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发《中外出版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古代出版(下):印本书时代(10世纪—1840年)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印刷术发明的时间

(1)雕版印刷术的含义

雕版印刷术又称整版印刷术,它是一种将文字反刻在一整块木板或其他质料的板上,制成版,然后在版上加墨印刷的方法。

(2)关于印刷术发明时间的不同见解

对于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众多学者各执一词。归纳起来,有七种说法:汉代发明说、东晋发明说、北齐发明说、隋代发明说、唐代发明说、五代发明说、北宋发明说。但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术发明于我国唐代。

(3)雕版印刷术发明于我国唐代的历史依据

唐代文献中的多处记载和唐代印刷品实物的屡屡发现,已对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文献材料

a.长庆四年(824年)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自居易之所作……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又自注说:“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

b.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曾奏请禁止民间私刻日历,其奏文现保存于《册府元龟》卷160“帝王部革弊第二”中。

c.唐司空图《司空表圣集》卷九有《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确化募雕刻律疏》一文,题下自注“印本共八百纸”。

d.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称:“纥干尚书泉苦求龙虎之丹十五余稔。及镇江右,乃大延方术之士,乃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

e.随唐僖宗逃入成都的柳毗在其《家训序》中说:“中和三年癸卯(883年)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还说:“尝在蜀时,书肆中阅印板小学书。”

f.宋人王谠在《唐语林》中说:“僖宗人蜀,太史历本不及江东,而市有印货者,每差互朔晦。货者各征节候,因争执,里人拘而送公。执政曰:‘尔非争月之大小尽乎?同行经纪,一日半日,殊是小事。’遂叱去。”

g.朱翌的《猗觉寮杂记》卷下载:“雕板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板。”

h.王应麟在其《困学纪闻·经说篇》中引《国史艺文志》说:“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

现存的印刷实物

a.敦煌发现的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是现知世界上最早的刻印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b.今天可见的最早的印本历书乾符四年(877年)历书,除记载节气和月大、月小及日期外,杂有阴阳五行、吉凶禁忌等,与后来宋、元、明、清的历书无太大差别。此外还有中和二年(882年)历书,印有“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字样及中和二年的纪年。

c.印本《陀罗尼经咒》于1944年在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的唐墓中发现,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印刷品。

d.陕西省唐墓中出土的一片经咒雕版印刷品,与上述成都唐墓《陀罗尼经咒》很近似。

e.现藏法国巴黎的咸通二年(861年)写本《新集备急灸经》书中有“京中李家于东市印”一行,说明其印本时间要早于861年。

f.北京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中“有”字九号《金刚经》残卷末有“西川过家真印本”七字识语,又有“丁卯年三月十二日八十四老人手写流传”题记。

(4)印刷术发明于初唐贞观的历史依据

张秀民先生提出了印刷术发明时间是初唐贞观年间的主张。

张秀民提出此主张的主要论据

a.明代史学家邵经邦《弘简录》卷46记载:“太宗后长孙氏,洛阳人。……遂崩,年三十六,上为之恸,及宫司上其所撰《女则》十篇,采古妇人善事……帝览而嘉叹,以后此书足垂后代,令梓行之。”这件事发生在贞观十年(636年)。

b.唐末冯贽《云仙散录》卷五引《僧园逸录》说:“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方(一作众方),每岁五驮无余。”玄奘法师于贞观三年(629年)西游印度,贞观十九年(645年)归国,麟德元年(664年)圆寂,所以他雕印普贤像是在645—664年之间。

考古实物

a.1966年10月18日在韩国南部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发现了汉字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b.日本藏有我国吐鲁番出土的武则天时期(684—705年)的《妙法莲花经》一卷。

c.日本大和省的法隆寺和英国伦敦博物馆均藏有770年以前日本称德天皇下令刻印的百万经咒。1982年,在韩国又发现了此经文两件。

这些在韩国和日本发现的印刷品实物,说明到唐武则天和玄宗时期,我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可见,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发明了印刷术,而且刻印数量开始增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然后才能向国外传播。因此,把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断定在初唐是有根据的。

(5)总结

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而言,我国印刷术至迟发生在7~8世纪之间(初唐至盛唐时代),也就是唐代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时期,而到了9世纪的中唐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了。

2.印刷术发明的条件

(1)社会需求

唐朝文化事业兴旺发达,诗文创作兴盛空前,涌现了李白、杜甫、李贺,以及元稹、自居易等一大批优秀诗人,他们脍炙人口的诗篇,在民间及国外广为传诵。

当时科举制度也日臻完备,大大刺激了为数众多的中小地主为求仕而对书籍的需求。

宗教的发达引起了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同一部佛经往往要被抄录成千上万卷。

唐代的中外文化、科学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这些文化活动必然会加大对快速、广泛地复制图书文献的需求。

政府需要把颁布的公文法令和鼓励农耕的政策,迅速地传达到全国各地,广大农民安心务农也需要准确的历书以确定正确的耕作日期。这些都增加了对复制文献的需求。

总之,无论是政治经济的发展,还是宗教的广泛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

(2)产生印刷术的材料基础和技术可能

产生印刷术的材料基础

a.纸是复制图书最基本的材料。

b.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之一。

c.隋唐时期的毛笔制造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产生印刷术的技术可能

a.印刷字体的稳定。

b.捶拓和印章技术的发展。

3.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马克思把印刷术的发明称为“最伟大的发明”、“科学复兴的手段”和“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雨果甚至把印刷术的发明认为是“一切革命的胚胎”。

(1)由于印刷的书籍具有省时省力、制作容易、复本量多、便于收藏及利于流通等优点,所以印刷术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

(2)有了印刷术,才有了不断发展的印刷出版事业,知识才得以广为传播,珍贵的典籍方可千载流传。

(3)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更多的著作大量发行问世,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交流。

