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瓦多《国际经济学》(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6.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差别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s)

答:差别产品是指企业的产品在表面上或实际上与其竞争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有区别,它意味着某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充分地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形成一个参考集合。本质上,有差别的产品间应具有两个特点:第一,相似性;第二,差异性。例如,两个不同品牌的汽车(如本田和福特)是有差别的产品。

2动态外部经济(dynamic external economies)

答:随着厂商在生产过程中获得经验,它们经常会改进其产品或生产技术,同时,其他厂商也在在模仿革新厂商,这样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将下降。随时间推移,产业的累计产出增加,厂商进一步积累知识,从而引起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情况被称为动态外部经济

动态外部经济可以用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表示。学习曲线表示的是当产业累计产出随时同推移而增加时,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程度。

3环保标准(environmental standards)

答:环保标准指的是一国允许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热污染及垃圾堆积而引起的污染程度。若环境被当作生产和消费中废物便宜和方便的堆积和倾泻处,就会导致环境污染。

由于贸易中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并没有完全反映社会环境成本,所以环境污染会带来严重的贸易问题。环保标准较低的国家实际上可以把环境当作一种可以用来吸引国外污染型厂商,从而在污染型商品与服务上取得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或是生产要素。

4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cs)

答: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分析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与它的外部环境所发生的关系的一对概念。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修理、运输、仓储、人才引进和科技信息的便利条件,从而可以从降低平均生产成本中获得利益。与此相反,外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因招工难、原材料和动力不足、交通运输紧张,从而造成平均生产成本提高以致引起损失。

福利经济学的倡导者庇古对这一对概念作出了进一步的推演,把有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经济,不利的外部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所谓外部影响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的影响,因此,用外部影响来说明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时,强调的是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外部的影响,而不是外部因素对某一经济主体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外部影响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不是由市场价格所反映的,而马歇尔解释的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却足可以由市场价格反映的。因此,人们常把马歇尔意义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称为货币性的,而把福利经济学家所解释的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称为技术性的。

5流动型产业(footloose industries)

答:流动型产业指那些生产中既没有大量重量损失又没有大量重量增加的产业。这些产业一般都有较高的价值/重量比率,并且流动性较强。这些产业一般位于能使其总制造成本最小化的投入的所在地。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计算机公司,它把美国生产的部件运往墨西哥边境地区,在那里用便宜的墨西哥劳动力组装,然后再运回美国,并完成其最后包装。许多政府为吸引这类流动型产业,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都给予较优厚的税收优待。

6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答:一般均衡分析是指(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对)把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的分析,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一般均衡分析属于微观经济范畴,考察产品市场上所有个别产品市场的供求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要素市场所有个别要素的供求相互作用关系。(即以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为出发点,把全部社会经济活动作为考查内容。)

7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答:若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增。设生产函数为Q=f(L,K),则当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同时增大λ倍时,产量为:

αQ=f(λL,λK)

若α>λ,表示产量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要素投入的增长幅度。

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总产量曲线凸向右下方,表示产量的增加幅度大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幅度。

8幼稚产业观点(infant industry argument)

答:一种对某些产业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措施的理论,是国际贸易中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理论。其基本内容是:某个国家的一个新兴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主要运用关税保护之类手段来实现。

9国际规模经济(international economics of scale)

答:当规模经济导入国际贸易时,就存在国际规模经济,标志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向新贸易理论的转变。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格局的形成取决于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甚至需求偏好这类基本的经济特征,各国为了充分发挥以这些基本特征的国际差异为基础所形成的比较利益而进行贸易。但实践表明,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特别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并不是以这些基本经济特征的差异为基础的。从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看,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已跃居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导因素。特别是在区域内、产业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常规的比较利益,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规模经济因素被抽象出来作为国际贸易的决定因素,在理论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10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答:产业内贸易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1983年提出。产业内贸易学说认为,现代国际市场不像传统贸易理论假设的那样,同一产业的产品无差别而且处于完全自由竞争,而是产品十分多样化并且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同一产业内产品进一步进行分工生产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报酬优势,如美国与日本在汽车生产方面都具备较大的优势,但美国更专注于卡车的生产而日本则集中于小轿车的生产,这样对方都扩大了产品线的规模而达到规模经济。

11产业内贸易指数(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T)

