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西省情
1.地理位置
简称“赣”,别称赣鄱大地,省会南昌。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属于华东地区。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古称江西省为“吴头,楚尾,粤户,闽起”,乃“形胜之区”。
2.地形地貌
地形以江南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略带平原。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地,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则为鄱阳湖平原。丘陵之中,间夹有盆地,多沿河作带状延伸,较大的有吉泰盆地、赣州盆地。山地大多分布于省境边缘,主要有东北部的怀玉山,东部沿赣闽省界延伸的武夷山脉,南部的大庾岭和九连山,西北与西部的幕阜山脉、九岭山和罗霄山脉(包括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成为江西与邻省的界山和分水岭。山脉走向以东北—西南向为主体,控制着省内主要水系和盆地的发育。多数山地由古老的变质岩系和花岗岩组成,山峰陡峭,堆积物较厚。黄岗山(2157米)为省内最高点。
3.气候特征
江西处于北回归线附近,春季回暖较早,但天气易变,乍暖乍寒,雨量偏多,直至夏初;盛夏至中秋前晴热干燥;冬季阴冷但霜冻期短,尤其是近年,暖冬气候明显。由于江西地势狭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但总体来看是春秋季短而夏冬季长。全省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江西省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均日照总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97千卡到114.5千卡。江西多雨,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
4.自然资源
(1)土壤资源
红壤是江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为全省最重要的土壤资源。总面积13966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6%。积极、合理和科学开发利用红壤资源,对发展江西农业有重大意义。
(2)生物资源
①植物
江西共有木本植物有119科。全省种子植物约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70种,苔藓类植物约有100种以上。江西珍稀、濒危树种有110种属于中国特有。如水松、金钱松、柳杉、华东黄杉、木莲、玉兰等60余种属中国亚热带特有;杜鹃、井冈杜鹃、红花杜鹃、背绒杜鹃、江西山柳、江西槭、美毛含笑、柳叶腊梅、全缘红花油茶、井冈厚皮香、井冈猕猴桃、井冈葡萄、井冈绣线梅、寻乌藤竹、河边竹、厚皮毛竹等16种属江西特有。植被类型: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合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合林和落叶阔叶林,山顶矮林以及竹林也不在少数。
②动物
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00余种。其中鱼类170余种,约占全国的21.4%(淡水鱼);两栖类40余种,约占全国的20.4%;爬行类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5%:鸟类2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2%;兽类50多种,约占全国的13.3%。鱼类和鸟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大,成为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重点。
(3)矿产资源
江西为环西太平洋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区内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资源1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矿产地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80余处,中型矿床100余处。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特别是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
(4)水资源
①地表水资源
全省平均年降水深1600毫米,相应平均每年降水总量约2670亿立方米。河川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385亿立方米(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统一规定计算),折合平均径流深828毫米,径流总量居全国第七位,按人口平均居全国第五位,按耕地平均居全国第六位,约相当全国亩均占有水量的二倍。
江西河川径流总量虽然丰富,但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区分布有差异。必须继续兴建相当数量的水利工程,对天然水量进行调蓄,在时间上对水量进行再分配,以余补缺,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以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防洪抗旱的需要。
②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值为212亿立方米以上。全省具有集中开采价值的地下水资源为68亿立方米/年。赣北富于赣南,赣西富于赣东。鄱阳湖平原最丰富,具集中供水意义的冲积层潜水可开采资源达31亿立方米/年;其次为袁水、锦江和泸水流域等。
③水力资源
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682万千瓦以上。与主要负荷中心的华东、东北、华北地区各省相比处于较为丰富的地位。在华东地区六个省区中则处于第二位。据统计,江西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有610.89万千瓦,年发电量215.61亿度。全省可开发的万千瓦以下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209.32万千瓦。
(5)旅游资源
①江西主要旅游景区
庐山已被联合国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有国家级重点文件保护单位11处,省级旅景区、景点2406处。由南昌、庐山、九江、鄱阳湖、龙虎山等景点组成的赣北三角旅游区是全国14条主要国际旅游线路之一。
②名胜古迹
a.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它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
1957年这里被定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馆额由陈毅元帅手书。199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该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现供参观的有会议大厅即原“喜庆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卧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第二十军第一师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二、三楼陈列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和文物。
b.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沿江北路与叠山路口的南边,这里也是赣江与抚河的汇合处。自古它就与黄鹤楼、岳阳楼和蓬莱阁并称为四大名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洲都督时兴建了这幢楼,而王勃为这座富丽堂皇的楼阁所作的《滕王阁序》更加使它名满天下。