(4)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迫切需求促使印刷术突飞猛进,从而使科学文化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直至今天,印刷术仍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1.毕昇与泥活字印刷

胶泥活字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活字。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门”记载: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一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异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之。

这是印刷术发明后第一篇用文字详细记录印刷技术的重要史料。

由于沈括与毕昇是同时代的人,他所记的资料是可靠的。可惜的是,活字印刷术在当时并未得到推广,当时用这种方法印行的书籍也没有流传下来。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能从这简短的几百字中了解活字的创制方法和活字印刷的大致工艺流程(见图3-1)。

图3-1  活字印刷方法及印刷流程

2.王祯和木活字印刷

(1)王祯和木活字印刷

王祯

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是我国著名农学家。元贞元年至大德四年(1295—1300年)时,在安徽旌德县和江西永丰县做过县尹。他很重视农业,教农民种田植树,并动手整理前人的农业文献及各地的种植经验,编写成了《农书》。

王祯使用木活字印刷

a.《旌德县志》的印制

因《农书》字数多,难于刻印,王祯便采用木活字来排印。请匠人刻制木活字3万多个,约两年完工。大德二年(1298年)他用这套木活字试印了自己纂修的《旌德县志》,全书6万多字,不到1个月就印成了100部,比雕版的效率高得多。

b.王祯活字印刷的主要贡献

王祯对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王祯虽不是木活字的发明者,但还是作出了其独特的贡献。

第一,王祯把活字印刷相关经验写成《造活字印书法》,附在《农书》之后,展示了木活字印书法的操作步骤,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第二,王祯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排字工人可以坐着拣字,只需转动轮盘,就可以拣到所需要的字,既节省了气力,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木活字印刷的应用与发展

王祯之后20年,马称德刻制木活字10万多个,在元至治二年(1322年)印成《大学衍义》等书。

元朝时的木活字已传到兄弟民族地区。甘肃敦煌千佛洞曾发现几百个硬木制成的回鹘文活字。

明代,使用木活字的地区已普及到苏州、杭州、南京、福州、四川、云南等地。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出现了用木活字排印的“邸报”,这是我国报纸用活字印刷的开端。

到了清代,木活字印书已在全国通行。清朝最大的一次采用木活字印书的活动,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印刷的《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清代木活字本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经、史、子、集各个方面。

3.金属活字印刷

金属活字包括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三者之中,以铜活字使用最早,使用次数也最多。

(1)铜活字印刷

我国在北宋时已经有人用铜板刻成整块印版。但铜活字何时起源,尚无定论,有五代、宋、元、明四种说法,但是明代已被大量文献和实物证明是铜活字发展的成熟时期,更加确切地说,铜活字印书在我国15世纪末(明朝弘治初年)已经兴盛起来。

华燧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用铜活字印出《宋诸臣奏议》50册,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铜活字印本。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安国用铜活字印刷的《正德东光县志》,是国内唯一用铜活字印刷的地方志。

雍正四至五年(1726—1727年)又用这种铜活字排印了《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这是我国用活字排印的字数最多的一部大型书。

清朝林春祺花费21年时间,耗去白银20多万两,完成正楷体大小铜活字40多万个。他是福建福清县龙田人,因而把铜活字命名为“福田书海”。

嘉庆十二年(1807年),满人武隆阿任台湾总兵官时,也刻制过汉文铜活字,并印刷了《圣谕广训》。

(2)锡活字印刷

元朝已经有了锡活字,无锡华燧也铸过锡活字。道光三十年(1850年),广东佛山镇唐姓书商,出资1万元铸造锡活字。咸丰元年(1851年),曾用这批锡活字印成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3)铅活字印刷

我国在明朝时期已有人用铅刻制活字了。

三、套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

1.套版印刷的原理及渊源

(1)套版印刷的原理

套版印刷是在一张纸上印出几种不同的颜色。起初,人们是在同一块版上的不同部位,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一次印成。严格地讲,这不能算套版,只能称之为“涂色”。到后来,人们才将需要印上不同颜色的部分,分别刻成同样规格的版,逐次印在同一张纸上。这种技术才称为套版印刷术,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本称为“套印本”。

套版发明初期,多用朱黑两种颜色印刷,这样印出来的书称为“朱墨本”或叫“双印”。后来才发展到四色、五色套印。根据用色的多少,套印的书被称为“四色本”、“五色本”等。

(2)套版印刷的渊源

木刻套版本源于朱墨两色写本。写本书时代,人们曾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书中作用不同的文字,特别是在区分一书的正文和注文时,常用朱墨两色抄写。

2.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盛行

(1)套版印刷术的发明

关于套版印刷术产生的时间,前人都以为始于明朝。但是,明代已经是套印书盛行的时代,在元代就已有朱墨套印本。

《南无释迦牟尼佛》、《东方朔盗桃》版画这些考古新发现告诉我们,套印术发明的时间不能单以《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为据断于元末,而应提前到宋辽金时期,与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不会相差太远。

(2)套版印刷术的盛行

套版印刷术盛行于我国明代后期(16、17世纪)。现存明代最早的套印书是明神宗万历年间安徽歙县印刷的《闺范》。我们今天常见的套印本,绝大部分是明万历间吴兴闵齐伋、凌濛初及归安的茅元仪三家所刻。

套印本在清代也有所发展。官刻的有康熙年间的四色本《御制唐宋文醇》、五色本《劝善金科》及乾隆年间的五色本《昭代箫韶》等。民间私坊也有佳作,仅《杜工部集》就有道光年间涿州卢坤的六色本和广东叶云庵的五色本,颇受时人欢迎。

3.饾版和拱花的发明

“饾版”是将彩色依次套印或叠印,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彩色画图。这样印出的作品颜色的浓淡深浅、阴阳向背几与原作无异。色彩复杂的画稿需要几十块或数百块印版。饾版得名,是因其形似饾饤。

