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河基本知识
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黄河流域的暴雨,主要集中于盛夏的( )。
A.6、7月
B.7、8月
C.8、9月
D.9、10月
【答案】B
【解析】黄河流域内暴雨的起始日期南早北迟,主要集中于盛夏的7、8月。流域内的降水量分布不均匀,西北少,东南多,地区间年降水量变幅为150~700mm,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76mm。少雨带位于青海兴海县以下的黄河干流两岸狭窄长条和兰州至包头一线的北侧一带,年降水量均小于300mm,最少在内蒙古的磴口附近,仅145mm。多雨区在黄河上游玛曲一带以南及秦岭至伊、洛河上游,年降水晕在800~900mm,局部可达1000mm。6~9月降水量占全年65%~80%。不同年份降水量变化也比较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一般为1.6~7.0。
2.黄河“下大洪水”主要由( )组成。
A.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
B.汶河洪水
C.花园口以下洪水
D.三门峡以上洪水
【答案】A
【解析】黄河暴雨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地区和上游兰州以上地区,三门峡以上洪水称为“上大洪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的洪水称为“下大洪水”。“上大洪水”和“下大洪水”不遭遇。
3.黄河下游汛期洪峰编号是按照( )水文站洪峰流量确定。
A.高村
B.泺口
C.花园口
D.艾山
【答案】C
【解析】花园口水文站是黄河下游防洪决策的基准站,也是黄河下游洪峰编号的依据站。该站位于郑州北郊花园口乡,站址上距河源4696km,下距河口768km,居于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附近,集水面积73万km2,占整个黄河流域面积的97%,几乎控制黄河全部的来水来沙,是黄河下游的关键控制站。
4.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处在( )。
A.兰州
B.内蒙古三盛公
C.山西河曲
D.内蒙古托克托
【答案】D
【解析】黄河是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托克托,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旧孟津。
5.就凌汛而言,黄河下游河段属于( )。
A.稳定封冻河段
B.不稳定封冻河段
C.不封冻河段
D.无凌汛河段
【答案】B
【解析】就凌汛而言,黄河下游河段属于不稳定封冻河段。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河道走向呈西南、东北方向,冬季经常受寒潮侵袭,日平均气温上下河段相差3~4℃,并且是正负交替出现,河道流量一般在每秒200~400立方米。由于河道、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作用,下游每年都有凌汛,经常发生插凌、封河。
6.黄河堤防的主要作用是( )。
A.控制河势
B.防洪
C.分水
D.防汛交通
【答案】B
【解析】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称为堤防。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黄河堤防的主要作用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河堤约束洪水后,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使同等流量的水深增加,行洪流速增大,有利于泄洪排沙。
7.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承担着全国12%人口、15%耕地和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任务。但就其河川径流量来说,仅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根据1919~1975年56年系列研究成果,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为( )。
A.580亿立方米
B.559亿立方米
C.370亿立方米
D.210亿立方米
【答案】B
【解析】河川径流量是指通过流域出口断面的全部水流数量,包括大气降水转化为地表水的部分,地下水出露(出渗)形成地表水的部分,并扣除沿途蒸发、河流渗漏流失的水量,其多年平均值表征了该流域从外界获得补给量的平均水平。根据1919~1975年56年系列研究成果,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为559亿立方米。
8.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目前已接近( )。
A.100%
B.80%
C.40%
D.10%
【答案】B
【解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50亿立方米,可实际耗用量已达350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达80%。
9.为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黄河下游频繁断流的严峻形势,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通过综合采取行政、工程、经济、科技、法律等五个手段,目前已经实现连续( )不断流。
A.5年
B.8年
C.9年
D.11年
【答案】D
【解析】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频繁地出现断流,且日趋严重。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自1998年国家授权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以来,通过水库的合理调度运用、加强黄河水资源的有效管理等措施,有效地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断流危机,已实现了黄河连续11年不断流。
10.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黄河自身的需求及水资源管理向更高层次迈进需要,2008年初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的重点转向实现黄河功能性不断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在统筹兼顾,合理配置,确保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黄河水量调度的功能目标主要体现在( )四个方面。
A.经济用水、生态用水、输沙用水、稀释用水
B.生活用水、经济用水、生态用水、输沙用水
C.生活用水、经济用水、生态用水、稀释用水
D.生活用水、经济用水、输沙用水、稀释用水
【答案】A
【解析】由黄河的河流特性所决定,黄河水量调度的功能目标和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水量的经济用水;②用于满足中游水库排沙、下游河道输沙及主槽泥沙冲淤平衡等要求的输沙用水;③用于维持河口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防止海水倒灌、满足生物种群新陈代谢对淡水的补给需求以及维持一定湿地面积的生态用水;④用于稀释排入河道污染物、使黄河水质达到标准的稀释用水。
