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传播实务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815新闻实务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实务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必选题综合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隐性采访

2.系列报道

3.延迟式导语

4.虚题

5.专刊

6.短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灾难新闻采访中的心理准备。

2.改写公关新闻的原则。

3.新兴媒体新闻中整合编辑的意义和价值。

三、论述题(20分)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面临哪些挑战?请结合实例,从新闻业务的角度谈谈如何核实信息,避免新闻失实。

广播电视学专业选做7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2.什么是报道角度?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如何选择角度?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透析中国两会报道的特点与新变化(侧重对主流媒体2014年两会报道进行分析)。

2.分析以微博、微信为表达方式的社交平台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国际新闻学专业选做7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是国际话语权,中国如何争取国际话语权?

2.为什么说路透社是“世界财经信息专家”?

3.什么是国际新闻的深度报道?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驻外记者的能力素养。

2.如何看待半岛电视台的崛起?

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专业选做70分

一、综合应用题(共20分)

请按照消息写作的要求,将下面材料改写成一条400一500字的消息,自拟消息标题。

河南安阳市农村的试验田里,棉花吐絮时,望过去像一片花海。喻树迅院士摸着绒缄的棉铃,像抚过自家孩子的小脑瓜。他是湖北麻城人,35年前大学毕业,便一头扎进了这片河南农村的棉花地,大半辈子种棉花、说棉花、想棉花,别人说他扎到地里,自己都能成一株棉花。

“吃的问题要牢牢掌握在咱中国人自己手里,穿的问题同样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喻树迅是个随和的人,但说起棉花的话题,他比谁都犟。他是棉花业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棉花产业首席科学家,既能扎根科研,又时刻构划思考棉花的战略问题。

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是战略物资,是经济命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这样的“国家队”并不在北京,而是在河南的农村。

新中国成立初期,棉花紧缺,农业部批准成立中棉所。科研人员说,研究棉花必须到棉花生产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后,他们找到了距安阳市区20多公里的白璧镇大寒村。

1979年喻树迅到的时候,研究所几乎与世隔绝。他们早上一睁眼就去看棉花,

晚上吃完饭还往地里跑,满心装的除了棉花,还是棉花。1992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棉铃虫灾害席卷全国棉田,国家棉花产业遭遇灭顶之灾。3年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从1亿亩锐减到6000万亩,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00亿元,传统的治虫办法对此却束手无策。

国外一家跨国公司表示愿以9000万美元提供转基因抗虫棉材料,但不出售核心技术,且中棉所必须放弃育种研究。中棉所最终拒绝了这个苛刻条件,但该公司的种子到1999年已占领我国95%的抗虫棉市场。

面对棉种市场的全面失守,喻树迅不服输,“决不能让中国的棉花安全受制于人。”在他主持下,全国上中下游优势单位联手攻关,1998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国审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2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9年,我国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仅为5%,2012年就高歌猛进到98%,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垄断。

同样出于培育棉种的战略眼光,喻树迅带领中棉所作为牵头单位,自筹经费与美国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棉花全基因组测序。2012年8月,在国际上率先完成=倍体棉花一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遗传图谱绘制;2014年4月,亚洲棉(A基因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已全部完成。从此,棉种选育从“大海捞针”变为“按图索骥”,为国家抢得先机。

“守住70%的自给率”是喻树迅常提的“警戒线”。种棉劳动密集,近年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植棉面积越来越小。但稳定的产棉结构离不开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棉区。为了重拾种棉积极性,喻树迅一直奔走呼吁,并提出快乐植棉:棉花既要高产,达到“千斤棉”的目标;又要实现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大幅降低植棉劳动强度。

棉花收获的季节,喻树迅最忙。从东边海滨到西部棉田,从田间地头到前瞻规划都有可能把他请去。据说,棉花仅有3片真叶的时候,根深就接近1米。有这样深深的根,棉花才可以无惧盐碱干旱,枝繁花茂。喻树迅就是这样一株棉。

二、新闻评论写作(50分)

