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第一题(案例分析题,20分)
某村大部分中青年男子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妇女不仅要承担农活,而且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留守妇女中,有些缺乏科学种植养殖技术,难以增产增收;农忙时,有些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而大多数人只能独自承担;有些整日劳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个别妇女遇到性骚扰时,倍感无助。村里也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繁重的劳作加上情感孤独,严重影响到一些妇女的身心健康。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针对上述情况开展服务。
问题:
1列出本案例中留守妇女的服务需求。
2列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本案例中的留守妇女提供的具体服务。
【分析】本题第一小题考查留守妇女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难度一般。考生应熟练掌握留守妇女存在的主要问题,再结合案例分析留守妇女的服务需求。第二小题考查社会工作者为留守妇女提供的服务。考生作答时,应结合留守妇女的实际需求,列举出社会工作者应为案例中留守妇女提供的服务,灵活作答。
【参考答案】
1(1)案例中的留守妇女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生活负担重,承担着照顾老人、教育子女和种地等多方面工作,难以顾全;
②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难以增产;
③精神压力大,独自承担繁重的生活负担,且面临安全风险;
④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娱乐活动,缺少爱人陪伴,孤独无助,严重影响到一些妇女的心理健康;
⑤暴力问题,对性骚扰等暴力问题感到无助和缺乏安全感;
⑥子女教育问题,有些妇女整日劳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
(2)针对案例中留守妇女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出其服务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担多方面工作,减少生活压力;
②提高文化水平,掌握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
③改善生活状况,疏解精神压力;
④丰富业余生活,排解情感孤独;
⑤保障女性安全,避免性骚扰等暴力;
⑥改善子女的教育状况。
2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案例中的留守妇女提供以下服务:
(1)社会工作者要将问题放到宏观的农村发展视野中,留守妇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传统性别制度的结果。
①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及大众媒体等方式倡导社会方面关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及权益,推动相关政策制定与落实;
②社会工作者可以向有关部门建议推动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留住本村青年劳动力。
(2)针对目前本村留守妇女的状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方式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①协助开展保健服务。协助妇联组织和卫生医疗部门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下乡活动,定期开展义诊、免费健康检查等活动,广泛宣传医疗卫生保健知识,提高留守妇女的健康意识。
②心理健康服务。应对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心理压力大、孤独感强烈等问题,开展情绪疏导、心理咨询、成立互助小组等方式,促进留守妇女之间的交流,及时化解她们心中的郁闷,减轻她们的精神压力,维护心理健康。
③技能训练和创业支持服务。联合劳动技能培训部门或相关民间培训组织开办各类培训班、主题讲座活动等,传授实用技术、法律维权、医疗健康、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提升留守妇女的综合素质。另外,也可尝试依托“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畅通融资渠道,支持妇女创业,培育和扶持妇女互助合作组织,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
④文化娱乐活动。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并增设相应的文化娱乐场所和设备,促进妇女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培养留守妇女的多种兴趣、爱好。
⑤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向有关部门反映,改善农村治安环境,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保障妇女安全;开展妇女维权小组,学习正确地应对性骚扰的方法和知识,共同抵制性骚扰等对妇女的暴力问题。
【考点解析】
(1)留守妇女的问题主要包括生活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和针对留守妇女的犯罪率上升等。
妇女的需求主要包括:①生命保障的需要;②妇女生殖健康的需要;③妇女的权益和发展得到保障的需要;④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建立的需要。
(2)针对留守妇女的服务主要包括:①将问题放到宏观的农村发展视野中,倡导政策方面关注农业女性化带来的农业问题;②对其提供农业技术的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③用政策和资源改善留守妇女的精神生活,并创造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④减轻生活负担,增加资源以减少她们的压力和困难;⑤建立妇女组织,增强她们之间的互助。
第二题(案例分析题,20分)