11.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范围为( )。
A.黄河干流及黑河干流
B.黄河干流及渭河、沁河
C.黄河干流及黄河水利委员会直管的支流
D.黄河干流及支流
【答案】D
【解析】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是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化解黄河断流危机的基本措施与保证。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范围为黄河干流及支流。
12.根据国务院1987年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黄河正常来水年份可供水量为( )。
A.580亿立方米
B.370亿立方米
C.210亿立方米
D.200亿立方米
【答案】B
【解析】国务院1987年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确定了黄河正常来水年份的水量分配,黄河正常来水年份天然来水量为580亿立方米,可供水量(指耗水量)为370亿立方米。
13.《黄河水量调度条例》适用范围为十一省区市的黄河水量调度和管理。十一省区市包括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
A.青海、四川、西藏、新疆
B.青海、新疆、河北、天津
C.四川、新疆、河北、天津
D.青海、四川、河北、天津
【答案】D
【解析】《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第二条规定,黄河流域的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以及国务院批准取用黄河水的河北省、天津市的黄河水量调度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14.下列4种情况不属于黄河水量应急调度范畴的是( )。
A.出现严重干旱
B.重要控制断面流量降至预警流量
C.电网运行故障
D.重大水污染事故
【答案】C
【解析】黄河水量调度突发事件是指在黄河水量调度过程中,预测主要水文控制断面达到或小于预警流量、干流控制性水利枢纽发生故障、正常引水遭受干扰及重大水污染事件等,致使水量调度不能正常进行,甚至有可能造成黄河断流的事件。
15.据遥感普查资料,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大于1000吨的水土流失面积有( )万平方公里
A.79.5
B.64
C.54
D.45
【答案】D
【解析】据遥感普查资料,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大于1000吨的水土流失面积有45万平方公里,其中侵蚀模数大于1.5万吨以上的剧烈水蚀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黄土高原地区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16.黄土高原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大于1.5万吨以上的( )水蚀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
A.中度
B.强度
C.剧烈
D.极强度
【答案】C
【解析】据遥感普查资料,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大于1000吨的水土流失面积有45万平方公里,其中侵蚀模数大于1.5万吨以上的剧烈水蚀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黄土高原地区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17.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基本原则是( )。
A.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遵循总量控制、断面流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B.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应当在保证河道内必需的生态用水和输沙用水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生活、农业、工业与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C.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应当在保证河道内必需的生态用水和输沙用水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生活、农业、工业与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D.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证河道内必需的输沙用水,合理安排农业、工业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答案】A
【解析】《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遵循总量控制、断面流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证河道内必需的输沙用水,合理安排农业、工业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18.( ),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制订,经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
A.黄河水量分配方案
B.年度水量调度计划
C.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
D.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实施方案
【答案】A
【解析】《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第七条规定,黄河水量分配方案,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制订,经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黄河水量调度的依据,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必须执行。
19.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为64万平方公里,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 )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面积为1.88万平方公里。
A.9.86
B.8.86
C.7.86
D.6.86
【答案】C