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

请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根据以上话题写一篇报纸新闻评论。具体要求:自拟标题;篇幅在1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实务试题

答题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不需抄题,标明题号即可,答在试题上无效。

必选题综合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隐性采访

答: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比的显著的特征是:记者主动出击。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2.系列报道

答:系列报道是指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做的多次、联系的报道。系列报道由多个独立的报道单元组成,单元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各自是一条完整、独立的新闻,集合在一个大主题下,使观众通过多个独立报道的内容,对一个时期的某一问题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系列报道的题材多是非事件性新闻,又多是重大题材或重要题材,不管是轻松好看的“软新闻”还是严肃题材的“硬新闻”,都容易引起人们关注;加之系列报道形式多样、气势恢弘、内容深刻,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作用,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所推崇,也为观众所喜爱,逐渐成为一些电视台的当家品牌。

3.延迟式导语

答:延迟性导语又称间接式导语、特写导语、软导语,是指不直接交代新闻事实,间接引出新闻线索的导语形式。延迟性导语最突出的特点是不在导语最开始的时候告诉读者新闻中最关键的信息,而是使用情节、引语、细节、故事的精彩片段激发起受众的兴趣、疑问、好奇心或者求知欲,借此带领受众走进新闻事件的核心。延迟性导语的写作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方面一定要在新闻中发现确实吸引读者的要素,另一方面不能延迟太久。

4.虚题

答:虚题是新闻标题的一种。新闻标题根据表现方法与表现重点的差异,可分为实题和虚题两类。虚题是与实题相对的一种标题,以议论、说理为主。它比较抽象,着重揭示新闻的本质,阐明其意义,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虚题无法单独使用,标题如果采用虚题,必须与实题相配全,否则读者无法通过标题理解新闻的具体内容。

5.专刊

答:专刊是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所设的栏目或编辑的特刊。专刊是以特殊的方式反映并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先进思想的手段,是读者深入了解外界重要变动的窗口,是传播各类知识的课堂。专刊可以丰富读者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专刊是各大报纸突出报纸个性的手段,是报纸联系读者的重要纽带。按照选材范围、题材性质、内容配置的结构方式以及表现方法等综合因素分类,专刊有新闻性专刊、学术性专刊、服务性专刊和社会性专刊等。

6.短评

答:短评是指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6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在报纸上较为常见。短评的论述对象一般不是整个事件或问题,而是事件或问题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某一侧面、某一层次,甚至是某一点;有时也被用来解剖某种具体观点,或工作、思想、行为中的某种倾向。短评或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个方面,代表编辑部发言;或抓住新闻报道中最新鲜最有特色最值得突出的亮点,加以强调和发挥。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灾难新闻采访中的心理准备。

答:灾难新闻报道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这种破坏和影响都会造成受众心理上的刺激和震撼,因此新闻工作者有必要在报道灾难新闻时做好心理准备。

(1)了解学习心理学知识

除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外,记者还应该了解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既有利于更好地进行采访,也有利于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应该多看一些灾后心理辅导的资料,补充相关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2)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突发事件的采访之前,记者除了准备好背景资料外,更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清楚突发性灾难事件采访可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打击,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避免出现心理危机。

(3)平衡自身的角色

《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中心主任魏海波曾说过,在地震中,如果记者去救人,那是他的骄傲。在面对突发灾难事件时,记者只要觉得救人更重要的话就去救人,不必为了写稿而产生角色冲突,记者平衡好自身的角色就会减少角色的冲突,从而避免产生负面的心理影响。

(4)及时地调节心理

在突发性灾难事件的采访过程中,如果记者出现了负面的情绪,应该及时地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调整好心态,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王恺表示,在汶川地震期间参加报道时觉得自己肯定要去看心理专家,当时都不能说话,也不能接电话,回来后最好不停地对人说,不停地讲述,这次灾难太大了,不是能够轻易忘记的,所以要讲出来,而不是逃避,及时地做好调节,才能保证心理的健康。

