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思维。
1.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2.思维的特征
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和记忆,但又离不开感觉、知觉、记忆活动所提供的信息。人们只有在大量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在记忆的作用下,才能进行推理,作出种种假设,并检验这些假设,进而揭示感觉、知觉、记忆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思维有以下一些特征:
(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人们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具体事物的局限性和对事物的直接依赖关系,也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还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概括是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人们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在从事科学研究、探索世界的奥秘时,人们需要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重建、改组和更新。
思维活动常常是由一定的问题情景引起的,并企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思维不是简单地再现经验,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3.思维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思维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这种分类主要是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进行的。
①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所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
②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有重要的意义。
③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①经验思维。是指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这种思维易产生片面性,甚至得出错误或曲解的结论。
②理论思维。指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活动往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①直觉思维。指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等特点。
②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或做出合理的结论。
(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①辐合思维。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②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产生多种答案、结论或假说。
(5)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①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②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像等。
4.思维的过程
思维过程,是指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①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
②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
③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2)比较
①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只有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部分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还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比较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②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也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研究工作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人们通过比较才能辨别货物的真假,人心的善恶,也才能找到要探索的科学问题,做出恰当的研究结论。
(3)抽象与概括
①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②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到的对事物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一般认为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高级的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如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都是高级概括的产物。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它主要通过语词表现出来。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
2.概念的功能
(1)减少情境的复杂性。概念的存在和运用,可以使人们对复杂的现实世界作简化的、概括的或分类的反应,减少情境的复杂性,从而促进人们的学习、解决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经验传递;
(2)认清事物。概念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3)增加经验的意义。有些经验在纳入概念之前常常因孤立而缺乏意义,而纳入概念后,可以赋予其意义;
(4)增加对事物间关系的了解。概念将事物依其共同属性而分类,依其属性的差别而区别,因而概念的形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事物间的从属或相对关系;
(5)使知识经验系统化。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共有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可以形成不同的概念体系,使人们的知识经验系统化。
3.概念的种类
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①具体概念指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
②抽象概念指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①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②合取概念是最普遍的概念。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
③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①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自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②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为的确定。
4.概念的形成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抽象化阶段、类化阶段和辨别阶段。由于自然概念的形成涉及到许多因素,它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用实验手段研究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不可能的。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并对人工概念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自然概念的形成。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它可以简化概念研究的进程,控制研究的变量。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和策略如下:
(1)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①假设检验说
布鲁纳等人的假设检验说认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被试根据对实验材料的分析、综合与主试提供的反馈,提出了种种假设,当某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概念也就形成了。
