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691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电子科技大学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91政治学原理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中国历史上政治研究的特点。
2.简述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
3.简述行政体制之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4.简述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5.简述当代中国在政治发展道路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论述与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试论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原因及表现。
2.试论政治参与的含义、功能、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3.试论析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91政治学原理
注: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中国历史上政治研究的特点。
答:中国历史上对于政治问题的研究源远流长。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从秦汉到明代中叶、从明代中叶至清代期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研究,主要具有两个明显特征:综合性和主题稳定。数千年来的中国政治研究,在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可归纳为:
(1)范式单一
从西周、春秋战国起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研究,到秦、汉时期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的,糅合法、道及其他各家的思想与方法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在中国政治研究中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直到为近代新的政治研究范式所替代。
(2)注重世事
中国历代政治研究较为注重对人与现实政治的研究,如人性、人与社会、君臣关系、君民关系、施政方略等,在研究中有广泛的政治化倾向和浓厚的“经世致用”倾向,而疏于对国家、权力、体制等政治形式的研究。
(3)强调布政
在对人与现实政治的研究中,中国历代政治研究者注重的是对治国之道及其合理性的研究,包括治国战略、施政方策、权力运用、选才用人以及它们与政治哲学范畴的关系等,而不注重研究政治体制的合理性问题。
(4)侧重伦理
受到单一范式的影响,中国历代政治研究者在研究治国之道时,侧重于对伦理调控手段的研究。虽然政治运作中的“阳儒阴法”,使法理调控在政治研究中占有一定地位,但与伦理调控相比,法理调控长期被置于次要地位。
(5)学科界线模糊
由于中国历代学科分化不明显,由于单一范式的影响和偏重伦理研究,历代政治研究一直与哲学、伦理学、历史学合为一体,学科界线极不明确,未能确立独立的学科地位。
2.简述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
答:(1)两党制的含义
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对峙制”。它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政党之间的差距不大。
(2)两党制的政治实质
①两党制及其政治实质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资产阶级两党不仅代表了不同的资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办法”。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办法的交替使用。
②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又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手段,人们在两大政党之间作出的选择,不过是选择资产阶级的不同统治手段,而并不能触动资本统治的本质。
3.简述行政体制之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答:行政体制是指为国家行政机关所建立的组织制度,它包括权力分配、制度模式、组织机制等。健全的行政体制具有三个特性:系统性、法制性和稳定性。行政体制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逐渐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依据领导方式、组织形态和权限划分等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制、集权制和分权制、直线制和职能制。其中集权制与分权制的含义及其优缺点如下:
(1)集权制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①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它制定的一切措施均需依照上级机关的法令或指示的行政体制。
②集权制的优缺点
a.集权制的优点:集权制有利于政令统一,统筹全局;标准一致,指挥灵便,命令容易贯彻执行;有利于集中力量应付危局。
b.集权制的缺点:权力过分集中,将导致行政管理缺乏弹性,不能因地制宜;束缚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地方政府容易产生依赖思想,不愿承担责任;适应外部环境的应变力差。
(2)分权制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①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决定权,上级机关对其在权限内决定的事项不加干涉的行政体制。
②分权制的优缺点
a.分权制的优点:能因地制宜的发展个性和特长;对外部环境变化能做出快速反应;地方能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容易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b.分权制的缺点:过度分数的权力容易导致政令不统一,难以协调统一行动;地方为了局部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地方各行其是,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
4.简述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答: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中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一定的民族性和相对的稳定性。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之上,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关系相适应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必须要做到:
(1)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方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前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
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有利于消除封建主义的影响,同时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基础上建立起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的最佳结合方式,将使人们牢固地树立主人翁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平等观念。
(2)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①高度的科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需要进行全民族的智力开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实际上包含着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中的许多重要内容。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提高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来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广大群众。用集体主义原则教育人们,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3)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现实的政治生活基础。
①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政治过程、政治决策等方面的民主化,民主参政、民主监督等机制的高度完善,必然将使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②坚持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必将大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健康发展。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以深化和推广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①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工作力法,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实任务的统一,大力提倡和发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有赖于它在整个社会的广泛传播。要使家庭、学校、社会团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文化艺术团体等,都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传播网络。
(5)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对于我国来说还必须坚持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要遵循和贯彻以下原则:
①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当的基本路线为指南。必须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②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③要为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
④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遵循有利于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原则。
⑤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作出科学的分析,坚持兼收并蓄,批判借鉴的原则。
5.简述当代中国在政治发展道路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答:当代中国在政治发展道路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保持政治稳定