2.改写公关新闻的原则。

答:公关新闻稿是用于对公关事件的媒体发布,既有对事件的总体描述,也要表达对事件的观点,从文章类型方面来看,属于夹叙夹议的文章。改写公关新闻有以下几点原则。

(1)公关新闻稿撰写的“三段论”

三段论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以三个段落完成一篇新闻稿件。

第一段,以较为简练的语言对事件做概括性的描述,通常只要说清事件的主体、客体、时间、地点,再以一句话简单概括出这一事件的意义。某种意义上,新闻稿件的第一段就是新闻稿的“浓缩”,好处在于便于媒体记者的删改,同时也有利于读者的阅读。

第二段,主要对第一段所描述的事件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包括交待事件发生的背景,事件相关的细节,重点则在于阐述事件作为新闻的“由头”。

第三段,主要是对事件提出“观点”,即对事件的“意义”进行“拔高”。撰写这一段的要领在于要“发散”开去写,要把这一事件放到大的市场环境、产业背景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历史中去写,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更高、更深的层面去体现事件的价值和意义。

(2)改写公关新闻的原则

对比以上来自媒体立场的新闻价值观,很容易发现,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的记者及读者对公关稿的负面评价,大都集中在“公正性不足”一点上。这种公正性不足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

滥用词藻,自我夸大;

缺乏真实事件的描述;

缺乏数据和事实的支持;

缺乏对同业现状报道的均衡性。

采取改进措施之前,明确一个原则,即人们改进的目标不是和媒体统一立场,不是全盘接受新闻学理论,而是寻求一个获得媒体认同的出路。这种出路,一言以蔽之,就是“准公正性”。所谓准公正性,就是以公正之形式包装偏颇之内容,以符合新闻理论的形式来传达也许不完全符合其要求的内容。

3.新兴媒体新闻中整合编辑的意义和价值。

答:新媒体环境下整合编辑具有很大的新闻意义和实践价值。

(1)整合编辑的含义

整合编辑是指将杂乱无章的内容通过深度挖掘、加工、配置及一定的编排方式,重新再组织,以实现新闻信息的增值。新媒体环境下,整合编辑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视频多媒体技术,采用集成、配置和深度加工等编辑手法,围绕单条新闻、单个话题或问题、单个新闻事件的相关新闻或多篇新闻报道进行编排、组合,最后形成符合具有原创色彩的、新闻价值获得整体增值的新闻报道。

(2)整合编辑的意义和价值

任何一家传统媒体,如果没有原创只靠整合,形不成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思想,是很难立足的。因此传统媒体一般都拥有一支自己的采访队伍,重采轻编,重原创轻整合。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本质不同,它无边无沿,没有填满的边界,并且大部分网站都没有采访权,无法进行独立的新闻采访,生产不了自己的新闻产品。网络媒体之所以高度重视整合编辑,将其作为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原理和重要表现形态,就在于整合编辑具有满足用户需求、改变报道生态、设置报道议程和增强编辑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的价值。

网络新闻内容经历了从稀缺到过剩的演变过程,站在网民角度,他们希望网站能从专业角度对新闻做出评价和筛选,能用网络的方式呈现出简约、精要、有价值的内容。整合编辑可以帮助网民进行新闻的二次过滤,为网民提供各种不同介质的报道、不同性质媒体的报道以及不同媒体差异化的报道,通过扩大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来满足用户对信息量的需求,也可以通过提供客观、全面、公正的报道来满足用户认知多元和平衡的需求。

当越来越多的网络媒体将传统媒体新闻作为网站内容的主要来源时,网络新闻同质化就难以避免了。“千网一面”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而且很难吸引用户、留住用户。在外部环境、报道对象、报道事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媒体要想取得所期望的新闻信息的传播质量与效果,必须根据自身条件、风格特色、受众定位、环境状态来进行新闻信息资源的整合,注重新闻、资讯、材料等资源的二度开发,创意、策划出适合网站风格和理念的特别报道

