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会工作硕士《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3年中山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l.个别化

2.剩余主义福利模式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4.文化

5.社会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包括哪些?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包括哪些?

3.“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social 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4.越轨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

5.韦伯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维度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大卫豪等学者曾经把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激进主义社会工作、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互动主义社会工作和传统社会工作。你是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个四分模型呢?

2.根据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社会工作的全球定义为:

▲Thesocial work profession promotessocial change,problem solvingin humanrelationships and the empowerment and liberation of people to enhance well-being

▲Utilising theories of human behaviour and social systems,social work intervenes at the points where people interact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Principles of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are fundamental to social work。

你认为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定义是否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呢?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请举出具体理由。

3.“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民政工作于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命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原先的“单位”日渐分解,原本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福利服务供给则交由非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或社区组织米兴办。请你评论该政策对老人社会福利的影响:同时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应该如何介入老人照顾的问题呢?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l.个别化

答: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问可能存在的冲突。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

2.剩余主义福利模式

答:剩余主义福利模式是指国家只为公民承担最低限度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会服务,而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就业者个人等则承担了主要的社会福利责任。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具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指出在特定条件下何种需要居于优势地位。马斯洛还指出人的不同需要之间的层次性及优先次序,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二是对同一类需要的更充分地满足的追求,即需要在同一层次上的横向发展。

4.文化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我们认为,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在社会上发挥着重大作用: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5.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包括哪些?

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包括: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职业训练。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职业前的预备,是一种职业教育。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训练。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要在实践中贯彻专业价值信念;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包含着道德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首先必须完成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观的训练,这是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个人成长的要求。

(3)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一个总结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的提炼过程。

(4)以实践为目标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诠释。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将不可直接操作的理论转化为能够直接作用于实践过程的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的过程,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使之得以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应用。

(5)专业教育与学生的个人成长。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接受专业的价值观,避免在专业实践中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产生强烈的冲突。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包括哪些?

答: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包括:

(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

(3)倡导者。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4)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他必须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特别是不出现意外问题。

(5)资源获取者。为服务的顺利开展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6)政策影响人。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还承担咨询服务、转介服务和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责任。

3.“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social 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所谓“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即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所谓“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之间的区别如下:

(1)它们的内容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机制进行说明,“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等进行说明。

(2)它们的功能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套抽象的背景式假设,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则主要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一套具体的行动指南。

(3)它们的地位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构架中处于前提的地位,“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构架中则处于“结论”的地位。

(4)它们与社会工作在联系上的紧密程度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社会工作可以使用但并非仅有社会工作才能使用的理论,这一部分理论的内容也可以为许多其他学科或专业领域使用,它是社会工作与其他某些学科或专业领域共有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只有社会工作才需要加以使用以及只有社会工作才能够加以使用的理论,它是社会工作专业独有的理论领域。

4.越轨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

答:社会越轨是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越轨有不同的类型,有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社会越轨实行不同的社会控制。越轨的社会功能包括:

(1)消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破坏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侵害社会有机体。

(2)积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3)中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十分明显的、介于消极与积极之间的越轨行为,这类社会越轨多出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如赶时髦、追求新潮等等。

对不同性质的社会越轨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控制维系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5.韦伯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维度是什么?

答:韦伯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维度是:经济、声誉、权力。

(1)韦伯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所以韦伯所说的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量的差别,这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显然不同。

(2)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

(3)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大卫豪等学者曾经把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激进主义社会工作、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互动主义社会工作和传统社会工作。你是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个四分模型呢?

答:对大卫豪四分模型的解释如下:

(1)激进主义社会工作主要受激进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影响,认为社会是个主观的意义世界,但却是一个充满了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世界。社会对个体来说存在着问题,个人是政治性的。应提高觉悟,恢复个人自己的情境与经历的控制。

(2)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主要受马克思主义增权或倡导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是个由个体组成的,内部存在着不平等、压迫、冲突与斗争的强制结合体,社会对经济上的非生产性是一个问题。倡导改变经济秩序、对财富和权力实行再分配。

(3)互动主义社会工作主要受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是额主观的意义世界,是个人通过符号互动过程建构起来的。因此,社会工作应该对个体进行劝告,帮助理解经验的意义。

(4)传统社会工作主要受弗洛伊德主义、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系统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客观有机体。个体在应付社会方面存在着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改变行为、提供支持和维护性服务,控制和保护个体。

2.根据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社会工作的全球定义为:

▲Thesocial work profession promotessocial change,problem solvingin humanrelationships and the empowerment and liberation of people to enhance well-being

▲Utilising theories of human behaviour and social systems,social work intervenes at the points where people interact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Principles of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are fundamental to social work。

你认为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定义是否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呢?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请举出具体理由。

答:我认为是不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的。理由如下:

(1)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我国人民囿于较为封闭的亲友圈子之中,对他人无多求助,因此不可能产生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目前现状。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会、妇联对职工、妇女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劳动部门对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和医疗的保障,共青团系统对失学儿童及有问题青少年的爱护等,都属于实际社会工作的范畴。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工作人员系政府干部、公务员或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干部,基本属于国家行政干部;他们利用正式的组织架构,按照政策及本部门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其服务工作部分是实际社会工作,它是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这类工作当前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

(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背景与我国完全不同。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但是不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和不同的社会基础,其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同样,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会有不同。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必须适应不同社会的不同需要,既要解决不同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共同问题,又要面对各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不同问题。

(4)社会工作需要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化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只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后来者专业化的道路之一,然而要想真正彻底解决本国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发展本土性社会工作。

总而言之,我们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国际化,有国际通用的标准。但是国情决定我们不能照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对于社会工作的定义,我们应提出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内涵。

3.“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民政工作于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命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原先的“单位”日渐分解,原本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福利服务供给则交由非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或社区组织米兴办。请你评论该政策对老人社会福利的影响:同时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应该如何介入老人照顾的问题呢?

答:(1)“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对老人社会福利的影响:

社会福利社会化使得养老这项工作脱离了企业,企业不再办社会,不再承担职工的养老责任,由此老人社会福利变转成政府与社会的责任。通过购买养老保险,实现自己的老年福利,对于农村的老人更多倾向于家庭养老,而五保户由国家承担。

(2)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应该如下介入老人照顾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可以开展老年个案工作、老年小组工作、老年小组工作。在以前的机构照顾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社工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积极的开展社区照顾模式。

社区照顾是指将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尽可能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避免让他们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而进入机构生活。社区照顾也指动员社区内的一切物力和人力,去满足社区内老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助他们在社区内能够幸福地生活。那些无经济能力买高价服务和进各类福利院、敬老院的老人,有权从他们生活的社区得到关怀和帮助。

但在目前,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老人照顾的时候,还应该走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满足我国老年人不同层次服务需要的最佳途径。正规照顾是指由领薪专业人员在机构内或在受照顾者家中所提供的照顾,如敬老院、福利院、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家务助理、老人社区医院等。非正规照顾是指由家人、亲友、邻里、同事或其他志愿者提供的照顾。发展正规照顾是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并能使老人得到保质保量的服务,而非正规照顾则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为老人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网络。

具体到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中时,社会工作者要想更好地介入,还应掌握如下技巧:

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

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能否与老年案主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是工作能否得以进行下去的保证。

有耐心、多鼓励。

让老年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

个别化的原则。

怀旧和生命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