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广东省情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珠江口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广东省古为百越(粤)地,简称“粤”。
2.地势地貌
广东省以丘陵为主,大体上属于东南丘陵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山地和丘陵约占62%,台地和平原约占38%。山脉以北东―南西走向居多;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还有高要、清远、杨村和惠阳等冲积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岛、电白、阳江一带和海丰、潮阳一带分布较多;局部有景色奇特的红色岩系地貌,如著名的丹霞山和金鸡岭等。
3.气候气象
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中国光、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长夏无冬、降水充沛、光照充足的特点。广东省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16℃~29℃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2500毫米之间,全省平均为1777毫米,降雨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水量为少雨年的2倍以上。省内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4.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广东是国内人多地少的省份之一。全省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为农用地1504.95万公顷;其中耕地261.44万公顷,园地130.17万公顷,林地1006.66万公顷,草地0.31万公顷,其他农用地106.35万公顷。建设用地190.35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5.1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5.51万公顷,水利水工建筑用地19.36万公顷。全省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45.80万公顷,其他土地55.81万公顷。
(2)水资源
①类型
a.地表径流
广东省河流众多,以珠江流域(东江、西江、北江和珠江三角洲)及独流入海的韩江流域和粤东沿海、粤西沿海诸河为主,集水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9.8%,其余属于长江流域的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全省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各级干支流共542条(其中,集水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2条)。独流入海河流52条,较大的有韩江、榕江、漠阳江、鉴江、九洲江等。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3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82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50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440亿立方米。除省内产水量外,还有来自珠江、韩江等上游从邻省入境水量2361亿立方米。
b.降水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771毫米,折合年均降水总量3145亿立方米。降水时程和地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10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95%;年际之间相差较大,全省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的1.84倍,个别地区甚至达到3倍。
c.水能资源
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7.2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859.45万千瓦。此外,广东还有温泉300多处,日总流量9万吨;饮用天然矿泉水145处,探明可采用储量全国第一。
②特征
广东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易洪涝,冬春常干旱。沿海台地和低丘陵区不利蓄水,缺水现象突出,尤以粤西的雷州半岛最为典型。不少河流中下游河段由于城市污水排污造成污染,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
(3)生物资源
①陆地植物
全省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89科、2051属、7717种。其中野生植物6135种,栽培植物1582种。此外,还有真菌1959种,其中食用菌185种,药用真菌97种。植物种类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仙湖苏铁、南方红豆杉等7种,属于二级保护的有桫椤、广东松、白豆杉、樟、凹叶厚朴、土沉香、丹霞梧桐等48种。在植被类型中,有属于地带性植被的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沿海的热带红树林,还有非纬度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竹林、灌丛和草坡,以及水稻、甘蔗和茶园等栽培植被。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是岭南四大名果,经济价值可观。
②陆地动物
广东省动物种类多样。陆生脊椎动物就有774种,其中兽类110种、鸟类507种、爬行类112种、两栖类45种。此外,还有淡水水生动物的鱼类281种、底栖动物181种和浮游动物256种,以及种类更多的昆虫类动物。动物种类中,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熊猴和中华白海豚等22种,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有金猫、水鹿、穿山甲、猕猴和白鹇(省鸟)等95种。
③海洋动植物
广东省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动物和植物,共有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416种、底栖生物828种、游泳生物1297种。远洋和近海捕捞,以及海洋网箱养鱼和沿海养殖的牡蛎、虾类等海洋水产品年产量约400万吨。可供海水养殖面积77.57万公顷,实际海水养殖面积20.82万公顷,是全国著名的海洋水产大省。雷州半岛的养殖海水珍珠产量居全国首位。