【解析】黄土高原面积64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区45.4平方公里,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86万平方公里,该面积仅占中游区域面积的23%,可产沙量却占中游区产沙量的69%,该区产生的大于0.05毫米的粗泥沙量占中游区总粗泥沙量的77%。
20.据分析,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泥沙中,来自1.88万平方公里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泥沙约占三分之一,其中粒径大于0.1毫米的粗泥沙约占同粒径粗泥沙淤积量的( )。
A.十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一半
【答案】D
【解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中,强烈、极强烈、剧烈水力侵蚀面积分别占全国相应等级水力侵蚀面积的39%、64%、89%。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积为1.88万平方千米,仅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2.5%,但年均产沙占黄河同期年输沙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泥沙占35%,粒径大于0.1毫米的粗泥沙占54%。该区域是黄河泥沙特别是造成黄河下游淤积最严重、对下游危害最大的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也是黄河泥沙治理的根本所在。
21.黄土高原地区,长度大于0.5公里的沟道有27万多条,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 )亿吨。
A.16
B.3
C.2.5
D.1
【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地区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地区长度大于0.5公里的沟道有27万多条,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目前仍有6700多万亩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的达690万亩,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地区。
22.在黄河流域多数地区,( )是流域产沙的主要形式。
A.水力侵蚀
B.光和作用
C.采石挖砂
D.农业耕种
【答案】A
【解析】黄河流域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由于这一地区的黄土质地匀细,组织疏松,颗粒粒径小,抗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的能力很弱。加之黄河流域处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寒夏热,气温变化剧烈,7~9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加之历史上长期的滥砍滥发,造成了严重的土壤侵蚀。
2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 )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源头
【答案】A
【解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四川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等长江水系调水,至黄河上游青、甘、宁、蒙、陕、晋等地的长距离调水工程,是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促进黄河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工程。
2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 )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
A.1949
B.1950
C.1951
D.1952
【答案】B
【解析】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创建于1950年10月5日,是水利部所属以河流泥沙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为全国水利系统非营利性重点科研单位。成立之初取名为“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5.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 )。
A.虫灾
B.地质灾害
C.涝灾
D.旱灾
【答案】D
【解析】历史上黄河两岸以水灾严重而著称,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水灾遍及全河的上、中、下游,其中下游的洪灾是最严重的。洪灾的特点是:决口频次高,淹没面积广,经济损失大,后果严重,影响深远。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量偏少,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黄河流域的旱灾,也存在着灾情重、频率高的特点。
26.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上中下游
【答案】C
【解析】黄河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旱灾、水土流失,在历史上黄河两岸以水灾严重而著称。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水灾遍及全河的上、中、下游,但主要在下游,集中表现为频繁的洪水决口泛滥和河流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洪灾的特点是:决口频次高,淹没面积广,水淹沙压,灾情重,经济损失大,后果严重,影响深远。
27.黄河水量调度实行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与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相结合的调度方式。黄河水量调度年度为( )。
A.当年1月1日至次年12月31日
B.当年1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C.当年11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D.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答案】D
【解析】《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第十条规定,黄河水量调度实行年度水量调度计划与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相结合的调度方式。黄河水量调度年度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28.黄河支流水量调度实行分类管理。跨省、自治区的支流,实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和非汛期水量调度;不跨省、自治区的支流,实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目前渭河调度管理模式为( )。
