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选调生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1.下列关于党的重要思想,按提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16年真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

A.

B.

C.

D.

【答案】D

【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992年10月12日,中共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要求。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因此答案选C。

2.201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下列与其发表时间相同的历史事件是(  )。[2015年真题]

A.东西两德统一

B.古巴导弹危机

C.联合国军完全撤出朝鲜

D.越南抗美战争彻底结束

【答案】C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于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其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发表谈判公报并签署协定,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C项,1954年8月12日联合国军撤出北朝鲜的最后一块土地。A项,1990年10月3日,东西两德统一。B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D项,1973年3月29日越南抗美战争彻底结束。

3.下列论述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2014年真题]

A.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

【答案】D

【解析】D项正确,任何真理具有绝对的一面,又有相对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A项错误,在马克思唯物主义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两个概念无法等同。B项错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C项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

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013年真题]

A.公平正义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B.共同富裕 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

C.社会和谐 共同富裕 公平正义

D.社会和谐 公平正义 共同富裕

【答案】A

【解析】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因此答案选A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这是因为(  )。[2012年真题]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目标的确立,需要认识的指导

对实践手段、方法、道路、步骤的取舍,需要认识的指导

对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认识的指导

认识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实践提供动力

A.

B.

C.

D.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一旦形成,就会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全过程。这是对认识指导实践理论的阐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实践目标的确立,需要认识的指导;对实践手段、方法、道路、步骤的取舍,需要认识的指导;对实践结果的评价,需要认识的指导。因此答案选B。

6.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坚决执行的态度。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

A.理论推断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

【答案】B

【解析】信念属于认识范畴,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应该是社会实践。因此答案选B。

7.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我们对太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这说明(  )。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

B.

C.

D.

【答案】B

【解析】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实践活动(“神舟”号系列、“天官一号”对太空的探索)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太空的也会不断发展,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锻炼并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错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受技术手段制约,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错误,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8.“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蕴涵的哲理是(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A

【解析】“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是指湍急的河流下,必有深潭;高高的山岭下,必有深谷,“激湍”与“深潭”相对,“高丘”和“浚谷”相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因此答案选A。

9.“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答案】C

【解析】由“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知,人是具体的、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所有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必然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决定了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句话体现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答案选C。

10.毛泽东曾引用《庄子·天下篇》中的“飞鸟之影,未尝动也”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即(  )。

A.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B.物质世界是没有静止的绝对运动

C.静止是无条件的,运动是有条件的

D.运动是必然的,静止是偶然的

【答案】A

【解析】A项正确,毛泽东在引用《庄子·天下篇》中的“飞鸟之影,未尝动也”时,曾进一步解释说,世界上的事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B项错误,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即运动和静止具有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辩证关系。C项错误,运动是绝对的,其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是相对的,其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D项错误,运动和静止并不是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11.鲁迅曾说:“农家的孩子早识犁,兵家的孩子舞刀枪,秀才的孩子弄文墨。”这句话强调的是(  )。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B

【解析】“农家识犁”、“兵家舞刀枪”、“秀才弄文墨”说明接触多的是什么,学会的就是什么。强调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因此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