假设检验说后来受到一些实验的挑战。如有人研究了在概念形成中的某一时刻,被试对前一次尝试中的刺激、反应、反馈情况和所形成的假设的记忆情况。按照假设检验说的观点,被试应对前一次尝试中所形成的假设有清晰的记忆。但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前一次尝试中的反应与反馈的再认成绩相当好,而对假设的再认成绩最差。这说明被试可能并没有形成很明确的假设,他们可能采用了另一种途径形成概念。
②样例学习说
茹什对假设检验说提出了质疑。因为,假设检验说建立在人工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而人工概念和自然概念有很大的差别。
茹什认为,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学习为主,即在掌握自然概念时,不是掌握它的一个或者几个本质特征,而是对概念样例的记忆。记忆中有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样例就是概念的存在形式。
③内隐学习说
这种假说认为,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里伯等人(Reber,et a1.,1978)的实验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当刺激结构高度复杂时,采用比较被动的、无意识的学习方式可能更有效。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就是在这种无意识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2)概念形成的策略
布鲁纳曾提出了概念形成中的四种策略。
①保守性聚焦
保守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证实为肯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无关属性。相反,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判定为否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②冒险性聚焦
冒险性聚焦是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但同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这种策略带有冒险性,不能保证成功,但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现概念。
③同时性扫描
同时性扫描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在选取一定的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采用这种策略由于要同时记住多个假设,因此,给工作记忆以及记忆的信息加工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这种策略被试也较少采用。
④继时性扫描
继时性扫描是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由于对假设的检验是相继进行的,因此这种策略被称为继时性扫描。
四种策略相比,采用保守性聚焦时,记忆的负担较轻,而且采用这种策略,被试根据主试提供的反馈,可以获得较明确的未知概念的有关信息,因此,相比而言,保守性聚焦是一种更有效的概念形成的策略。
5.概念的掌握
(1)概念掌握的涵义
概念掌握是个体获得客观事物或现象共同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概念掌握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接受性学习,含有个体积极的认知活动过程。概念掌握涉及到新概念与人脑中原有概念之间的差异,因此它是一个概念同化的过程,其主要特征是学习者将新概念直接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的适当部位,通过辨别新概念与原有相关概念的异同而掌握新概念。
(2)概念掌握的学习模式
概念掌握具有不同的学习模式,一般概括为以下三种方式:
①类属学习
类属学习是指把新概念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的相关部分并使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与建立联系的过程。概念的类属学习有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派生类属学习是指个体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是一个上位概念,所学的新概念或所接受到的新信息只是这个上位概念的一个特征或一个例证。相关类属学习是指个体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是一个上位概念范畴,所学的新概念或所接受到的新的信息,只是对这个上位概念的加深、修饰或限定。这一概念学习形式可使已有的上位概念的本质特征发生改变。
②总括学习
总括学习是指在若干已有的从属概念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个上位概念。例如,掌握了“铅笔”(a1)、“橡皮”(a2)“笔记本”(a3)等概念后,再学习高一级的类概念“文具”(A)时,原有的从属概念an可为学习总概念(A)服务。归纳、推理综合与整体关系以及对已学过的材料进行归纳组织,就是或需要这种学习方式。
③并列结合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概念或新的刺激不能纳入到自己原有的概念之中,也不能概括原有的若干特殊概念,就只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进行一般联系的过程。
在概念掌握过程中,类属学习有比较概括的、特别适合于旧概念与新知识的联结,因此具有较好的效果。对于并列结合学习,由于个体在概念掌握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基础概念,学习与掌握新概念时就比较困难,而且保持也不太容易。
(3)个体掌握概念过程的三级水平
①对直接印象的概括是最初级的概括
这时用词所标志的是事物或情境的直接印象。一个生动的例子表明,当小孩做错一件事,妈妈生气地斥责他:“你是故意这么做!”问小孩,妈妈责备你是什么意思时,小孩回答:“她说故意就是她正在瞪着我”。这表明,小孩不懂“故意”的含义,他对“故意”的理解受情境的直接印象的制约。
②对事物具体特征的概括是幼儿概念掌握的特点
幼儿受形象思维水平的制约,所使用的概念代表的是事物的外部的、具体的特征。例如,幼儿认为“鸟是会飞的动物”。由此把蝙蝠归入鸟类,而不同意鸡也是鸟。一般来说,具体概念多属于前科学概念,来自日常经验。
③对事物的一般特征的概括是介于对事物的外部特征和抽象属性之间的一级概括
“计算机是用电子元件组成的”,这是一个一般概念,它概括了同类机器的共同特征,然而这个特征对计算机来说,并不是最本质的。只有当掌握“计算机是信息加工系统”时,才摆脱了事物的具体特征,抽取了它的最本质的属性,才掌握了关于计算机的抽象概念。
(4)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概念掌握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即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概念的有关信息,即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性等因素。二是外部因素,即给学习者呈现概念的表述应该是清楚的。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在推理过程中,把已知判断称为前提,把由已知判断所推出的判断称为结论。正确的推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前提要真实,即前提应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实际的真实判断;二是推理的形式要符合逻辑规则,即推理的前提要和其结论之间关系具有必然的联系。
2.推理的种类
推理一般分为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1)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知识前提到特殊知识结论的思维活动,一般是根据某个或某些假设为真的论断而得到新的结论,三段论推理和条件推理是演绎推理的重要形式。
①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指由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它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对三段论推理出现不正确结论的解释有:
a.武德沃斯等人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所有,一些……)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
具体来讲就是,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两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同样,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的结论。而一个全称的前提和一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这种效应称为气氛效应。它说明,人在推理时不一定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
b.查普曼等人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于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c.约翰逊-莱尔德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即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待证明的结论,然后搜寻其他可能创建的心理模型。如果建立的各模型间没有冲突,就接受开始得出的结论,否则,就要建立另一个结论。这里的心理模型是指人们在理解前提时,会产生一种与前提情景有关的,类似于人们所感知或想像的某种事件。