某小学的周老师发现,女学生小红最近上学经常迟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快速下降;小红过去衣着整洁,现在变得邋里邋遢;学校召开家长会,小红家里无人参加;学校联系家长,家长的电话也无人接听。周老师家访时了解到,小红家居住在老旧小区,出租房较多,人员复杂;小红父亲酗酒成性,常打骂小红母亲;小红母亲不堪忍受,最近离家出走。
学校社会工作者接到周老师的转介后发现,小红性格内向,很少与班上同学交流;在谈及家庭情况时,小红神情紧张。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小红身上有多处瘀伤,问其原因,她不愿回答。
问题:
1从儿童保护的角度,列出小红所面临的风险。
2社会工作者可采用哪些收集信息的方法,进一步评估小红的服务需求?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本题第一小题考查的是儿童受保护的需要。儿童的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受保护的需要和社会化需要。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重视小红受保护的需要,即在成长过程中免遭人为伤害(包括虐待、忽视、剥削和暴力伤害),考生作答时应结合案例作简要分析。第二小题主要考查服务需求评估的方法,相对较简单。评估的方法主要是指儿童社会工作者收集资料的方法,考生应结合知识点与案例具体作答。
【参考答案】
1儿童的生存、发展与保护需要获得不同方面的照顾、引导、支持和保障才能完成。儿童受保护的需要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在本案例中,小红主要面临的风险有:
(1)身体虐待
社会工作者注意到小红身上有多处瘀伤,且案例中说到小红的父亲经常打骂妻子,小红的瘀伤很可能来自父亲的打骂,小红在家庭中存在身体遭到虐待的风险。
(2)被忽视
①对儿童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的忽视。小红的父亲酗酒成性,母亲离家出走,缺乏监护人对小红提供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照料,导致她衣着邋里邋遢。
②对儿童发展需要和教育需要的忽视。小红监护人不参加家长会,也不关心小红的学习情况,使小红缺乏父母的爱、关注和适当的管教。
③对儿童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同伴交流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的忽视。小红性格内向,缺少同伴交流,面临社会化发展被忽视的风险。
(3)安全风险
小红家居住在老旧小区,出租房较多,人员复杂,小红的父亲酗酒成性,母亲离家出走,小红作为未成年儿童缺少监护人、学校、社会保护,面临安全上的风险。
2服务需求评估是指收集并分析信息资料,明确儿童成长状况,发现影响儿童成长风险因素或儿童伤害的过程。它是一个持续的、不断进行的工作过程。评估的方法主要是指儿童社会工作者收集资料的方法。只有收集到符合理论的信息,才能对儿童服务需求作出准确的判断。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进一步评估小红的服务需求:
(1)家庭走访
走访的目的是到小红的家庭环境中实地观察和感受小红的生活环境,并在自然的环境中与小红及其家人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
(2)实地观察
社会工作者在小红的家庭里,按照儿童发展的基础知识理论,直接观察和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小红自身的、家长的和家庭的信息。例如,小红家庭居住的房屋情况,小红在家庭中的学习空间情况,小红与父亲的互动模式及相处情况等。
(3)会谈
社会工作者以了解小红服务需求为目的,与小红及其家人、邻里、同伴进行的面对面谈话。
(4)查阅文档
社会工作者围绕小红服务需求评估开展的文件和档案查阅工作。在小红服务需求评估过程中,查阅小红的健康记录文档、在校成绩记录文档、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档案等。
【考点解析】
(1)儿童受保护的需要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在身心两方面得到安全保障,不受到任何人为的伤害。这些人为的伤害主要包括:①对儿童的虐待,包括针对儿童的身体虐待、情感虐待和性虐待;②儿童忽视,包括对儿童身体健康需要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对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需要的忽视以及对儿童社会化发展需要的同伴交流和接触社会的机会的忽视;③儿童剥削,主要包括童工形式的劳动剥削和让儿童从事商业性活动的性剥削两大类型。
(2)在具备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知识以及儿童发展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评估的方法主要是指儿童社会工作者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包括:①家庭走访;②实地观察;③会谈;④查阅文档。
第三题(案例分析题,20分)
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小区带来了一些问题:狗的粪便随处可见;大型犬有时会惊吓小孩;夜晚狗的叫声经常会吵扰邻居;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居民对此非常不满,常与养狗者发生冲突,社区的邻里关系受到了影响,尽管居民委员会通过调解暂时缓解了一些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社会工作者与居民代表讨论后,提出建立“养狗自律会”的设想。他们在居民区张贴拟成立“养狗自律会”的海报,发放宣传单,征求居民的意见;邀请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讨论解决办法。两周后,“养狗自律会”正式成立,推举了会长、秘书长,明确了监督员、宣传员等分工。“养狗自律会”通过社区民意调查,形成了“错时遛狗、粪便自清”等自律公约。同时“养狗自律会”配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开展社区环境规划,修建狗便处理设施。一段时间后,不仅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邻里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
问题: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目标?
