盾、斗争、不团结的征兆,因而管理者总是极力消除、回避或掩饰冲突。但冲突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一切组织中,并且保持适度的冲突,使组织养成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创新、努力进取的风气,组织就会出现人人心情舒畅、奋发向上的局面。这时组织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管理者处理冲突的使命不是消除冲突,而是应保持适度的冲突。

6.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导思想是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技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

【答案】×【教材1.5】

【解析】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如先进的数学方法、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7.为体现公平对每个员工都应采取同样的激励方法。(   )

【答案】×【教材4.3】

【解析】为了引导组织成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有益的贡献,管理者不仅要根据组织活动的需要和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差异,将不同的人安排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他们规定不同的职责和任务,还要分析他们的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创造并维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改变和引导他们的行为,使之符合实现组织目标的要求。

8.菲德勒设计LPC来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若低LPC,则趋向于关系导向的领导方式;若高LPC,则趋向于任务导向的领导方式。(   )

【答案】×【教材4.2】

【解析】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基本风格。费德勒以一种被称为“你最不喜欢的同事”(LPC)的问卷调查,来反映和测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他把领导方式分为两大类:以人为主(关系导向)和以工作为主(任务导向)。一个领导者如对其最不喜欢的同事仍能给予较高的评价,那说明他关心人,对人宽容、体谅,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宽容型的关系导向型领导,有民主式的领导风格,他的LPC值就较高;如果对其最不喜欢的同事给予很低的评价,则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领导者,领导风格是专制型的,惯于命令和控制,他的LPC值就较低。

9.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都充分重视管理控制职能,越是基层的管理者,在控制职能上所花费的时间越多。(  )

【答案】×【教材1.3】

【解析】如图3所示,高层管理者花在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上的时间要比基层管理者多,而基层管理者花在领导职能上的时间要比高层管理者多。即便是就同一管理职能来说,不同层次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就计划工作而言,高层管理者关心的是组织整体的长期战略规划,中层管理者偏重的是中期、内部的管理性计划,基层管理者则更侧重于短期的业务和作业计划。

图3   不同层次分类与管理职能

10.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在确定每个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时,应综合考虑企业或该经营单位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情况,业务增长情况决定了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和速度。(  )

【答案】×【教材2.3】

【解析】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主张在确定各经营业务发展方向的时候,企业应综合考虑到该项经营业务的市场增长情况以及企业在该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地位。相对竞争地位是通过企业在该项业务经营中所拥有的市场占有率与该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的比值(即相对市场份额)来表示的,它决定了企业在该项业务经营中获得现金回笼的能力及速度。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根据领导者运用权力的不同,领导方式可划分为哪几种?并简要说明其特点。【教材4.2】

答:在各种领导行为中,根据代理制控制或影响被领导者方式的不同,可以把领导方式划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基本的领导风格。这一理论是心理学家勒温通过研究实验建立的。

(1)专制式领导。这种方式主要是靠权力和强制命令进行管理。其主要特点是:独断专行,从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完全由领导者自己做出各种决策;不把更多的消息告诉下属,下属没有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只能奉命行事;主要靠行政命令、纪律约束、训斥惩罚来维护领导者的权威,很少或只有偶尔的奖励;领导者预先安排一切工作程序和方法,下属只能服从;领导者与下属保持相当的心理距离。

(2)民主式领导。民主式领导的主要特征是对将要采取的行动和决策同下属商量,并且鼓励下属参与决策。这种领导方式的具体特点是:各种决策都是由领导者和下属共同协商讨论决定的,决策是领导者和其下属共同智慧的结晶;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组织每个成员的能力、兴趣和爱好;对下属工作的安排并不具体,个人有相当大的工作自由,有较多的选择性与灵活性;主要运用个人权力和威信,而不是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领导者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属无任何心理上的距离。

