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北师范大学64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也强调了自己的任务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更在于现实地改变世界,是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1)实践观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经验概念的缺陷,把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的活动,一种能动的现实存在。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的实践的本质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的本质。因此,辩证法就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或辩证的唯物主义。
(2)实践观是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并不是脱离开对于自然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它不仅肯定了自然界对于人的先在性,而且更在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即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自然的唯物主义理解也不是脱离开对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它把实践视为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把物质生产实践视为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也就把历史的观念带进了自然领域。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相互制约关系,从而使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
(3)实践观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以物质工具为中介而对于对象世界的实际的把握,认识则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对于现象世界的观念的把握或象征性把握,这两种把握活动应当是彼此一致且互为前提的。而且,认识归根到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而且是认识的真理性、客观性的标准;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所以,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两个方面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的政治立场。
答: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历史,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从根本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的这个观点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无产阶级不仅是社会中最受压迫的阶级,而且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创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3)总述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3.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
答:马克思主义以彻底唯物的、实践的、辩证的观点对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作出了合理的理解。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的起源
①意识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长期演化的结果。
意识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但它在自然界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前提,即物质形态普遍的反映特性。生物的这种反映能力和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中,最初的低级反映形式是植物和原生动物的刺激感应性,而后是脊椎动物的感觉,再来是高级哺乳动物的动物心理,其进一步发展到灵长目的类人猿,就达到了动物反映能力的最高水平即产生了意识的萌芽。这说明了人的意识的产生和人类的产生一样,是同自然界合乎规律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相联系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是感觉产生的主要物质基础。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器官,是它的物质承担者,是意识活动的生理基础。人类的意识和思维的发生,离不开人脑这种高度发达的、特殊物质形态的形成。主客体相互作用时,信息通过耳、眼、鼻、舌、身各感官转化为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把兴奋传导到大脑,引起大脑皮层活动,产生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绪等意识活动。
③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劳动与社会实践是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工具系统的使用和不断发展。要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客观世界,必须达到对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掌握,这就需要有一种高于动物心理的、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意识的参与。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促进大脑组织结构的完善和机能的加强,意识就通过劳动在从动物进化到人的过程中产生了出来。
④语言是意识产生的重要条件。
人类意识或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得以可能的存在形式。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劳动是一种共同的活动,需要人们之间互相交流。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并使人的思想能够互相交流。劳动和语言不仅是人类意识得以产生的主要推动力,还是人类意识不断发展并日趋复杂和严密的主要推动力。
(4)意识的本质
唯物主义对意识本质作出了科学的理解和规定,认为意识(包括感觉、思想等等)的真正本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物质是意识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个规定从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上深刻地揭示了意识的本质是在客观性基础上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它既反对夸大意识形式主观性而否定意识内容客观性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定意识的主观性而导致抹杀物质与意识区别的庸俗唯物主义,反对忽视意识主观性的机械唯物主义倾向。
4.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是什么?
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指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及其实在的过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发展的结果意味着一事物变为另一事物。对立统一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固有的。实践活动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对立统一。只有把联系的本质理解为一种矛盾的关系,把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双方看作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我们才能理解和说明客观事物是由于自身的矛盾本性而自我运动的,才能理解和说明人的活动是由于自身的矛盾本性而自我发展的。
(2)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作为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说明联系与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因此,它必然贯穿并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作为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把握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辩证法是人的认识活动所固有的。认识活动中的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等关系,都是对立统一关系。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就是要以概念的矛盾运动去反映、表达“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运动,因而矛盾分析法作为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根本方法,提供给人们理解现存事物及其运动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与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4)辩证法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
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决定着事物从肯定自身到否定自身,推动着新事物的产生与旧事物的灭亡。在实践活动中,人以一种辩证否定的方式促使着事物的不断发展。人对世界的这种否定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最深刻、最复杂的矛盾关系,它本身就构成、包含并体现着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因此,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实质的唯物辩证法本身必然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5.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从实践方面看认识,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不仅为认识的能动性找到了客观现实的基础,而且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解决了认识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与认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相统一的问题。以科学实践观为其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能动的反映论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发生的前提,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现实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也就没有现实的认识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仅指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来源,更主要是指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是在实践中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活动接触事物的现象,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透过个别把握一般、透过偶然掌握必然,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广度、深度上不断发展的根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在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认识范围的日益拓展、认识水平的日益提高、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日益丰厚,都与认识手段和条件的不断更新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物和社会关系,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创造其他生活条件。人要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就必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有所认识。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作用:对事物的解释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事物;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符合认识对象,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判明,只有通过实践,即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检验。
