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3 考研真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纸币流通规律[浙江大学2006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研]

答:纸币流通规律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要以它所象征性代表的金属货币的数量为界限的一种规律。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纸币的流通要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不同于金属货币,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价值的符号,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的界限就是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属货币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这就是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因此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而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因此,它的过量发行,必然造成通货膨胀现象。

2内在价值量与相对价值量[浙江大学2000研]

答:内在价值量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衡量价值量的尺度是劳动时间,因此商品的内在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相对价值量是指一种商品和别的商品交换时实现的价值量。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相互交换的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相对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经常发生变动。

3货币流通规律[东北财经大学2008研;中央财经大学2011、2015、2019研]

答:货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如果考虑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货币的使用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不必都动用货币,由于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不少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这样,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修正为: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4价格标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研]

答:价格标准是指统一规定的用以衡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所起的作用和价值尺度是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它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以衡量商品的价值,使之表现为价格;作为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规定价格标准是为了使货币能够更准确地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二、问答题

1简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联系和区别。[南开大学1999研;中央财经大学2004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研]

答:(1)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含义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是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份。这就是说,为了衡量各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本身必须确定一个代表一定金属重量的计量单位,这个单位又分成若干等份,这种被确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就称为价格标准,即用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

(2)二者的联系

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是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体现。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货币量,因此客观上要求货币本身确定计量单位,这就是价格标准。

(3)二者的区别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

价值尺度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

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2说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与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异同。[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

答:(1)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理论

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理论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他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有价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币来实现它。商品和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金却留在流通之中可以使另外的商品得以出售,从而实现一定数量的黄金,流通几次,就可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出售。因此有: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2)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

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与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的乘积,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数量,即MV=PT或MV/T=P。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数量具有稳定性,所以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同时,传统货币数量论还从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影响这方面考虑货币需求的决定,这反映在剑桥方程式中。

(3)二者异同点比较

从对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和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描述可以看出,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两者都从货币流通的领域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决定,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本身就是货币流通理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也从流通角度给出了货币数量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两者对货币数量的决定具有相似之处,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认为,货币需求量决定于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其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数量论中的相似,其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和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相似。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和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侧重于对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的考察,因此其公式为: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货币数量论侧重于对物价水平的分析,其公式为MV/T=P,它认为物价主要取决于货币数量,两者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传统货币数量论除了从流通角度分析了货币数量决定之外,还从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影响的角度,也即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货币数量的决定。

3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北京大学1998研]

答:“20匹麻布=1件上衣”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表达。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为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的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1)马克思在“20匹麻布=1件上衣”的式子中,是透过对相对价值量的质的揭露来分析其量的规定性的。

相对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首先,从质的规定上考察,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麻布,其价值是通过上衣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的。在麻布和上衣的价值关系中,上衣的使用价值成了麻布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而使麻布取得了一个与自己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即具有了相对价值形式。其次,从量的规定性上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相对表现出来的。这一表现的前提是价值形式两极的商品包含有等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在“20匹麻布=1件上衣”公式中,假定生产1件上衣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0小时,生产1匹麻布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如果生产1件上衣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1匹麻布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4小时。这样,25匹麻布=1件上衣。可见,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价两边的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

(2)随条件的变化对相对价值量的规定性可做具体的分析。凡是价值要被表现的商品,都是一定量的使用物品,如15蒲式耳小麦、100磅咖啡等等。这一定量的商品包含着一定量的人类劳动。因而,价值形式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即价值量。“20匹麻布=1件上衣”这一等式的前提是:1件上衣和20匹麻布正好包含同样多的价值实体。就是说,20匹麻布或1件上衣耗费了同样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生产20匹麻布或1件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织布和制衣的生产力的每一次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对价值量的相对表现的影响如下:

麻布的价值起了变化,上衣的价值不变。如果生产麻布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那么麻布的价值也就增大一倍。这时不是20匹麻布=1件上衣,而是20匹麻布=2件上衣,因为现在1件上衣包含的劳动时间只有20匹麻布的一半。可见,在商品B的价值不变时,商品A的相对价值量即它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量的增减,与商品A的价值量成正比。

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起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现在是20匹麻布=1/2件上衣。因此,在商品A的价值不变时,它的相对的、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的增减,与商品B的价值变化成反比。

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必要劳动量可以按照同一方向和同一比例同时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这两种商品的价值发生什么变动,依旧是20匹麻布=1件上衣。只有把它们同价值不变的第三种商品比较,才会发现它们的价值的变化。如果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按同一比例同时增减,它们的相对价值就保持不变。它们的实际的价值变化可以由以下这个事实看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现在提供的商品量都比过去多些或少些。

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各自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它们的价值,可以按照同一方向但以不同的程度同时发生变化,或者按照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等等。

可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不变,最后,商品的价值量和这个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同时发生的变化,完全不需要一致。

通过对这一简单价值形式量的分析还可以发现,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了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材料。这样,潜藏在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部对立,就通过两种商品之间的外部的对立表现出来。

4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南开大学2010研]

答:(1)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的区别

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故也称作货币流通量的规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

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不少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这样,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修正为:

一定时间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就是说,不管纸币发行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既然如此,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就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2)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的联系

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金属货币因为有价值才流通,纸币却因为流通才有价值。

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和购买力同它发行的数量成反比,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