《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已作为主阁正门的巨联。暮秋之后,鄱阳湖区将有成千上万只侯鸟飞临,那将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
c.八大山人故居
八大山人故居即青云谱道院,位于南昌市郊6公里处,该道院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代的著名画家朱耷就隐居在此。朱耷(1626~1705),别号八大山人,在他19岁那年明朝灭亡,他便长期隐居在青云谱道院当道士。朱耷在绘画上独辟蹊径,是清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大师。对后世画家的影响很大。青云谱道院经过修复,现已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供游人参观。
d.绳金塔
绳金塔始建于唐天佑年间(904年~907年),相传建塔前异僧惟一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绳金塔历经沧桑,屡毁屡兴,现存塔体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1985年,国家文物局,省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绳金塔。1988年清明动工,1989年10月竣工。2000年世纪之交,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下,绳金塔重焕生机,我们将努力把绳金塔规划,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集宗教、文化、旅游、美食、工艺品销售为一体的绳金塔公园,它建成以后,将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相媲美。
e.佑民寺
佑民寺位于民德路和苏圃路交汇处,始建于南朝梁代太清元年(547年),原称大佛寺,寺后殿有铜铸如来佛像,身高一丈六尺(5.33米)重三万六千斤铜。有民谣说:“南昌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即是指此大佛像。唐代改称开元寺,清初重修后改称佑民寺。“文革”时,佑民寺被夷为平地,大铜佛像被切割不知去向。改革开放后重建的佑民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斋堂等,被毁的大铜像,将由海内人士募捐筹款重新塑造。佑民寺是目前南昌城内保存的唯一一座佛教寺庙。
f.西山万寿宫
西山万寿宫位于本市新建县西山,东晋南昌人许逊(239~374)曾任四川旌阳县令,居官清廉,为民兴利除害,后弃官东归,毕生致力治水,曾在此修身炼丹,后人为纪念他立“许仙祠”。宋徽宗令仿西京(洛阳)“崇福宫”重建,并新书“玉隆万寿宫”匾额。清同治六年(1872年)重修时,建前三殿、中三殿、后三殿,左有文宫,右有逍遥宫,及戏台、小门等为江西著名的道教庙宇。宫内有三棵晋化古柏,其中一棵据传为许逊手植,另有唐、宋、明代所植柏树,至今浓荫如盖。宫前晋化铁柱古井泉水清澄,八角护栏保护完好。
相传,晋代南昌地区有一蛟螭,播风弄雨,翻洪作浪,残害生民,许逊神通广大,将此妖孽捉住并铸铁柱将其镇于井底。此后南昌地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相传许逊活到136岁时,在西山得道,“举家四十余口,拔宅飞升”,连家禽家兽都带去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便出于此。
g.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坐落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约10公里处的后屏山南麓,在唐代时原为李渤兄弟隐居读书处。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自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
至五代南唐升元年间,曾在此建立“庐山国学”,这算是白鹿洞书院的前身。宋代初年,经扩充改建为书院,并正式定名为“白鹿洞书院”。当时有士子数十百人,与岳麓、睢阳、石鼓等,并称为天下四大书院。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战争频繁,烽火连天,书院遭到毁坏。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在南康知州任上三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至清末废除科举,取消书院,这座煊赫一时的白鹿洞书院,自此江河日下,衰落下来。
迄于解放前夕,已是屋宇倒坍,尘莓满院,荆棘丛生,满目凄凉。现存建筑多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建国后,经及时抢救修缮,古老的书院才又焕然一新。
h.庐山
庐山,山体呈椭圆形,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
历代题诗极多,李白《望庐山瀑布》尤为著名。庐山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首批全国5A级旅游区。
i.鄱阳湖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鄱阳湖在古代有彭蠡湖、彭蠡泽、彭泽湖、彭湖、扬澜湖、宫亭湖等多种称谓。鄱阳湖聚集了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并保存了一定数目,是保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方,保护区最为人们熟悉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鸟类。鄱阳湖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
j.鄱阳湖湿地公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北部,上饶市西部饶河、漳田河的交汇处。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6285.0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6.8%。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世界六大湿地之一,是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湿地景观最美丽、湿地文化最厚重的国家湿地公园。
k.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5.行政区划
江西别称赣。省会南昌(省政府驻南昌市东湖区北京西路69号)。全省辖11个地级市,即南昌、九江、上饶、抚州、宜春、吉安、赣州、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67个县(合计10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6.人口与民族
(1)人口
根据江西省2016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592.26万人,与上年相比,全年净增人口26.63万人,江西省总人口中,男、女性人口分别为2356.02万人、2236.24万人,2016年,江西省人口出生率为13.45‰,人口死亡率为6.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9‰,江西省城乡人口结构中,城镇人口2438.49万人,乡村人口2153.77万人,2016年末江西省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654.86万人、450.50万人,分别比2015年增加21.15万人、19.50万人。
(2)民族
江西共有55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 99%以上。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畲族、回族、藏族、哈萨克族、黎族、壮族、满族、苗族、瑶族、蒙古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为畲族和回族。少数民族中畲族聚居,主要分布在铅山太源畲族乡和贵溪樟坪畲族乡等地,以及永丰、泰和、吉安、兴国、武宁、德安、资溪、宜黄、乐安等市县的 30 多个畲族乡村;瑶族部分聚居,如全南瑶山、喇叭山等;其他各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