(3)放任式领导。实行这种领导方式,领导者的主要特点是极少运用其权力,而是给下属以高度的独立性。

以上三种领导方式的领导特点存在明显差异。勒温根据实验得出结论:放任式的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低,只能达到组织成员的社交目标,但完不成工作目标;专制式的领导方式虽然通过严格管理能够达到目标,但组织成员没有责任感,情绪消极、士气低落;民主式领导方式工作效率最高,不但能够完成工作目标,而且组织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

2.举例说明什么是反馈控制并简述企业应用反馈控制的现实意义。【教材5.1】

答:(1)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是在工作结束之后进行的控制。反馈控制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工作结果上,通过对工作结果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采取措施,进而矫正今后的行动。如企业对不合格产品进行修理,发现产品销路不畅而减产、转产或加强促销努力,学校对违纪学生进行处理等,都属反馈控制。

(2)企业应用反馈控制的现实意义

反馈控制能为管理者评价今后的计划制订与执行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人们可以借助反馈控制,认识组织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为进一步实施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创造条件,实现控制工作的良性循环,并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提高控制效果。控制循环过程如图4所示:

图4  控制类型

3.针对下属不同的成熟程度,领导者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教材4.2】

答: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科曼(A.K.Korman)于1966年首先提出,后经赫西(P.Hersey)和布兰查德(K.Blanchard)加以发展形成的。赫西和布兰查德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下属的成熟程度。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以领导的四分图理论和管理方格理论为基础,同时又结合了阿吉瑞斯的“不成熟一成熟理论”。它在前两者的二维结构的基础上,又加上了成熟程度这一因素,形成了一个由工作行为、关系行为和成熟程度组成的三维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其中,工作行为是指领导者和下属为完成任务而形成的交往形式,代表领导者对下属完成任务的关注程度;关系行为是指领导者给下属以帮助和支持的程度;成熟程度,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的大小。成熟度包括两个要素: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指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一个人拥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完成他的工作任务而不需要他人的指导,则其工作成熟度就高;反之则低。心理成熟度指一个人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如果一个人能自觉地去做某事而无需太多的外部激励,则其心理成熟度就高;反之则低。

赫西和布兰查德认为,随着下属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领导者不仅可以逐渐减少对工作的控制,而且还可以逐渐减少关系行为。当下属不成熟(M1)时,领导者必须给予下属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以及严格的控制,需要采取高工作低关系的行为,即命令式领导方式;当下属稍微成熟(M2)时,领导者需要采取高工作高关系的行为,即说服式领导方式,高工作行为可以弥补下属能力上的不足,高关系行为可以保护、激发下属的积极性,给下属以鼓励,使下属领会领导者的意图;当下属比较成熟(M3)时,由于下属能胜任工作,但却没有动机,或不愿意领导者对他们有过多的指示和约束,因此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激励工作,了解下属的需要和动机,通过提高下属的满足感来发挥其积极性,宜采用低工作高关系的行为,即参与式领导方式;当下属成熟(M4)时,由于下属既有能力又愿意承担工作、担负责任,因此领导者可以只给下属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由下属自我管理,此时可采用低工作低关系的行为,即授权式领导方式。

4.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点并说明现实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发挥群体决策的优点。【教材2.1】

答:(1)群体决策

从决策主体来看,可将决策分成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

群体决策是组织整体或组织的某个部分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活动所作的选择或调整。群体决策是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共同参与决策分析并制定决策的整体过程。群体决策是在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通过环境研究,认识了外界在变化过程中对组织的存在造成了某种威胁或提供了某种机会,了解了自己在资源拥有和应用能力上有何优势或劣势,便可据此调整活动的方向、内容或方式。群体决策的决策者是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人群或人们的共同体。群体决策时,决策主体的决策能力不仅取决于诸如学识、胆略、经验等个人素质,而且还取决于组织中由上述个人素质的组合所形成的整体智能结构和决策方式。

(2)群体决策的优点

群体决策相对于个体决策的优点是:

提供完整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是一句常用的格言。一个组织将带来个人单独行动所不具备的多种经验和不同的决策观点。具有不同背景、经验的不同成员在收集信息、要解决问题的类型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往往都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提高决策的全面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产生更多的方案。因为组织拥有更多数量和种类的信息,能比个人制订出更多的方案。当组织成员来自不同专业领域时,这一点就更为明显。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来自不同部门,从事不同的工作,熟悉不同的知识,掌握不同的信息,因此容易形成互补性,进而挖掘出更多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例如,一个由工程、会计、生产、营销和人事代表组成的组织,会制订出反映他们不同背景的方案。

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许多决策在做出最终选择后却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人们没有接受方案。但是如果让受到决策影响和实施决策的人们参与了决策的制定,他们更可能接受决策,并鼓励他人也接受它。这是因为组织成员不愿违背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决策。

提高合法性。群体决策制定过程是与民主思想相一致的,因此人们觉得组织制定的决策比个人制定的决策更合法。拥有全权的个人决策者不与他人磋商,这会使人感到决策是出自于独裁和武断。

(3)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

为了有效地利用群体决策的优点,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用设定最后期限的办法来控制时间和费用。

对于个性特别强的成员,或者从名单中排除,或者可以将几位同样性格的成员放在一起,以避免决策被某一个人所主导。

为避免产生“群体思维”,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以一种批评的态度评价所提出的方案。

组织的领导者应当避免过早暴露自己的观点,在达成最终决策之前给每一个成员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

5.企业的一般环境因素有哪些?试举例予以说明。【教材1.4】

答:就不同组织而言,环境中对其直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是不同的,但一般来说,大致可归纳为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五个方面。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着不同的限制和要求。即使社会制度不变的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由于执政党的不同,其政府的方针特点、政策倾向对组织活动的态度和影响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于这些变化,组织可能无法预测,但一旦变化产生后,它们对组织活动的影响,组织是可以分析的。组织必须通过政治环境研究,了解国家和政府目前禁止组织干什么、允许组织干什么、鼓励组织干什么,从而使组织活动符合社会利益,受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

(2)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价值观念会影响居民对组织目标、组织活动以及组织存在的态度;审美观念则会影响人们对组织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

(3)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影响组织、特别是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如人口众多既为企业经营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决定了总的市场规模庞大,又可能因其基本生活需求难以充分满足,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繁荣显然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会,而宏观经济的衰退则可能给所有经济组织带来生存的困难。

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一个地区的就业越充分,收入水平越高,那么该地区的购买能力就越强,对某种活动及产品的需求就越大。一个地区的经济收入水平对其他非经济组织的活动也有重要影响。比如,在温饱没有解决之前,居民很难自觉主动地去关心环保问题,支持环保组织的活动。

(4)技术环境

任何组织的活动都需要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反映着一定技术水平下社会的技术进步会影响这些物质条件的技术水平的先进程度,从而影响利用这些条件的组织的活动效率。

技术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一定的劳动者借助一定的劳动条件生产和销售一定产品的过程。不同的产品代表着不同的技术水平,对劳动者和劳动条件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技术进步了,可能使企业产品被那些反映新技术的竞争产品取代,可能使旧的生产设施和工艺方法显得落后,使生产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结构不再符合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关注技术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研究技术环境,除了要关注与所处领域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外,还应及时了解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该领域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

(5)自然环境

中国人做事,向来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说“天时”主要与国家政策相关的话,那么,“地利”则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资源状况等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是制约组织活动、特别是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某个时期对某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时尤其如此。比如,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开放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资,促进了投资环境的改善,给这些地区的各类组织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机会。此外,企业是否靠近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也会影响到资源获取的难易程度和交通运输成本等。

气候条件及其变化亦然。气候趋暖或者趋寒会影响空调生产厂家的生产或者服装行业的销售,而四季如春、气候温和则会鼓励人们到郊外远足,从而为与旅行或郊游有关的产品制造提供机会。

