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03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参考答案:

复旦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7个×5分)

1.媒介即讯息

答:媒介即讯息是指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换言之,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这是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麦克卢汉认为,传统上把媒介与讯息区分开,是十分勉强的。传播媒介真正传递的是媒介的特性,媒介本身就是传播内容,内容也是一种媒介。因此说媒介即讯息。

2.弱效果理论

答:弱效果理论又称为有限效果论、弱效果论或最低效果法则。弱效果理论是发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一种传播效果理论,这一效果理论是对早期“枪弹论”的一种否定,它认为,传播活动是传受互动的过程,受众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唯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舆论领袖等许多中介,在其他因素影响下发挥作用,因而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弱效果论在纠正机械的“枪弹论”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又在某种意义上低估了传播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黄远生的四能

答:黄远生是民国初年出现的名记者中最杰出的代表,被戈公振先生称为“报界之奇才”。他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在新闻思想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黄远生本人正是实践这“四能”的模范。

4.时务体

答:时务体是维新派在报刊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报刊论说文体,是适应当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要求的产物。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是《时务报》上粱启超等人的论说,最先引起文坛的注意,故名为“时务文体”,也被称为“新文体”或“报章文体”。时务文体的特点是灵活自由,不受古文羁绊,浅显流畅,感情充沛,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

5.热血日报

答:1925年,共产党为了加强在五卅运动中的宣传鼓动,特别在上海办了《热血日报》,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它是4开4版的通俗政治小报,具有通俗化群众化的特色。瞿秋白担任主编。《热血日报》以大量篇幅披露了“五卅惨案”的真相,揭露了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事实真相;发表社论抨击封建军阀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罪行;同时对大资产阶级的动摇妥协言论和背叛行为,也给予了深刻的批判。该报在报道和宣传五卅运动,影响舆论,鼓动工人阶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劳动界

答:《劳动界》是中国第一批工人报刊之一,是由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8月15日创办的周刊。该刊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它用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它还以十月革命后的俄国为榜样,鼓动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为改变受压迫地位斗争,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

7.新闻真实性

答: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忠实于客观实际的性质和程度。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衡量一切新闻价值的首要标准。真实性含义的基本要点就是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同客观事实相符合,具体三个方面的要求:细节准确真实;新闻报道的事实和客观的事实总体要一致;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是揭示事物的本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

二、简答题(4个×10分)

1.某航空公司一飞机失事,若你是《人民日报》;《申江服务导报》;《南方周末》记者,你将怎样组织报道重点且说出原因。

答: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2.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异同。以及由此看出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答:模式是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对现实的一种同构或预期。模式按所用符号可以分为文字模式、图表模式、数学模式三类,按模式作用可以分为结构性模式和功能性模式两种。传播模式基本都是利用文字和图表构成的功能性模式。传播模式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

(1)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不同点:

线性模式把传播视为单向流动的过程,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典型的线性模式。线性模式揭示了传播的基本要素,但未能在模式中更多的顾及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忽视了讯息的内容、传播的效果等等。

控制论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反馈的概念,把传播看成一个循环、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但是,这类模式仍然忽视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系统传播模式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传播放人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并视之为整个社会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传播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的相同点: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是传播模式研究过程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线性模式和控制论模式是对传播过程内部的微观认识,而社会系统模式是对传播过程外部关系的宏观认识。

(3)通过三种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到,传播学的发展是由微观视角向宏观视角发展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渐摆脱简单化的过程。在系统模式下,对传播的研究必须综合考虑微观的和宏观的各种要素,在一个复杂多元的视角下考察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传播系统的运行。

3.清末的重要新闻法规。

答:1906年9月清廷宣布实行预备立宪后,随着清廷修律活动的加速,新闻立法工作也正式起步。自1906年至1911年五年内,清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大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或与新闻事业有关的、或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的法律与法令。其中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主要有《大清印刷物件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大清报律》(后修订为《钦定报律》)等,含有调整与规范新闻事业条款、与新闻事业相关的法律主要有《钦定宪法大纲》,《违警律》、《清新刑律》、《电报总局传递新闻电报减收半价章程十条》、《重订收发电报办法及减价章程》、《著作权章程》等。这些法律、法令的创制与颁行,特别是《大清报律》等一批专门适用于新闻事业的法律、法令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在封建统治的末年初步建成。清末法律制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

(1)言论出版及新闻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

1908年颁发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在其所附“臣民权利义务”一节中规定:“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它第一次在法律性文件中明确做出赋予国民以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规定,具有资产阶级法制的色彩。但是,清王朝由其封建专制本质所决定,不可能真正给予国民以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因为国民具有的言论、出版等各项自由权利,首先被限制在法律范围之内,其次还得受皇帝的制约,皇帝具有“当紧急时,得以诏令限制臣民之自由”的权利。