7.历史人文
(1)历史沿革
①远古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商朝时期,江西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樟树吴城商文化遗址和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现最为重要,证明商文化到达了江西。
②先秦
春秋时期,江西没有独立的封国,大致分属吴、越、楚管辖。当时江西县治,最早的是设立于春秋后期至战国期间的番、艾二县。番为饶州鄱阳县,艾在今修水县境。
战国时期,越灭吴,楚灭越,江西全境最后归属楚。
③秦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36郡,今江西境内无郡治,大部分地区隶属于九江郡。江西境内辖县由原来的2县扩至7县,新置馀汗、南壄、庐陵、安平、新淦5县。
公元前202年,刘邦派灌婴向南进兵时设立了豫章郡。当时灌婴驻兵南昌,并筑建灌婴城,它就是最早的南昌城,是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豫章郡之得名,是因为境内有贯穿南北的豫章江。由于整个两汉时期豫章郡辖区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江西,所以豫章就被作为古代江西的通称。豫章郡下设18县:豫章(今南昌市)、庐陵(今吉安市)、彭泽(今湖口县东)、鄱阳(今鄱阳县东)、历陵(今德安县东)、馀汗(今余干县东北)、柴桑(今九江市西南)、艾(今修水县西)、赣(今赣州市)、新淦(今樟树市)、南城(今南城县东)、建成(今高安县)、宜春(今宜春市)、海昏(今永修县)、雩都(今于都县东北)、鄡阳(今都昌县西)、南野(今南康县西南)、安平(今安福县东南)。东汉辖21个县,新置石阳、临汝、建昌。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江西属扬州刺史部。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江西全境属吴,分隶扬、荆二州,江西境内分立着6郡57县,即豫章、庐陵、鄱阳、临川、安成、庐陵南部都尉。从三国开始,豫章郡由管辖江西全境退而只辖偏西北一块地区,成为诸郡之一,不过仍居首位。这一时期政权并立,政局混乱,使江西地区的郡县设置变化无常,隶属关系多变。
⑤隋唐
隋代时重新确定为7州23县,即饶州、抚州、吉州、虔州、袁州、洪州、江州。
唐代新置信州,江西境内为8州38县。唐玄宗开元21年(公元732年),将全国分为15道,江西属江南西道,后人简称江南西道为“江西”。江南西道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江西省、湖南省的大部分和安徽、湖北省的一部分。后来在一道内分设几个观察使,江西观察使负责洪、饶、虔、吉、江、袁、信、抚8州,范围大体同于今天省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⑥宋
宋代改“道”为“路”,江南西路辖有今天江西省的大部分,以及毗邻修水县的兴国军(今天湖北省阳新、大冶、通山东县),而江州和南康军(今九江地区的大部分)、饶州和信州(今上饶地区)则辖于江南三路。南宋时期,江州改属江南西路。
⑦元
元代确立行省制度,“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江西行省或江西省,辖有今天的江西、广东两省大部,上饶地区隶属江浙行省。
⑧明
明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领13府78县,江西辖境与今天大体一致。明代的13府是宋代13路的改名,后来清代基本沿袭,八九百年无大变化,仅在清代后期于边沿地区增置莲花、铜鼓、虔南三厅。只是1934年将婺源县从安徽划来、将光泽县从福建划来,1947年二县又划回去,1949年四月婺源县再划归江西。
⑨清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⑩民国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⑪新中国
2014年,江西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2016年6月,赣江新区成为第18个国家级新区。
(2)历史文化
①地方文化与儒释道文化
表1-7 江西地方文化
表1-8 儒释道学
②历史名人
A.概述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涌现出一大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历史名人。
a.宋代以前
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份量的文化名人。
b.两宋时期
江西文化在北宋中后期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河南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单就诗家而言,唐时“唐诗大家胥出中州”,至宋时,则转而为“宋诗大家胥出江西了”,唐有“李杜韩白”,三位中州人一位蜀人;宋有“欧王苏黄”,三位江西人一位蜀人,并且一直保持到明代中前期。
两宋时期,众多文化巨子从江右喷薄而出,叱咤风云,开宗立派,引领潮流,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李觏、曾巩、王安石、黄庭坚、陆九渊、杨万里、姜夔、周必大、文天祥等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一时期也无疑是江西人文辉煌灿烂、如日中天的极盛之期。
c.元代以来
元代以来江西所产的著名文化名人有马端临、虞集、揭傒斯、刘时中、吴澄、罗钦顺、解缙、魏良辅、汤显祖、宋应星、王猷定、魏禧、朱耷、蒋士铨、陈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陈寅恪、萧公权、傅抱石、梅汝璈、程懋筠、胡先骕、黄秋园、古龙、公刘等。
B.名人简述
a.徐孺子(79~168)
名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县(今江西南昌)人。为江西历史上第一位著名贤士。他一生博学多识,淡泊自守,官府多次征诏,皆不出仕,有“南州高士”之美称。相传豫章太守陈蕃慕其才品而特为其专设一榻,去则悬之。于是便有了王勃《滕王阁序》中“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典故,并千古流芳。今南昌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
b.陶渊明(约365~427)
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其诗其文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影响了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c.晏殊(991~1055)
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前期著名词人。
d.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庐陵沙溪(今属吉安永丰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苏轼、苏澈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是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实践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一生著述丰厚,诗、词、文均为一时之冠。有《欧阳文忠公集》等存世,其《集古录跋尾》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e.曾巩(1019~1083)
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 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