A.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和非汛期水量调度
B.年度用水总量控制
C.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和省界及入黄断面最小流量控制
D.非汛期水量调度
【答案】A
【解析】《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实施细则(试行)》第四条规定,黄河支流水量调度实行分类管理。跨省、自治区的支流,实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和非汛期水量调度;不跨省、自治区的支流,实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
29.黄河流域用水大户是( )。
A.工业
B.农业
C.生活用水
D.畜牧业用水
【答案】B
【解析】目前黄河流域引黄灌区面积已达1.1亿亩,农业成为黄河流域的用水大户,占总用水量的90%,同时也是浪费水的大户,在灌区内大水漫灌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缺水地区不能盲目发展耗水量大的产业,在灌溉方式上应将地面灌溉方式改为井渠双灌的方式。
30.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入河排污量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是( )和氨氮。
A.BOD
B.重金属
C.氯气
D.COD
【答案】D
【解析】A项,BOD指生化需氧量。D项,COD指化学需氧量。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同时入河排污量也迅速增加,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是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此外挥发酚、石油煤炭类的污染物也占一定的比重。为解决排污严重的问题,各地必须严格执行黄河流域污水排放标准,将排污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31.目前,入黄排污口排放达标率低,污染源主要为( )。
A.工业点源污染
B.工业面源污染
C.农业点源污染
D.农业面源污染
【答案】A
【解析】为全面了解黄河流域污染源状况,结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对黄河流域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流域污染以点源为主,点源中以工业污染为主,流域工业废水达标率及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流域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沿河重点城市,主要汇入湟水、渭河、汾河等重点支流和黄河干流兰州、宁蒙等重点河段。
32.黄河支流众多,直接入黄的一级主要支流有( )条。
A.206
B.304
C.276
D.111
【答案】D
【解析】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黄河支流众多,包括白河、黑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直接入黄的一级主要支流有111条,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33.河南、山东境内黄河干流的水量,分别由( )负责调度。
A.河南、山东省人民政府
B.河南、山东省水利厅
C.黄河水利委员会
D.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
【答案】D
【解析】《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第十六条规定,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境内黄河干、支流的水量,分别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度;河南省、山东省境内黄河干流的水量,分别由河南、山东黄河河务局负责调度,支流的水量,分别由河南省、山东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度;调入河北省、天津市的黄河水量,分别由河北省、天津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调度。
34.1958年7月17日,黄河花园口出现( )m3/s洪峰,这是自建国以来黄河水文记载发生的最大洪水。
A.8700
B.35000
C.22300
D.33200
【答案】C
【解析】花园口水文站位于郑州市北郊,是黄河干流重要的控制站和黄河下游防汛的标准站,集水面积73.0万km2,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7%,担负着向国家防总、黄河防总等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收集水文信息、提供水沙情报预报、开展治黄实验研究等重要任务。1958年7月17日,黄河花园口出现22300m3/s洪峰,这是自建国以来黄河水文记载发生的最大洪水。
35.黄河下游滩区居住大量群众,截止2007年底,下游滩区总人口是( )万人。
A.150
B.189.5
C.210
D.50
【答案】B
【解析】黄河滩区既是蓄洪、滞洪、沉沙的区域,也是滩区广大群众生活的场所。黄河滩区涉及河南、山东2省15市43县,下游滩区总面积344.5平方千米,滩内村庄1924个,居住人口189.5万人,耕地面积25万平方千米。
36.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河诸侯先后筑堤。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 )。
A.春秋
B.元朝
C.明朝
D.唐朝
【答案】A
【解析】黄河堤防工程最迟在西周已经出现。春秋时期,黄河下游日渐开发,沿河诸侯相继筑堤,黄河堤防迎来了第一个建设高潮。“壅防百川,各以为利”,这是关于黄河下游筑堤为防的最早记载。
37.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 )。
A.王化云
B.张瑞瑾
C.李仪祉
D.张含英
【答案】C
【解析】李仪祉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他毕生以治水为志,创办了包括我国第一所水利工程高等学府在内的多所水利院校,曾任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提出了黄河上、中、下游全面治理的治河方略,把在黄河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入黄泥沙作为治黄的主要办法,使治黄方略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主持兴建了“关中八惠”水利工程,被誉为“中国现代水利先驱”和“亚洲近代水利科技先驱”。
38.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 )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A.1911
B.1898
C.1937
D.1855
【答案】D