(2)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

1906年制定的《大清印刷物件专律》规定:“京师特设一印刷注册总局,隶商部、巡警部,学部。所有关涉一切印刷及新闻记载等,均须在该局注册”。值得注意的是,《大清印刷物件专律》虽使用“注册”一词,但其本质是“审批”。1908年颁行的《大清报律》照抄照搬日本的新闻纸法,因而在报刊的创办这一问题上较前有所进步,由批准制改为注册登记制加保证金制,办理这一手续的部门也由巡警衙门改为行政部门。清廷将报刊创办的管理制度由批准制改为注册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同时又规定缴纳保证金的制度,使批准制的实际进步意义大打折扣。

(3)报刊出版的管理制度:

是报刊出版时须在报刊上标明发行出版人姓名、发行出版所地址的资料。

是报刊样品须送呈有关管理部门查核。《大清报律》明确规定:“每日发行之报纸,应于发行前一日晚十二点以前;其月报,旬报、星期报等类,均应于发行前一日午十二点钟以前,送由该管巡警署或地方官署,随时查核,按律办理”。这一规定的本意是建立新闻事先审查制度,但因条件不成熟而未付诸实践,并为1911年1月修订颁行的《钦定报律》所否定。同年10月11日,清廷民政部通知各省督抚转饬各级地方当局,将当地出版的日报逐日寄送一份到部,备案存查。以上两项规定,完全是为了加强清廷对报业的控制。

是实行更正制。《大清报律》规定:“报纸记载失实,经本人或关系人声请更正,或送登辨误书函,应即于次号照登。如辨误字数过原文二倍以上者,准照该报普通告白例,计字收费。更正及辨误书函,如措词有背法律或未书姓名、住址者,毋庸照登。”“记载失实事项,由他报转抄而来者,如见该报自行更正或登有辨误书函时,应于本报次号照登,不得收费。”这一规定虽然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但仅就载人封建统治下的晚清新闻法典这一点而言,其进步意义就十分明显。

(4)报刊禁载事项:

《大清报律》将禁载事项归纳为六条:“诉讼事件,经审判衙门禁止旁听者,报纸不得揭载”;“预审事件,于未经公判以前,报纸不得揭载”;“外交、海陆军事件,凡经该管衙门传谕禁止登载者,报纸不得揭载”;“凡谕旨章奏,未经阁抄、官报公布者,报纸不得揭载”。1911年清廷对《大清报律》进行修正。军机处在修订原“报律”第12条时,将资政院拟订的“外交陆海军事件及其他政治上秘密事件,经该管官署禁止登载者,报纸不得登载”一条改拟为“外交陆海军事件,及其他政务,经该管官署禁止登载者,报纸不得登载”。清廷最后同意了军机处的提法,即禁止登载的不以政治机密为限,进一步将法网收紧。

4.舆论在民主社会的功能。

答:舆论是指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通过意见评价的方式,以特定的价值观念、意愿和理想这些主体的“内在尺度”干预现实,影响社会生活,是舆论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分解出以下一些具体的社会功能:

(1)模拟功能:舆论是各种议题、议论和意见的相互交替、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就形成了一个折射现实社会的模拟环境。因此,执政者总是积极了解舆论民情,并以此作为了解社会现实的依据。

(2)调节功能:舆论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意见的交流活动。借助意见的交流,人们彼此之间的误会得以消除,理解得以增进。从这个意义上说,舆论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调节器。

(3)监督功能:舆论通过表达公众意见而对社会生活和个人行为产生精神压力和约束。这种监督功能对确保民主的正常运行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4)社会化功能:现代社会成员是舆论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他一方面扮演着社会教化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又是舆论社会化的对象。个体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总是将公众意见和外部世界内部化。

三、论述题(3个×25分)

1.利用新闻媒体的社会角色和运行机制分析香港《东周刊》刊登女星裸照事件并发表看法。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应该首先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在较好地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适度平衡。

(1)新闻传媒的角色定位应当是社会的“眺望者”。

新闻传播者是“监督权力的镜鉴”。新闻传播者通过大量的社会决策与社会现实的公开报道,而令政府与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与个人品质处于阳光之下,从而使纳税人有机会审察、评估权力机关与权力人士,行使自己社会主人的权利。在民主社会,民众监察、批评政府与官员最重要的渠道是通过传播者提供的新闻媒介。新闻传播者是社会的瞭望者,公共利益的守望人。因此新闻传播者有所谓“第四权力”、“无冕之王”的雅号。同时,新闻传播者又是“社会民众的教师”。从历史看,新闻传媒是文化的承传物,新闻传播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保存者。从功能看,新闻传播者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人民生活的教师,所以有人把新闻媒介称之为人民生活的教科书。