“拱花”是用凸凹两版嵌合,使纸面拱起的办法,可以呈现浮雕的图像,与现代钢印的效果很相似,富有立体感,适于印鸟类的羽毛和山水。

明天启六年(1626年)颜继祖用饾版印制的《萝轩变古笺谱》上、下两册,是目前所见饾版刻印的最早传本。

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代表了当时饾版和拱花技术的最高水平。

四、印本书时代的图书出版业

1.印本书时期的写本书

(1)隋唐时期的写本书

隋唐时期,特别是6—7世纪之间,是中国写本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图书主要依靠抄写。唐代虽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尚没有成为书籍生产的主要方式。

隋唐政府都在中央设置了负责抄书的官员,他们不但人数众多,而且分工细致。

知识分子自抄自用的现象在这时也很普遍,并且表现得相当勤奋。

(2)宋朝的写本书

宋朝政府经常利用抄写的方式来扩充政府藏书。

这一时期的私家抄书也很兴盛,藏书家们往往利用抄写的方式来扩充本人藏书。

(3)明清两代的写本书

明清两代是雕版印刷的顶峰时期,然而政府抄写书籍的活动非但没有终止,相反有进一步发展。

随着私人藏书事业的发展,抄书之风更加盛行。明代的名家抄本不胜枚举。

一些贫苦人民由于无力购买图书,也会抄书。

有些人为生活所迫,只好替人抄书。

这个时期也是话本、通俗小说、戏曲等民间文学大发展的时期。这类作品在其刚问世之时,封建政府是不允许上版印刷、公开传播的。在这种情况下,艺人中间就有专司抄写的人。

这些抄本书中,很多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4)抄本的地位与作用

在雕版印刷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抄书是整个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存古代文化典籍、促进图书流通等方面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印刷术发明后的抄写本书,理所当然地应当在中国书史研究中占一席之地。

2.隋唐五代的图书出版

(1)政府的图书收集和典藏

隋唐政府非常注意对图书的搜集和整理。唐代的私人藏书也比之前有更大发展。许多藏书家的藏书超过万卷,而且其藏书质量往往不低于官藏。

(2)隋唐五代出版业的基本特点

在常规图书编纂的同时,一些新的图书编著形式在这一时期日渐成熟

这一时期,图书的编纂对象除了常规性的类书、史书、勘定经典、颁布法令外,又增加了韵书及政书。隋代陆法言编著《切韵》,韵书的编著体例大致定型。杜祐结合当时实际情况,对职官书从编辑体例上加以改造,从而编成中国第一部政书《通典》。

图书出版方式和装订形式的划时代变革

从手抄出版到刻印出版,从卷轴装到册页装的变革,都是伴随雕版印刷而来的,装订形式在唐朝还有旋风装、经折装等形式,唐代后期,发明了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为图书装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图书出版与校勘、编目相结合

隋唐五代时期,每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抄书活动,都要在抄书之前进行校勘工作,在抄书之后进行编目工作。校勘、抄书、编目成为整个出版活动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环节。

编撰、出版、发行一体化

隋唐五代时期,图书出版工作大都是由一家包办而成,没有任何中间环节。编辑、出版、发行一体化,减少了大量中间环节,对于保证图书质量、稳定书价等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唐以及五代的刻书事业

唐代的刻书事业

唐代是我国刻书事业的开端。

a.刻书地区

刻书地区仅限于长江流域,包括上游的“剑南两川”、中游的“江南西道”和“淮南道”,以及下游的“扬越间”,其中以成都地区的印刷品为最多,堪称我国最早的刻书中心。

b.刻书数量及质量

刻书数量已相当多,而印刷品的质量则不尽相同,其中咸通九年的《金刚经》是印刷术的成熟之作,属于上乘之作,而其他现存唐代印刷品实物则逊色许多。

c.刻书主体

刻书的主体既有寺院又有民间坊刻,后者居多。唐代之所以未能出现官刻,其原因有三:

第一,统治阶级对民间大众发明的东西不感兴趣,看不起也不愿意利用这一新兴技术,所以朝廷及地方官署仍然停滞于抄写书籍上。

第二,当时尚缺乏一定数量的技术熟练的雕字工匠,某些印本书一时在质量上还赶不上抄写本。

第三,统治阶级只重视经史子集大部头书,而这些书的雕刻印刷需要相当多的经费和工时,就短时间来看,雕刻反而不如抄写快。

d.刻书内容

从刻书内容看,唐代刻印最多的是历书和佛经;其次,字书、小学和诗文集刻印也较多,以适应科举制度的需要;另外,还有道家著作和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类的杂书。

五代的刻书业

在唐代,写本书仍然是主流,印本书只处在发育的初级阶段。到了五代,写本书时期才过渡到了印本书时期。

a.刻书地区

五代的刻书地区除长江流域外,又有北方的青州、南方的福州,以及西北的瓜州、沙州。

b.刻书主体

五代时期刻书者由民间进入上层统治阶层,在民间及寺院刻书业继续向前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私人刻书和政府刻书。

后唐长兴三年二月(932年),冯道、李愚等人奏请依西安的《开成石经》刻《九经》,得到允许。“九经”是指当时计划刻印的九种经书,即《易》、《书》、《诗》、三礼、三传。这些经书直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六月才全部刻印完,一共用了22年时间,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

之所以说雕印九经是出版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是因为:

第一,它标志着我国书籍流通和文字传播方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将由印刷方式代替过去的手抄、刻石等笨拙的方式。