f.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临川(现抚州东乡)人。北宋 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或情韵深婉。1069年任参知政事始,推出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深刻影响,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g.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黔安居士等。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其诗书画号称“三绝”,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其诗内容丰富,风格奇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推陈出新,开一代风气,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其书兼擅行、草,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风格,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华严疏》、《松风阁诗》等存世。
h.朱熹(1130~1200)
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等。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从祀孔庙。朱熹一生致力于儒家经典的注释与阐发,确立了中国古代最庞大、最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此外,在经学、史学、文学、自然科学等有较大成就。著作有《近思录》、《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等。
i.陆九渊(1139~1192)
字子静,号象山先生。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抚州金溪人。与朱熹齐名,史称“朱陆”。一生致力于授徒讲学,创立学派,是中国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著有《象山全集》。其言论“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不可自暴自弃自屈。”至今受用无穷。
j.杨万里(1127~1206年)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一生力主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k.姜夔(1155~1221)
饶州波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的音乐家和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l.文天祥(1236~1283)
南宋后期杰出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文山。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被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他宁死不屈,从容就义。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千古绝唱。
m.马端临(约1254~1323)
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字贵与,一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等。代表作《文献通考》共348 卷 ,分田赋、户口、征榷、选举、职官、乐、兵、弄、学校、钱币等二十四门,是记叙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文化通史,在中国浩渺的史籍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以一人之力,成就煌煌巨制。
n.汪大渊(约1310~?)
元代著名航海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附舶远航并留下著作的人。字焕章,江西南昌人。他两下西洋,游踪广远,著述精深,直到清代中叶以前,都难有人与之匹敌。西文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代表作《岛夷志略》详细记载了亚、非、澳各洲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疆域、物产、风土、民俗和贸易,是研究元代海外交通史、中外关系史、西域南海物产志和民俗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o.解缙(1369~1415)
字大绅,江西省吉水县人,明代著名大才子。他才思敏捷,十九岁中进士,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器重。明成祖朱棣当皇帝后的永乐元年,任翰林学士,主持纂修《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全书共2293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永乐大典》收录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8000多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著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p.况钟(1384~1443)
字伯律,号龙冈,又号如愚,明靖安人(今江西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明代著名清官、诗人。由于况钟出身吏员,深知吏治中的积弊,因此,任苏州知府期间,惩奸吏、清积案、平冤狱、减重赋。深受百姓爱戴,人称“况青天”,享誉全国。古代传奇小说中载有不少况钟办案故事。如昆曲《十五贯》,把他刚正廉洁、孜孜爱民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著有《况太守集》。
q.魏良辅(1489~1566)
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明代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新建(今属江西南昌)人。其精通音律,嗓音美好,熟谙当时流行的南北曲多种声腔,长期钻研戏曲艺术。被誉为“国工”、“曲圣”,乃至昆腔(南曲)“鼻祖”。代表作《曲律》(一名《南词引正》)是一本论述歌唱方法和唱曲理论著作。作者逐条简要地阐述了昆曲在字、腔、板眼等各方面的练唱技术,南北曲唱法的区别等。对后世戏曲音乐理论有深远影响。
r.宋应星(1587~1661)
字长庚。奉新北乡(今属江西奉新县宋埠镇)人。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被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在世界科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宋应星才大学博,著有《野议》、《谈天》、《论气》、《思怜》等十几种著作。代表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该书详细记载了十七世纪中国农业、工业和手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经验,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极具研究价值。
s.汤显祖(1550~1616)
明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茧翁,自署清远道人。临川人(今江西临川),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其主要创作成就在戏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它和《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他的作品和戏剧活动,均根植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同时又彰显出高度的浪漫主义精神,影响深远。有《汤显祖集》存世。