整合编辑还具有迅速聚合、梳理民意、强化议程设置、提升网络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价值。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决定了网络传播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受众群,网络媒体具有强势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整合编辑可以通过对已有新闻的二次编辑与传播,过滤噪音,筛选虚假、重复和无价值的信息,避免片面报道、失实报道,通过提出议题、设置话题、编排议程来传递网站或编辑的思想意图,在展现多元舆论的同时驾驭多元舆论。

随着网络新闻来源多样和信息数量剧增,网站尤其需要编辑在面对浩如烟海的新闻时能进行准确的筛选和重组,能将杂乱无序的信息进行逻辑的梳理和形式的包装,能运用合适的编辑手段提升新闻的意义和价值。整合编辑就是网站编辑提高编辑水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手段,它能有效地调动编辑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将编辑从简单、枯燥的“搬运工”变为有创意、有设计的“策划人”。

三、论述题(20分)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面临哪些挑战?请结合实例,从新闻业务的角度谈谈如何核实信息,避免新闻失实。

答:近年来虚假新闻报道屡禁不止,久禁不绝。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社会上引起了恶劣的影响。

(1)真实性受到的挑战

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时代是一个“麦克风”时代,公民新闻涌现,知识素养欠缺、缺乏理性的价值规范等原因,制造虚假新闻。甚至还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征,恶意捏造事实、散步网络谣言。新媒体时代的虚假新闻的主要表现有:标题与内容不符、图片与事实不符、对新闻事实的夸大报道等。

杜绝虚假新闻面临更大的难度和挑战。互联网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很多便利。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广泛的的传播性、及时性和互动性,使得虚假新闻一旦传播开就很难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控制。

目前出现的假新闻,大部分是为了吸引大众的眼球。在“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赢得受众的眼球就赢得了经济利益,赢得了市场。新闻的真实性还受到新闻时效性的挑战。媒体的竞争还体现在时效性的争取上。许多媒体为了保证新闻的新鲜,能采写出“独家新闻”、让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受众,放松了对新闻真实性的核查,因此也就出现了虚假新闻。

(2)确保新闻真实的措施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守则,这对网络媒体同样适用。网络媒体要切实加强管理和自律,捍卫新闻真实性,拒绝假新闻。只有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成为具有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好媒体。

从新闻业务的角度来看,了解事实的相关背景,核查信息确保真实是确保新闻真实的重要措施。收集某些相关报道的材料,对这些材料的阅览、研究、整理、分析,是了解事实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可以通过事实的相关背景,进行逻辑判断,以探求事件发生发展的链条和可能性。

眼见为实。要尽可能接触新闻人物、赶赴新闻现场,亲身投入采访,依靠自己的眼睛和感官获取第一手的材料。多元求证,不偏听偏信,多方核实信息,判断真假。完善传播的互动机制。网络传播强调双向性和互动性,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界线。可以通过传者和受众的互动,不断更新和丰富新闻的细节和信息,从而使报道更趋于真实。重视和受众的交流,建立反馈平台,挖掘深度信息,完善并充分合理利用互动记者来维护真实性。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第一性,新闻媒体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为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新闻的时效性,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又可能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在媒体高度发达、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人们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变得更加苛刻。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吸引关注,赢得点击率和阅读率,不得不对本单位记者、编辑的采写和转载速度提出要求。

广播电视学专业选作7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广播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特点。

答: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广播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具有以下特点:

(1)现场纪实感

电视画面、实况录音具有独一无二的同步记录性,在节目创作中,广电调查性报道从叙事需要和激发观众参与目的出发,从信息传递综合效果出发,充分重视“现场”元素的应用,力求从素材中找出那些充分反映现场情境、信息量丰富、段落相对完整的画面,以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参与其中。

(2)多元素综合运用及编辑的立体化

电视语言是“多元共生的形态”,其基本语言元素包括:

听觉元素,如同期声、效果声、解说、音乐等;