第二,五代刻书开辟了雕印儒家经典之先河。

第三,印刷术由民间进入官府,从此产生了政府的刻书事业。

c.刻书数量

五代刻书的数量剧增。这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第一,刻书规模空前扩大;第二,刊刻的复本量大为增加。

d.刻书内容

从刻书内容来看,五代刻书已由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些日用小品的短文杂书,发展到了集中大规模印制大部头经典书籍,由政府支持刻印了一批儒家经典。

(4)图书形制的变化

经折装

书籍的卷轴形式到隋唐时代已发展到最高峰,并在唐代后期发生了变化。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人们感到利用卷轴有许多不便之处。于是人们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经折装(又称梵夹装)。

经折装已不再将长纸卷子卷成纸卷,而是将纸一反一正反复折叠,使之成为长方形的一叠。然后,将这叠书的前后各加一硬纸,予以保护。从外形上看,它已具备现代书册的形式,只是有册无页。

经折装的优点是制作简便,而且翻阅省时省力,也便于保存。但是,它很容易散开或撕裂,于是出现了旋风装。

旋风装

旋风装的两种方法:

a.将经折装的书,用一整张纸,一半把书的第一页粘起来,一半把书的最后一页粘起来,等于用一整张纸把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连书背一起包裹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散开了。

b.把单张纸不再粘成长纸去折叠,而是把一张一张写好了的书页按顺序先后鳞次相错粘到一整张纸上。然后将整纸卷成卷子,外形上仍保留卷子的形式。这种有叶(页)无册的形式又称龙鳞装。

经折装和旋风装都是从卷轴装发展演变过来的,它们比卷轴装有所改进,但仍保留着卷轴的某些特点。经折装和旋风装的出现,反映着书籍制度由旧形式向新形式的发展、过渡。

成册书

如果把单张的书页与折叠成的册子两种形式结合起来,就意味着一种更新的书籍形式——以散页装订成册的书籍出现了。成册书的出现是同印刷术的应用相辅相成的。五代时印的监本九经就已以册为单位。它也标志着我国的图书发展历史进入了印本书时代。

3.宋朝的图书出版

(1)宋朝对图书事业的重视及图书编纂的重要成果

宋代统治者大力提倡文治,高度重视图书事业,为图书编纂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在宋代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精品图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宋初新编纂的“四部大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此外,司马光主持编撰的《资治通鉴》也是宋代图书编纂事业的重要成果之一。

(2)宋代的刻书事业

五大刻书系统简介

a.官刻

官刻,又称政府刻书,是指中央国家机构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它又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

宋代中央官刻机构很多,国子监、崇文院、刑部、秘书监、太史局、礼制局等都刻过书,其中以国子监最为重要。

b.私刻

私刻又称家刻,是指私人出资校刻图书。私刻本的质量一般比较高,因为刻书人出于对自己名望的考虑,往往选择优秀的善本作为底本进行翻刻,并且会对书本进行精细的校订。

家塾本也属于私刻的一种。在封建社会里,官僚、地主及富商大贾,往往都设立家塾,聘师教授自己的后辈。这些被聘的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常常就自己的志趣和所长,或自己著述,或校勘、整理、注释、阐明前人的著作,并依靠主人的财力,刊刻成书。

c.坊刻

坊刻,是指书坊刻书,书坊是古代卖书兼刻书的店铺,是一种具有商业性质的私人出版发行单位,由书坊刻印的书称为坊刻本、书坊本或书棚本。

书坊刻书在刻书业中开始得最早,地域分布最广,其印刷量也最大。最先采用雕版印刷图书的就是民间书坊,官刻和私刻都是在坊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坊刻的效率很高,规模很大。

两宋书坊刻书活动主要集中在东京汴梁、福建建阳、浙江临安、四川成都及眉山地区。其中以建安余氏和临安陈氏最为著名。

d.寺观刻书

寺观刻书,是指佛寺道观刊印本教典籍的出版活动,所刻典籍称为“佛藏”和“道藏”。

进入两宋以后,随着雕版印刷的广泛应用,佛寺和道观刻书也随之活跃起来。尤其是佛教经典的刊刻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飞跃的新阶段。由于统治者的保护政策,宋代佛教寺院刻经进入规模化、制度化阶段。其最主要的成果,便是先后雕刻了6部大藏经以及不计其数的单刻佛经。

e.书院刻书

书院是我国唐宋以来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教育基地,其名起于唐代,兴起于北宋,鼎盛于南宋,绵延至清末。编辑出版图书是历代书院一项较有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宋代书院刻书事业非常发达。宋代书院官私兼办的性质决定了书院刻本与政府官刻及私坊刻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内容的广泛性,包括经、史、子、集、丛诸部,又有较强的目的性,重点为本书院师生自用。其刊刻主要集中于学术性著作,尤重师承学派。因此书院刻书目的明确、层次较高,精善之本所占的比例很大。

刻书事业的地理分布

宋代的刻书业几乎遍布全国,在全面繁荣的同时,又涌现出了很多刻书中心。最为著名的是四川、杭州、福建、汴梁四大刻书中心,所刻书籍也各具特色。

除了以上四大中心以外,宋代刻书较多的地区还有建康、潭州、徽州、潮州等。

宋刻本的总体特点

a.宋刻本的总体特点

第一,从字体上看,北宋早期的刻书多用欧体字。

第二,从墨色和刀法上看,宋本用墨质料精良,多色浓如漆。

第三,从用纸上看,浙刻本与蜀刻本多用皮纸,闽刻本多用竹纸。

第四,从版式上看,宋代早期刻书多半是四周单栏。

第五,从装帧上看,宋时书籍装帧主要是采用蝴蝶装,有少数书是旋风装和经折装。

第六,从避讳情况来看,宋人避讳尤甚,不但在位皇帝名字要回避,就是皇帝祖上的名字,也必须回避,而且连与他们名字同音的字,也都要回避。

b.宋版书是善本的原因

善本书的标准是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条。凡具备这三方面特点或具备其中之一二者,即可视为善本。宋版书是世所公认的善本,这是因为它是符合上述标准的:

第一,从学术价值来看,因为宋版书是雕版图书中刻印较早者,不少直接脱胎于写本,其内容精确,接近古书的原貌,加上宋代刻书,书写、雕镌、印刷都非常认真,错讹较少,所以宋版书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是极高的。

第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宋版书既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又富有喜人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但是,也应当指出,宋版书也并非无书不善,无刻不佳,尤其是坊刻本中,也有为了盈利而忽视质量,刊刻粗糙、错漏严重的版本。

(3)宋代的图书流通

两宋时期,我国的图书发行与流通事业与秦汉隋唐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图书发行和流通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由于印刷术的普及,印本书以丰富的品种、多样的规格、巨大的数量及上佳的质量涌入社会,成为书籍市场的主流。

官府、坊肆刻售书籍盛行,甚至一些学校和官员、文人也都参与图书的生产和售卖活动,其规模都远胜前代。

全国刻售书籍的中心进一步增加并逐渐南移。

书铺网点增加,销售形式多样,书籍集市贸易兴起,销售品种也大为增加。

宋代书籍流通不仅遍及全国,还通过民间渠道或官方关系广泛流传到辽、金、西夏等地区以及高丽、日本、越南等国家。

4.元朝的图书出版

(1)元代的图书编辑

重视图书编撰和出版事业是元代文治的一个重要内容。元代从宋代继承的大量图书为官方修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元代官方修书机构主要是翰林国史院,所修图书包括正史、编年史、政书、志书、农书、译书,以正史《宋史》、《辽史》、《金史》,会要体史籍《经世大典》、《元典章》,地志《元一统志》,农书《农桑辑要》等最为著名。

元代私人修撰的图书也很多,其中以马端临修撰的《文献通考》最为著名。

(2)元代的刻书事业

五大刻书系统简介

a.官刻

元朝官府刻书机构,中央有秘书监的兴文署、艺文监的广成局、太史院的印历局及太医院的广惠局或医学提举司。中央官刻本以兴文署的刻本最为著名,其中最早、最好的刻本是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刻的《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地方官刻以大德至元间太平路等九路儒学所刻《十七史》为最著名。

b.私刻

仅据《书林清话》所记,元代私刻也有40多家。岳氏荆溪家塾所刻《春秋经传集解》和东平丁思敬刻《元丰类稿》,是至今仍存的著名元代私刻本。元代私刻中,有不少刻印质量很高的书,有的甚至超过了宋版。

c.坊刻

元代的坊刻比官刻、家刻规模更大。元代福建建阳县沿袭宋代刻书风气,仍是书坊聚居的地方,刻书最多。

d.书院刻书

书院刻本在元朝影响也很大。书院在元代的发展很快,它以丰富的学田收入作为刻书的资本,主持书院的“山长”大都是有学问的人。他们刻书非常认真,刻本往往优于宋版。其中园沙书院、梅溪书院、西湖书院刻书尤为著名。

e.寺院刻书

元代宗教经典刻印也颇为兴盛,尤以佛教经典为多。《赵城金藏》的经板在元朝反复利用,忽必烈还把刊刻出的藏经分赐给外邦他国。在南方,多处寺院刊刻过大藏经。

刻书事业的地理分布及刻书内容

a.刻书事业的地理分布

大都、建阳、平水、杭州为元代的四大刻书中心。其中又以福建建阳和山西平水最盛。此外,江西庐陵、浙江婺州也都是当时刻书业较发达的地方。

b.刻书内容

第一,刊刻当时士大夫所诵读的正经、正史。

第二,纂图互注本的经书和诸子书、字书、韵书,以及各种经书的新注、史书的节本、科举应试的参考书、模范文章选集等刻印数量最大,其中尤以诸子书为多。

第三,元代官刻的农书,私家及书坊所刻医书开始增多了。

第四,类书也是元代刻印数量较多的一种。

第五,元人的诗文集及戏曲小说当时被刊刻的也很多。

(3)元刻本的特点

从字体上看,元刻本多用赵体,用字无讳,且多简字、俗字。

从版式上看,元初版式接近宋本。

从装帧上看,元代盛行的书籍制度是包背装。

从纸张上看,由于元代刻书以建阳书坊本为最多。

5.明朝的图书出版

(1)明朝对出版业的管制

明朝对出版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明政府非常重视出版事业,懂得出版的作用,利用出版为巩固皇朝的统治服务,从而也带动地方官刻、坊刻、家刻的全面繁荣。到了明后期,出版更为开放。当然,明代政府对书籍的生产和流通也不是毫不过问,在书籍校刻质量及流通价格上,它仍发挥着一种良好的监督职能。

在书籍校刻质量上,明政府对《大诰》、《四书》、《五经》等重要的常用书,曾先后颁发了一些政府法令,以免其校刻不精,出现文字差错,贻害民间。

在流通价格上,政府对民间一般不加干预,官刻书也没有高价售卖的情况。

在管理机构上,明朝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出版事业进行管理,而是由有关机构分别掌管。

(2)明朝的图书编纂

明朝由政府主导的编纂活动比较频繁,尤以永乐年间为甚。《永乐大典》就是这一时期编纂出来的我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类书。