答: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量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其公式为: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子上的两条竖线表示对X-M的差取绝对值。T的取值范围为0~1。当一个国家只有进口或出口(即不存在产业内贸易)时,T=0;当对某一商品的进口等于出口(即产业内贸易最大)时,T=1。

12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答:学习曲线也称为经验曲线,是随着产品累计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成本会以一定的比例下降。学习曲线是表示单位产品生产时间与所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的一条曲线。当动态外部经济用学习曲线描述时,表示当产业累计产出随时同推移而增加时,平均生产成本下降的程度。

13市场定向型产业(market-oriented industries)

答:市场定向型产业指的是那些靠近该产业产品的市场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制成品变得更重,或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运输十分困难(即在生产中有相当大的重量增加)。这种产业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软饮料产业,它们把原汁运往靠近市场的工厂,然后加水灌装。

14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答:垄断竞争是指一种由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市场中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引起这种垄断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产品差别的存在。产品差别是指同一种产品在质量、包装、牌号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产品差别既会产生垄断,又会引起竞争,从而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状态。有差别的产品往往是由不同的厂商生产的。因此,垄断竞争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存在较多的厂商。这些厂商努力创造自己产品的特色,以形成垄断,而这些产品之间又存在竞争。这就使这些厂商处于垄断竞争的市场中。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15垄断(monopoly)

答:垄断亦称卖方垄断,指这样一种状态:在某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这一厂商在这个市场上拥有绝对的权力,控制该市场的全部供给,从而能决定价格和销售数量。而且该厂商还控制着所有有关市场与价格的信息。垄断从分配的角度来看是垄断者得到了全部利益而消费者一无所获。在各种类型的市场中,垄断市场一般被认为是效率最低的市场,阻碍了技术进步。但是,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垄断厂商资金雄厚,可以从事革新生产技术的长期研究。

16非贸易商品与劳务(nontraded goods and services)

答:非贸易商品或劳务是指运输成本超过其在国家间价格差而导致的没能进入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商品或服务。因此,除了在边境地区以外,水泥很少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极高的重量/价格比率。一般地说,非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国内供求情况决定的,而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国际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冷冻车、冷冻船的大量使用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得许多非贸易商品转变成为贸易商品。同样地,集装箱运输(把货物装在大的标准化的容器之中)大大降低了装卸和运输成本,使得许多以前的非贸易商品成为贸易商品。发展中国家的运输成本比发达国家要高许多,这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一个重大障碍。

17离岸外包(offshoring)

答:离岸外包是指外包商与其供应商来自不同国家,外包工作跨国完成。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外包商通常来自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西欧和日本。外包供应商则来自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如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离岸外包主要强调成本节省、技术熟练的劳动力的可用性,利用较低的生产成本来抵消较高的交易成本。在考虑是否进行离岸外包时,成本是决定性的因素,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供应商等因素次之。

18寡头垄断(oligopoly)

答:“寡头垄断”又称“寡占”,是指在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者而有许多买者的市场结构。在寡头垄断市场上,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产品(或劳务)的一大部分是由少数几个企业(或卖者)供给的。作为卖主的垄断寡头之间仍然存在着竞争,每个寡头都要考虑竞争对手对于自己的每一行动的反应。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为争取更大的市场销售份额而降低商品价格,那么其他卖主势必也会降低价格,最终使各个卖主的原有市场份额保持不变,而使利润减少。另一方面,如果有一卖主提高价格,那么其他卖主不一定会提高价格,从而使提高价格的卖主丧失原来占有的市场份额。由于垄断寡头能预计到这种结果,垄断寡头不会轻易提价。因此,在卖方寡头市场上,商品价格一般比较稳定。

19外包(outsourcing)

答:外包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并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外包是一个战略管理模型,在讲究专业分工的二十世纪末,企业为维持组织竞争核心能力,且因组织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外包业是新近兴起的一个行业,它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20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答: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在进行局部均衡分析时,一种商品的价格被看成仅仅受该商品的供求影响,它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市场上决定,而不必考虑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局部均衡分析是以其他市场情况不变这样的简化条件为前提的,因此它不如一般均衡分析那样能够更为完整地把握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但是,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简化对于微观经济分析来说是合理的,并且也是必要的。局部均衡分析使人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对单个商品或市场的均衡问题进行研究,因而它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的分析方法。