2结合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推动告知、咨询、协商、共同行动和社区自治等不同层次的社区参与中采取的主要做法(将答案对应相应的序号填写在专用答题卡上)。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本题第一小题主要考查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属于知识运用类题型,难度一般。考生需熟练掌握社区社会工作的一般目标,再结合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具体分析。第二小题考查社区社会工作中社区参与的层次和形式,难度较大。社区参与的层次包括告知、咨询、协商、共同行动和社区自治。考生需要在理解社区参与的层次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案例作答。
【参考答案】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以下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
社会工作者认为社区问题的解决主要应依靠社区居民,相信居民有能力处理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①社会工作者与居民代表讨论解决问题的设想,并邀请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讨论解决办法。这帮助居民建立了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信念,传授了解决社区问题的知识和技巧。
②会后成立了“养狗自律会”,推举了会长、秘书长,明确了监督员、宣传员等分工。这培育了居民骨干,鼓励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群策群力解决社区问题,促进推动社区自决能力的提升。
③“养狗自律会”通过社区调查,形成了自律公约,开展社区环境规划,修建狗便处理设施。这体现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发掘居民潜能,提升居民自我形象,培养了居民独立自主的精神。
(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
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建立友善的邻里关系,鼓励互相照顾和关怀,满足社区需求,实现社区和谐。
①社区对内关系一方面是指社区内部各组织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推动各个组织建立互信互赖的关系,合力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凝聚力的形成。如社会工作者邀请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讨论解决办法。之后“养狗自律会”配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开展社区环境规划,修建狗便处理设施,最终形成合力解决社区问题的良好局面。
②社区对内关系另一方面是指居民和居民之间各种关系,包括邻里关系、代际关系等,社会工作者致力于推动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协商和合作,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互惠、互助,培养相互关怀的社区美德,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建立。在商量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创造了社区居民相互交流、沟通、协商的环境,明确了社区居民的分工职责,通过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了邻里关系,培养相互关怀的社区美德,促进社区归属感的建立。
(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的重要工作是挖掘社区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并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在前期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十分重视发现和挖掘“居民代表”作为社区骨干的人力资源,重视与居民代表的讨论商量;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招募和组织“养狗自律会”来挖掘社区居民人力并通过分工来整合人力资源,共同解决养狗问题,满足社区需求。
2社会工作者在推动告知、咨询、协商、共同行动和社区自治等不同层次的社区参与中采取的主要做法如下表:
【考点解析】
(1)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主要包括:①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②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③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2)社区参与的层次和形式包括:①告知。社区居民单方面获得上级对社区进行建设或改造的规划和信息,却没有任何机会改变既定规划。②咨询。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告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也会在规划修订过程中,考虑他们提出的意见。③协商。社区进行建设和改造时,邀请受此影响的社区居民一起了解和讨论计划内容,推动居民成为决策过程中的一份子。④共同行动。在决策过程中,社区建设或改造的规划由大家共同决策,并在决策过程中分配任务,让大家共同分担执行责任,形成了分工与合作。⑤社区自治。社区自己决定什么是本社区的重要事务、何时去做等议题,并负责执行这些决策。
第四题(案例分析题,20分)
某社会工作机构计划为街道辖区内的低保家庭提供社会救助服务。社会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家庭在遭受意外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因而陷入困境;有的长期病患者家庭缺乏健康保障,引发很多情绪问题;有的家庭怕被人看不起,不敢与邻里交往,不愿参加社区活动;有的家庭能力不足,对未来没有信心;有的家庭想为社区做点贡献,实现自我的价值。
针对低保家庭问题复杂多样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决定开展个案管理服务。在重点分析了服务对象的个人能力和支持网络状况后,社会工作者协助低保家庭了解本街道及周边地区各类服务资源分布情况,并将这些资源与他们有机对接;为陷入情绪危机的服务对象提供临床干预;为失能的服务对象持续开展身心健康和长期照顾等综合性服务;为有多重问题的家庭开展转介和跨领域的服务。同时,注重维护服务对象的尊严,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参与服务和运用资源的能力。
问题:
1列出本案例中低保家庭的主要需求。
2本案例中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现了个案管理的哪些特点?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本题第一小题考查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难度一般。社会救助对象的需求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次上均有体现,考生作答时,需结合该理论以及案例中低保家庭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第二小题主要考查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个案管理的特点。考生首先应回答个案管理的含义,再分析案例中所体现出的个案管理的特点。