明朝的图书编纂活动

a.明代农书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价值很高

马一龙的《农说》是我国第一部用哲学观点阐述农业技术的书;黄省曾的《养鱼经》是我国第一部淡水养鱼专著;喻仁、喻杰的《元亨疗马集》是著名的兽医学专著;潘季驯的《河防一览》是一部伟大的水利专著;徐光启所撰《农政全书》尤为著名,是我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李约瑟称之为“一部农业方面的卓越巨著”。

b.明代产生了许多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医书

周王朱橚《普济方》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医方书;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流传至今,为多人称道,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在其著作里曾大量引用《本草纲目》的内容,并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而李约瑟更是称其为“登峰造极的著作”。

c.戏曲和小说得到空前发展,白话小说甚至出现“到处皆是”、“妇孺咸读”的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印刷技术的相对成熟;第二,人们知识水平有所提升,识字的人增多,他们希望通过阅读了解社会、进行思考;第三,由于小说这种文体的完善,其情节的曲折和人物的活泼等使其比较具备可读性。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古典长篇小说都在嘉靖年间定型或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康熙年间开始,小说的创作又进入高潮,并相继产生了《聊斋志异》、《红楼梦》、《儒林外史》这三部不朽的文学作品。

明末清初,文坛上继续盛行戏曲的创作,其中以孔尚任的《桃花扇》及洪升的《长生殿》最为著名。

明清时期,在戏曲与小说的创作与编辑活动中涌现出不少优秀的编辑工作者,其中以冯梦龙和凌濛初最具代表性。

冯梦龙及其编著活动

a.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他少年时便“才情跌宕,诗文丽藻”。但在科举上却一直不如意,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才被选为贡生,出任丹徒训导,后又做了四年的福建寿宁知县,离任后返回故乡。晚年曾参加过反清斗争,不久去世,终年73岁。

b.冯梦龙的编著活动

冯梦龙一生编辑和创作的作品不下50部,其中如民歌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传奇《新灌园》、《双雄记》,笔记小说《古今谭概》、《情史》、《智囊补》,以及科举用书《麟经指月》、《春秋衡库》等都是流传较广的作品,而冯梦龙编辑整理最成功的作品当属“三言”。

c.“三言”

“三言”即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三书共收作品120篇,其中宋元旧作40篇左右,明人作品80篇左右。他在编选时对作品的文学性及社会教育作用都很重视。

从冯梦龙编选“三言”的编辑思想上可以看出,他在编辑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试图打破以往正统文人的雅俗之分,有意识地去编选广大群众能够读懂并喜闻乐见的作品,并把这些作品抬到与儒经、国史相同的高度,这在当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凌濛初及其编著活动

a.凌濛初

凌濛初(1580—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浙江乌程(今湖州)人。他一生科场仕途都不得意,直到晚年才步入仕途,做过上海县丞及徐州通判等。后带兵在房村一带抵抗李自成起义军,呕血而亡。

b.凌濛初的编著活动

凌濛初一生编选了不少作品,其中以小说戏曲为多,如《南音三籁》、《虬髯翁》、《北红拂》、《乔合衫襟记》等。此外还有一些文学读本和科场用书,如《诗经人物考》、《后汉书纂评》、《合评诗选》、《东坡山谷禅喜集》等。他一生编选的作品在20部以上,其中以“二拍”最为著名。

c.“二拍”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实收白话短篇小说78篇。其中有一部分是他自己独立创作,而大部分则是根据《太平广记》、《夷坚志》等文言小说的故事情节加工改编而成。他在编选时以“奇”为收录标准,并要求小说创作要做到“真与饰”、“实与赝”的有机结合,在文学上见解颇深,但在编辑方面未能有所突破。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的编纂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至永乐六年(1408年)完成,正文共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装订成11095册,共约3.7亿字。

a.《永乐大典》的编纂经过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根据明成祖的指示,解缙汇集学者百余人,纂辑了一部大类书,于次年冬呈上,成祖赐名《文献大成》。但是,由于编纂匆促,内容简略,“上览所进之书,尚多未备”,遂命重修,并令太子少保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与解缙同为监修,开馆于南京文渊阁。永乐五年(1407年),全书大体定稿,姚广孝领衔进呈,朱棣阅后表示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并聘请抄书者誊抄全书。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永乐大典》全书抄写完毕。

b.《永乐大典》的编纂体例

《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其中仅凡例和目录就有60卷,约3.7亿字,装成11095册,其收录范围相当广泛。

在编排上,此书首先按明初官修韵书《洪武正韵》的韵部编排,韵部之内各字亦按《洪武正韵》原书顺序排列。每字之后,先叙各字书、韵书对此字的解释,再列此字篆、真、隶、楷、章草等各种字体的写法,其后则为总叙、典故、诗文等部分,将与此相关的资料分别罗列起来。其引文出处用朱笔抄写,其他文字则用墨笔抄写。全书结构清晰,栏目清朗,在编辑技巧上,达到很高的水平。

c.《永乐大典》的价值

《永乐大典》收集了许多后世无传本的书,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古籍。因而,它对于历史典籍的整理和保存,是具有巨大价值和功绩的。

d.《永乐大典》的收藏

《永乐大典》在南京编成后,只抄了一部,收藏在南京文渊阁。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后,将它搬到北京,藏于文楼。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派人抄成了副本一部(一说两部)。正本藏在文渊阁,副本藏在皇史廒。

e.《永乐大典》的散佚

《永乐大典》正本被焚于明亡之际。副本在明、清两代也屡遭厄运,以致最后严重散佚。到宣统元年(1909年)筹建京师图书馆时,则只有64册了。

f.《永乐大典》的现状

据估计,目前国内外各类图书馆和私人收藏的《永乐大典》约有800余卷,400余册,其中存于大陆的约200册,存于台湾地区的约70册,其存量不足全书的4%。

(3)明朝的刻书事业

刻书系统

a.三大刻书系统

第一,中央内府司礼监经厂

明朝城内设有二十四衙门,其中为首的是司礼监。司礼监下设专门刻书的机构——经厂,明代的内府刻书全由司礼监的经厂负责,故其所刻书又称“经厂本”。明内府刻印了许多“制书”,或称“本朝书”,即皇帝御撰、御注,或命儒臣纂修、皇帝审定的书。