资源状况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源特别是稀缺资源的蕴藏不仅是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基础,而且为所在地区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没有地下蕴藏的石油,许多中东国家就难以在沙漠中建造绿洲。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初期也是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资源开采而逐渐积累资金的。资源的分布通常影响着工业的布局,从而可能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企业的命运。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塞智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由国内某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黄志华教授带领几个青年教师共同创办,主要产品是企业的各种应用软件和网络系统集成。总经理黄志华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型企业家,公司创立初期的20名员工也是具有良好专业背景的科技人员,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些人来公司后都很快进入了角色,各自独当一面,在工作中,既能与客户进行深入的探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又能开发相关应用软件、适应客户企业的运营环境,在系统调试运行中为用户提供详尽的技术支持。公司的人员精干高效,黄总也事必躬亲,从与客户沟通到软件开发到售后服务样样操心。创业初期的组织结构如下:

 

注:各部门经理均由技术人员担任。

公司选择银行、海关、民航和税务作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凭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公司实现了超速成长,到2012年,销售收入已达到亿元,员工增加到约150人,同时有多个项目的合同在执行中。公司根据业务增长的情况调整了组织结构,目前运作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塞智公司现在的业务流程是由市场营销部负责开发客户、签订合同,由软件部、网络部完成合同要求的设计,然后再由采购部负责采购设备,工程部进行安装调试,客户服务部提供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研发部主要负责研制新产品和引进新技术,总经理办负责公司的内部管理。

近一年来,公司的内部管理问题越来越让黄总感到苦恼,尤其是员工的士气不高、抱怨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不太明确,沟通不畅。比如对已经与当地税务部门签订了合同的项目,软件部抱怨营销部提供的客户需求不够详细,客户服务部又对软件部、网络部不能及时交付客户要求的产品有意见,服务质量下降和员工的流失率居高不下,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一些新的项目难以开展。于是,他责成公司总经理办干部作了一次不记名的调查。了解的基本情况是:有一半以上的员工表达了对目前工作状况的不满;48%的中层经理认为公司高层对他们工作的辛苦不理解、所做的贡献承认不够,补偿的也不够;辞职离开公司进入外企的员工表示在外企的工资比在塞智高出50-200%。

带着困惑,黄志华在一次赴美国考察时向美国一个管理咨询顾问大卫进行了求救。大卫告诉他:“在高科技行业中,员工流动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公司不必要留住所有的员工,甚至要保持一定的淘汰率,应该广开渠道,多招人、优胜劣汰,重要的是理顺业务流程,让在职的员工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大卫还建议塞智应该逐步建立更合理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使公司更好地比较和评价员工对公司的贡献,也让员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具有成就感。”黄志华觉得大有道理。

回国后,黄志华首先着手对工资结构进行了改革,他发现以前的工资结构没有拉开档次,85%的工程师月工资在4000-5000元之间,于是决定建立起一个工程师评级制度,将工程师分为五个等级,对每个等级都建立了严格的评级标准,并规定每半年评比一次。其中,一级工程师是必须留住的人,按照外企同等的工资和福利标准设置月平均薪酬;二级工程师是需要争取的,薪酬递减;三级工程师是至少有2年以上实际技术工作经验的;四级、五级以此类推。

这一举措在公司内立刻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尤其是总经理办负责人事的干部张明带头反对。塞智公司一直未设人事部,一来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事经理,二来是公司的市场开拓占去了黄总的许多精力,实在无暇顾及,现在张明直接受黄总管辖,负责工资、奖金发放和员工培训工作。张明认为黄总经理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将员工划分为三六九等会使员工之间失去合力,造成更多的矛盾,使人事工作更加难做。然而,业务运作混乱、各部门之间相互抱怨、人员流失的情况如果不迅速扭转,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危机,应该怎么办?黄总苦思不得其解。

结合上述资料试分析:塞智公司在创业初期的组织结构属于何种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塞智公司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你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或方案,并说明其合理性。

答:(1)创业初期的组织结构

塞智公司在创业初期的组织结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组织中各种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各级主管人员对所属下级拥有直接的领导职权,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组织中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至多有几名助手协助最高层管理者工作。