(2)认识对实践的相对独立性
①内容
认识既依赖于实践,在认识活动和发展过程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特殊的规律。作为主体以观念的形式把握客体的活动,认识可能与实践完全同步进行,也可以在直接的实践之后认识客体,或超前于直接的实践塑造客体。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实践的决定作用,又要注意认识自身具有的相对独立性。
②表现
认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是,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从总体上看,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导致实践的失败。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实践检验其正确性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实践活动自觉性的过程。
(3)总结
①就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②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强调要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
③就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知与行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实践与认识、知与行的关系,才能正确而有效地从事实践活动。
6.真理的具体性。
答: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它就不再是真理。
(1)黑格尔的观点
脱离条件的抽象真理是不存在的。在哲学史上,黑格尔批评了抽象真理的观点,明确提出了具体真理的概念,并认为如果真理是抽象的,则它就是不真的,健康的人类理性趋向于具体的东西。黑格尔认为具体真理是理性的要求,是绝对观念的要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但他明确了真理的条件性,肯定了真理的具体性。
(2)马克思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吸收了黑格尔有关具体真理的思想,从认识论与辩证法统一的高度揭示了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是主观和客观在一定具体范围内和一定具体条件下的统一。经过科学抽象的真理,是反映了事物的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的真理,不是僵死的教条,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公式,而是具体真理。
具体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这并不是否定真理的普遍性。任何真理都有普遍性,只是这种普遍性是有其条件和范围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它就是正确的、普遍适用的。具体真理是包含着具体历史条件的丰富的普遍性。
7.生产关系及其类型。
答:在社会有机系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便构成了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矛盾,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关系的内涵
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经济结构系统,是由诸多环节或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对于生产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把握:
①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构成的。
②从再生产过程的动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上分别形成的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等方面构成的。
③把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统一起来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的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五种,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核心的部分。所有制关系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的关系,它决定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3)类型
生产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不同的类型。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而每一类的生产关系又具有多种类别与具体形式。
生产关系和社会分工有着直接的关系。生产关系制约着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也制约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表现为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特别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本身就是生产关系。因为社会分工制约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阶段,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社会分工还制约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8.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答:(1)区别
①含义不同
市场经济是指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
②侧重点不同
市场经济侧重于经济运行机制,是指经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与它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侧重于经济形态,是指人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产品交换方式,与其相对应的是自然经济。
③产生时间不同
商品经济的出现在时间上先于市场经济,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时才形成了市场经济。
(2)联系
①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
二、论述题
1.资本不是体现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
答: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本质上是一定历史形态下的生产关系。具体分析如下:
(1)商品的二重性与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交换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商品内部包含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而且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2)货币与资本
马克思通过对货币进行分析后指出,货币作为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它的出现使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转化成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当劳动力也成为商品的时候,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商品与货币的矛盾就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特有的矛盾,即资本与雇佣工人之间的矛盾。所以,资本不是体现物与物的关系而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剩余价值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内部矛盾的分析,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矛盾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在于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创造的价值之间的矛盾,即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带来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即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4)总评
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对抗性质,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得到解决。
2.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论述。
答:(1)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论述
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必然会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不仅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且还深入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首次提出了按照“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三大社会形态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趋势的思想。
①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人的生产能力只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
②在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③在共产主义社会,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生产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必然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从而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这种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化的商品生产赋予了劳动以科学的性质,造成了人自身能力和个人关系得以普遍和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从而为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创造了自由时间和发展空间的前提和可能。
(2)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论述
①社会主义阶段
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一般意义的国家,而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列宁指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而无产阶级面对的是历史上最强大的阶级,即资产阶级;面对的是历史上最完备的国家,即资产阶级专政。因此,无产阶级只能借助于暴力,即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推翻它。而且在推翻之后只能借助于暴力的统治才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彻底消灭资产阶级的残余势力,逐步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②共产主义阶段
当过渡时期结束,社会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时,按劳分配将为按需分配所取代,国家也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而趋于消亡。但这取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
③评述
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特征的理论,尤其是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的发展道路,对俄国和其他国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拉布里奥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论述
拉布里奥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甚至是整个人类历史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他把共产主义称为“批判的共产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对抗的基础上,其内部形成了矛盾,而矛盾的解决要通过新的社会形式。“这个矛盾注定要由无产阶级来解决,不管无产者本身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无产阶级本身和他们的生存条件,是新的社会革命的原因,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到达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消除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