④生态保护
广东开展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截止到2016年8月,广东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70个、森林公园1086个。
(4)矿产资源
广东省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但小矿贫矿共伴生矿多,选冶难。至2014年底,全省已找到矿产14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有101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黑色金属矿产4种,有色金属矿产11种,贵金属矿产2种,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15种,冶金辅助原料矿产8种,化工原料矿产9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41种,水气矿产4种。储量列全国前三位的矿产有高岭土、泥炭、水泥用粗面岩、碲、建筑用花岗岩、油页岩、铋、锗、铊、硒、冰洲石、饰面用大理岩、冶金用脉石英、铅、镉、钛、锆、轻稀土、玉石等。居全国第一位的矿产7种,分别为铌钽矿、碲矿、高岭土、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粗面岩、建筑用大理岩、泥炭。广东省比较短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铝、铁、磷、钾盐等。经过多年的开采,铜、钨、锡、锑等矿产资源已处于枯竭状态。
(5)旅游资源
①总体规划
一核:珠三角都市圈旅游核心。
两带:蓝色滨海旅游产业带,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带。
三廊:京广沿线旅游走廊、湛江—东盟旅游走廊、潮汕—海西旅游走廊。
五区:珠三角广府文化旅游区、粤东潮汕文化旅游区、粤东北客家文化旅游区、粤西百越风情滨海旅游区、粤北南岭生态休闲旅游区。
②自然人文景观介绍
a.“广东四大名山”:丹霞山、西樵山、罗浮山、鼎湖山。
b.岩溶地貌:阳春凌霄岩、乐昌古佛岩、英德宝晶宫、肇庆七星岩、云浮蟠龙洞、怀集燕岩等。
c.温泉:从化温泉(被誉为“岭南第一泉”);中山仙沐园温泉(被誉为“仙泉世界”);江门新会古兜温泉;恩平市(中国第一个温泉之乡)三大品牌温泉:金山温泉(“天下第二温泉”)、帝都温泉、锦江温泉。
d.瀑布:德庆盘龙峡瀑布群(广东最大的瀑布群);增城白水寨瀑布;罗浮山大坑白石漓瀑布;从化温泉三瀑(百丈飞涛瀑、飞虹瀑、香粉瀑);鼎湖山飞水瀑;水帘洞天;丹霞山马尾瀑。
e.河流:西江小三峡;北江中下游三峡;小北江三峡。
f.湖泊:肇庆星湖(包括七星岩、鼎湖山两大景区,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惠州西湖;湛江湖光岩。
g.海岛:阳江市海陵岛(广东第四大岛);汕头南澳岛(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h.岭南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
i.国家级森林公园:从化的流溪河森林公园、南海的西樵山森林公园、乳源的南岭森林公园、龙门的南昆山森林公园、河源的新丰江森林公园、南澳的南澳海岛森林公园等。
j.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广府文化兴盛地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潮州(潮州文化发祥地之一);佛山(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南狮的发源地;明代时是南中国冶炼中心);肇庆(古封开是岭南最早首府,粤语发源地,汉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点之一);梅州(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山(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雷州(雷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徐闻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等。
k.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梅州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景区、深圳观澜湖休闲旅游区、清远连州地下河旅游景区、韶关仁化丹霞山景区、佛山西樵山景区、惠州市罗浮山景区等。
l.近现代史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孙中山故居(中山)、孙中山纪念堂(中山)、林则徐纪念馆和虎门销烟池—海战博物馆(东莞)、国民党一大会址(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广州)、海丰红宫、红场(海丰)、虎门要塞(东莞虎门及番禺南沙)、叶挺独立团纪念馆(肇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广州)、叶剑英故居(梅州)、洪秀全故居(花都)、康有为故居(南海)、梁启超故居(新会)、人境庐(梅州)、丘逢甲故居(蕉岭)、蔡廷锴故居(罗定)、双峰寨旧址(仁化)、广州公社旧址(广州)等。
③民俗特产
a.粤菜
中国最主要的菜系之一,以用料广泛而精致为特点。蛇、鼠、猫、狗、中草药鲜花等都可入菜。讲求精、鲜、嫩、爽、滑、香、脆,代表菜有盐水鸡、白斩鸡、黄道鸭、梅菜扣肉、叉烧、冬瓜盅、牛肉丸等;而蛇羹、砂锅狗肉、烧鹅、烤乳猪、红烧果子狸等为著名野味。广东月饼以品种多、皮薄鲜软有名。小吃品种极多,如云吐面、糯米鸡、虾饺、鱼粥、猪肠粉等。
b.粤剧
形成于清初,行当齐全,唱腔十分丰富。潮剧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来,有一唱众和的形式,表演细腻,服装用潮绣,有地方特色。广东音乐明快、活泼、惋转、悠扬、地方情调浓郁。南音为深受欢迎的地方乐曲,唱高速格律严谨,唱腔悠扬动听。
c.民间工艺品
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象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肇庆的端砚和草席、佛山的剪纸和醒狮、潮州的陶瓷和抽纱、岭南盆景、阳江风筝、东莞烟花、新会葵艺等。
d.民俗庆典活动
南狮、佛山行通济、广州广府庙会、潮州大锣鼓、英歌、烧塔、烧龙、飘色、粤西年例、佛山北帝诞庙会、广州波罗诞庙会等。
(二)人文地理
1.行政区划
广东省共辖21个地级市。省会广州市居省境中部,其余20个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湛江、茂名、阳江;粤北:韶关、清远、云浮、梅州、河源。
2.人口与民族
(1)人口
2016年末,广东常住人口为10999万人,人口总量比上年净增150万人,增长1.38%,增幅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其中男性5763.48万人,女性5235.52万人,性别比(女性为100)110.08,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12人。2016年,广东出生人口129.45万人,出生率11.85‰;死亡人口48.17万人,死亡率4.41‰;自然增长人口81.28万人,自然增长率7.44‰。与上年相比,全省出生、死亡以及自然增长人数分别增加9.50万人、1.57万人和7.93万人;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分别上升0.73个、0.08个和0.64个千分点。