视觉元素,如画面影像、文字字幕、图表、动画等。

在某些场合下,主持人或出镜记者的行为方式也成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元素。重要画面信息附加恰当的字幕、图示及文字资料是电视节目的独特编辑方式。“视觉引导听觉,听觉加强视觉”的立体化编辑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重点信息,增加信息的准确度、强度和被理解速度。

(3)特技构成的视觉表现

在电视屏幕上大量可见的“抠像”,是利用背景色键,以新闻事件的现场作为背景,镶嵌上主持人在演播室或其他场合的图像,图像背景与主持人互为作用,既打破了单一背景的呆板,又使观众直接感受到主持人面对面交流带来的亲切感。

(4)特殊的叙事结构

在调查性报道中,一般遵循“事件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叙事结构。电视与广播调查性报道节目的悬念与冲突是故事引人入胜的两大法宝。事实上,悬念与冲突之于故事关注度的巨大力量与其对受众心理的迎合是分不开的。悬念满足的是受众的好奇心理。

2.什么是报道角度?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如何选择角度?

答:(1)报道角度的含义

报道角度是指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它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记者透视、寻找、挖掘、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的方向及立足点,以更充分地、更鲜明地体现其新闻价值和思想性。

报道角度的选题不同,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取材角度不同,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写作角度上,同一主题,同一材料,表达方式不一样。

评析报道角度要注意三点:

a.报道角度能否揭示事物的本质或能说明问题;

b.报道角度是否对某方面工作有影响或有指导意义;

c.报道角度是否适应读者心理,贴近读者

(2)报道角度的选取方法

以旧见新找角度

以旧见新找角度是指要求记者在报道老题材、老话题时,要善于将过去的报道与今天的现实联系起来,从旧闻中发现新闻,推陈出新。广电新闻可以将以往的视音频资料调出,直观地作对比,对比出新意。

以小见大找角度

以小见大是指表现大主题可以选择小角度,即“寓大于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广电新闻节目尤其需要选好一个小角度,采集到新颖独特的细节,支撑观点。

虚中觅实找角度

虚中觅实是指对一些抽象性、概念性强的事实材料,要尽量寻找其中所包含的实在而具体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入手表现整个事实的新闻价值。广电新闻不善于抽象表达,需要将抽象概念细化,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材料。

逆向思维找角度

逆向思维是指遇到有些事,可以倒过来想一想,在这种类似“反思”的过程中寻找新闻角度。逆向思维可以摆脱困境,突破老一套的模式。多一个角度就多一条出路。

发散思维找角度

发散式思维运用在新闻写作中,即要求以一个新闻目标为中心,把思路向四面扩散,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思维方式符合绝大多数事物的多因多果的客观实际。运用发散式思维可以帮助你发现和挖掘事物更多的角度与侧面。

统摄思维找角度

统摄思维又称聚拢思维,与发散思维呈扩散式相反,这种思维的态势是向心的,思维的方向是向着一个点或几个点集中,以求得对新闻事实更深刻的认识。

蒙太奇思维找角度

蒙太奇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独特思维方法和结构技巧。蒙太奇为人们提供了镜头组接的思维,帮助人们拼接这些零碎的镜头,最终达到完整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全局高度找角度度

全局高度,即宏观高度和大局意识。记者要能够以全国的形势、情况、问题、动向以及经验作为社会大背景,具有宏观与全局的眼光,把握时代脉搏的最佳角度。一些地方新闻要想提升其新闻价值,也要明确中央的精神,把本地新闻与具有全国意义的普遍问题联系起来,其新闻价值自然升值,针对性大大提高。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透析中国两会报道的特点与新变化(侧重对主流媒体2014年两会报道进行分析)。

答:2014年两会报道主流媒体体现出新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加大了发展、关注民生方面的报道力度

在“报摘”、专题、特别是直播等节目中,一直把发展、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放在首位,一再加大力度强化报道,特别是代表委员对科学发展观、东中西部未来可持续发展、就业、社保、医疗、新农合、物价、贫富差距、住房等焦点热点的关注度明显的加强了,报道也增多了。