21产品生命周期模型(product cycle model)

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型,该模型从动态的角度来说明贸易格局的变化,并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循环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

(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消费者对新产品不甚了解,而且这一新产品的配套工程往往也不完善,因此需求较少,主要来自本国,生产也主要针对本国需要,基本上没有出口。

(2)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即成熟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和产品已经比较标准化,同时和该产品使用的配套设备比较完善,获得消费者广泛的接受,所有的人都具有使用这一产品的技能,都拥有这种产品,该产品市场饱和,产品销售量的增长率开始下降。与此同时国外的需求也已开始,成熟的技术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出去,产品进口国能够迅速地模仿并掌握技术,进而开始在本国生产。

(3)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即标准化阶段,又称衰退阶段。在此阶段,技术不再新颖,开始老化,许多技术都已经包含在生产该商品的机器中,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消失,新产品的技术也完成了其生命周期。

22资源定向型产业(resource-oriented industries)

答:资源定向型产业指的是那些倾向于靠近其生产所需原材料产地的产业。例如,采矿业必须位于矿藏所在地。通常说来,资源定向型产业是那些原材料的运输成本高于制成品运往市场的费用的产业。如钢铁、基础化工、炼铝等,它们都是把大而重的原材料制成较轻的制成品(即在生产过程中重量显著减少)。

23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 gap model)

答:技术差距模型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H-O理论的动态扩展。

技术差距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引入模仿时滞的概念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在创新国和模仿国的两国模型中,创新国生产一种新产品成功后,在模仿国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可以向模仿国出口这种技术领先的产品。随著专利权的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或国际贸易的发展,创新国的领先技术流传到国外,模仿国开始利用自己的低劳动成本优势,自行生产这种商品并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

24运输成本或物流成本(transport or logistics costs)

答:运输成本或物流成本可以解释为把货物从一处运到另一处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运费、储藏费、装卸费、保险费及货物在运输期间的利息费用。一种同质商品想要进入国际贸易流通,它在两国贸易前的价格差必须大于把该商品从一国运至另一国的运输成本。只有运输成本低于两国贸易前的价差时,国际贸易才会产生。

二、练习题

1画一张与图6-1(教材图6.1)相似的图,表示在规模经济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而偏好不同的国家之间是如何进行互惠贸易的。

答:如图6-6所示,在相同的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于经济规模)下,两国的无差异曲线图不同(分别为′),两国的孤立均衡点分别为A和A′。贸易中,国家1可以于B点完全专业化生产商品X,国家2可以于B′点完全专业化生产商品Y。通过彼此间用X和Y相互交换,两国最终消费组合分别为E点和E′点。由于贸易后两国的消费点处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因而两国均从贸易中获利。

图6-6 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而偏好不同的情况

2如果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需求不同,其他条件同练习题1,重做练习题1。

答:如图6-7所示,在不同的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于经济规模)下,两国的无差异曲线图相同(均为),两国的孤立均衡点分别为A和A′(两点重合)。贸易中,国家1可以于B点完全专业化生产商品X,国家2可以于B′点完全专业化生产商品Y。通过彼此间用X和Y相互交换,两国最终消费组合分别为E点和E′点(两点重合)。由于贸易后两国的消费点处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因而两国均从贸易中获利。

图6-7 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而偏好相同的情况

3如果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及偏好均不同,其他条件同练习题1,重做练习题1。

答:如图6-8所示,在不同的凸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于经济规模)下,两国的无差异曲线图也不同(分别为′),两国的孤立均衡点分别为A和A′。贸易中,国家1可以于B点完全专业化生产商品X,国家2可以于B′点完全专业化生产商品Y。通过彼此间用X和Y相互交换,两国最终消费组合分别为E点和E′点。由于贸易后两国的消费点处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因而两国均从贸易中获利。

图6-8 生产可能性曲线及偏好均不相同的情况

4在下列进出口水平下,计算产业内贸易的程度:

(1)1000和1000

(2)1000和750

(3)1000和500

(4)1000和25

(5)1000和0

答: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X和M分别表示对一种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1)

(2)

(3)

(4)

(5)

5互换练习题4中的进口和出口数据,重做练习题4。

答:(1)

(2)