(2)民族
广东省是56个民族成分齐全的省份,省内世居少数民族有壮、瑶、畲、回、满族。2015年,族人口为10623.69万人,占97.9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25.31万人,占2.0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8.97万人,增长9.20%。根据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广东省设立了3个自治县和7个民族乡。
3.历史人文
(1)历史沿革
①先秦
距今约12.9万年以前,岭南出现了早期古人(马坝人)。
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商、周王朝有了经济文化往来。
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闽、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
②秦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因南征百越之君”,派屠睢率领50万秦军攻打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军基本上占领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粤西有一部分属象郡和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当时,广东除今连州及乐昌北境属长沙郡管辖外,都属南越国地盘。赵佗及其后的南越国,都与汉朝一样实行郡县制。
③汉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秋,汉武帝平定南越。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13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今广东封开)的交趾部,专门负责纠核岭南九郡。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其中南海郡较秦代增置3个县:揭阳、中宿(今清远)和增城。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末,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吴国的孙权任命步骘为交州刺史,率兵抵番禺。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264年(吴景帝永安七年),东吴为便于治理,又把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今两广大部)从交州划出,另设广州,州治番禺,广州由此得名。东吴时期,今广东省境除广州辖下的4郡外,还包括荆州始兴郡和海南岛。
西晋时,今广东省腹地属当时的广州,粤北属荆州,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属交州。
南北朝时代,中国政局南北分裂。南朝统治者对俚人(越族)实行“羁縻”政策,在原地大量封官,导致州、郡数猛增。增设的州、郡、县多集中在粤中、粤西、粤北地区,粤东地区设置较少。因为当时粤东农业经济没有粤西发达,交通也没有粤西方便。
⑤隋唐五代
隋初,设广州、循州(今惠州)两个总管府统领诸州。隋炀帝废州为郡,改为郡、县两级,大加省并,今广东省境分属10郡、74县。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
唐朝中期潮州汕头一带曾经隶属福建,属闽州都督府和福建节度使等。756年(肃宗至德元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广东属岭南东道,这是广东省名中“东”字的由来,也是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
五代十国时期,行政区划基本上继承唐朝的建制。公元917年,清海、靖海两军节度使刘龑凭借父兄基业立国,国都广州,国号初名大越,年号乾亨,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南汉承袭唐朝典章制度,升广州为兴王府,在粤东和粤北增置一府四州。大规模铸铜、铅两种“乾亨重宝”。这是岭南首次大规模造币。积极开展对外商务活动;又与邻国创造良好外交关系,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汉历四主55年,为宋所灭。
⑥宋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广南东路14州和广南西路境内的7州,共61县。宋朝对唐制有所继承又有所调整。粤西及海南岛裁撤8个州,而粤东、粤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汉所增置的4个州。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广东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即广南东路的简称。
⑦元
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转机构。今广东省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道治在广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
⑧明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大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拨广东统辖,结束了广东以往隶属不同政区的状况,广东省区域轮廓自此基本形成。终明之世,广东设10府1直隶州,统辖7州75县。其中,属明代新置的有顺德、从化、高明、饶平、惠来、大埔、普宁、澄海等22县。这些新置的县大多集中在粤东地区,基本形成当今县制的分布格局。南澳岛此前属福建管辖,明万历三年(1575年),南澳岛分属福建,广东,设南澳副总兵,即“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分广东、福建两营。澳门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被葡萄牙人借口船舶遭风浪波涛,请求借地晾晒货物,并贿赂地方官员,取得澳门的赁居权。
⑨清
清初承袭明制,地方行政机关分省、道、府、县4级,但将明时的布政使司正式改称为省。“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所辖范围与明广东布政使司相同。清设总督管辖广东、广西两省,称“两广总督”,初驻肇庆,
清顺治三年(1646),朱元璋后代在广州称帝,年号“绍武”,史称“南明”政权,仅存在40天。
