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发《中外出版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古代出版(中):写本书时代(2—9世纪)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纸的发明与造纸术的外传

1.纸的发明

(1)植物纤维造纸发明时间的两种意见

东汉发明说

东汉发明说认为,蔡伦以前的“纸”实际是缣帛中的一种,而真正的植物纤维纸则是由蔡伦于元兴元年(105年)发明的。这是长期以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种观点,也是当前关于造纸术发明时间讨论中的一种主要观点。

西汉发明说

西汉发明说认为,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即已有纸,我国造纸术起源于西汉,是西汉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发明的,因而蔡伦不是纸的发明者,而是改良者。

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曾几次发现西汉古纸。1957年在西安灞桥工地发现的西汉武帝时期的古纸,这一重要发现,从根本上动摇了蔡伦造纸说,把我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向前推进了200多年。

(2)关于纸的发明的理性认识

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来分析,西汉时代已经试验和发明了植物纤维纸是可信的。灞桥纸、金关纸、中颜纸、马圈湾纸、放马滩纸等多次西汉古纸的发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蔡伦在造纸术的总结、改进、推广等方面的功绩是不容忽视的。西汉发明造纸术的事实并不能否认蔡伦的伟大功绩:一方面,蔡伦制造出了具有较高质量的纸张,使造纸原料来源扩大,客观上对纸张生产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提高了造纸的技术水平,为我国的造纸事业开辟了广阔道路。

2.造纸术的外传

据考证,中国造纸术的外传,首先是把纸和纸制品(书、信件和绘画等)传入其他国家,第二步才是造纸技术的外传。

在3世纪左右,造纸术首先传入越南。经过1000多年,中国发明的造纸术传遍全世界。

二、写本书的发展及普及

1.写本书普及的重要前提条件——文献复制技术的发展

(1)手抄复制的盛行

纸张被普遍应用后,由于其经济和便利,抄书的风气更为兴盛起来,从民间到官府,形成了一个写书的高潮。不少作品刚刚完成,便已传抄流行。

甘肃敦煌千佛洞发现的《陀罗尼神咒经》,是现存最早的手抄本经书之一。

手抄复制也催生了一种新兴职业:佣书。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书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从西汉起书籍就开始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换、出售,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专门以抄书为业的“经生”,代人抄书已经成为一种专门职业,“佣书”是这一时期向社会提供书籍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社会生产复制了大量书籍,对流通书籍、传播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2)文献复制技术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纸的推广使用及制墨工艺的不断改进,文献复制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传统的手工抄写复制技术更加兴盛的同时,捶拓技术、水色印章等相继产生,这就为印刷术的发明在技术上创造了条件。

捶拓

a.捶拓的含义及其应用

捶拓又称拓印,是把石碑或器物表面上刻的文字或图形复印到纸张上的一种方法。

捶拓技术在我国的出现,与石经有着密切的关系。拓印可以避免抄写之劳,而且比抄写省时。所以,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捶拓是一种较简便的复制图书的方法。

b.拓印技术与雕版印刷的异同

相同之处:

都是用纸从雕刻物表面上取得复本的方法。

不同之处:

第一,石刻上的文字是可读的正写字,雕版版面的字是不能阅读的反写字。

第二,拓印是将纸先铺于石上,然后刷墨,印刷是将墨先刷在版面上再铺纸,经压刷纸背,将反文印到纸上取得正文印本。

第三,拓印所得的文字在纸与石刻相接触的背面,印刷所得的文字在纸与印版相接触的同面。

水色印章

制造印章是新石器时代制造陶器时使用印模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战国时代,印章就已经较为常见了。秦汉以前多是阴文印章,秦汉以后多为阳文印章。自纸通用以后,封泥失去效用,水色印章代之而起,这就提供了一种利用反刻阳文文字取得复制本的方法。

(3)石经刻写的发展

两汉石经刻写

a.两汉石经刻写概况

石经是指刻写在石头上的儒家经典。西汉时期,刻石经的风气盛行,并扩大到碑碣、摩崖等形式。东汉沿袭了这一传统,往往在石头上刻下鸿篇巨制,极富史料价值。现在所留存的汉碑,大多为东汉时代的遗物。

b.熹平石经

汉代将儒经立为官学,为以正视听,蔡邕向汉灵帝提出以“兰台漆书”为依据,校正经书,刊刻于石的奏章,因石经始刻于熹平四年(175年),故称熹平石经,至光和六年(183年)刻成,历时9年。共刻7部经典于46块石碑之上,有《周易》、《鲁诗》、《尚书》、《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字体一律采用今文隶书,故又称“一体石经”、“一字石经”。

熹平石经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印刷术发明前的一种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它是东汉图书编辑出版活动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标准本教材。

第三,熹平石经开我国历代石经之先河,自熹平石经以后,历代仿效者不绝如缕。

第四,从技术上讲,熹平石经的刊刻促进了捶拓方法的发明,而捶拓方法又启发了雕版印刷术,所以说石经对印刷术的发明也有间接的影响。

东汉以后较大规模的刻石工程

a.“三字石经”

三国时魏齐王正始年间(240—248年),在洛阳太学再次刻立石经,共刻了《古文尚书》、《春秋》和《左氏传》的一部分,用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刻写,故称“三字石经”,又称“正始石经”。

b.“唐石经”

“唐石经”刻立于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故又称“开成石经”,它以楷书刻写,立于长安国子监太学。这部石经对书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c.“后蜀石经”