约翰逊-莱尔德等人认为,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这种观点称为心理模型理论。
②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
(2)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指从特殊知识前提到一般知识结论的推断。归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归纳推理与其他思维形式一起在问题解决和学习活动,尤其在概念形成、概念与行为的联结、将感觉和记忆信息结合到知觉中去等到方面,归纳推理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归纳推理是一个人认知发展和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归纳推理是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但与演绎推理的大量研究相比,归纳推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成为研究的核心课题与热点。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归纳推理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一个答案是否恰当,取决于推理者本人所确定的目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人成长的背景资料。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关于问题解决的过程,纽威尔和西蒙提出了“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他们用问题空间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他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通路。
问题的种类:
①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可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a.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例如,已知A>B,B<C,问A与C哪个大。
b.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写一篇论文”,这个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是不清楚的。
②根据在问题解决时,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可分为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a.在解决对抗性问题时,人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要受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例如,象棋、围棋、桥牌、扑克等游戏都属于对抗性问题。
b.非对抗性的问题是指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例如,解决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等都属于非对抗性问题。
③根据在问题解决时,解题者具有的相关知识的多少,问题又分为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a.如果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这种问题称为语义丰富的问题。例如,物理学家解决物理学方面问题,这种问题对他们来说为语义丰富的问题。
b.如果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这种问题称为语义贫乏的问题。例如,初学物理的人解决物理学的问题,这种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为语义贫乏的问题。
(2)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在现有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分析,寻找策略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具体思维过程分为4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①发现问题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②分析问题是找出问题的要求和条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③提出假设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或途径。
④验证假设就是通过实际活动或思维操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并非完全遵循这一顺序,当验证假设阶段发现某一假设不能解决问题时,思维过程直接再次进人分析问题或提出假设阶段,重新进行问题解决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
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问题,是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因素。好的策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纽威尔和西蒙(1972)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以下几条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1)算法式
①算法式,即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②采用算法策略的优点是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采用这种策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而且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另外,有些问题也许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现其算法,对这种问题算法策略将是无效的。
(2)启发式
启发式,即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下面是几种常用的启发性策略:
①手段—目的分析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
首先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目标;
第二步是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
第三步是实现子目标;
最后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的解决。
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不断减少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别而逐步前进的策略。但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手段-目的分析是人们比较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它对解决复杂的问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②逆向搜索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逆向搜索更适合于解决那些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通路的问题,一些几何类型问题较适合采用这一策略。
③爬山法
爬山法是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
爬山法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不同在于后者包括这样一种情况,即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便最终达到目标。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指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问题解决就越困难,相反,差异越小,问题解决越容易。
(2)定势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卢钦斯的水罐实验(1942)有力地说明了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在多次重复某种解题方式的条件下,被试形成了一种解题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因而干扰了更灵活地解决问题。在另一些情况下,定势也可能帮助或易化人的解题活动。