第二,南北国子监

明朝国子监有南北两个,即南京国子监和北京国子监,它们也都从事刻书,其中以南京国子监刻书影响较大。

第三,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官刻、藩刻

明代的地方官刻多为地方志及 “书帕本”。明代地方官任满进京入觐,或中央官吏奉使出差回京,都要以一书一帕馈赠给相应部门的官僚,其所赠之书即名书帕本。

藩刻是明代官刻中质量最好的。藩府刻书,以蜀府为最先,以宁献王朱权和晋庄王钟铉为最著。藩府所刻的书,多以中央赏赐给他们的宋元善本为底本,加上他们具有优厚的物质条件,本人也有一定的学术造诣,所以刻书中有很多佳作。

b.私刻与坊刻

第一,私刻

私刻在明代刻书业中技术最高,刻本质量也最好,贡献突出。

明代前期,私刻不多,印书较少,传世者以游明所刻《资治通鉴》最为精美。明代中期私刻异常活跃。正德、嘉靖年间的翻宋、仿宋刻书热潮,就是首先由私刻发起而又延及官刻、坊刻,并以苏州地区为中心而扩展到全国的。这一时期,不仅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刻书家,而且出现了不少精品。明代私刻主要分布在江、浙两省。

第二,坊刻

明代对出版事业管理较为宽松,民间坊刻也相当兴盛,坊刻的书大都标明“书林”字样。

明代坊刻很有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历史悠久;二是刻坊分布广,刻书数量大;三是刻书内容丰富,面向民间;四是旨在牟利;五是编、刻、售合一,发展较快。

刻书的地理分布和内容

a.刻书的地理分布

明代刻书中心发生了变化:四川、平水印刷事业已经衰落,而建阳、苏州、杭州仍然称盛。明代中叶后,杭州转微而吴兴代之而起。无锡、南京相继成为刻书中心。歙县后来居上,北京仍是北方刻书的重地。但是,这时全国刻书业已逐渐集中到江苏、浙江、福建三地,且以江苏为首了。

b.刻书的内容

明代刻书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儒家经典、文字学、正经、正史、唐宋人文集、戏曲小说、个人文集、诗文选集、佛经、道经等诸多门类,同时翻刻宋元旧书的风气日盛,且新编的类书、丛书日渐发达。

明刻本的特点

a.从字体来看,明初至正德年间刊刻的图书基本沿袭了元代的特征,字体多是软体赵字;嘉靖至万历之初风气改变,字体又转向欧、颜体,整齐严谨,但缺乏流利生动之态;万历中至明末刻书字体更趋方正,终于发展成横轻直重的“宋字”。

b.从版式来看,明代图书文字的安排可以看到两种明显的情况,一是以经厂本为代表的疏朗型;二是紧密型。

c.从装帧来看,明初至正德年间刊刻的图书装订多是蝴蝶装和包背装,随着装订技术的发展,明代图书装帧形式逐渐由包背装改为线装,且插图本增多。

d.从用纸来看,明代纸张主要是竹纸和皮纸。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明朝图书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后人往往对明本非议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勘不精,脱误甚多;二是妄改书名,随意删节内容;三是伪撰古人评注;四是无用的序跋太多,连篇累牍,徒费纸墨。

明代的刻本虽有许多流弊,但其成就毕竟是主要的。明代的雕版、活字、套印、版画诸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明代的图书流通

a.明代图书流通的主要渠道

明代图书流通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非商品渠道,主要由刻印者分发给读者,这些书没有定价,不经过图书市场;而另一个就是通过图书销售市场。

明代北京、南京、苏州、杭州、建阳、湖州、常熟、徽州、成都等地售书业都很兴盛。此时图书贸易中心与出版中心已逐渐分离,一些出版业相对不发达的地区由于商业的发达,也逐渐成为书籍的销售中心。而出版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则逐渐形成了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的格局。此外,南京的三山街、苏州的阊门也都是当时著名的图书批发销售中心。

b.明代影响图书定价的因素

明清时期图书售卖价格的确定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特殊规律,影响图书定价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类:第一,物质工本上的因素,如雕刻、手抄、用纸等;第二,形式上的因素,如精粗、美恶、工拙等;第三,内容上的因素,如正伪、时代的远近等;第四,发行上的因素,如刻印地的远近、是否畅销、是否罕见、是否急用等。

c.图书宣传与防伪标记

当时还出现了图书宣传,有些书商为了竞争以营利甚至用了一些不良宣传手段,因此,在明朝也随之出现了抵制假冒伪劣图书的防伪措施,政府层面即在内容和刊刻质量两方面进行限制,但更多的防伪措施还是来自于私刻和书坊刻书家本身,在宣传推销自己刻书的同时,为防止其他人翻刻渔利,开始在书中打出铺号及防伪标记。随着防伪手段及技术的发展,约在明代万历年间,印本书中开始出现了现代意义的防伪标志。

6.清朝前期的图书出版

(1)清代对图书出版的管制

清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严密控制的方针,由此产生的文化政策,是以扼杀民主和民族思想,巩固清廷在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为目标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版业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清政府对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及著作,毫不含糊地采取严厉镇压的手段,就连无意间触犯清政府忌讳的人和著作也难幸免。乾隆继位后所制造的文字狱,无论从次数到惩罚的严酷程度都超过了康熙和雍正。

由于清朝忌讳甚多,因而禁书的牵涉范围很广,统治者不得不将其按三种方法分类处理,即全毁、抽毁和改窜。全毁即将某书全部销毁;抽毁即将某书中涉及清朝忌讳的部分抽出毁掉,剩下的部分仍予保留;改窜,当时称“酌量改易”,即将某书中触及清朝忌讳的字句改换成其他字句。