1746年(乾隆十一年)总督府移广州。清代广东省最南的辖境是南海诸岛的曾母暗沙。西沙群岛(时称“千里长沙”)和南沙群岛(时称“万里石塘”)属于广东省琼州府的万州管辖。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北宋时期中国政府已在此行使主权,清政府更是经常派水师巡视。明清时期广东北迁,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乾隆年间广东、福建下南洋。
1842年,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香港(时属新安县)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并开通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1843年6月18日,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进行会谈,7月3日,双方在望厦村正式签订了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又称《望厦条约》。
1843年10月8日,由于英国的要求,中英双方在广州和香港继续商谈,又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又称《虎门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两国在广州附近的黄埔(今广州黄埔区)签订了《黄埔条约》。
1858年6月27日正式签订中法《天津条约》,另有《和约章程补遗》,增开琼州、潮州等六口,中美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南为通商口岸。
1860年8月,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占领天津、大沽、登州、北海、广州等处英军,中国割让广东“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87年,葡萄牙获“永驻管理澳门”的特权。
1898年6月9日在北京正式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1860年英国所夺占的尖沙嘴以外的九龙半岛的其余部分租与英国。
1899年11月16日(光绪廿五年十月十四日),清政府与法国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广州湾(今湛江市)租与法国,法国把租借地范围内的陆地和海湾,总称为广州湾。从此,广州湾便成为法国的租借地。
⑩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11月9日,广东便实现“和平光复”。各界代表集议推举胡汉民为广东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11月10日,广东军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同盟会员几乎占据了军政府各部首脑的位置。
1917年9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南北形成对峙局面,护法运动正式开始。
1921年5月在广州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
1925年6月24日,国民党中央议决改组大元帅府,192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7月改广州市政厅为广州市政府。国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分为省、行政区、县和市,实行委员制。
1929年,陈济棠执掌广东的军政大权;1936年还政中央。
1938年6月,日本侵占南澳岛。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侵占广州,广州沦陷;广东省府撤退到粤北(今连州市);为适应战时需要,全省设4个行署。
1940年4月,汪伪政权在广东成立伪省政府,全省改设为9个区(包括沦陷区),到1941年,复改设9个行政督察区。
1943年,日本又侵占广州湾。
1945年8月18日,中法签订《交收广州湾租界地专约》。
1945年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把行政督察区分为省府直接督察区和专署行政督察区两种。省府直接督察的有南海、番禺等12个市县,专署行政督察区则分为11个区,共辖88个县。
1949年,解放军解放南京后,南京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李宗仁将其总统府设在现在的华南师范大学内。
(2)历史名人
表1-18 广东籍历史名人
4.社会经济
(1)综合
2016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9512.0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93.58亿元,增长3.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第二产业增加值34372.46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8%;第三产业增加值41446.01亿元,增长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3%。三次产业结构为4.7:43.2:52.1。2016年,广东人均GDP达到7278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0958美元。
(2)第一产业
2016年粮食产量1360.22万吨,增长0.2%;糖蔗产量 1270.17万吨,增长1.5%;油料产量112.88万吨,增长2.3%;蔬菜产量3579.77万吨,增长4.1%;水果产量1579.60万吨,增长3.9%;茶叶产量8.50万吨,增长7.1%。全年肉类总产量415.49万吨,下降2.1%。
(3)第二产业
201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3.2%。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9%。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5054个,比上年增长2.8 %。
(3)第三产业
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3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0418.16亿元,增长10.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320.84亿元,增长10.6%。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300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年末全省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474家,市价总值7.84万亿元,比上年末下降5.2%。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9829.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1%;各项贷款余额110928.41亿元,增长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