(3)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已有的工具或材料,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称之为功能变通。功能变通与功能固着的作用相反。要具有这种能力,一方面需要有丰富的知识,要熟悉物体的不同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具有思维的灵活性。
(4)动机
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太强使人的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之外。
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它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超过一定的限度,提高动机的水平,反而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
(5)情绪
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6)人际关系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例如,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的人的方式一致,这种现象称从众现象。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互相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积极因素;相反,互不信任、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7)人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知识经验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可以从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上的差异了解到。由于专家已有的知识数量较多,且其以问题的深层结构来组织,使得专家在解决问题时,比新手要更有效。
(8)解决问题的策略
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可能会使得问题解决的速度与质量不同。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性总是体现在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因此属于问题解决的一个研究领域。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新颖性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打破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或重建,创造出个体前所未知的或社会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2)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固然要求进行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地多联想,提出多种假设或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然而,创造性思维还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从众多的选择中找出一种最合适的答案,或经过检验采纳某一种假设,这就必须经过聚合思维。一般而言,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完整过程,是从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再从聚合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不断深化才得以完成的。
(3)创造性想像的积极参与
创造性想像的积极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因为创造性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并使创造性思维成果具体化。所以文艺作品中新形象的创造,科学研究中新假说的提出,新机器的发明等都离不开创造性想像。
(4)灵感状态
灵感状态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又一典型特征。灵感是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它是人在以全部精力集中去解决思考中的问题时,由于偶然因素的触发而突然出现的顿悟现象。任何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灵感。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指在问题情境中,新的思维从萌发到形成的整个过程。英国心理学家华拉斯(G.Wallas)认为创造性思维要经历四个阶段。
(1)准备期
准备期是指创造活动前,积累有关知识经验,搜集有关资料和信息,为创造作准备。科学家在创造之前都需要对前人所积累的有关同类问题的知识经验有所了解,然后才有可能从旧问题中发现新问题。例如,爱因斯坦的著名论著《相对论》,写作仅花了五个星期的时间,但是准备工作却花了七年之久。
(2)酝酿期
酝酿期是指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的时期。在酝酿期,当思考者遇到新问题而进行各种尝试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时,思考者可能把问题暂时搁置一边而从事其他活动。这时候表面上看来已经开始了的思考活动已经中断,但事实上思考可能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例如,日间苦思不解的问题,最后放弃思索,夜间睡眠时忽然在梦中出现。因此,创造性思维的酝酿期多属潜意识过程,这种潜意识的思维活动极可能孕育着解决问题的新观念,一旦酝酿成熟就会脱颖而出,使问题得到解决。
(3)豁朗期
豁朗期是指新思想、新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又叫灵感期。灵感的产生有时候是突然的,甚至是戏剧性的,有时产生于半睡眠状态,有时产生于正从事其他(如散步、钓鱼、听音乐、旅行等)活动的时候。
(4)验证期
验证期是指对新思想或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时期。豁朗期得来的观念必须加以验证。在验证期间,或从逻辑角度在理论上求其周密、正确;或是付诸行动,经观察实验而求得正确的结果。在这个时期,思维者可以对豁朗期的观念加以修正,使创造工作达到完美的地步。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1)酝酿与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的思索之后,仍未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但是当你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这种情景有人称之为酝酿。
一些研究表明,酝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究其原因可能是,在问题解决时,定势或功能固着等心理因素在某一时刻可能阻碍着问题的解决,这些因素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排除的。然而,当你休息一会儿后,这些因素的干扰就可能消除了。酝酿还有助于重新形成问题的表征,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创造性。例如,Amabile(1990)的研究表明,当人们知道他人会对自己的成果作出评估时,人们创造性的程度会降低。
研究还发现,人们在工作时,如果有他人在旁观看,或者创造者为了竞争某种奖励,或者在创造过程中,他人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创造性的水平。
学校和家庭的氛围也对创造性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智力、遗传和脑的活动方式
一般来说创造力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力做基础;但是,智力很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创造性。思维是人脑的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是与脑的活动方式有关的,比如,右半球的有关能力及左右半球的协调功能,都会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4)信息的储存量
储存大量的信息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产生观念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都与信息量有关。所以,信息的储存量越大,创造性思维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5)动机与个性
适当的动机,是促使个体探索问题的动力及保持对各种问题敏感性的条件。而有研究表明,有见识、洞察力、好独立判断,有进取心,敢于前进,且自信的个性特征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表象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2.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是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表象是客观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因此,①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②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易变动;③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时而出现这一部分,时而出现另一部分,甚至有些部分脱落。