(2)重视基层一线代表的报道

与以往比,今年对工人代表如许振超、三位农民工代表首次上会的关注度很高,多次在专题节目里报道,有的还以“片花”形式多次出现,打造了重视的舆论氛围,给听众以“春花开了”的效果。

(3)用“特写”真声直接反映“两会”

今年的“报摘”有一大特色就是《特写》多、题目好,用对话的真声、原声直接反映“两会”关注的问题。如《总书记牵挂基层看病难问题》、《不能让种粮农民受穷》、《梦总能实现的》等很多特写,都是记者现场抓录的真声原音,现场感强,听起来温馨舒服真实,形式也新鲜活泼。

(4)准备充分发挥了中央台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

在今年的专题节目里我们经常听到老百姓反映物价、就业、医疗、住房、社保、农民需求等问题,中央台一头拉着老百姓叫他们说,一头又牵着代表委员的手叫他们答,起了搭台架桥的作用。今年力度大、数量多、反响好,得益于在“两会”前作了充分的采访准备工作。

(5)今年“两会”的报道更透明更开放更务实

随着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加快,“两会”报道比往年透明度更高了,大会现场报道,小会连线采访报道,讨论多角度报道,会内会外全方位报道,运用广播的各种特点和发挥广播人的积极性,既深入会场也深入老百姓当中,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务实的报道,报道的思路清晰完整。

(6)及时进入状态争取做的更好

在“两会”开始后,中央台的记者进入状态比以往快,在每一次报道里都能听到记者和主持人尽最大努力争取把节目做的更好。例如在听众还没完全反映过来的时候,特别直播《春风起神州》一天一个关注的焦点就已经大张旗鼓的播出了,引导了舆论导向,也打造的新的舆论氛围并抓住机会开了新栏《一南看两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升华、深化了“两会”意义。

总之,主流媒体的“两会”报道特别的贴近实际、特别的关注民生这一块,电台在“承上启下”这方面做的特别好,在各档次节目里几乎都有和听众的互动,很多反映问题的短信很好,很有价值,既有代表性又说明问题。

2.分析以微博、微信为表达方式的社交平台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

答:微博微信作为新的传播媒体,具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播节目想要赢得更多的受众,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要不断地尝试运用其他新型媒体来对自身的节目进行创新。自从微博微信推出之后备受各类人群的喜爱并迅速流行,广播在节目中巧妙地借助微博微信,更加凸显了广播媒介传递新闻、信息新鲜、方便、快捷的特点和优势。

微博、微信对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多元化

微博、微信不仅支持使用文字、图片内容,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实现了多元化的传播。微信的时效性更强,公共账号的强制推送功能,能实现信息100%传达到用户。比如在中国之声的节目中,受众可以通过微博和微信与嘉宾或是主持人进行交流、互动。而“微内容”通常短小精悍,具有较强的视听性,其内容也贴近受众的真实生活。

(2)传播途径的多样化、碎片化

微博的传播及时广泛、内容充实细化以及受众参与程度高等优势,使其逐渐成为网民获取新闻时事、自我表达、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参与的重要媒介。这为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聚集了广泛的受众基础。

微博低门槛性、便捷性,使越来越多的用户热衷于在微博上发表自已的所见所闻,这促使微博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新闻源,为记者提供大量的新闻线索。记者通过微博发布新闻,使重大新闻事件在最短时间内被广大公民所知晓。微博不仅成为新闻的来源,同时也是抢先发布新闻的新平台。

微博、微信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超链接于一体的媒体特征,以及它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惊人的更新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的用户关注,人们关注的焦点也被分秒刷新。 用户通过发表、转发、评论等功能迅速传递信息、自由发表言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一个新闻事件一旦进入微博用户的视线,便可在瞬间爆发重大影响。

(3)传播速度的即时性

对于突发新闻,微博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与多种媒体深度融合,发挥分级传播优势。所有微博、微信用户都可以通过手机上网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发布到微博或是微信,与广大网民分享。专业记者通过微博发布新闻信息,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时的图文报道。这体现了微博、微信传播的便捷性。