“后蜀石经”,是五代时在后蜀宰相毋昭裔主持下刻立的石经,因此次刻石于广政元年至八年(938—945年)完成,故又称“广政石经”。 广政石经共刻10部儒家经典,依开成石经的楷体字书写,增入古注,立于成都石经堂。

d.“北宋国子监石经”

仁宗庆历元年至嘉祐七年(1041—1062年),以篆、楷两种字体刻成的《易》、《书》、《诗》,《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孝经》、《论语》、《孟子》九经,立于汴京(今开封)国子监内,史称“北宋国子监石经”,又称“二体石经”。

e.“高宗御书石经”

“高宗御书石经” 刻立于南宋高宗时(1127—1162年)。

f.清十三经

清十三经刊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共刻儒家经典13部,由儒生蒋衡用楷体字书写底本,共刻石189块,立于北京国子监内,前有乾隆御笔亲书《告成碑文》。

清十三经石刻今存于北京市历史博物馆内。此次石经刊刻是封建时代最后的一次,也是儒家经典石刻最全的一次。

2.写本书的普及

(1)写本书的兴起

东晋桓玄称帝(369—404年)后下令:“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自此,简帛时代结束,图书进入了写本书时期。

晋以后简牍实物逐渐减少,纸制文献增多。5世纪以后,简牍基本上绝迹,能看到的主要是纸写书了。

(2)写本书的发展阶段

纸写书时期是从2—10世纪,长达八九百年之久。

初期阶段:2—3世纪,此时简、帛、纸三者并行,仍以简帛为主。

中期阶段:4—8世纪,此时是写本书的主要阶段,并发展到高峰。

后期阶段:8世纪以后,此时印刷术已发明,写本书与印本书共同存在了一段时期后,因印刷术的普遍应用而为印本书所代替。

初期的纸写书的形式,完全是模仿帛书的。纸被大量应用后,从抄写到制卷,逐渐改进、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卷轴制度。所以,这个时期在书史上又称为卷轴时代。

三、写本书时代的图书出版业

1.这一时期出版业的特点

(1)编书主体的官私共荣

这一时期除了兰台和东观以及秘书监等主导的官方编书外,民间编书活动也十分活跃,尤其是史书的编纂。东汉末年战乱以后,官府控制史学的局面已经被打破,而王朝的频繁更迭又为私人著史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私人撰史比较成功的是范晔的《后汉书》。

(2)内容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图书著作的内容范围比以前扩大了,数量也增多了。

成因

a.客观条件

第一,造纸术已较前大为进步,高质量和高数量的纸张的供应为图书的生产和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二,方便书写的字体已多种多样。

b.主观因素

第一,大部分统治者并没有因时局的动荡而置文化事业于不顾。

第二,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私人修书风气盛行。

图书著作的特点

a.历史和地理著作大大超过前代

b.别集与总集大量产生

别集是指总汇一个人多种著作的书,又称文集。总集是指汇总多人著作为一书的图书,最早的一部总集是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

c.文学批评著作开始出现

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是古代极为重要的文学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是5世纪所写的一部卓越的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是论诗的巨著。

d.出现了许多科学技术方面的著作

后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业专著。

e.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增多

f.哲学思想有了更大发展

g.宗教书籍增多

(3)地域特点

出版业发达的地区多集中于一些曾经作为国都的城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南北对峙的建康(今南京)和洛阳。

总体来说南方的出版业比北方发达,主要表现为:

a.南方历朝政权藏书数量多于北方历朝。

b.南方图书流通繁荣的地区也比北方多。

c.南方造纸业也比较发达,这为图书出版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政府藏书和私人藏书

(1)政府藏书和私人藏书发展概况

这一时期的政府和私人藏书都有所增多,但因社会动乱,战争不息,图书也屡遭损失。

政府藏书不断遭到破坏,又不断地被收集与整理,政府藏书目录《晋中经簿》、《晋元帝书目》等的编制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

私人藏书的来源、品种及质量各具特色,一方面为官府图书的整理、复制提供范本,另一方面也能为藏书家们提供方便,私家图书的整理和相互借阅现象极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私人藏书的发展还推动了藏书整理和编目活动的开展。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两部重要的私家藏书目录,即王俭的《七志》和阮孝绪的《七录》。

(2)《七志》与《七录》

《七志》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王俭主持撰成国家书目《宋元徽元年四部书目》4卷的同时,其私家书目《七志》也在当年完成,后者开创了私家编纂目录的先河。

王俭所编《七志》主要依据刘向、刘歆的分类法,并参考了苟勖的《晋中经簿》,改四分法为七分法,将图书分为经典志、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艺志和图谱志7大部类,在目录方法和著录内容上都有所贡献,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七录》

阮孝绪的《七录》共12卷,著录图书7类55部,6288种,44526卷,完整、全面地反映了梁代的藏书情况,是这一时期最高水平的全国综合性系统目录。《七录》将图书分为7大类,分内篇和外篇,即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和术技录(以上内篇);佛法录和仙道录(以上外篇),并继承了《七略》撰写提要之遗风。

阮孝绪是一名隐逸不仕的“处士”,是没有政治地位的普通学者,图书编目时缺乏许多必要的物质条件。他只能尽量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再加上自己加倍的刻苦努力,所以他对目录事业所作的贡献应该说是更为可贵的。

3.图书贸易的日渐扩大

这一时期书籍的流通进一步扩大,书肆已经相当普遍,而东晋、南朝的都城建康也出现了许多卖书的书铺,还有人背书沿街出售。普遍的图书发行不仅满足了当时读书人的迫切需求,还补充了官私藏书,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和有识之士的重视,为图书以后更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洛阳和建康分别是这一时期北方和南方的图书发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