优缺点

a.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权力集中、权责分明、命令统一、沟通简捷、决策迅速、比较容易维护纪律和秩序;

b.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所有的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人承担,往往会因为个人的知识及能力有限而难以深入、细致、周到地考虑所有管理问题,因此管理就比较简单粗放;此外,组织中的成员只注意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每个部门只关心本部门的工作,因而部门间的横向联系与协调比较差,难以在组织内部培养出全能型、熟悉组织情况的管理者。一般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只适用于那些没有必要按职能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或者是现场的作业管理。

(2)面临的问题

员工的士气不高、抱怨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不太明确,沟通不畅。比如对已经与当地税务部门签订了合同的项目,软件部抱怨营销部提供的客户需求不够详细,客户服务部又对软件部、网络部不能及时交付客户要求的产品有意见,服务质量下降和员工的流失率居高不下,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一些新的项目难以开展。员工满意度低,在不记名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员工表达了对目前工作状况的不满;48%的中层经理认为公司高层对他们工作的辛苦不理解、所做的贡献承认不够,补偿的也不够;工资结构不合理,工资水平偏低,人才流失率高。辞职离开公司进入外企的员工表示在外企的工资比在塞智高出50-200%。

(3)建议

进行岗位分析,变革组织结构。

通过岗位分析,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组织的工作流程,构建清晰、顺畅、明确的组织结构;

进行职位评价,建立分类、分层、分级的薪酬体系。

利用岗位分析的结果,运用职位评价技术,结合外部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水平,建立分层、分类、分级的薪酬体系,给予员工合理的报酬,使其在报酬上获得公平感,同时,合理的薪酬体系有助于留住人才,降低人员流失率。

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根据员工所担任职位的类别以及员工个人的需求,建立综合性的激励机制,改善使员工不满意的因素,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经济学部分(75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注:全部为单选题,请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1.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亚当•斯密

B.保罗•萨缪尔森

C.凯恩斯

D.马歇尔

【答案】A

【解析】古典经济学开始于17世纪中叶,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而形成的经济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约翰·穆勒等。B项,保罗•萨缪尔森是美国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C项,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D项,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

2.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价格变动会导致总收入向反方向变动,则需求(   )。

A.完全缺乏价格弹性

B.富有价格弹性

C.缺乏价格弹性

D.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答案】B

【解析】总收入,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价格变动会导致总收入向反方向变动,则边际收益需满足,即该产品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此时,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从而价格下降所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3.消费预算线的斜率反映的是(  )。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两种商品之间的效用比率

C.两种商品之间价格比率

D.两种商品之间需求弹性的比率

【答案】C

【解析】消费预算线反映的是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两种不同商品的组合的消费数量之间的关系,其方程为:,由此可知消费预算线的斜率表示的是两种商品之间价格比率。

4.在哪种情况下,商品A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既定的幅度会使均衡价格上升得最多?(  )

A.供给曲线越富有弹性

B.需求弹性系数越大

C.对A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D.对A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答案】D

【解析】商品A的需求越缺乏弹性,在图形中表现为需求曲线越陡峭,从而供给曲线向左平移既定的幅度会使均衡价格上升得更多。也可以根据需求弹性的定义公式得知,需求缺乏弹性时,一定的供求数量的变动要求价格变动的比例更大。

5.下述哪一项对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

A.达到最大值之前达到最大

B.增加时,持续增加

C.当可变投入要素带来的为零时,达到最大

D.的最高点与相交

【答案】B

【解析】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总产量曲线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直到为0,即先增大后减小直到为0,此时达到最大。连接总产量曲线上的每一点与原点的射线的斜率即表示的大小。达到最大值之前达到最大,并且在之后开始减少而仍然增加。的最高点与相交。

6.如果企业将全部投入减少12%后发现产出只下降了8%,由此可以推测该企业原来的生产(  )。

A.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B.处于平均产量()小于边际产量()状态

C.处于规模经济阶段

D.处于规模效益最低点上

【答案】A

【解析】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称为规模经济。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称为规模不经济。本题中投入减少的比例大于产出减少的比例,说明该企业原来的生产处于规模不经济阶段。