(2)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
(3)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用“心理旋转”的实验来说明。 结果表明,被试在完成任务时,对表象进行了心理操作,即他们倾向于把倾斜的字母在头脑中旋转到直立的位置,然后再作出判断。它还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确实可以借助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支柱就是人们已经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表象。
3.表象的种类
(1)记忆表象和想像表象
根据创造性程度,表象可以划分为记忆表象和想像表象。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简单重现;想像表象是旧表象经过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创造出的新形象。这两种表象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绝对地加以分开。
(2)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表象
根据表象形成的主要感知通道,又可将其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视觉表象是比较鲜明、最常发生的表象形式。一般而言,画家具有较发达的视觉表象,音乐家的听觉表象较发达,而体操运动员的动觉表象较为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表象形式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如钢琴演奏既需要听觉表象,又需要动觉表象;完成体操动作既需要动觉表象,又需要听觉表象。
(3)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
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表象可划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对某一具体事物(如六和塔)的表象称为个别表象;对于某一类事物(如宝塔)的表象称为一般表象。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有着密切联系,个别表象是一般表象的基础和核心,而一般表象具有更高的概括性。
(4)遗觉象
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脑中继续保持的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象。遗觉象是记忆表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几乎与感知形象一样鲜明和生动,似乎是介于知觉和幻觉之间的状态。
4.表象理论
(1)基本表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巴格斯基(B.B.Bagelcki)认为,人们对信息的贮存是将视觉和言语材料转化为表象贮存在记忆中的,表象是信息编码最基本的形式,人们可以对表象进行操作,而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基本表象理论得到了谢波德等人(R.N.Shepard & J.Metzler,1971)的心理旋转实验的支持。
心理表象旋转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表象是信息贮存和加工的一种形式,说明了表象的这种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但并不能证明它是信息贮存的唯一形式。另外,一些心理实验也证明,言语对表象的再现有启发作用,表象并不能代替言语。因此,基本表象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极端的信息加工理论。
(2)双重编码理论
面对基本表象理论的不足,佩维奥(A.Paivio)等人提出同时存在表象和言语符号两种信息编码和贮存系统的假设。他发现,表象码更适合加工具体的信息,言语码更适合加工抽象信息;言语码加工信息是有序加工,表象码则似乎是空间加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两种系统可能是重叠的,也可能是其中一种占优势。表象系统用表象材料进行信息加工;言语符号系统用言语听觉、抽象概念或命题的形式进行信息加工。在一定条件下,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可以互译,言语编码可以通过译码以感性形象再现,表象编码也可以用言语形式贮存起来。
(3)Kosslyn的表象计算模型
该理论用计算过程对表象系统的工作机制作出了解释。视觉表象以一种特定的、空间载体来表征的。这一空间载体具有如下4个关键特征:①它具有空间的功能,在相当有限的范围内,它具有一个特定的形状并且有能力去描述各种空间关系;②它的最高分辨率部分是其中心部分;③载体上有一些颗粒可以模糊较小表象的细节;④表象一旦在载体上生成,就开始衰退。
长时记忆包含两种数据结构形式:表象文件和命题文件。表象文件包含表象怎样在空间载体中被进行表征的这样的信息,并且具有类比特征。命题文件包含关于目标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部分怎样彼此关联的信息,且具有命题特征。命题文件和表象文件常常联系在一起。许多加工过程均使用表象文件、命题文件以及空间载体去生成、解释和转换表象。
(七)想像
1.想像的含义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活动的基本特点。想像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者符号。想像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
2.想像的种类
(1)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按照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
①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像某种事物的过程。
②有意想像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
(2)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和幻想
在有意想像中,根据想像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和幻想。
①再造想像: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像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表象越丰富,再造想像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同时,再造想像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它实际上是词语指导下进行的形象思维的过程。
基于这些特点,为培养和发展再造想像的能力,首先要扩大人们头脑中记忆表象的数量,充分贮备有关的表象。同时,还要掌握好语言和各种标记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语言描述和符号标记中激发想像。
②创造想像: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新作品创作、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像。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③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它是创造想像的特殊形式。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像未来时,这种想像叫理想。理想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这和幻想相同。但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空想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像。
3.想像的功能
(1)想像具有预见的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2)想像的新颖性、形象性也是人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科学家的发明、工程师的设计、作家的人物塑造、艺术家的艺术造型、工人的技术创新、学生的学习,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想像。
(3)想像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人们不可能直接感知的。如宇宙间的星球,原始人类生活的情景,古典小说中人物的形象,这些空间遥远或时间久远的事物,人们是无法直接感知的。但是通过想像可以补充这种知识经验的不足。
(4)想像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的满足时,可以利用想像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例如,幼儿想当一名汽车司机,但由于他们的能力所限而不能实现,于是他们就在游戏中,把排列起来的小板凳想像成小汽车,手握方向盘开起了小汽车。
(5)想像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