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禁书运动,军机处及地方政府先后颁发了各类《全毁书目》、《抽毁书目》、《禁书总目》和《违碍书目》等,强令藏书家将列入书目中的书籍上缴、销毁。

(2)清代前期的图书编纂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代康熙、雍正时由陈梦雷、蒋廷锡等先后主持编纂的,其中以陈梦雷用力最多。《古今图书集成》共10040卷,525函,5020册,是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

该书原名为《古今图书汇编》全书编成后,在修订过程中康熙帝去世,雍正帝继位后,陈梦雷受到迫害,被谪于辽阳。雍正帝将《古今图书汇编》交由蒋廷锡重编。蒋廷锡在原有基础上对此书作了一些校理和补充,至雍正三年(1725年)底重编完毕,雍正帝赐名为《古今图书集成》,并让用铜活字进行排印,到雍正六年印成,共印了65部。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编成。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陆续抄成7部。

a.《四库全书》的编纂情况及其内容

《四库全书》是按照清高宗乾隆的旨意编纂的。总编纂官纪昀和总校官陆费墀实际上负责了该书编修的领导工作。

这部大书收集了从古代到当时的著作3470种、79018卷,分装36078册。至今,世界上尚无一部书籍的规模可与之相比。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还产生了下列各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考证》、《四库全书荟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第一,《四库全书》所收录图书的类别

一是内府本,是原来储藏在宫内的旧刻本和抄本。

二是大典本,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有385种。

三是采进本,是从各省征集搜求的书,达12054种。

四是敕撰本,是清朝编纂的各种官书。

五是进献本,是当时藏书家应乾隆之令进献的书。

六是通行本,是采购来的社会上流行的书。

第二,对所收集图书的处理

凡清朝皇帝著作、皇帝命写的图书和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图书,列为“应刻图书”,除了收进《四库全书》外,还要刻印发行。

凡有利于清廷统治和君主专制的图书,列为“应抄图书”,收进《四库全书》。

凡不符合上述两条标准的图书,又不在禁止之列的,列为“存目图书”,只在《四库全书总目》里保存书名,不收入《四库全书》。

凡是不利于清廷统治的图书,都被列为禁止流传和销毁的图书,并编制“禁毁书目”。

凡戏曲、小说皆不收录。

b.《四库全书》的收藏及存毁

第一,《四库全书》的最初收藏

为了收藏《四库全书》,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照宁波“天一阁”式样,在北京皇宫建造文渊阁,在圆明园建造文源阁,在承德避暑山庄建造文津阁,在盛京(沈阳)建造文溯阁,即“北四阁”。后来,又在江苏镇江金山寺建造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造文汇阁,浙江杭州西湖行宫建造文澜阁,即“南三阁”。七部《四库全书》分藏于上述七阁之中。

第二,《四库全书》存毁现状

文渊阁藏《四库全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源阁藏本于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焚毁。文津阁藏本于1915年从避暑山庄运到北京,交北京图书馆收藏。文溯阁藏本现归甘肃省图书馆代管。文宗阁和文汇阁藏本于咸丰三年(1853年)与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战火。文澜阁藏本现藏浙江省图书馆。

c.《四库全书》的价值及影响

这部巨作的完成,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体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智慧和毅力。《四库全书》系统地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使读者得以了解各书的内容及版本源流。由于《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广泛流传和南三阁《四库全书》的对外开放,为再编新书创造了条件,使新的丛书频频出现,促进了我国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

考据学著作

明末清初,出现了许多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学者,著名的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大都反对明末浮夸空谈的学风,讲求经世致用,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和民族压迫的思想。特别是黄、顾两人,他们所提倡的学风对清代学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浙江余姚人。他的名著《明夷待访录》,对专制的暴君政治和封建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观点。

顾炎武(1613—1682年),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他反对当时专制主义的政治,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倡实事求是、踏实钻研的学风,并强调人要有民族气节。

阎曾著《古文尚书疏证》,以比较的方法证明古文尚书是一部伪书。胡渭著《禹贡锥指》和《易图明辨》,在辨别古书真伪和提倡疑古精神上都有一定的贡献。清朝的考据学从阎、胡开始就由“经世”转人“避世”,从要求社会改革转入“为考据而考据”。

校勘学

乾嘉时期出现了很多校勘学家,如戴震、段玉裁、卢文弓召、顾广圻、孙星衍等等,这些校勘学家主张恢复古书的本来面貌。这对于当时统治阶级肆意篡改古书以符合政治需要的作风,是一种反抗。对于明人妄改的古书也是一次大清理,使得许多从前无法了解或不易了解的古代著作有了比较可读的传本。对于研究古代思想来说,其功绩是不能否认的。

(3)清代前期的刻书业

刻书系统

a.官刻

清代前期官刻,以内府所刻为最多、最精,其缮写刊刻之工致,用纸之细薄洁白,校勘之精审准确,装订之端庄雅致,无不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准,集我国手工业印刷术之大成。而清代的地方官刻主要是刻印地方志及翻刻殿本书籍,其他书籍刻印很少,善本并不多见,所以它在清代刻书事业中不占重要地位。

b.私刻

清代私家刻书,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著名文人所刻自己的著作和前贤诗文;另一类则是考据、辑佚、校勘学兴起之后,藏书家和校勘学家辑刻的丛书、佚书,或影摹校勘的旧版书。

c.坊刻

清代的坊刻业更为兴盛,坊刻书数量很大。刻坊中最著名的要数席氏扫叶山房。

清代刻书的地理分布

清初刻书以苏州、杭州、南京为最多,苏州为最好。

清刻本的特点

a.从字体上来看,清初刻书仍是明末风格,字形长方,横细直粗。

b.从版式上来看,清刻本一般为左右双栏,也有四周双栏和单栏的。

c.从装帧上来看,清刻本基本上采用线装。

d.从纸张上来看,清刻本用纸品种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