t.邹元标(1551~1624)
明代学者、教育家,江西省吉水县人。东林党首领、忠臣。万历进士。曾讲学白鹿洞书院及岳麓书院,邹元标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东林“三君”。
u.八大山人(约1626~约1705)
即朱耷,有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别号。明宁献王朱权后裔。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杰出画家、书法家,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一生从事绘画,结合诗、书、篆刻,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其作品特点: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笔墨苍劲圆秀,简朴豪放,章法结构高旷纵横,独出新奇,对后世影响极大。郑板桥、吴昌硕、傅抱石、齐白石、李苦禅、张大千等对其推崇备至。代表作有《鱼鸟》、《松下鸣禽图》、《荷花水鸟图》等。
v.詹天佑(1861~1919)
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先驱,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字达朝,号眷诚,广东南海人,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婺源)。1872年年仅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办留洋学生留学美国。1881年学成回国后修建或主持修建了京奉、京张、张绥、津浦、川汉、粤汉、汉粤川等铁路。对中国铁路网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都有开创性的贡献。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w.陈寅恪(1890~1969)
世界著名的汉学家和国学大师,古典文学研究家、史学家。清诗人陈三立之子。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具备十几种语言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他能以批判的方法并利用各种文字的史料从事研究,是最有学问、最科学的历史学家。专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1955年当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院士。
x.胡先骕(1894~1968)
字步曾,号忏盦。江西省新建县人。植物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中国生物学的创始人。毕生从事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是继钟观光后的又一位大规模植物标本采集者。一生发表植物学论文140余篇,发现一个新科6个新属和一百几十个新种。在教育上,倡导“科学救国、学以致用;独立创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与钱崇澍、邹秉文合编我国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学》。首次鉴定并与郑万钧联合命名“水杉”和建立“水杉科”。提出并发表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首次创立的“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多元系统”和被子植物亲缘关系系统图。
y.方志敏(1899~1935)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原名远镇,小名正鹄,学名志敏。江西上饶弋阳县人。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1935年被俘。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狱中记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文稿。表现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z.傅抱石(1904~1965)
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史研究和绘画理论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祖籍江西新余,生于南昌。1933年留学日本,攻东方美术史学。著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研究》、《中国山水人物技法》、《中国绘画理论》等。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为“新山水画” 代表。其崇尚革新,建树良多,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法。
8.社会经济
(1)综合
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364.4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4.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9032.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7427.8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6:50.3:39.1调整为10.4:49.2:40.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8%、47.4%和47.8%。人均生产总值40106元,增长8.4%,按年均汇率折算为6038美元。
(2)农业
2016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686.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5%。其中,谷物种植面积3367.1千公顷,下降0.8%。油料种植面积729.2千公顷,下降1.5%。蔬菜种植面积606.6千公顷,增长3.6%。棉花种植面积49.3千公顷,下降39.2%。全年粮食总产量2138.1万吨,比上年下降0.5%,为历史第三高产年份。全年肉类总产量351.6万吨,比上年下降1.0%。
(3)工业
2016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03.6亿元,比上年增长9.0%。轻工业增加值2964.1亿元,增长7.4%;重工业4839.4亿元,增长10.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18.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现利润总额2399.4亿元,增长11.9%。2016年末工业园区实际开发面积625.3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长1.1%;完成基础设施投入716.1亿元,增长4.4%。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517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建筑业增加值1609.9亿元,增长7.5%。
(4)商贸
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市场零售额5491.8亿元,增长11.7%,其中,城区3536.6亿元,增长13.4%;2016年全年进出口总值2643.9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出口值1966.9亿元,下降4.1%;进口值677.0亿元,增长17.3%。
2016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69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7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