【解析】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北部决口,酿成著名的铜瓦厢改道,又经过一百三十年演变发展,形成今天的黄河下游。这次决口改道不但结束了七百多年黄河南流的历史,而且是当今黄河下游形成的直接原因。
39.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 )、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
A.比降上陡下缓
B.用水上多下少
C.滩区地多人少
D.河床上低下高
【答案】A
【解析】黄河下游是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由西向东流经华北平原,河长786千米。河道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全靠大堤为屏障。河道滩面一般高出两岸地面约2—5米,有的高达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
40.在“96.8”洪水期间,花园口站最高洪水位94.73m,为该站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在这次洪水中,花园口站出现的洪峰流量是( )m3/s。
A.9200
B.10260
C.7860
D.8700
【答案】C
【解析】花园口水文站位于郑州市北郊,是黄河干流重要的控制站和黄河下游防汛的标准站,集水面积73.0万km2,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7%,担负着向国家防总、黄河防总等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收集水文信息、提供水沙情报预报、开展治黄实验研究等重要任务。在1996年8月初的洪水期间,花园口站最高洪水位94.73m,洪峰流量是7860m3/s。
41.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自1972年至1998年的28年中,黄河下游共发生22年断流。黄河断流历时最长的年份是1997年,利津断流时间长达( )天。
A.226
B.145
C.158
D.212
【答案】A
【解析】黄河自然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下游的山东河段。在1972至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其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1995年,地处河口段的利津水文站,断流历时长达122天,断流的河长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花园口以下)河道长度的80%以上。1996年,利津水文站先后断流7次,历时达136天。1997年,断流达226天,为历时最长的断流。黄河利津断流情况统计:70年代9天,80年代11天,1991年82天,1992年61天,1993年75天,1994年121天,1995年122天,1996年136天,1997年226天,1998年142天,1999年42天。
42.经国务院同意,授权黄委负责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工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始于( )年。
A.1997
B.1999
C.2000
D.2001
【答案】B
【解析】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目的在于加强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始于1999年3月,自调度事实以后,地表平均取水量和耗水量都有所减少。
43.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 )。
A.今刘家峡水库坝址
B.今龙羊峡水库坝址
C.今沙坡头水库坝址
D.今青铜峡水库坝址
【答案】D
【解析】青铜峡水库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建于黄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峡谷青铜峡上,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防凌等多种效益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青铜峡水库坝址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
44.为了使黄河中游两岸滩地有限的容积发挥更大的减淤作用,2004年,开展了黄河小北干流连伯滩放淤试验,基本实现了( )的试验目标,为今后大规模放淤积累了经验。
A.拦粗排细
B.蓄水拦沙
C.淤粗排细
D.蓄清排浑
【答案】C
【解析】为实现处理黄河泥沙的“淤粗排细”目标,2004年7月26日黄河小北干流连伯滩放淤试验开始,8月26日该试验结束。期间6轮试验顺利淤积粗泥沙400万吨,达到年度黄委下达的放淤目标。
45.黄河下游堤防是在历代民堰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为了弥补河床淤高造成的过洪能力降低,建国以后至1985年对堤防进行了( )次加高加培。
A.2
B.3
C.6
D.8
【答案】B
【解析】堤防的高低对防洪过洪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它对黄河下游河床淤积抬高速度减缓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弥补河床淤高造成的过洪能力降低,建国以后至1985年对堤防进行了3次加高加培。
46.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 )标志水位。
A.树木
B.石头
C.浮竹排
D.水位碑
【答案】A
【解析】大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大禹领命治理黄河。他吸取了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治水时以树木作为水位标志,后来常用不同形状的石碑为水位标志。
47.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是( )。
A.刘家峡水电站
B.龙羊峡水电站
C.三门峡水库
D.小浪底水库
【答案】B
【解析】龙羊峡水电站距黄河发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被称为黄河“龙头”电站。龙羊峡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长约37千米,宽不足100米。黄河自西向东穿行于峡谷中,两岸峭壁陡立,重峦叠嶂,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最窄处仅有30米左右,两岸相对高度约200米~300米,最高可达800米。
4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视,就考察了黄河,并发出了( )的伟大号召。
A.一定要根治黄河
B.一定要把黄河修好
C.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D.要准备战胜今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
【答案】C