(3)

(4)

(5)

6使用与图6-2(教材图6.2)中相同的AC曲线和MC曲线,运用与图6-2相似的图显示一个厂商可以在其他厂商模仿其产品并减少其市场份额之前获利。

答:图6-9中的AC和MC曲线与图6-2是一样的。但是,在假定其他公司没有效仿该公司的产品、没有减少该公司市场份额,或者没有同该公司竞争利润的情况下,图6-9中的D曲线和相应的MR曲线比图6-2要高一些。在图6-9中,在E点MR=MC,所以,公司在产量为5个单位,价格为4.5美元时效益最好。因为在Q=5时,AC=3美元,公司每单位产品获利为AB=1.5美元,利润共计7.5美元。

图6-9 垄断竞争下的定价

7(1)垄断竞争与垄断有什么相同之处?

(2)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在我们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中,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差别对于消费者的福利十分重要?

答:(1)垄断竞争与垄断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个市场中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不完全相同的,即没有厂商生产完全同质的产品。

(2)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在垄断竞争市场,有很多的企业生产相似的商品。而在垄断市场,只有极少数的企业生产着没有可替代物的商品。

更重要的是,在垄断竞争市场,进入市场是很容易的,会有很多的企业在利润的吸引下进入该市场,使得各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市场价格最终等于平均成本,各企业的平均利润为零。而在垄断市场,进入市场是极其困难的,垄断企业在长期都可获得超额利润。

(3)在产业内贸易模型中,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差别对于消费者的福利十分重要,这是因为相对于完全垄断市场而言,在垄断竞争市场,消费者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种类丰富很多的商品。

8完全竞争厂商、垄断竞争厂商和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之间有什么差异?为什么?

答: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是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弹性无穷大),因为完全竞争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在市场供给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相交决定的价格上,完全竞争厂商能够卖出任何数量的同质产品。

垄断竞争厂商和完全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因为它们降低价格的话能卖出更多的产品。但是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斜率要小于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即前者的需求价格弹性更大,因为前者所卖的产品有很多的替代品。

9在图6-3(教材图6.3)中,如果曲线C的下降只及C′的一半,将会是什么情形?

答:在图6-3中,如果曲线C的下降只及C′的一半,新的均衡价格P=2.5美元,公司数N=350家。

10画图表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发明国和模仿国的出口情况。

答:图6-10中,在第一阶段(OA),该产品只在发明国生产和消费。在第二阶段(AB段),该产品的生产在发明国得到了改进,为适应国内外迅速增长的需求,产量大幅度上升。在第三阶段(BC),该产品已标准化,模仿国已开始生产供国内消费的这一产品。在第四阶段(CD),模仿国开始向发明国低价出口。在第五阶段(超过D点以后),发明国完全停止出口。

图6-10 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发明国和模仿国的出口情况

11试说明剽窃美国产品或增加仿制品的生产销售却又不支付专利使用费,将如何影响美国的产品生命周期。

答:剽窃美国产品或增加仿制品的生产销售却又不支付专利使用费,这缩短了美国通过出口产品和技术获取利润的阶段,从而缩短了美国的产品生命周期。同时,由于利润的减少,美国研究开发新的产品的能力也会受损。

12请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运输成本。(提示:由于运输成本的作用,贸易的相对商品价格会有差别。)

答:如图6-11所示,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两国的专业化分工会分别进行到C点和C′点,国家2进口X的相对商品价格P′C会高于国家1出口X的相对商品价格PC,两者之差就是运输一单位X的成本。

图6-11 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运输成本

13用提供曲线进行练习题12中的分析。

答:如图6-12所示,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国家2进口X的相对商品价格P2会高于国家1出口X的相对商品价格P1,两者之差就是运输一单位X的成本。

图6-12 用提供曲线分析运输成本

14画一张与图6-5(教材图6.5)相似的图,说明对贸易商品的供求曲线较陡峭的国家负担的运输成本较大。

答:如图6-13所示,运输成本是由参与贸易的两国共同分担的,分担的比例取决于出口国的出口供给弹性(出口供给曲线的陡峭程度)和进口国的进口需求弹性(进口需求曲线的陡峭程度),弹性越小的国家(从而曲线越陡峭)分担的运输成本比例越大。

图6-13 运输成本的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