①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政治发展的一种结果。
②政治稳定要求政府面对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运用自身的调节手段,在解决社会矛盾和危机过程中有效地化解社会张力,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止动乱,保持原来的基本政治结构和基本性质,维持政治生活的秩序和连续性。
③政治稳定表现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策的稳定,政治权力配置有效,政治体制运作正常,社会有序,政局稳定,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较强,政府能妥善协调利益关系,解决利益冲突等。
④社会主义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能解决经济、政治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要求。
(2)维护中央权威
①维护中央权威,是指维护中国共产党、国务院在整个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权威地位,全国各族人民、各地方自觉地服从中央体现中央权力和威信的统一。
②中央作为国家整体利益的代表,行使着国家职能,能否有效地运用自己的合法性权威组织经济发展,推动经济改革和社会整合,是一国现代化成败的关键。
③中央享有权威,是政治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
④维护中央权威,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的需要。要善于从大局出发,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纪律与自由、原则性和创造性、局部与整体等关系。
(3)反对政治腐败
①社会主义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很严重的政治腐败现象。
②腐败现象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降低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破坏了党群关系、政民关系,使改革增加了困难和成本,阻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顺利建立,扭曲了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导致社会不公,影响了社会稳定,增加了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阻力。
(4)改革政治体制
①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途径,它通过对旧的政治体制中不适于实现人民民主权利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符合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二、论述与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试论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原因及表现。
答:(1)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广泛持久地波及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起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②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其对抗性日益减弱,社会中间阶层大量涌现。
a.调整了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股份公司内部出现了股权分散和股份职工化倾向。
b.允许工人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和经营,建立了集体谈判、集体合同制度和共同决策制度,使工人感到有平等对话的权利,缓解了阶级矛盾,因此很少再发生大规模的工人暴力抗议活动。
③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向全球范围的扩展。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宜昌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扩张。生产、贸易、资本、管理、信息的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以把它们自身的很多矛盾和问题转嫁给别的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
(2)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表现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内部结构出现了某些变化,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资产阶级本身的变化
a.垄断资产阶级随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的提高而扩大。金融寡头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的核心。战后,金融资本迅速膨胀,对整个经济生活的控制进一步加强,金融寡头的权力在扩大。金融寡头通过财团人员加入政府,控制国家政权;通过向资产阶级政党捐款等手段来左右政府的内外政策。
b.靠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资本家增多。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资本家不能胜任企业的管理,大部分的大企业主脱离了经营管理而成为专靠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同时,由于创办企业所需的资本额越来越大,也使一些货币资本所有者无法投资开办企业,转而把货币资本存入银行或购买股票。
c.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一步分离,经营企业的往往不是资本家本人,而是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成为现代资产阶级的特殊阶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逐渐拥有本公司的股票,有的则成为大股东,他们的利益同资本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从资本主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对生产资料的直接或间接占有,以及在生产体系中的支配地位来说,他们属于资产阶级范畴。这部分人将在资产阶级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d.中小企业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存在和发展,中等资本家的数量在稳中有增长,他们仍是资产阶级中人数最多的部分,是现代资产阶级的基础力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小企业的产值将近占全国总产值的一半。由于科技革命的发展开辟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为中小企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也对中小企业采取扶植和保护政策。
e.资产阶级统治工人的策略有很大改变,不少企业还在工人中发行股票,吸收职工代表参加董事会,所谓“资本民主化”和“管理民主化”,以缓和劳资矛盾。工人持有一部分股票,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占有不平等关系。
②雇佣劳动者阶级的多层次化
a.总体的变化是,其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工人平均受教育时间提高;知识分子参与生产过程,成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企业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的比重增长。
b.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迅速扩大,服务业工人所占的比重提高。
③传统中间阶层的没落和新中间阶层的崛起与分化。马克思恩格斯把介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社会集团称之为“中间阶层”。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中间阶层由传统中间阶层和新中间阶层组成。
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看,虽然出现了某些新变化、新特点,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本质没有变。
2.试论政治参与的含义、功能、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答:(1)政治参与的含义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政治参与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2)政治参与的功能
公民或公民团体的政治参与并不是直接参与国家政权管理工作,而是以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影响政府活动。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公民或公民团体的政治参与发挥着不同于政治家或国家公职人员的作用。政治参与的一般功能有:
①教育功能
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可以掌握具有参政资格的公民所应具备的政治价值观、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增强对政治体系的体验性理解和关注程度,提高参与者的政治觉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政治公民。公民参与社会的共同政治活动,履行公民的民主权利,对社会政治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②表达功能
a.政治参与具有表达民众意愿的功能,它给公民和公民团体提供了将其利益和要求传递至政治系统的机会,并施加影响。
b.政治参与可以反对政府决策的片面性,反对政府行为对大多数人的侵害,公民也可以通过政治参与寻求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利益补偿。
c.政府应当向公众提供稳妥的政治参与渠道,保持政府与民众之间必要的沟通。
③监督功能
a.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否正确,国家公职人员尤其是政治领导者是否遵循一定的行为规则,除了国家权力机构内部运用政治、法律的手段加以约束和控制之外,公民和公民团体围绕政治权力展开的政治参与是一种必要的监督。
b.政治参与的内容既包括公众对掌权者的监督,也包括对政府权力运行结果的检查和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归属人民所有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性内容,社会主义政治参与的发展,应当发挥人民大众政治参与的监督功能,使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得到法律的保障,并成为实际的政治发展过程。
(3)政治参与的程度
政治参与的程度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反映。衡量公民参政程度不能根据个人或一部人是否参与了政治发展过程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种形式,而是需要在政治发展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多种形式上观察公民政治参与的状况。在分析政治参与程度时,通常有两个方面:
①广度,即参与政治活动人数的比率分布;
②强度,即影响政治系统整体的程度和持续性。
由于政治参与过程中受到多种组合变量的综合作用,因而,只能从一般意义上来判断某一社会政治参与总体水平的高低。
(4)影响政治参与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
一个国家的政治参与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程度是息息相关的。一般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呈正相关关系。
a.民主时代在市场机制中商品经济的发展,造就更多的参与型公民。经济发展提高了国民财富和教育程度,为人们提供了在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中就业的机会,也就会增强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b.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公民不得不诉诸政治行为来维护并进一步实现自身利益。
c.经济发展同时也促使政府职能扩大,这也意味着政府扩大了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受到政府作用影响的公民为反过来影响政府作用,就不得不提高参与程度。
②社会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较发达社会的政治参与受到包括教育收入、职业团体、性别、年龄、宗教、人种、地区等方面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③政治心理
政治参与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政治参与的水平和程度,参与者受到自己能够影响政治过程的感觉、政府或政治领袖的行为是否符合公众利益的态度、自己关注政治程度的感受等因素的影响。
④政治机制
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必然要受到政治自身因素的影响。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对政治参与有重大影响作用。就运行机制来说,直接对政治参与发挥作用的因素主要有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
3.试论析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
答:(1)中国对外政策的发展历程
建国40多年来,我国政府从维护本国利益和世界和平出发,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干涉,有力地推动了本国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
①建国初期的新中国外交
a.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维护主权独立和国际上的平等地位,建立中国新型的外交关系。
b.我国在外交政策上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大方针。
②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外交
a.这一时期是中国外交经受严峻挑战的时期。中国政府对苏联和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多次挑衅进行了多次反击和斗争,在外交政策上表现为反对两霸,侧重抗美。
b.在团结第三世界国家、支持各国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我国全力支援印支三国的抗美救国斗争。
③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中国外交
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出现变化。在双方的力量对比中,美国的实力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更加嚣张地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中国政府面对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在反对两霸的同时,侧重抗苏。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政策新的调整与发展
a.针对苏美继续争霸、西欧日本及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崛起的国际形势,中国与世界上一切和平的力量紧密合作,制止战争因素的增长,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
b.在广泛的国际交往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提出不与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⑤1989年苏东剧变后我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
a.随着国际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中国善于利用各主要国家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防止和制约了某一大国独霸世界的企图,推动了大国或强国之间形成以合作为主的新型关系。
b.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在国际事务中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不断提高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2)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①和平共处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核心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正确处理国家关系的最基本的国际关系准则,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其根本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国家间的正常关系。
②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a.中国人民从维护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独立自主地决定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不受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干涉,实行真正不结盟政策,不针对第三方,更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事业。
b.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原则,但不从狭隘的民族利已主义出发,中国强调独立自主的同时,也积极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中国一方面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主权,另一方面也尊重别国的独立自主;中国反对任何别国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也决不会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
③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a.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谋求人类的共同发展与进步,是当代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中心问题。在和平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国家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b.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于当今世界,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径,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对于国际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国主张在承认各国平等的基础上,无论其大小、强弱、贫富以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和平谈判、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国际问题。
c.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和平外交政策,这有利于促成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际范围内的持久和平,创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环境。中国在致力于自身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还曾大力援助和支持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推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繁荣与发展。
④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a.中国的对外政策需要维护本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允许侵犯中国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的行为,而本民族尊严和利益的充分实现离不开世界人民的总体利益。因此,坚持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我国在对外事务中的双重义务,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出发点。
b.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相互结合、不可分割的。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是各民族在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团结与合作的友好关系,并在其中承担和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因此,中国对外政策中的爱国主义符合国际主义的要求。
c.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国际主义,是主张在处理国际事务和民族关系时,既从本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时,也从全世界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⑤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中国政府主张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内容包括:
a.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b.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d.安全生产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合作和对话解决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