【解析】1952年10月,毛泽东乘专列南下徐州,然后溯河而上,分别在徐州、兰考、开封、郑州、新乡等地对黄河进行考察。10月31日,在离开开封北上的时候,毛泽东向前来为他送行的王化云和河南省的领导嘱咐道:“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句短短的叮嘱,体现了人民治理好黄河的愿望,是党和国家发出的伟大号召,成为沿黄两岸人民的一种精神力量,鼓舞着人民艰苦奋斗,去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
49.一般讲,黄河凌汛开河的方式有两种,文开河和( )。
A.武开河
B.花开河
C.半文半武
D.半开河
【答案】A
【解析】黄河开河期一般在2月中旬,特殊天气或闰月时,最早在1月上旬,最晚在3月中旬。黄河开河一般分“文开河”、“武开河”两种方式。“文开河”指河道封冻后,河槽内水量较小,大地回春之时,水温逐渐升高,封冻自上而下开始解冻,冰水安全下泄或就地消融,凌情解除。“武开河”指河道封冻期间,由于上下河段气温差异较大,冰厚、冰量、冰塞亦有差异,气温升高时,在水量较大的情况下,上段河道先行解冻,而下段河道因纬度偏北,冰凌仍然固封,冰水齐下,水鼓冰开。有时大量冰块在弯曲形的窄河道内容易堵塞,形成冰坝,使水位上升,形成严重凌汛。
50.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 )
A.陆浑水文站
B.泺口水文站
C.五龙口水文站
D.小浪底水文站
【答案】B
【解析】水文站是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水文、气象等要素资料的指定地点。观测的内容有水位、流量、流速、含沙量,以及气温、降水、蒸发量、气压等。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泺口水文站。
51.南水北调工程应以“三先三后”原则为指导。其中下列不属于“三先三后”原则的是( )。
A.先工业后农业
B.先节水后调水
C.先治污后通水
D.先环保后用水
【答案】
【解析】2005年11月1日,国务院南水北调东线治污工作现场会在山东济宁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实践。要严格遵循“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加强水源及沿线水污染防治力度,努力把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打造成“清水走廊”、“绿色走廊”,争取早日发挥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52.黄河下游孟津县白鹤镇至东明县高村河段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段。河道宽度一般在10公里左右,最大超过20公里。这段河道长( )公里。
A.450
B.299
C.137
D.368
【答案】B
【解析】游荡型河道的河槽断面宽浅,江心多沙洲,水流散乱,沙洲迅速移动和变形,是主流位置迁徙不定的河道。黄河下游孟津县白鹤镇至东明县高村河段是典型的游荡型河段。河道宽度一般在10公里左右,最大超过20公里,河道长299公里。
53.有许多来自黄河的俗语,在下面4个俗语中,( )不是来自黄河的俗语。
A.长江后浪推前浪
B.鲤鱼跳龙门
C.不到黄河心不死
D.跳进黄河洗不清
【答案】A
【解析】“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句俗语出自元代王子一的《误入桃源》:“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岁月匆匆”。这句涉及到的是长江,不是黄河。
54.历史上治黄传说很多,下面( )不是传说中的治水人物。
A.河伯
B.大禹
C.郑国
D.鲧
【答案】C
【解析】A项,河伯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黄河水神,被天帝任命管理河川。BD两项,鲧和大禹两父子都曾治理黄河水,鲧治水失败后,大禹成功治理滔天洪水。
55.有许多来自黄河的成语,在下面4个成语中,( )不是来自黄河。
A.泾渭分明
B.中流砥柱
C.砺山带河
D.大江东去
【答案】D
【解析】A项,“泾渭”指的泾河和渭河,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B项,“中流砥柱”,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这里的“河”指黄河。C项,“砺山带河”,出自《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这里的“河”指黄河。D项,“大江东去”,出自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里的“江”指长江。
56.传说大禹治理黄河时的三件宝是河图、开山斧和( )。
A.竹斗笠
B.避水剑
C.不湿衣
D.紧箍鞋
【答案】B
【解析】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57.黄河以泥沙多、含沙量高闻名于世,干流实测最大含沙量是( )kg/m3。
A.911(三门峡站,1977年)
B.1011
C.867
D.530
【答案】A
【解析】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以泥沙多、含沙量高闻名于世,干流实测最大含沙量是911kg/m3。
58.黄河年沙量年际变化很大,实测最大年沙量是( )亿t。
A.26
B.35
C.39(1933年陕县站)
D.42
【答案】C
【解析】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全靠大堤约束,因而它又被称为“悬河”。黄河来沙量年际变化很大,实测最大年沙量是39亿吨。
59.西汉末年的贾让应诏上书,提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河三策,这三策是( )。
A.天策、地策、人策
B.上策、中策、下策
C.上游策、中游策、下游策
D.今日策、明日策、未来策
【答案】B
【解析】中国西汉时期筹划治理黄河的代表人物,因提出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策而著名。上策主张不与水争地;中策主张开渠引水,达到分洪、灌溉和发展航运等目的;下策是保守旧堤,年年修补,劳费无穷。
60.潘季驯是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四次总理河道,先后治河近( )年。
A.四
B.八
C.十
D.十五
【答案】C
【解析】潘季驯是明朝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世界水利泰斗。潘季驯曾四次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十年。在长期的治河实践中,他吸取前人成果,全面总结了中国历史上治河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发明“束水冲沙法”,深刻地影响了后代的“治黄”思想和实践,为中国古代的治河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61.黄河水量调度断面流量控制是指水文断面实际流量必须符合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确定的断面流量控制指标。控制河段上游断面流量与控制指标有偏差或者区间实际来水流量与预测值有偏差的,下游断面流量控制指标( ),但不得低于预警流量。
A.不变
B.可以相应增加
C.可以相应减小
D.可以相应增减
【答案】D