(4)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参与性

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自由地发表社会见闻、心情感悟以及就某一事件的看法及意见等。用户可以自己找到信息并向其它用户推荐,信息传播由过去受众“被动”接受信息变为“主动”找出信息,体现出微博、微信的个人化特点。其转发、分享和评论功能又使用户能对某一信息自由地发表意见。微博“病毒式”的传播模式,使用户的意见在微博上广泛迅速地被大家分享讨论。

(5)传播模式的创新性

微博140个字符能够精短地回答每个提问,而微信的语音功能更是能够真实地记录受访者的状态。受访者也不会因为面对镜头或面对记者而感到紧张,可以更自然地回答提问,采访效果更好。这方面,中国之声开创了先河,其自2011年8月改版以来,在官方微博上发布的微博近80%都是原创,与受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之声更是充分利用微博进行预告、问题征集,并首次在《做客中央台》直播间设立微博大屏幕,邀请名人参与和微博用户的互动;日常节目中,它还开设了专门的微信环节,在微信平台提前发布讨论的问题,并在节目中挑选有代表性的网友微信留言,大大地提高了频率在年轻受众之中的影响力。

国际新闻学专业选作70分(略)

新闻学、舆论学、编辑出版学专业选作70分

一、综合应用题(共20分)

请按照消息写作的要求,将下面材料改写成一条400~500字的消息,自拟消息标题。

河南安阳市农村的试验田里,棉花吐絮时,望过去像一片花海。喻树迅院士摸着绒缄的棉铃,像抚过自家孩子的小脑瓜。他是湖北麻城人,3年前大学毕业,便一头扎进了这片河南农村的棉花地,大半辈子种棉花、说棉花、想棉花,别人说他扎到地里,自己都能成一株棉花。

“吃的问题要牢牢掌握在咱中国人自己手里,穿的问题同样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喻树迅是个随和的人,但说起棉花的话题,他比谁都犟。他是棉花业界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棉花产业首席科学家,既能扎根科研,又时刻构划思考棉花的战略问题。

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是战略物资,是经济命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这样的“国家队”并不在北京,而是在河南的农村。

新中国成立初期,棉花紧缺,农业部批准成立中棉所。科研人员说,研究棉花必须到棉花生产最需要的地方去。最后,他们找到了距安阳市区20多公里的白璧镇大寒村。

1979年喻树迅到的时候,研究所几乎与世隔绝。他们早上一睁眼就去看棉花,

晚上吃完饭还往地里跑,满心装的除了棉花,还是棉花。1992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棉铃虫灾害席卷全国棉田,国家棉花产业遭遇灭顶之灾。3年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从1亿亩锐减到6000万亩,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00亿元,传统的治虫办法对此却束手无策。

国外一家跨国公司表示愿以9000万美元提供转基因抗虫棉材料,但不出售核心技术,且中棉所必须放弃育种研究。中棉所最终拒绝了这个苛刻条件,但该公司的种子到1999年已占领我国95%的抗虫棉市场。

面对棉种市场的全面失守,喻树迅不服输,“决不能让中国的棉花安全受制于人。”在他主持下,全国上中下游优势单位联手攻关,1998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国审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2年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99年,我国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仅为5%,2012年就高歌猛进到98%,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垄断。

同样出于培育棉种的战略眼光,喻树迅带领中棉所作为牵头单位,自筹经费与美国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棉花全基因组测序。2012年8月,在国际上率先完成=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遗传图谱绘制;2014年4月,亚洲棉(A基因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已全部完成。从此,棉种选育从“大海捞针”变为“按图索骥”,为国家抢得先机。

“守住70%的自给率”是喻树迅常提的“警戒线”。种棉劳动密集,近年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植棉面积越来越小。但稳定的产棉结构离不开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棉区。为了重拾种棉积极性,喻树迅一直奔走呼吁,并提出快乐植棉:棉花既要高产,达到“千斤棉”的目标;又要实现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大幅降低植棉劳动强度。

