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动物生理学

第1章 动物生理学概述

1.1 考点归纳

一、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的动物机体,主要包括家畜和禽类(鸟类),另外还有鱼类和昆虫。

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任务

(1)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

研究机体在不同生理条件下各个系统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调节、整合过程,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整体出发,阐明当环境变化时的动物机体功能活动的变化规律及机体在整体状况下的功能整合机制。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研究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及其机制在机体中所起的作用,影响和调控其功能的各种因素。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

研究生命活动现象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从细胞和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及其组成的理化特性、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理、化学过程,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器官系统活动中的作用。

3.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试验

在体实验

一般是在麻醉情况下,借助实验仪器直接观察某一器官(暴露被观察器官)的活动或不同因素对其的影响以及不同器官的相互关系等。属于分析性实验,易于控制和直接观察分析。如家兔胸内压的测定。

离体实验

从活体动物体内取出某一器官、组织或分离某种细胞,置于适宜的人工环境条件下,使其在短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生理功能,观察其功能和影响因素。该方法排除了无关因素的影响,便于观察器官、组织或某种细胞的基本生理特性,但不能完全代表整体条件下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片面、局限性。

(2)慢性实验

无菌条件下实施暴露、破坏或摘除某器官,在接近正常生理条件下研究器官系统生理活动规律,属综合法,但应用范围受限。如研究胃液分泌采用假饲实验法。

二、机体与内环境

1.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和适应性是动物机体生命现象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总是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是指机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经过改造或转化成为构建自身的组成成分和能量储存的过程。

异化作用

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自身的物质进行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以供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兴奋性

兴奋性是指一切活动的组织或细胞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能产生动作电位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3)生殖

生殖是指当动物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可以产生与之相似的另一个新个体的过程。

(4)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机体及其部分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可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以求与所处的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

2.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生理意义

(1)机体的内环境

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之为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所处的外环境。

(2)稳态

稳态是指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各种物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即动态平衡状态。

(3)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各种细胞、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生理结果;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细胞和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和维持高等生物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三、动物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

1.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方式)是反射。

(1)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2)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环节。

(3)神经调节的特点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迅速、准确、作用部位局限和作用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由体内某些细胞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调节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能接受某种激素调节的组织、细胞称为靶细胞、靶组织。激素的调节分为全身性的体液调节(远距离分泌)、局部性的体液调节(旁分泌)两种方式。

(1)全身性体液调节

全身性体液调节又称远距离分泌调节,是指内分泌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经血液运输,作用于全身的组织或细胞的调节方式。神经内分泌神经元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并作用于内分泌细胞并调节其激素的分泌,从而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的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2)局部性体液调节

局部性的体液调节又称旁分泌调节,是指某些激素和化学物质不经过血液运输,仅经过组织液扩散,对临近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的调节方式。

(3)体液调节的特点

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较缓慢,但作用广泛而持久。

3.自身调节

(1)定义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细胞、组织和器官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该器官和组织及细胞自身的生理特性。

(2)自身调节特点

自身调节的调节能力和范围较小,对维持局部稳态有一定功能。

四、机体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

1.非自动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是指控制部分发出活动的指令,控制受控制部分的活动,受控制部分的活动不会反过来影响控制部分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开环的、单方向的系统。如应激状态下,心血管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受到抑制,应激刺激引起交感神经系统高度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但这些反应并不能引起明显的神经反射调节活动,故应激状态下,血压和心率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2.反馈控制系统

(1)定义

反馈控制系统是指控制部分不断对受控部分发出指令,令其活动;而受控部分则能不断地将其活动状况作为反馈信息送回给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或调整自己的活动的控制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

(2)反馈控制系统特点

控制部分与受控部分之间存在着往返的双向联系。由控制部分发送到受控部分的信息称为控制信息;受控部分送回到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反馈信息。

(3)反馈性调节

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活动加以纠正和调整的过程称为反馈性调节。根据反馈信息的作用和效果,可将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如血压调节和体温调节。正常的生理指标是负反馈的调定点;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是一个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如排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等生理过程。

3.前馈控制系统

(1)定义

前馈控制机制是指在某一方面的信息(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有引起输出效应发生变化的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途径作用于受控制部分,使其及时地调整活动。

(2)前馈控制系统调整的意义

前馈控制的调整都发生在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之前,使机体的调控过程不至出现大的波动和反应滞后现象,从而更有效地保持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