7.在短期内,单个的完全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是(  )。

A.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位于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那部分

B.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以上的部分

C.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之间的部分

D.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以下的部分

【答案】B

【解析】单个的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条件是,这意味着在价格和厂商的最优产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而厂商的曲线恰好准确地表明了这种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短期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而厂商只有在相交点以上时才会生产,因此单个的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曲线以上的部分。

8.若某企业发现在所确定的产量上进行生产时,元、元、总收益为900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应该停业

B.应该生产,因为其损失低于

C.应该生产,因为其能获得经济利润

D.清算资产并退出该行业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元,元,因为企业继续生产的损失100元小于停止生产的损失(停止生产则损失全部固定成本200元),因此企业应该生产。

9.垄断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  )。

A.具有负斜率且与需求曲线合而为一

B.与需求曲线合而为一且与横轴平行

C.具有负斜率且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D.由于企业是“价格制定者”,所以其边际收益曲线不存在

【答案】C

【解析】垄断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根据,可知其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根据平均量与边际量之间的关系可知,其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下方且向右下方倾斜,即具有负斜率且位于需求曲线下方。

10.如果实际GDP低于潜在GDP,则(  )。

A.潜在GDP会下降

B.价格水平会上升

C.投资支出会减少

D.实际失业率会比自然失业率高

【答案】D

【解析】根据奥肯定律的公式:,其中分别表示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由此可知当实际GDP低于潜在GDP时,大于零,即实际失业率会比自然失业率高。

11.如果一国经济中的外国要素净收入为零,则国民收入(NI)、企业间接税和固定资本消费(折旧)的总和等于(  )。

A.国内生产净值(NDP)

B.国内生产总值(GDP)

C.个人可支配收入(DI)

D.个人收入(PI)

【答案】B

【解析】GDP-折旧=NDP,NDP-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NI,所以,NI+企业间接税+企业间接税和固定资本消费(折旧)=GDP。

12.如果某人的个人可支配收入由1200元增加到1700元,而储蓄由-100元增加到100元,由此可知(  )。

A.其边际储蓄倾向为0.6

B.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5

C.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6

D.其边际消费倾向为0.167

【答案】C

【解析】边际储蓄倾向等于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占的比例,且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之和为1。本题中储蓄增加20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500元,边际储蓄倾向为200/500=0.4,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为0.6。

13.在消费曲线与45°线的交点上(  )。

A.等于1

B.为零

C.储蓄等于收入

D.储蓄为零

【答案】D

【解析】若收入只用于消费和储蓄,当消费曲线与45°线相交时,即收入与消费支出相等,所以储蓄为零,如图6所示。

图6  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

14.净出口增加可以使(  )。

A.总支出曲线向上移,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B.总支出曲线向上移,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C.总支出曲线向下移,总需求曲线向右移

D.总支出曲线向下移,总需求曲线向左移

【答案】B

【解析】总支出是指一国经济在购买最终产品上的支出总额;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们都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构成。净出口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总需求增加、总支出增加,因此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总支出曲线向上移动。

15.由于工资上涨或其他资源价格上升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作(  )。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需求推动型通货膨胀

C.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

D.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答案】D

【解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理论,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它主要是由于利润推动、工资推动以及商品本身推动所引起的,而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引起产品成本的增加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显著上涨。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

【答案】

【解析】一般来说,如果某产品存在的很接近的替代品的数量愈多,那么需求价格弹性愈大。相反,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例如,在水果市场,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就会减少对苹果的需求量,增加对相近的替代品如香蕉的购买。

2.生产扩展线是在不同生产规模下生产者均衡的集合。(   )

【答案】

【解析】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3.无论在何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生产决策的原则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

【答案】×

【解析】无论在何种市场结构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但是这并不是任何企业的生产决策的原则。

4.在生产的第阶段,是递增的。(  )

【答案】×

【解析】如图7所示,在生产的第阶段,随着劳动投入量的继续增加,是递减的。

图7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5.用支出法来统计国内生产总值时,实际上存在着重复计算的问题。(   )