【参考答案】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面。在本案例中,低保家庭的需求在以下五个层面上均有体现:
(1)生理需求
这是救助对象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低保家庭遭受意外后,其衣食住行等部分生理需求需要靠政府或社会给予帮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生活将陷入困境。
(2)安全需求
主要包括救助对象的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需求。长期病患者家庭缺乏健康保障,存在情绪问题,需要医疗救助确保服务对象的健康。
(3)社交需求
这是救助对象爱和归属感的情感需求。低保家庭不愿参加社区活动,缺乏与邻里的交往,会使处于困境的个人和家庭更加孤独和无助。满足其社交需求,能支持处于困窘中的个人和家庭获得自信和力量。
(4)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的满足可以让人充满自信,信任他人和社会。低保家庭因为能力不足,对未来没有信心,需要给予外部社会环境的尊重和认可,来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5)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是指要进一步的发挥潜能,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的高层次需求。有的低保家庭想为社区做贡献,实现自我价值,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处于弱势地位的低保家庭的自我实现,需要社会充分的重视、理解和支持。
2个案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服务传输方式应用日益广泛。个案管理是一种提供服务的方法,它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评估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需求,并安排、协调、监督、评估和倡导一套包含多种项目的服务,以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复杂需求。本案例体现的个案管理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案管理是一个过程,建立在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信任的关系基础之上。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对低保家庭的协助与服务都是建立在双方信任基础上。
(2)运用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知识,协助陷于困难之中的低保家庭。社会工作者重点分析了低保家庭所处的“情境”,即家庭中的个人能力和支持网络状况,这体现个案管理中对“情境”的重视与利用。
(3)个案管理的服务对象遭遇多重问题,因而其主要目标在于确保对复杂、具有多重问题以及失能的服务对象提供持续性的照顾。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为面临多重困境的服务对象持续开展身心健康和长期照顾等综合性服务。
(4)通过临床上的干预来减缓因为疾病和失能带来的情绪问题。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为陷入情绪危机的服务对象提供了临床干预。
(5)注重运用社会工作的转介和倡导技巧,是一种跨领域的服务传输方法。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为有多重问题的家庭开展转介和跨领域的服务。
(6)所服务的目标人群需要各种社区服务或长期照顾服务,如经济、健康、医疗、社会和个人照顾等需求。本案例中,作为目标人群的低保家庭问题复杂多样,需要各种社区服务。
(7)需要对服务对象的功能性能力和支持网络加以评估,作为提供服务的依据。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协助低保家庭了解本街道及周边地区各类服务资源分布情况,并将这些资源与他们有机对接。
(8)肯定服务对象自决、个人价值和尊严,以及参与决策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注重维护服务对象的尊严,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参与服务和运用资源的能力。
第五题(方案设计题,20分)
社会工作者在某工业区开展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时了解到:有的工厂没有提供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品;有的员工受伤后才意识到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有的员工虽然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心存侥幸,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有些企业管理者则抱怨员工缺少安全生产意识,不愿意佩戴防护用品。
针对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计划在员工中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小组服务,学习了解相关知识,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要求:
设计一份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小组方案(只需把需求评估、小组目标、招募组员和小组活动内容填入专用答题卡的相应表格内)。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企业社会工作的方案设计,难度较大。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小组工作过程、企业社会工作中介入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内容等知识点。考生作答时,需将知识点与案例糅合在一起,设计出一份合理的方案。此题灵活度较大,考生可自由设计相应的小组活动。
【参考答案】
将需求评估、小组目标、招募组员和小组活动内容填入表格内得:
【考点解析】
(1)小组工作过程包括:①需求评估;②确定目标;③招募组员;④制订小组计划书,并按计划开展小组活动;⑤评估。
(2)社会工作介入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内容包括:①企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专业优势,通过为职工个体提供咨询、辅导和提供社会资源,对因工受伤或患病的职工进行慰问,落实相关补偿,为他们的康复提供全方位支持;②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对职工进行培训,培育职工的健康意识、权益意识,教给职工自我保护及应对伤病的知识和方法;③利用社区工作方法,向广大职工宣传劳动安全与卫生方面的法规;④在企业内进行职业安全健康、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宣传教育,推动企业改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