【解析】《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实施细则(试行)》第三条规定,黄河水量调度断面流量控制是指水文断面实际流量必须符合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确定的断面流量控制指标。其中,水库日平均出库流量误差不得超过控制指标的±5%;其他控制断面月、旬平均流量不得低于控制指标的95%,日平均流量不得低于控制指标的90%。控制河段上游断面流量与控制指标有偏差或者区间实际来水流量与预测值有偏差的,下游断面流量控制指标可以相应增减,但不得低于预警流量。
62.《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于2006年7月5日国务院第14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 )起施行。
A.8月1日
B.9月1日
C.10月1日
D.11月1日
【答案】A
【解析】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是实现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化解黄河断流危机的基本措施与保证。自1999年国务院授权黄委对全流域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数年的实践证明,在水资源十分匮乏的黄河流域,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有效。《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于2006年7月5日国务院第14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8月1日开始实施。
63.根据《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 )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工作。
A.水利部
B.黄委会
C.黑河局
D.国务院
【答案】A
【解析】为加强黑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合理配置黑河流域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4月15日水利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第四条规定,水利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工作。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的黑河流域管理局依照本办法规定,负责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三省区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东风场区水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所辖范围内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64.黄河是资源性缺水的河流,河川径流量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 )。
A.32%
B.22%
C.12%
D.2%
【答案】D
【解析】黄河流域年径流量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因受大气环流的影响,降水量较少,而蒸发能力很强,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仅相当于降水总量的16.3%,产水系数很低。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但天然年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1%。
65.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全长( )km。
A.4656
B.6235
C.5464
D.4638
【答案】C
【解析】黄河,是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它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以泥沙多、含沙量高闻名于世,干流实测最大含沙量是911kg/m3。
66.黄河流经的9个省(区)是( )。
A.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
B.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江苏、山东
C.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
D.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答案】D
【解析】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67.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多年平均含沙量( )kg/m3。
A.12
B.58
C.128
D.35
【答案】D
【解析】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约为每立方米35千克,它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68.黄河最大的支流是( )。
A.泾河
B.渭河
C.黑河
D.汾河
【答案】B
【解析】黄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乌鼠山,自西向东流经甘肃天水于凤阁岭进入陕西,至潼关县港口镇汇入黄河,全长818公里。
69.目前,已建成的黄河超级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浮点运算速度达( ),为我委气象水文预报、下游水沙过程演进模拟运算等提供了支撑。
A.1840万次
B.1840亿次
C.3840万次
D.3840亿次
【答案】D
【解析】黄河超级计算中心构建的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是一个开放式、基于网络的、可共享的大型科学计算分析环境。它以“服务黄河、服务社会”为宗旨,为社会各界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和技术支持。黄河超级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峰值浮点运算速度达到3840亿次每秒,存储容量2TB。
70.为安全高效地存储“数字黄河”工程各类数据,建设了分布式的数据存储管理体系。该体系包含黄河数据中心及( )个数据分中心。
A.4
B.5
C.6
D.7
【答案】D
【解析】“数字黄河”工程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由黄河数据中心、7个数据分中心和1个灾难备份中心等节点构成。各节点采用日益成熟的网络存储技术建设数据存储平台,并在此平台上以统一的标准整合数据资源、建设各类数据库。各节点以协调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以完整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为依据,构成了比较完善、高效的黄河数据存储管理体系,可以全面支持全流域防汛、水调、水保和水资源保护等应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