【答案】×

【解析】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该方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公式:,支出法是从对最终产品的购买支出角度来计算GDP的,不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

6.在曲线左上方和曲线右上方的区域表明储蓄小于投资。(   )

【答案】×

【解析】如图8所示,在曲线左上方和曲线右上方区域I时,均衡状态尚未达到,要达到均衡状态,需要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直到即达到投资和储蓄的平衡,所以在区域I时市场利率高于均衡要求的利率,投资小于储蓄。

图8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7.投资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呈同方向变动。(   )

【答案】

【解析】考虑两部门的情况,国民收入,其中表示自发消费,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两边对求导可知投资乘数,可知投资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呈同方向变动。如果以表示投资乘数,为边际消费倾向,则,有,所以,投资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呈同方向变动。

8.其他条件不变,当投资增加时,曲线向右移动。(  )

【答案】

【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的投资通过乘数作用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从而每一利率水平下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即曲线向右移动。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作图说明正常物品在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答:正常物品是指需求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的商品。它与低档物品相对。替代效应指在保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仅由于相对价格的变动而导致的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动量;收入效应指在新的相对价格水平下,仅仅由于实际购买力(或实际收入)的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动量。正常物品价格下降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9所示。

图9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在图9中,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在商品价格变化之前,消费者的预算线为,该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点,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一个均衡点。在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为。假定商品1的价格下降使预算线的位置由移至,新的预算线与另一条代表更高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点,点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以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均衡点上,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为。比较两个均衡点,商品1的需求量的增加量为,这是商品1的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总效应。这个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先分析替代效应。作一条平行于预算线且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补偿预算线。补偿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表示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减少(用预算线的位置由向左平移到表示)刚好能使消费者回到原有的效用水平。补偿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均衡点,与原来的均衡点相比,需求量的增加量为,这就是在剔除了实际收入水平变化影响以后的替代效应。

再分析收入效应。把补偿预算线再推回到的位置上去,那么,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就会由无差异曲线上的点回复到无差异曲线上的点,相应的需求量的变化量就是收入效应。

综上所述,对于正常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2.试阐述流动性陷阱产生的原因。

答:流动性陷阱,又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流动偏好时提出来的。凯恩斯陷阱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因此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等待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很多直至出现最佳购买时机。显然,正是人们的这种投机心理的作用,使利率的降低有一个下限,造成投资成本不能与投资收益同步下降,从而导致社会投资需求不足。流动性陷阱对应的是图10中描绘的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接近水平的区域。

图10  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

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某地区,有两家销售不同品牌载重卡车的商家A经销商和B经销商,2011年A经销商售出载重卡车250台,平均价格为15万元;2012年初,B经销商采取降价促销策略,每台载重卡车从20万元降至15万元,假定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其它影响因素不发生变化,致使A经销商载重卡车的销量直线下降,到2012年底年销售量从250台降至150台。

(1)计算二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按点弹性计算)?

(2)假定A经销商载重卡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那么A经销商要降价多少才能回到销量250台(按点弹性计算)。

解:(1)由题意知,。由点弹性公式可知,A、B两家经销商的需求交叉弹性为:

(2)若A经销商载重卡车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即,则A经销商要回到销量250台,,代入弹性公式得

因此,A经销商要降价5万元才能回到销量250台。

2.两部门经济中,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投资为50亿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若消费函数变为,投资为100,求收入增加多少?

(3)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4)若把政府加入在经济核算体系中,消费函数变为,投资亿元,政府亿元,税收,求均衡收入。

解:(1)根据两部门中均衡等式:,即,得:均衡收入=600(亿元),均衡消费=550(亿元),均衡储蓄=50(亿元)。

(2)根据两部门中均衡等式:,即,得:均衡收入=2000(亿元),收入增加为-=1400(亿元)。

(3)投资乘数,在原来的消费函数下,投资乘数,消费函数变动后的投资乘数

(4)由,得;将其代入三部门的均衡等式,得,解得:均衡收入=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