棉花收获的季节,喻树迅最忙。从东边海滨到西部棉田,从田间地头到前瞻规划都有可能把他请去。据说,棉花仅有3片真叶的时候,根深就接近1米。有这样深深的根,棉花才可以无惧盐碱干旱,枝繁花茂。喻树迅就是这样一株棉。

答:示例如下:

棉花院士喻树迅  35年扎根科研有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棉花产业首席科学家喻树迅,带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扎根河南农村的棉花地,35年种棉花,说棉花,想棉花,一直信守“吃的问题要牢牢掌握在咱中国人自己手里,穿的问题同样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棉花,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是战略物资,是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初期,棉花紧缺,农业部批准成立中棉所。1979年喻树迅找到河南省距安阳市区20多公里的白璧镇大寒村,从此开始了棉花研究的科研路。

1992年的棉铃虫灾害使国家棉花产业遭遇灭顶之灾,却并没有打垮喻树迅,他坚持“决不能让中国的棉花安全受制于人”,主持全国联手攻关,到2012年,我国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猛进到98%,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垄断。

喻树迅带领中棉所作为牵头单位,自筹经费与美国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棉花全基因组测序。到2014年4月,亚洲棉(A基因组)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已全部完成。从此,棉种选育从“大海捞针”变为“按图索骥”,为国家抢得先机。

喻树迅一直提倡快乐植棉:棉花既要高产,又要实现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大幅降低植棉劳动强度。这个棉花收获的季节最忙的人,扎到地里,自己都能成为一株棉。

二、新闻评论写作(50分)

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

请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根据以上话题写一篇报纸新闻评论。具体要求:自拟标题;篇幅在1200字左右。

答:示例如下:

“偶遇”催生的亲民是“风”还是“秀”

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

乘地铁、坐公交、参加劳动……领导干部本身就是百姓一员,做这些都在情理之中,为何在群众看来却成了作秀?

一些官员为彰显自己的亲民作风,宣传手法大张旗鼓,就算是扫马路,也要兴师动众,有工作人员跟随,有群众演员配合,有长枪短炮伺候,以便媒体报道。但这种做法因为过于高调,往往被民众质疑为“作秀”。现在一些官员学聪明了,“秀”还是要“秀”的,但要“秀”得不露痕迹,最好是让民众“无意”间看到自己的亲民行为,而后再广为传播。于是便有了形形色色的“偶遇新闻”。但是细心的群众从新闻、配图等细节处分析,均不难看出一些蹊跷之处,所以引来媒体和网民的质疑。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偶遇领导就必须要真实,并建立在领导常态开展为民服务、体验群众生活的基础之上,当偶遇成为常态,那么又有谁会发出质疑之声呢?所以,领导干部必须真正发扬实干精神,落实长期的具体行动,切忌演戏作秀。这样,偶遇领导也将不再是新闻,而是真正起到带头作用,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获得人民群众称赞之声。

说到“亲民秀”,它在政治语境中并不是个贬义词。政治人物想向民众展示自己的施政理念、执政能力和个人魅力,“表演”是免不了的,如果时机和分寸把握得好,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国外官员也经常搞“亲民秀”,像伦敦市长鲍里斯骑自行车上班;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坐地铁,都是在打亲民牌。但在这些官员表演“亲民秀”时,当地民众的第一反应不是质疑,也不是反感,而是“见怪不怪”。为何到了我们这儿,官员做同样的事情,无论是大张旗鼓,还是低调的“偶遇”,就是得不到民众的理解呢?

此中的关键在于,亲民作风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要让民众切实感受到官员为民谋利的“内涵”。如果虚有其表,那些高调而直白的“亲民秀”,只会令人徒生反感,至于故弄玄虚的“偶遇”,更是贻笑大方。

总之,要消除“偶遇”领导的质疑,重点不在于领导是否作秀,也不在于口号有多么响亮,而在于主角是否真正常态开展了为民服务活动。“偶遇”领导的背后应该是“常态”。

(来源:荆楚网,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