《东周刊》事件的发生反映了部分新闻传播者未能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滥用“第四权力”去追求商业利益。这种做法不仅辜负了大众对新闻传播者较高的角色期待,而且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应当作为反面典型而遭到社会各界的严厉批判。

(2)新闻传媒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

法律责任是新闻传媒首先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传媒不能侵害社会和公众的合法权益。在新闻实践中,新闻媒介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营利为动机而形成的“新闻主义”和“煽情主义”。追求事实的轰动效应,把新闻视作孤立的新闻,为报道新闻而报道新闻,而不考虑它的社会效果,称为新闻主义。以黄色的内容激发人们追逐低级趣味,是煽情主义。它体现了报刊对人性的满足,却败坏了社会道德和精神追求。这两种新闻观导致传媒丧失责任感,随之而来的是侵犯人权和社会伦理。

《东周刊》事件的发生说明我国新闻传媒的还存在着“新闻主义”与“煽情主义”错误,也正是这两种错误导致《东周刊》无视自身的社会责任,肆意传播黄色内容,侵犯他人隐私。因此,我国传媒界应对这一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肃清不正之风,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警惕类似恶性事件的再次发生。

(3)我国传媒的有限商业化运作体制要求决定其发展应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我国新闻媒介具有“双重性质”,即不仅具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部分的“事业性”(政治属性),而且具有特定的“产业属性”(经济属性)。这就决定了我国传媒的“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有限商业化的运作机制。新闻事业的政治属性与经济属性是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新闻媒介为了保持自身应有的社会影响力,首先必须坚持政治属性,与此同时又应十分重视经济属性,这是保证它维系生存和继续发展的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对新闻媒介来说好处很多,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又可以避免各种势力或利益集团的利诱和影响,使新闻媒介能更忠诚地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社会主义新闻媒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新闻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们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耳目、喉舌”的功能和作用。

新闻事业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它的传播活动必须遵循党和政府的政治要求,以社会效益为重;新闻媒介的经济属性又决定了它必须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方式,开发和增强其经济实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介效益统一体的两个方面,社会效益表现为媒介的使用价值,是媒介经营的社会目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媒介的经济价值,是保证扩大再生产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经济基础。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没有好的使用价值,就没有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就没有保证;反之,没有好的经济效益,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也难以取得好的社会效益。因此,我国传媒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总之,《东周刊》事件是一个典型的只顾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极端的例子。《东周刊》的错误在于未能理清新闻媒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制约的关系。我国媒体从业者应当以此为鉴,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把握商业利益与社会影响的平衡,追求新闻媒介效益的和谐发展。

2.论述新闻把关人理论。材料提供俄国家杜马禁止发表有关车臣战争等反恐新闻和莫斯科人质劫持事件的新闻。

答:抱歉,本题没有提供答案。

3.论述五四时期《新青年》的发展过程。

答:《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创办并主编,原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1922年7月终刊,共出版了9卷2号。《新青年》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1915年9月至1918年11月,它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舆论中心。

这一阶段的《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倡自由民主,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在思想上反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反对尊孔复古,要求争取人权和个性解放。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和盲从,要求用科学法则和理性来判断一切。

主张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反对把文学作为宣传封建主义思想的工具,提倡建立民主主义的民国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

第一阶段的《新青年》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总体来说,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猛烈地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觉醒,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思想舆论准备,开辟了道路。

(2)1918年12月至1920年8月,由民主主义刊物逐渐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以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作为过渡的标志。

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新青年》的社会主义因素明显增长起来。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并写了著名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本原理。

陈独秀到五四运动前夕才写文章表示同情十月革命。1919年12月,他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本质宣言》,这是《新青年》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步骤。1920年初,陈独秀由北京到达上海,《新青年》从第7卷第4号起由他主编出版。他在筹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把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专号。它发表了陈独秀的《劳动者的觉悟》和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这一专号的出版是《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起点,是其向社会主义刊物明显转变的标志,为《新青年》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奠定了基础。

(3)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它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和党成立之后的理论刊物。

1920年9月,中共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采用先树旗帜的方法,从第8卷第1号起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表明刊物性质的变化。改组后的《新青年》扩充了编者作者队伍,内容上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宣传,但是它仍然保持原来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面貌,与在北京的编者作者保持联系,照旧采用他们的来稿。这样,既争取了原有民主主义作者读者逐步跟上来,同时也避免反动当局的注目。《新青年》坚定地走上了新的道路,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改组后的《新青年》,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